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被孫文的空想所誤,這革命將何以處之?
...我還有兵力,我決不允許孫文踏入這(南京)城門一步!
--宋教仁
與孫文握手言和的宋教仁在憲法上的讓步,乃是最大失策。
--北一輝(本書作者)
一百年後,中國知識分子依舊在原地打轉,討論帝制和憲制。
一百年前,宋教仁和孫文關於內閣制和大總統制的分歧,在今天的台灣繼續上演。
台灣已經超越1911年革命的起點,但未能擺脫它建立的法統。
中國早就放棄它的法統,但最終要回到革命的起點。
1911年的辛亥革命(支那革命)至今已經一個多世紀。關於革命的重要性、定位和詮釋,已經被國共兩黨的黨國史觀鎖定。對台灣大部分讀者而言,國父孫中山推翻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建立共和國家,這一形象透過歷史課本而深入人心。但關於國母宋慶齡「始終堅定的與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卻幾乎隱晦不談。而中國的官方詮釋則是,辛亥革命的侷限和失敗,彰顯出共產革命的必然;故1949年建立的新中國,無疑也尊奉辛亥革命為現代中國的起點。
在這一正統史觀下,支那革命和孫中山經過各種刪減、裝扮和粉飾,而最終變為現代中國的政治神主牌。
本書《支那革命的真相》,是日本思想家、政治哲學家北一輝在1920年代出版(原書名為《支那革命外史》)。日本是中國近現代史非常重要的參與者和形塑者,其視角和立場,也因此是理解中國革命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1911年革命發生時,北一輝就來到上海、南京,觀察並參與革命。他對中國革命的分析,並非狹窄的國共兩黨視角,而是從「東洋共和」的觀念出發,從而提供一款迥異於國共兩黨的「支那革命真相」。
█為何透過孫中山考察支那革命,是徒勞無益?宋教仁和孫中山,誰對支那革命的貢獻更大?為何北一輝認定宋教仁是被孫中山指示暗殺的?
北一輝認為,支那革命的失敗,就國內的因素言,是以宋教仁為中心的國權派從未掌握革命的主導權。而革命政府推舉了完全不熟悉國情的孫中山出任領袖。這一論斷,完全抵觸了當前遵奉的國共兩黨革命史觀。
參與革命現場的作者提出疑問:在1912年8月成立國民黨之際,孫中山被選為理事長後,他為何不到任,反而去出任袁世凱任命的「籌劃全國鐵路全權」?當南北統一達成,袁世凱出任臨時大總統之後,何以堅持與袁世凱抗衡的是宋教仁,而非孫中山?「鄙人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斷言:孫文的理想從一開始就屬於錯誤的方向,中國所希求的東西與他給出的東西完全是兩碼事。假如這斷言是正確的話,那麽透過孫氏來考察革命運動、認識不斷發生革命的中國,就不能不說是徒勞無益了。」(北一輝)
代替孫中山而領導國民黨投入參眾兩院選舉的人,最後是宋教仁。當宋教仁贏得大選後,為何出現宋慘遭暗殺的事件?「鄙人可以負責任地說:袁世凱不是暗殺宋君的主犯,他僅僅是個從犯而已。暗殺計劃的主謀者...還有一名驚天從犯,即為世人所尊敬的某位藏鏡人(指孫中山)--此人權勢最盛之際,正是作惡最烈之時。」
「宋君躺在白色床單上的橫死臉容,又在鄙人的眼前浮現。主犯者噙著虛假的眼淚,向未知的弔唁者裝模作樣地介紹作為宋先生摯友的鄙人,其舉動實在可疑之至。...鄙人在宋君的靈前告別,淚流滿面的同時,心裡也在想道:這千古奇冤將在何日得以昭雪呢?這一切宛如昨天發生的事。每當思念湧上心頭,宋君之亡靈就不可思議地來到鄙人的身邊。」
北一輝以優美的、飽含激情的文筆反思支那革命,對於革命前後的政治問題,均提出自己的獨家看法。本書恰巧是站在國共兩黨史觀的另一端,故可為眾多民國史上避而不談的課題,提供新的思索方向。
█本書前半部佳評如潮,後半部則是譏評不斷。北一輝的書最終被禁;他自己更是被日本政府在1937年處以極刑--《支那革命的真相》不僅僅是辛亥革命的見聞錄,更是北一輝關於中國革命、中國政體的精闢分析之作。
據說作為大正民主主義者的吉野作造,讀了本書前半部份,特地登門拜訪北一輝。但他讀完後半部,態度又立刻發生改變!為何如此?其實從日本內部精英的角度看此書,前半部可謂是佳評如潮,後半部則是譏評不斷。
這是因為《支那革命外史》包含兩個主題,一是論述支那革命的本質,另一是申論日本政府的因應之道。兩個部分,分屬不同主題、不同撰稿時間,也獲致了兩種過然不同的評價。
本書的獨特性和重要性也恰好在此。作者在檢討支那革命時,幾乎處處以日本的維新革命、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為參照系,並結合中國自己的政治傳統,思考革命後的國體該如何建立。「孫文抄襲美國式大總統政治的理想,從邏輯上推想,反而會背叛民主自由而讓專制登台。這種推想實際上已被他自身的經歷所證實:反對袁世凱的孫文,連在祖國居住的自由也被剝奪,不得不亡命外國。」
這是因為,「美國的建國歷程淬煉出一批崇尚自由的移民,中國數千年的歴史則鞭打出一大群奴隸。美國和中國根本是從立國精神到歷史發展方向迥然不同的兩個國家,孫文生搬硬套的空想也未經美國人的充分論證,而這也成為了革命黨在自覺方面,廣為人所知的痼疾。」
他認為,「一般人往往通過對袁世凱與孫文的人格上比較,判斷所代表的君主制與共和制,何者適合中國國情,這不能不說是非常膚淺的觀察方法。只有當袁世凱和孫文這些泡沫都被抹除之後,才能看清中國革命潮流的本質。」
■排滿興漢的思想根源是日本。北一輝始終主張,在驅逐英俄前提下的中國保全主義,並不包括滿洲。
作者認為,革命中國的真正覺醒,依賴的是東洋精神的復活。而促進、鼓勵、鞭策其復活的,正是閃耀著東洋魂燦爛光輝的日本思想。中國革命黨人和日本之間的關係,「就猶如像豬一般活著、像蠅一般死去的奴隸時代的法國人,仰望具有大憲章自由的對岸英國那般。」
但在日本原本用於維持治安的國家民族主義,一旦西渡到被滿人征服的中國,就被理解成革命的科學理論。所以「滿清王朝的覆亡,並非上天的惡作劇」。滿清皇帝送一批人來日本留學,未料到這批人在日本學的竟是如何排滿興漢;「這種發展,恐怕上天也不得不為之啞然失笑吧!」
他認為,日本因戰爭而從俄國手上奪取南滿洲,毫無疑問乃是日本之正義。「從旅順山巒到遼陽荒野的十萬生靈,是日本為了徹底執行中國保全主義...在中國北境建立起真正的萬里長城。」而基於明確的法理依據而瞭解南滿洲的主權,對今後的中日兩國而言都至關重要。「新興的漢族政權,如果想要奪回亡清所失去的領土,恐難免干戈相見。」
作者也從滿漢的角度看待袁世凱。「袁氏雖為漢人,卻沒有智慧來考慮,自己與排滿興漢的大潮流背道而馳,是否為可行之策?」在亡國階級生活中打轉的袁世凱,所做的一切事,也離不開亡國階級的範疇;但他恰恰欠缺維持舊道德的誠實良心,缺乏作為忠臣義士應有的道德理念;他既害怕革命的風潮,又沒有膽略立在革命的風頭浪尖之上。一言以蔽之,袁世凱不過是一名熱衷於復出的官迷而已。
■本版邀請日本、中國、台灣三方的歷史學者深入撰寫五萬字導讀,從三種不同立場和角度,回應日本知識分子北一輝眼中的支那革命!
日本學者六辻彰二、中國知識分子傅國湧、台灣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黃自進為本書撰寫導讀,從各自的語境和所在社會的問題意識出發,分析本書和作者北一輝的價值。對於六辻彰二而言,理解北一輝的思想對日本近代史的影響是其重點。某種意義上,他看待支那革命這本書,看到的是一個日本思想家把他的理念在中國之投射和失敗的實踐。
傅國湧特別針對中日關係而思考。「由北一輝其人和他參與中國革命十三年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中日命運共同體,或者說東亞命運共同體,而不僅是一個孤立的中國和孤立的日本。...中日兩國的革命者有著精神血緣上的聯繫,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行為模式上、經歷上,都有相當的相似性。」
「北一輝對孫中山革命地位的否定,當然抵觸了當前海峽兩岸遵奉的國共兩黨革命史觀。至於這樣的論斷是否公允,得由讀者各自判斷。但無論如何,有鑑於民國史的曲折發展,他的見解似乎可為吾輩提供眾多參考的線索。」「只是,此書恰巧是站在與國共兩黨史觀對立的另一端,縱使觀點有其偏頗一面,依然可為眾多民國史上避而不談的課題,提供新的思索方向。這一點,即為今日重讀、研究《支那革命外史》的價值所在。」(黃自進)
...我還有兵力,我決不允許孫文踏入這(南京)城門一步!
--宋教仁
與孫文握手言和的宋教仁在憲法上的讓步,乃是最大失策。
--北一輝(本書作者)
一百年後,中國知識分子依舊在原地打轉,討論帝制和憲制。
一百年前,宋教仁和孫文關於內閣制和大總統制的分歧,在今天的台灣繼續上演。
台灣已經超越1911年革命的起點,但未能擺脫它建立的法統。
中國早就放棄它的法統,但最終要回到革命的起點。
1911年的辛亥革命(支那革命)至今已經一個多世紀。關於革命的重要性、定位和詮釋,已經被國共兩黨的黨國史觀鎖定。對台灣大部分讀者而言,國父孫中山推翻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建立共和國家,這一形象透過歷史課本而深入人心。但關於國母宋慶齡「始終堅定的與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卻幾乎隱晦不談。而中國的官方詮釋則是,辛亥革命的侷限和失敗,彰顯出共產革命的必然;故1949年建立的新中國,無疑也尊奉辛亥革命為現代中國的起點。
在這一正統史觀下,支那革命和孫中山經過各種刪減、裝扮和粉飾,而最終變為現代中國的政治神主牌。
本書《支那革命的真相》,是日本思想家、政治哲學家北一輝在1920年代出版(原書名為《支那革命外史》)。日本是中國近現代史非常重要的參與者和形塑者,其視角和立場,也因此是理解中國革命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1911年革命發生時,北一輝就來到上海、南京,觀察並參與革命。他對中國革命的分析,並非狹窄的國共兩黨視角,而是從「東洋共和」的觀念出發,從而提供一款迥異於國共兩黨的「支那革命真相」。
█為何透過孫中山考察支那革命,是徒勞無益?宋教仁和孫中山,誰對支那革命的貢獻更大?為何北一輝認定宋教仁是被孫中山指示暗殺的?
北一輝認為,支那革命的失敗,就國內的因素言,是以宋教仁為中心的國權派從未掌握革命的主導權。而革命政府推舉了完全不熟悉國情的孫中山出任領袖。這一論斷,完全抵觸了當前遵奉的國共兩黨革命史觀。
參與革命現場的作者提出疑問:在1912年8月成立國民黨之際,孫中山被選為理事長後,他為何不到任,反而去出任袁世凱任命的「籌劃全國鐵路全權」?當南北統一達成,袁世凱出任臨時大總統之後,何以堅持與袁世凱抗衡的是宋教仁,而非孫中山?「鄙人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斷言:孫文的理想從一開始就屬於錯誤的方向,中國所希求的東西與他給出的東西完全是兩碼事。假如這斷言是正確的話,那麽透過孫氏來考察革命運動、認識不斷發生革命的中國,就不能不說是徒勞無益了。」(北一輝)
代替孫中山而領導國民黨投入參眾兩院選舉的人,最後是宋教仁。當宋教仁贏得大選後,為何出現宋慘遭暗殺的事件?「鄙人可以負責任地說:袁世凱不是暗殺宋君的主犯,他僅僅是個從犯而已。暗殺計劃的主謀者...還有一名驚天從犯,即為世人所尊敬的某位藏鏡人(指孫中山)--此人權勢最盛之際,正是作惡最烈之時。」
「宋君躺在白色床單上的橫死臉容,又在鄙人的眼前浮現。主犯者噙著虛假的眼淚,向未知的弔唁者裝模作樣地介紹作為宋先生摯友的鄙人,其舉動實在可疑之至。...鄙人在宋君的靈前告別,淚流滿面的同時,心裡也在想道:這千古奇冤將在何日得以昭雪呢?這一切宛如昨天發生的事。每當思念湧上心頭,宋君之亡靈就不可思議地來到鄙人的身邊。」
北一輝以優美的、飽含激情的文筆反思支那革命,對於革命前後的政治問題,均提出自己的獨家看法。本書恰巧是站在國共兩黨史觀的另一端,故可為眾多民國史上避而不談的課題,提供新的思索方向。
█本書前半部佳評如潮,後半部則是譏評不斷。北一輝的書最終被禁;他自己更是被日本政府在1937年處以極刑--《支那革命的真相》不僅僅是辛亥革命的見聞錄,更是北一輝關於中國革命、中國政體的精闢分析之作。
據說作為大正民主主義者的吉野作造,讀了本書前半部份,特地登門拜訪北一輝。但他讀完後半部,態度又立刻發生改變!為何如此?其實從日本內部精英的角度看此書,前半部可謂是佳評如潮,後半部則是譏評不斷。
這是因為《支那革命外史》包含兩個主題,一是論述支那革命的本質,另一是申論日本政府的因應之道。兩個部分,分屬不同主題、不同撰稿時間,也獲致了兩種過然不同的評價。
本書的獨特性和重要性也恰好在此。作者在檢討支那革命時,幾乎處處以日本的維新革命、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為參照系,並結合中國自己的政治傳統,思考革命後的國體該如何建立。「孫文抄襲美國式大總統政治的理想,從邏輯上推想,反而會背叛民主自由而讓專制登台。這種推想實際上已被他自身的經歷所證實:反對袁世凱的孫文,連在祖國居住的自由也被剝奪,不得不亡命外國。」
這是因為,「美國的建國歷程淬煉出一批崇尚自由的移民,中國數千年的歴史則鞭打出一大群奴隸。美國和中國根本是從立國精神到歷史發展方向迥然不同的兩個國家,孫文生搬硬套的空想也未經美國人的充分論證,而這也成為了革命黨在自覺方面,廣為人所知的痼疾。」
他認為,「一般人往往通過對袁世凱與孫文的人格上比較,判斷所代表的君主制與共和制,何者適合中國國情,這不能不說是非常膚淺的觀察方法。只有當袁世凱和孫文這些泡沫都被抹除之後,才能看清中國革命潮流的本質。」
■排滿興漢的思想根源是日本。北一輝始終主張,在驅逐英俄前提下的中國保全主義,並不包括滿洲。
作者認為,革命中國的真正覺醒,依賴的是東洋精神的復活。而促進、鼓勵、鞭策其復活的,正是閃耀著東洋魂燦爛光輝的日本思想。中國革命黨人和日本之間的關係,「就猶如像豬一般活著、像蠅一般死去的奴隸時代的法國人,仰望具有大憲章自由的對岸英國那般。」
但在日本原本用於維持治安的國家民族主義,一旦西渡到被滿人征服的中國,就被理解成革命的科學理論。所以「滿清王朝的覆亡,並非上天的惡作劇」。滿清皇帝送一批人來日本留學,未料到這批人在日本學的竟是如何排滿興漢;「這種發展,恐怕上天也不得不為之啞然失笑吧!」
他認為,日本因戰爭而從俄國手上奪取南滿洲,毫無疑問乃是日本之正義。「從旅順山巒到遼陽荒野的十萬生靈,是日本為了徹底執行中國保全主義...在中國北境建立起真正的萬里長城。」而基於明確的法理依據而瞭解南滿洲的主權,對今後的中日兩國而言都至關重要。「新興的漢族政權,如果想要奪回亡清所失去的領土,恐難免干戈相見。」
作者也從滿漢的角度看待袁世凱。「袁氏雖為漢人,卻沒有智慧來考慮,自己與排滿興漢的大潮流背道而馳,是否為可行之策?」在亡國階級生活中打轉的袁世凱,所做的一切事,也離不開亡國階級的範疇;但他恰恰欠缺維持舊道德的誠實良心,缺乏作為忠臣義士應有的道德理念;他既害怕革命的風潮,又沒有膽略立在革命的風頭浪尖之上。一言以蔽之,袁世凱不過是一名熱衷於復出的官迷而已。
■本版邀請日本、中國、台灣三方的歷史學者深入撰寫五萬字導讀,從三種不同立場和角度,回應日本知識分子北一輝眼中的支那革命!
日本學者六辻彰二、中國知識分子傅國湧、台灣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黃自進為本書撰寫導讀,從各自的語境和所在社會的問題意識出發,分析本書和作者北一輝的價值。對於六辻彰二而言,理解北一輝的思想對日本近代史的影響是其重點。某種意義上,他看待支那革命這本書,看到的是一個日本思想家把他的理念在中國之投射和失敗的實踐。
傅國湧特別針對中日關係而思考。「由北一輝其人和他參與中國革命十三年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中日命運共同體,或者說東亞命運共同體,而不僅是一個孤立的中國和孤立的日本。...中日兩國的革命者有著精神血緣上的聯繫,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行為模式上、經歷上,都有相當的相似性。」
「北一輝對孫中山革命地位的否定,當然抵觸了當前海峽兩岸遵奉的國共兩黨革命史觀。至於這樣的論斷是否公允,得由讀者各自判斷。但無論如何,有鑑於民國史的曲折發展,他的見解似乎可為吾輩提供眾多參考的線索。」「只是,此書恰巧是站在與國共兩黨史觀對立的另一端,縱使觀點有其偏頗一面,依然可為眾多民國史上避而不談的課題,提供新的思索方向。這一點,即為今日重讀、研究《支那革命外史》的價值所在。」(黃自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