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戀(精裝版) | 拾書所

初戀(精裝版)

$ 237 元 原價 300
啊,纏綿的情感、輕柔的聲音、心靈被撥動的美好與寧靜,
初戀那沁人心扉、令人銷魂的快樂--這些都在哪裡,在哪裡呢?

  ★〈初戀〉是屠格涅夫最好的作品。--托爾斯泰
  ★收錄日本插畫藝術家Tetsuhiro精心繪製9幅精美彩圖,重現小說經典場景。

  本書由〈初戀〉和〈阿霞〉這兩部屠格涅夫的經典戀愛中篇小說,以及反農奴制的短篇小說〈木木〉輯結而成。

  〈初戀〉:
  十六歲的少年瓦洛佳,對鄰居家二十一歲的公爵小姐吉娜伊達一見鍾情。她偶爾給他一個微笑,就能讓他神魂顛倒。然而有天晚上,瓦洛佳無意中發現,吉娜伊達在和他的爸爸偷偷見面……

  〈木木〉:
  聾啞的男僕格拉西姆力大無窮,一人能抵四人用,是主人最得力的助手。由於主人的阻攔而戀情告吹後,他收養了一隻落水的小狗,並取名為「木木」,不料,木木因故惹到了主人,主人下令要讓木木消失。

  〈阿霞〉:
  二十五歲的俄國青年N,來到德國小城旅行時,遇到了小名為「阿霞」的女孩和她的哥哥佳京。N喜歡上了阿霞這個調皮任性的女孩,但當阿霞也對N表明自己的心意,N卻轉而顧慮起自己對佳京的承諾……

  〈初戀〉和〈阿霞〉都融入了屠格涅夫自身的經驗,其中將少男少女初嘗戀愛滋味的甜蜜苦澀--「有時候要嘛我想起點什麼自顧自笑了,要嘛我的心一陣收緊,當我想到我可能是戀愛了,愛的就是她。」和種種患得患失的心情刻畫入微--「當幸福成為可能,我卻開始搖擺不定,我退縮了,我只能將幸福推向一邊。」讀來彷彿又令人勾起從前的回憶,回到年少時期,再談一場永難忘懷的青春戀愛。

  〈木木〉探討的則是農奴制,當時的農奴就像〈木木〉中的主人公格拉西姆一樣強而有力,卻又像個聾啞人般敢怒不敢言,然而在小說中,格拉西姆最後離開了主人家,也象徵了反抗的新希望。

內容摘文
1

事情發生在一八三三年夏天。那年我十六歲。

我住在莫斯科的父母親那裡。他們在涅斯庫齊內對面的卡魯什卡亞城門附近租了一棟別墅。我在複習,準備大學考試,但很不用功,也不太著急。

沒有人限制我的自由。我想幹嘛就幹嘛,特別是自從告別了我最後一位法語家庭教師之後。他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自己「像一顆炸彈一樣」(comme une bombe)墜落到了俄羅斯,所以整天臉上都帶著強烈不滿的表情,癱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折騰。父親對我不聞不問,但態度親切;老媽幾乎不太管我,儘管除了我她再也沒有別的孩子,但其他操心的事把她給占滿了。我的父親,還很年輕,而且非常英俊,因為盤算好了才跟她結婚,她比他大十歲。我媽媽過得很慘:沒完沒了的激動、猜忌、生氣,但又不敢當我父親的面發作。她非常怕他,他總是一臉嚴肅、冷冰冰,拒人於千里之外……我還從沒見過比他更冷靜、自信和獨斷專行的人。

最初在別墅裡度過的那幾個星期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天氣好得出奇,五月九日,正好是聖尼古拉日那一天,我們從城裡搬進別墅。我有時在自家別墅的小花園裡,有時沿著涅斯庫齊內公園,有時又到城門外去散步。我隨手拿起一本書,比如說凱達諾夫的教科書,但極少翻開,更多是大聲朗讀我能背下來的那些詩歌。我熱血沸騰,心情煩悶,既甜蜜又可笑的那種。我等待著一切,又好像害怕著什麼,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驚奇,好像全身心都已準備妥當一樣,幻想逸動,又總是在各種各樣的想像周圍轉來轉去,好像晨曦中教堂鐘樓繞飛的雨燕;我沉思、憂傷,甚至流下淚水,但就算流淚、就算悅耳的詩歌或是黃昏的美景帶來了憂傷,青春韶華的那種讓生命充滿勃勃生機的歡愉情感,仍然像春草一樣在我身上滲透出來。

我有一匹專供我騎乘的馬,我時常給牠繫好馬鞍,騎上牠獨自遠遊。我縱馬奔馳,並把自己想像成中世紀的一名比武騎士,多愜意啊,風在我耳旁吹拂!或者,我仰望天空,敞開心靈去擁抱天空明媚的陽光與湛藍。

(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