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室友 | 拾書所

爸爸的室友

$ 222 元 原價 280
愛,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爸爸跟媽媽去年離婚了,爸爸現在跟法蘭克住在一起,他們一起吃飯、做家事、整理院子。每到假日,三個人會一起逛街、看球賽、去動物園玩

再平凡不過的日常,每一戶人家都有的光景,令人不禁反思,幸福家庭只有「爸爸+媽媽」一種可能嗎?什麼才是家庭最基本的組成元素?

臺灣即將成為亞洲第一個將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閱讀本書,陪伴孩子面對改變,利用簡單的故事,讓孩子了解,愛沒有性別之分,人不需要因為性向不同,就與幸福分道揚鑣。同志家庭、異性戀家庭,都是愛的產物。

透過本書--
帶領孩子了解何謂同志,看見愛的不同可能,學會尊重,彼此包容,友善對待跟自己不一樣的人。

「爸爸跟他的室友在一起很快樂,我也很快樂!」

▍專家導讀與推薦
「陪伴孩子閱讀這樣的書,對他們就是一種認可,甚至是一種拯救。讓孩子知道,他們不必因為對性別的選擇脫出主流價值,就與幸福分道揚鑣。他們永遠有權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親手塑造幸福的樣貌。還有,其他跟自己不一樣的人也是。」--宋宜真(資深編輯/兩個孩子的媽)

「《爸爸的室友》所描述的關係和家庭樣貌,或許現在已經有一些小朋友來自這樣的兩個爸爸或兩個媽媽的家庭,而不久的將來,當台灣的同性婚姻合法之後,這樣的家庭只會更多。我們確實需要增益更多閱讀素材,協助小孩更加認識自己、他人與世界。」--蘇芊玲(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現任監事)

陳玫儀(生產改革行動聯盟召集人)

▍親子共讀與討論


什麼是「離婚」?認識不同的家庭型態。


隨著社會變遷,家庭型態也不斷在改變。家長可以利用本書,讓孩子了解,不是只有「一個爸爸和一個媽媽」的家庭才叫「家」。有一些小朋友的家裡只有爺爺奶奶,有一些只有爸爸或媽媽,也有一些小朋友有兩個爸爸或兩個媽媽。


書中的一家人平常都在做什麼呢?週末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你呢?日常生活是什麼樣子?跟故事有什麼不同?


藉由問答和比較,讓孩子思考,「幸福家庭」跟家庭性別組成之間的關係。


男生跟男生可以住在一起嗎?可以結婚嗎?組成家庭的基本要素是什麼?


帶入臺灣現況,與孩子討論多元成家,探討「可以」與「不行」背後的理由,從小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