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最好的明天還在等你 | 拾書所

三十而已,最好的明天還在等你

$ 290 元 原價 290
你的「人設」,由你自己決定!
別被「三十而立」制約,打破年齡的迷思,解開自我設限的封印!

  ★千萬別由他人決定你的人生,你才是自己的主宰。
  人生勝利組不是天生,是做好準備隨之而來的果實!

  百萬暢銷白金作家勵志新作 ──從激勵心靈到突破現實障壁,為你提供最真確的建議
  ★從農村子弟到軍人,從軍人到老師,從老師到創業家,從創業家到作家,從作家到有力量改變了社會。三十歲的暢銷作家李尚龍,以自身的蛻變,告訴你如何成為夢想中的自己。

  越過三十歲的山丘,讓自己的視野更清朗廣闊!
  一直在進步的人,永遠不會衰老,
  只要還在目標的路上,隨時隨地都是新的開始!

  人們喜歡定義別人,也因被人定義而困擾不已。就像三十歲,總覺得到了這個歲數在某個領域沒有一些成績,一生大概就這樣子了。但三十歲,不是只能用安穩、妥協、成功或失敗這些詞彙來片面定義的。所謂三十而立,應當是有知識和能力,不斷地核對驗證或推翻年輕時全然仰賴的「真理」,只有不停地打破這個世界對自己的禁錮,才能獲得解鎖世界的鑰匙,讓自己的未來更寬廣。

  真正的青春是無限的,無論任何年紀,自己真正的人生隨時可以開始。本書作者以自己不斷轉變的成長軌跡,寫給敢於冒險、突破自己、追求夢想的人。

  人生有無數的可能,請持續突破極限,成就更好的自己,讓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摘文
三十歲,真正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看了一則貼文嚇了我一跳,上面寫說:「二十一世紀的小孩出生了。他們會怎麼看待我們三十歲這個世代呢?嗯,就跟我們看五十歲的世代一樣吧。」

這時光,真殘忍。

我趕緊想了想,我是怎麼看五十歲世代的,卻忽然愣住了。因為我的腦子裡並沒有一種特定的形象,相反,在我的腦海裡出現了兩種人:一種逢人便教訓,見人就批評,大腹便便,高高在上,不學習,不鍛鍊自己。另一種風度翩翩,和年輕人做朋友,好學,經常充實自己,謙虛微笑。

這兩種人,都是五十歲世代,但是他們截然不同:第一種已經老了,第二種依舊在路上。

因為人和人不能用生理年齡來區分,更不能十年、十年地來劃分,人和人的區別,有時候比人和動物的差別還大。所以等二十一世紀之後的孩子長大,他們是不是也會這麼一分為二地看我們這代人呢?

當然會。

我想,至少我要努力做到,讓這一代的孩子,在幾十年之後,能喜歡我,而不是討厭我。

我想起了我的父親。

父親在部隊待了二十多年後,自行轉業決定進入保險公司,從高高在上,到有求於人。一晃眼,他在這個行業待到了今天也快二十年了。

這二十年裡,他每天鍛鍊自己身體,每天學習,直到今天,竟沒有多少白頭髮。他獲得了保險從業資格證,考過了許多年輕人都沒有通過的考試。要知道,他已經六十多歲了。

前陣子我陪父親參加他的同學會,看到一群頭髮斑白的人在那裡指點江山,他們一邊喝著酒,一邊吹噓著自己的一生。父親待了一會兒,就帶我走了。

從遠處看,父親像是他們的學生,而這些人比他老太多。

這些年我時常跟父親走在街上,別人告訴我,我哥看起來真帥。我聽到後又自豪又沮喪,但父親教給了我很重要的價值觀:永遠學習,才不會老。雖然我們無法阻擋時光流逝,但我們可以讓心靈保持年輕。

我一直不太喜歡把人的年齡分級,那種分法,只是生理上的分割,並不合理。

我見過很多二十幾歲卻從不學習的年輕人,也見過六十幾歲還在路上奔波的長者,前者已經老了,後者依舊年輕。

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則貼文:「你有沒有什麼特別『相見恨晚』的知識想跟年輕人分享?」一則留言映入眼簾:「不要相信太多實際上能力level(水準)不高,但是年齡很大長輩的話,尊敬他們,但不一定要相信太多『老人言』。你需要想想,是他們的想法讓他們變成現在的樣子,除非你願意像他們那樣過,不然就去尋找自己的路。」
(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