連環畫,俗稱「小人書」,為二十世紀幾代人喜聞樂見,
圖文並茂,價廉物值,
廣為流傳於鄉間街肆、學舍鄰里,
是融合了娛樂、教育功能的普及性文化讀本。
【本書特色】
◎中國連環畫的發展歷程
◎中國連環畫繪者的風格
◎中國連環畫的社會功能
【試讀】
繪 事 誰 稱 一 代 工——徐燕孫
徐燕孫,原名徐存昭,別名徐操,號霜紅樓主,又號霜紅龕主、中秋生。祖籍河北深縣(今深州市)徐家灣,生於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工筆人物畫家,二十世紀中國人物畫發展史上里程碑式大家。初畫並無師承,後得工筆人物畫家俞滌凡指點,繪藝大進並以此為業,終生以歷史人物故事為題材進行繪畫創作。早年任教於中國畫學研究會、京華美術學院(簡稱京華美院)、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簡稱北平藝專)。二十世紀五○年代起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從事連環畫創作,曾任北京中國畫院(今北京畫院)副院長。國畫代表作有〈兵車行〉、〈屈原〉等,連環畫代表作有《三打祝家莊》、《火燒赤壁》、《蕭恩打魚》等。
一
一八九九年,農曆八月十五日,徐燕孫生於北京的一個書香之家。徐燕孫兩歲喪母,由祖母慶氏(滿族)撫養,七歲開始在家館中從塾師學習詩詞歌賦,打下了深厚的古文根基。
十五歲時,徐燕孫考入求實中學,一次他看京劇《戰宛城》,深深被曹操的雄才大略所感染,不禁生出欽佩之意,於是改名徐操。徐燕孫喜愛畫畫,拜清末首席宮廷畫家管念慈為師。管念慈曾任光緒年間皇室畫院如意館館長,人物、山水、花鳥皆工。徐燕孫弟子王鳳年回憶說:「徐師經常出入內府,得以窺視內府所珍藏歷代書畫精品,使徐師大開眼界。後來徐師又師從著名人物畫家俞滌凡先生學習,俞氏最初見徐師的作品,大為驚奇,似有『自愧不如』之慨。」徐世昌時代,徐燕孫曾任總統府科員,後入中央政法專門學校攻讀法律。校長是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的江庸,江庸即參與調解一九三六年「徐(燕孫)張(大千)之爭」的主要人物。徐世昌下野,徐燕孫也離職,繼續在政法專門學校學習。
一九二○年,中國畫學研究會在京成立,周肇祥任會長,金北樓任副會長,研究會以「精研古法,博採新知」為宗旨。此時畫得不錯的徐燕孫做為首批會員入會。徐燕孫專攻工筆人物畫,兼作小寫意人物畫,多次在北平、上海等地舉辦個人畫展。
徐燕孫的人物畫影響很大,畫壇曾有北徐南張之說,北徐是徐燕孫,南張是張大千。張大千初來北京時,名聲還不是很大,于非闇出主意,讓他找徐燕孫挑戰。
一九三六年冬,中國畫學研究會在北平稷園舉辦書畫展,其中有張大千、于非闇二人合作的一幅〈仕女撲蝶圖〉,題記是這樣寫的:「非闇畫蝴蝶,不減馬江香。大千補仕女,自比郭清狂。若令徐娘見,吹牛兩大王。」(馬荃,字江香,清代女畫家。郭詡,清狂道人,清代宮廷畫家,擅畫人物。徐娘,原為梁元帝后妃,荒淫成性。)當時,徐燕孫並未留意。在展廳中,周肇祥對徐燕孫說:「這徐娘說的就是你徐燕孫。」徐燕孫聽了很生氣,用照相機攝下此圖,並找來在北平名氣很大的蔡禮、梁柱兩位律師商議如何打官司,張大千認為正中下懷,找來了更大的律師江庸。
後來因為于右任、江庸和其他人的調解,張大千、于非闇、徐燕孫等在今中南海的「芳(春)華樓」之「植秀軒」前合影並共進午餐,這場官司才算了結。但這一場未開戰的官司提高了徐燕孫、張大千兩個人的知名度。不久,他們二人同時在中山公園辦展,擺了擂臺,結果是參觀的人很多,畫也賣得好。
後來,他們二人和好,重新畫了一幅〈撲蝶圖〉,張大千在題跋中說:「即席揮毫,颯颯有聲,風度不減六如。」(六如是唐寅的別號,意在誇徐燕孫畫的仕女堪比唐寅畫的。)
(未完待續……)
圖文並茂,價廉物值,
廣為流傳於鄉間街肆、學舍鄰里,
是融合了娛樂、教育功能的普及性文化讀本。
【本書特色】
◎中國連環畫的發展歷程
◎中國連環畫繪者的風格
◎中國連環畫的社會功能
【試讀】
繪 事 誰 稱 一 代 工——徐燕孫
徐燕孫,原名徐存昭,別名徐操,號霜紅樓主,又號霜紅龕主、中秋生。祖籍河北深縣(今深州市)徐家灣,生於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工筆人物畫家,二十世紀中國人物畫發展史上里程碑式大家。初畫並無師承,後得工筆人物畫家俞滌凡指點,繪藝大進並以此為業,終生以歷史人物故事為題材進行繪畫創作。早年任教於中國畫學研究會、京華美術學院(簡稱京華美院)、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簡稱北平藝專)。二十世紀五○年代起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從事連環畫創作,曾任北京中國畫院(今北京畫院)副院長。國畫代表作有〈兵車行〉、〈屈原〉等,連環畫代表作有《三打祝家莊》、《火燒赤壁》、《蕭恩打魚》等。
一
一八九九年,農曆八月十五日,徐燕孫生於北京的一個書香之家。徐燕孫兩歲喪母,由祖母慶氏(滿族)撫養,七歲開始在家館中從塾師學習詩詞歌賦,打下了深厚的古文根基。
十五歲時,徐燕孫考入求實中學,一次他看京劇《戰宛城》,深深被曹操的雄才大略所感染,不禁生出欽佩之意,於是改名徐操。徐燕孫喜愛畫畫,拜清末首席宮廷畫家管念慈為師。管念慈曾任光緒年間皇室畫院如意館館長,人物、山水、花鳥皆工。徐燕孫弟子王鳳年回憶說:「徐師經常出入內府,得以窺視內府所珍藏歷代書畫精品,使徐師大開眼界。後來徐師又師從著名人物畫家俞滌凡先生學習,俞氏最初見徐師的作品,大為驚奇,似有『自愧不如』之慨。」徐世昌時代,徐燕孫曾任總統府科員,後入中央政法專門學校攻讀法律。校長是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的江庸,江庸即參與調解一九三六年「徐(燕孫)張(大千)之爭」的主要人物。徐世昌下野,徐燕孫也離職,繼續在政法專門學校學習。
一九二○年,中國畫學研究會在京成立,周肇祥任會長,金北樓任副會長,研究會以「精研古法,博採新知」為宗旨。此時畫得不錯的徐燕孫做為首批會員入會。徐燕孫專攻工筆人物畫,兼作小寫意人物畫,多次在北平、上海等地舉辦個人畫展。
徐燕孫的人物畫影響很大,畫壇曾有北徐南張之說,北徐是徐燕孫,南張是張大千。張大千初來北京時,名聲還不是很大,于非闇出主意,讓他找徐燕孫挑戰。
一九三六年冬,中國畫學研究會在北平稷園舉辦書畫展,其中有張大千、于非闇二人合作的一幅〈仕女撲蝶圖〉,題記是這樣寫的:「非闇畫蝴蝶,不減馬江香。大千補仕女,自比郭清狂。若令徐娘見,吹牛兩大王。」(馬荃,字江香,清代女畫家。郭詡,清狂道人,清代宮廷畫家,擅畫人物。徐娘,原為梁元帝后妃,荒淫成性。)當時,徐燕孫並未留意。在展廳中,周肇祥對徐燕孫說:「這徐娘說的就是你徐燕孫。」徐燕孫聽了很生氣,用照相機攝下此圖,並找來在北平名氣很大的蔡禮、梁柱兩位律師商議如何打官司,張大千認為正中下懷,找來了更大的律師江庸。
後來因為于右任、江庸和其他人的調解,張大千、于非闇、徐燕孫等在今中南海的「芳(春)華樓」之「植秀軒」前合影並共進午餐,這場官司才算了結。但這一場未開戰的官司提高了徐燕孫、張大千兩個人的知名度。不久,他們二人同時在中山公園辦展,擺了擂臺,結果是參觀的人很多,畫也賣得好。
後來,他們二人和好,重新畫了一幅〈撲蝶圖〉,張大千在題跋中說:「即席揮毫,颯颯有聲,風度不減六如。」(六如是唐寅的別號,意在誇徐燕孫畫的仕女堪比唐寅畫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