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神而辯:一部科學改寫宗教走向的歷史 | 拾書所

為神而辯:一部科學改寫宗教走向的歷史

$ 458 元 原價 580
《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暢銷書

一趟數千年西方宗教歷史之旅,

一場對科學宗教和無神論者的答辯



16、17世紀科學興起之後,以基督宗教為中心的西方宗教受到極大的衝擊和挑戰。近期應運而生的無神論者之砲火,更是針對宗教施行的暴力、教條、文字信仰猛烈抨擊,引起廣大民眾的熱烈迴響。但世界級的宗教權威學者阿姆斯壯卻指出,當代盛行的無神論者所抨擊的,往往是宗教的非正統逆流,即那些扭曲其所捍衛傳統的宗教糟粕。這些糟粕本身也是科學現代性出現之後,宗教核心價值失落的結果。

那麼,什麼是信仰傳統最重要的核心呢?透過回溯六千年來宗教歷史的演變與發展,阿姆斯壯帶領讀者返回前現代世界之前,尋找宗教最具價值的神聖、靜默、超越性的傳統。

阿姆斯壯在序文中提到自己其實很能體會無神論者的憤怒,因為她自己也是過來人。她在自傳《螺旋梯》裡講過:她自己也有很多年對宗教避之惟恐不及,早年寫的東西也確實傾向於道金斯等人,可是經過二十年浸淫在世界宗教研究之後,不得不修正自己的想法。這些經驗拓展了她的視野,見到其他宗教的宗教實踐,她兒時狹隘教條式的想法頓時失色。同時,詳加審視證據也讓她對基督宗教的認識改變了,她的體認之一是:為宗教起爭執適得其反,無益於開啟新知,不僅無從認識真正的宗教經驗,也有悖於科學承繼蘇格拉底的理性傳統。

在書中第一部分,她分析了宗教在人類生活扮演的角色,借鑒於前現代人過去怎麼思考神,期盼釐清現代人困擾的一些議題,如:奇蹟、聖經、啟示、創世、信仰、信心這些跟現代人所認知有著極大歧異的信仰關鍵字,藉此指出現代宗教出了什麼問題。

在書中第二部分,她追溯了「近現代之神」的崛起過程,討論這些概念如何顛覆了許多傳統的宗教前提,科學的高度發展更讓科學家主張:我們對神所需要知道的一切,自然都能告訴我們。如此將神化約為科學解釋,讓神的概念變得偶像化,之後進一步變得無法令人信服,或是變得與人類生活疏遠無關,從而也導致人開始對科學產生宗教般的依賴。

但是,人的心靈需求能透過科學得到慰藉嗎?可以透過無神論者的批判找到安歇之地嗎?在這樣一個危險的極化時代中,若無法回信仰的原初價值,現代人的靈魂將無法安生立命。因此,透過爬梳從歷史脈絡,深刻探索了信仰與理性的關係,並檢視了幾個重大價值出現分歧的歷史時間點。



. 從何時起,原本重視透過實踐轉化內心的信仰,變成只執著於聖經的字面意義?

. 近代性興起後,科學如何承襲一神教最為人所詬病不寬容根性,將科學理性視為通往真理的唯一道路?

. 原本在伊甸園與人一起漫步、容易親近的神,如何在17世紀後變得與人類生活無涉?

. 對於宗教的理性化詮釋,如何導致無神論的獨特的現代現象?



透過這本書,阿姆斯壯為我們這時代作診斷,也試圖重建可以讓現代人感到滿足的現代宗教論述。



各界好評:



◎資料翔實,筆觸熱情。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走一趟宗教之旅,有助於我們找回英國人如今不再信以為真、但依舊散發智慧光芒的事物!!凱倫.阿姆斯壯是少數兼具智慧與淵博學識的宗教評論家之一。

!!艾倫.狄波頓《觀察家報》(Observer)



擲地有聲之作足以給道金斯(Dawkins)和希均斯(Hitchens)重重一擊!!阿姆斯壯欣然擁抱生命中的不可知,並以充分的理性探索其中。

!!《週日先驅報》(Sunday Herald)



這不是本好讀的書!!但它為什麼應該好讀呢?!!可是,阿姆斯壯的確寫得十分清楚,處處充滿洞察!!但毫無勸人信教之意。

!!《每日郵報》(Daily Mail)



本書無比欣賞超越文字的「他者」,對阿姆斯壯來說,這個「他者」是每個宗教的核心。

!!《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



出版《為神而辯》的時機已經成熟,透過對西方宗教思想進行引人入勝的探查,作者無形中對激進的無神論做出了答辯。

!!Ross Douthat,紐約時報書評



阿姆斯壯的觀點具先見之明,反映了宗教地景中最重要的變化。

!!Lisa Miller,新聞周刊



阿姆斯壯雄心勃勃。《為神而辯》這本書在大學可以整整上一學期的課,這是一部浩繁撩亂的思想史,讀了這本書,我覺得自己變聰明了!

──Susan Jane Gilman,NPR的“All Things Considered”



具挑戰性、智識和啟發性,特別對那些針對當前無神論討論進行反思的人,更是如此。

──Elaine Pagels,《閱讀猶大》(Reading Judas: The Gospel of Judas and the Shaping of Christianity)的合著者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