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重要的事越不想做?51種克服拖延與分心,打造超級自控力的訓練計畫 | 拾書所

為什麼越重要的事越不想做?51種克服拖延與分心,打造超級自控力的訓練計畫

$ 300 元 原價 300
51 Ways to Master Self-Control

  拖延不是因為懶惰,而是想要逃避!
  有意識的提高「自控力」,
  就算面對時間壓力、困難工作,
  也能積極面對,高效完成任務!

  全球成功人士都擁有的「自控力」,
  只要掌握方法,普通人也可以告別拖延,擁有高效率!

  STEP1 環境打造
  從斷捨離雜物、到朋友圈的篩選,以及自己內在情緒的整頓,由裡而外,打造出積極明亮的氛圍。

  STEP2 目標制定
  用SMART原則制定明確、可實現的目標,訂定截止日期,安排每日進度,每天踏實地往前邁進。

  STEP3 加強行動力
  別因為過分擔憂而裹足不前,能今天完成的事不要拖到明天。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發掘樂趣,能讓你保持動力,克服三分鐘熱度

  STEP4 時間管理
  四象限分配工作輕重緩急;二八法則完成關鍵任務;番茄鐘幫助勞逸結合、提高效率…… 活用時間管理技巧,完成工作、實現目標。

  STEP5 不要逃避
  拖延是因為對事情沒把握、得失心太重,這時候跟自己說先「做做看」吧,不求完美、敢於平凡,會讓你有勇氣試錯。

  STEP6 跳脫思維
  改變固化的思考模式,跳脫舒適圈,在嘗試之前先別設限;若是外在因素無法改變,那就從自身找突破口。

  STEP7 用自律獲得自由
  把自己想像成一個不拖延的人;利用獎懲機制改變行為,懈怠時自我激勵,有意識地訓練自己成為自律者,才能擁有從容自由的人生!

  【關於本書】

  拖延的人往往是焦慮的,對要做的事有不確定感和難以控制感,因而才會拖延。與拖延截然相反的是自控──即自我控制的能力,指一個人掌控自身衝動、感情、欲望的能力。本書從「環境、目標、行動、時間、思維」等各種面相,統整了51種可以在生活中實踐,提高自控力的具體方法。幫助你用自控重整懶散混亂的生活,掌握當下、規劃未來,擁有更高生產力與更良好的生活品質。 

內容摘文
訓練01: 保持辦公桌的乾淨整潔

「桌子好亂啊,很煩躁,都不想工作了。」

「唉,周圍全是雜物,頭腦裡也是一片混亂,不能靜下心來思考問題了。」

不知道你是否經常發出這樣的感慨:辦公桌上堆滿了各種雜物,水杯、筆筒、衛生紙,甚至還有沒來得及丟掉的便當盒。這些雜物占據了我們的空間,干擾著我們的工作。

事實證明,混亂的環境會瓦解人的意志,使人變得煩躁不安,做事效率低下。相反,乾淨整潔的辦公桌會讓人心情愉快,從而以更積極的精神風貌面對工作。網路上有一句話:年輕人打掃房間不僅僅是為了乾淨,這背後的邏輯還有「爽」。而我們每天近距離接觸的辦公桌,更是重中之重,乾淨整潔的辦公桌給人井井有條之感。

Y是一名自媒體公司的編輯,每天的工作除了審稿和寫文章之外,還要整理和分析後臺資料。Y平日裡沒有勤收拾辦公桌的習慣,同事給的聖誕蘋果,吃完後包裝、禮盒就丟在桌上,街邊掃碼送的小禮品、前幾天拆開的藥盒,還有許多紙質的文件,也胡亂堆放著。一個星期下來,桌面上堆滿了雜物,甚至挪動鍵盤都不方便。

Y看到這亂糟糟的辦公桌就心煩意亂,更別提集中精力工作了,業績也是一塌糊塗。窘境中的Y下決心改變現狀,他挑了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把桌上堆積的垃圾和無用檔全部清理掉,清清爽爽的桌面讓他的心情頓時明朗了起來。
極簡生活能讓人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上,收拾辦公環境能夠讓人集中精力,提升效率,不至於為了找東西而耽誤時間。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辦公桌的整潔乾淨呢?

‧ 各種檔案、書籍分類擺放。
‧ 用收納工具整理文具,諸如筆筒、書擋、資料夾等。
‧ 定時篩選、丟掉廢棄紙質文件和其他垃圾。
‧ 保留必需物品,其他的全部扔掉或者贈送給有需要的人。

其實這幾點建議都涉及一個概念:斷捨離。日本雜物諮詢家山下英子認為,所謂「斷捨離」就是通過收拾家裡或者工作場所的雜物,也整理心中的雜物,從而讓人生變得開心和放鬆的方法。顯然,開心和放鬆的狀態更有助於我們集中精力工作。

斷,指的就是斷絕那些不需要的東西。比如網購額外的贈品、化妝品包裝盒等等。這些與工作無關的東西不應該出現在辦公桌上。

(未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