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人生一點通:除了努力更要借力 屬於渾沌時代的生存之道 | 拾書所

槓桿人生一點通:除了努力更要借力 屬於渾沌時代的生存之道

$ 350 元 原價 350
正所謂「計畫趕不上變化」,小至個人,大至組織或企業,無時無刻不在面對各種突發變故,這個時刻……大家面對的都是同一個課題:
創造價值?
誤觸地雷?
我應該如何選擇下一個美好人生?

本書不說「管理」,改談「生活」,從個人開始談到組織團隊,
如同「給我一個槓桿點,我就能撐起全世界」的原理:
用最少心力,換取最大產能,創造更多時間,讓你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
4大槓桿點,讓你我面對關鍵時刻,總能轉危為安
●察覺─培養觀察能力並系統思考,一眼看穿他人心緒。
●執行─設定目標並提出具體解決方案,即戰力一流。
●溝通─善於溝通互動,隨時調整情緒不失控。
●創新─從執行方案來對焦目標,完成創新展現。
善用上述槓桿點,避免陷入「危機漩渦」,培養思考分析能力,掌握情緒管理,既可創造客戶價值,也能享受個人成長的激勵與快樂!
內文摘錄
你要的是槓桿,不是雞湯!
一位經營很成功的企業主,略帶愁容並用無奈眼神告訴我,說道:「在他的經營歲月中, 有條路看似很近,但走起來卻很遠……」,我好奇問他,究竟是甚麼路?
他說:「從策略、想法到執行,執行後能到預期目的。」他補充說明,企業要找尋好的商業模式與突破技術,這些都不難,但是想讓一群人,包括研發、業務、管理各單位都有共識,並且願意一同執行,這時就會發現問題一大堆……,單就內外衝突與協調上就會出現極大的歧見,遑論達成預期目標?
我其實深有所感。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的某位好友,他曾向我描述自己剛剛投身職場時的滿懷理想與情境,表示自己「期待未來能有一份好收入、在有意義的環境中工作,每天起床便充滿熱情,即使忙了一天依舊成就感爆棚,而下班後自當是好好享受人生了……。」相信每個人剛跨足職場開始工作,肯定都曾有過這種美妙感覺,但可惜的是往往過沒多久就消失不見了。長時間工作常會讓人犧牲了自我人生與健康,不然就是對這份工作失去動機與意義,若再加上人際溝通的繁雜問題,那真的就是只能流於「為五斗米折腰」,過一天算一天,隨時都想換工作、兼職或乾脆自己創業。而認真說起來,你的心其實已經離職了!
上述情境,你可能很熟悉或正在經歷中,一旦缺乏工作動機或意義,若組織正巧也缺乏妥善的經營管理,我相信這對企業與個人都是一大損失。看過或聽過許多類似心靈雞湯與工作技巧失效的例子,然而事實上,萬物當中其實都蘊藏著一些槓桿點,可以四兩撥千金地操作,讓工作事業與人生都能大放異彩,而這就是我想寫書的動機。
1996年,國際知名企業Apple的董事會基於研發與商業利益的考量,做出一項重大決議,那就是將賈伯斯(Steve Jobs)趕出他一手創辦的蘋果。然而之後的三任CEO卻都無法逆轉局勢,直到1997年,Apple已然瀕臨困境,董事會終於同意再次任命賈伯斯鳳還巢,希望由他來扭轉頹勢。1997年當時,Apple的組織編制約有8,000名員工,年營業額約70億美元,而行至2019年,員工人數成長到13.7萬人,年營業額更一舉超過2,600億美元大關。賈伯斯到底施了什麼魔法,竟讓Apple不僅起死回生,更加搖身一變成為科技業的巨擘?
這當中其實有個總被大家忽略關鍵槓桿點,那就是他甄選人才時,要求務必兼具以下三個特質:
1.深度專業:人才總會期待能與另一群人才共事,凡事不斷精益求精並以此正面循環,既可幫助企業成長,也能幫助自己成長。
2.關注細節:外在環境與企業內部多半只在乎成敗,以此論英雄,孰不知想要成就一個好結果,過程中必須累積多少調校與修正,換句話說,我更加關注的其實是平日投入的過程,這才是王道。
3.合作辯論:現今社會中,單打獨鬥不易成功,一個好的團隊必然是充滿既競爭卻又合作的關係,溝通討論中自可堅持專業,不該鄉愿求妥協,目的無非是找到最佳方案。只是須謹記,爭論後大家應當握手言歡,繼續合作。
在台灣有許多值得尊敬的中小企業主,其創業決心與應變彈性,都可看到上述身影……,惟當公司組織愈來愈龐大,這幾項原則便不容易持續複製到團隊裡,關鍵原因無非是,企業重視短期量化、數字、績效考量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e),目標明確,由上而下的領導方式確實可以看到立竿見影的成績,但長期來看,卻也同時失去企業的活力與創造力,養成同仁上面說什麼,我就做什麼的劣習,企業往往也會因此失去創造下一個高峰的機會,產業創新,機會渺茫。
近年來,台灣開始流行新的績效管理方式—OKR(Objectives Key Results),這項由Intel、Google等企業大力實施的績效管理,除了重視量化、數字之外,更著重於由下而上的溝通方式,在確定目標後,鼓勵同仁由下而上提出KR(Key Results),並且不必直接與績效考核連動,讓同仁可以勇敢提出創新作法並勇敢嘗試。其實這些考核工具並不只用於企業,運用在個人身上也非常適當,包含個人健康、減肥、學習語言、交往異性朋友、生活小事等皆可,筆者跟個人分享一個秘密,其實我也是透過上述方法,方才得以完成這本書。
如何讓每個人重新找回冷靜的腦、溫暖的心、熱情的手,這才是組織與個人的本質,衷心期待自己在能夠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些實際故事與做法,共同互勉學習之。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