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簡單專案管理 | 拾書所

世界第一簡單專案管理

$ 221 元 原價 280
符合美國專案管理學會PMI《專案管理知識體系PMBOK指南》
【國際專案管理師PMP】入門的第一本書!

什麼是專案管理?如何成為一位專案經理?
專案企劃如何構思、執行?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預算,發揮團隊效能?
專案如何總結,並確認成果及反省?
隨著遊戲專案執行的過程,一起來學習專案管理吧!

內容介紹:
美國專案管理協會PMI,將專案定義為「為創造出獨特的產品、服務、結果,而實施的有期限工作」。
為了進行商業活動,一般公司會組織專案團隊,協調眾人的工作,以進行作業管理。專案執行的時程規劃,必須遵守預算、時程、品質等各種條件,如果管理失去平衡,專案就無法成功。
如今「專案管理」已經逐漸有系統地發展成一門專業,具有明確的理論基礎,具體有效的實行方法。
本書以日本遊戲業界的專案為例,告訴您如何執行「製作一款遊戲並上市」這個專案,帶領讀者透過漫畫,輕鬆入門,進入專案管理的世界!

第1章 專案是什麼
第2章 專案企畫
第3章 專案計畫書
第4章 專案執行
第5章 專案控管
第6章 成果達成.結束專案
本書依照《專案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MBOK Guide® 第四版》編寫

目錄:
序章
第一章 何謂專案
1-1何謂專案
1-2何謂專案管理
1-3專案的目的與成功基準
1-4專案經理的任務
1-5何謂利害關係人

延伸閱讀
.專案的特徵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
.將目的和成功基準予以明確化
.專案經理的任務與需具備的能力
.利害關係人的任務分類

第二章 構思規劃專案
2-1專案計劃
2-2需求事項的收集.整理
2-3作業的調查

延伸閱讀
.專案計劃書
.需求事項
.範疇與WBS

第三章 計劃專案
3-1作業的順序與作業時間的估計
3-2規劃時程
3-3成本估計與預算編列
3-4製作專案計劃書

延伸閱讀
.活動
.規劃時程時的注意事項
.估計成本的手法
.製作專案計劃書時的注意事項

第四章 執行專案作業
4-1專案作業開始
4-2管理採購
4-3管理品質
4-4管理風險
4-5專案團隊的管理

延伸閱讀
.專案啟動會議
.採購
.品質
.風險
.成員與團隊的管理

第五章 控管專案
5-1進度的確認
5-2向利害關係人說明
5-3檢討專案計劃書

延伸閱讀
.恰當的進度報告
.面對利害關係人
.變更專案計劃

第六章 獲得成果,結束專案
6-1專案作業的結束
6-2專案的成果確認與反省

延伸閱讀
.專案即將結束之前
.最後的專案作業

終章
附錄
管理婚禮的專案!
參考資料

內文試閱:
不知大家是否有意識到,在現今的社會,除了工作,生活中有各式各樣和專案管理有關的情形。對於這些發生在生活裡的事件,可以運用專案管理的知識,使得成果更加完美。

  像許多人都會經歷的婚禮,算是一種專案。在附錄中我們要介紹的,就是要如何進行專案管理,以使婚禮專案成功。

  這個章節是為了幫助讀者能輕鬆明白專案管理而舉例,不可拿來照本宣科,筆者無法保證婚禮專案的成功或失敗。

  在讀者要進行婚禮專案管理時,請記住必須根據專案本身獨特的目標、期望、限制條件等,來擬定專案計畫,並依照專案計畫進行專案管理。

婚禮專案
婚禮對於女性,通常是個自小以來的夢想,對男性而言,則是邁入另一個人生階段的儀式。因此,婚禮的主角是女性,男性只算是配角。然而,如果男方沒有幫忙進行婚禮的各項準備、協調兩方家人、估算婚禮費用等等,後半輩子將會聽女方不斷抱怨。反之,男方若能夠把婚禮做良好安排,就能大幅提升女方及親屬的信賴,等於在婚姻生活的開始就有好兆頭。

  可見,婚禮根本就是一個只准成功不准失敗的專案!

  為了將人生中的一大專案導向成功,我們應該如何運用專案管理呢?

1 構思、規劃專案
  求婚並確認雙方有結婚的意願之後,婚禮該怎麼準備呢?要做的事有一大堆,包括拜訪雙方父母、下聘、選擇婚禮會場、婚紗等等,相信很多人都是先從選婚戒或婚紗這些切身的事情開始。

  以「使婚禮成功」的專案管理觀點,則是要依照下列步驟,進行檢討及作業。
註:本附錄是筆者根據自身經驗,從男性的角度敘述在日本結婚的一般籌備婚禮狀況。

① 掌握整體感
② 訂出明確目的及目標
③ 構思婚禮
④ 訂定明確的體制(=利害關係人)
⑤ 收集、整理需求事項
⑥ 進行作業的調查

① 掌握整體感
相信大多數人都有過出席婚禮的經驗,但構思、計畫婚禮,卻從未有過。

首先,婚禮究竟是什麼?是什麼樣的形態?有哪些作業?要按照什麼樣的步驟進行?要從收集計畫、推動婚禮專案所需的各種資訊開始嗎?什麼作業較為複雜?需要多少準備時間?費用多少?婚禮應該進行的相關事項有哪些?等等。
 
一個婚禮大致包括:提親、下聘、買婚戒、蜜月旅行、到公所辦理結婚登記、喜宴等。
  
你可以向舉辦過婚禮的前輩、朋友、兄姐等人,詢問他們的經驗,還可以從專門的婚禮書籍、雜誌、網路上的資訊等來掌握婚禮的整體感。

專案具有獨特性,所以就算照著別人曾經舉辦婚禮的方式,依樣畫葫蘆進行,也未必能成功。但藉由認識各種資訊,漸漸可以了解在進行婚禮專案時需注意的事項。

在失敗者的經驗談裡,更常常會隱藏著重要的資訊,例如:
「沒考慮到○○,親戚們很生氣。」
「做了○○,卻讓來賓們感到不愉快。」
「做了○○,結果和她吵架,忍不住脫口而出不要結婚了。」

② 訂定明確目的及目標(=成功標準)
由雙方一起決定舉行婚禮之目的及目標。

如前所述,在專案中所應進行的作業,視專案目的及目標而不同,因此從專案管理的觀點,明確將目的、目標訂出是非常重要的。

舉行婚禮目的,舉例來說包括:
   「招待關照過自己的人。」
   「讓養育自己的父母親,看看自己穿上結婚禮服的樣子。」
   「婚後將以夫妻的身份展開新生活,所以用婚禮做為分水嶺。」

至於婚禮的目標,可能無法如同工作專案一般,可以用數字來表現,因此可能的目標有:
   「出席婚禮的人表示,能來參加婚禮,真是太好了!」
   「讓她能由父親牽著,走過婚禮的紅毯。」
 
  舉辦婚禮所需要的準備非常多,有時忙起來會讓人覺得結婚很麻煩,可能會造成不想舉辦婚禮、甚至不想結婚的念頭。把婚禮中要進行的事項出來,可能會發現超出預算,而必須將某些事項捨棄等等。

  這時,可以回想結婚目的及目標,就能找回動力,繼續前進。

  雙方的心態不該是「因為要結婚,所以舉辦婚禮」,而是要一起思考、確認舉辦婚禮是為什麼(=目的),婚禮可以讓雙方獲得什麼(=目標),這是邁向婚禮專案成功的第一步。

  (參考章節)
「1-3 專案目的與成功標準」P.17
第1章 延伸閱讀「將目的和成功標準明確化」P.34

③ 構思婚禮
雙方一起依照結婚專案目的和目標,對婚禮進行基本構想、注重事項等探討。

「婚禮要選擇傳統形式還是教會形式?」
   「喜宴要盛大舉行還是只邀請親屬參加?」
   「要注意預算,還是盡可能符合雙方的期望?」
「喜宴的菜單裡希望要有○○菜!」
  
  令人遺憾的是,在這個階段的構思,不一定都能完全實現,常常會因為其他利害關係人的要求和限制條件,而必須重新檢討,筆著在後面會詳述。

  若此時身為最重要利害關係人的兩位新人,想法不能一致,可以說婚禮專案的成功已經亮起了注意的黃燈。

④ 訂定明確的體制(=利害關係人)
必須明確訂定婚禮專案計畫的主要體制(=利害關係人)。

體制如下:

‧專案擁有者
  以決定要結婚的雙方決定結婚並想要舉辦婚禮這樣的觀點出發,專案擁有者應該是新郎和新娘雙方。從新郎的角度來看,新娘才是真正的專案擁有者。

  在一般專案中,發起專案並提供專案資金或資源的人,是專案擁有者,實現專案擁有者的要求,則是專案目的、目標。

  婚禮的舉辦費用,可能是由新郎和新娘平分,或是由新郎出大部分,但筆者認為,若新郎的目標設定是要讓新娘幸福,那麼以新娘做為專案擁有者,能讓專案進行更為順利。

‧專案經理
  計畫、推動婚禮專案的專案經理,通常就是新郎和新娘。

  既然新娘是專案擁有者,專案經理當然就交由新郎來擔任。專案經理必須要能夠以實現專案擁有者的期望為目標,以寬廣的視野縱觀專案,進行各種調整,並計畫、推動專案。

  雖然如此,但專案並不是由新郎一個人獨力管理。新娘和婚禮會場人員會支援專案的管理。專案經理的任務,則是凝聚每個人的心,帶領專案邁向成功。

‧專案團隊成員
  大多數的婚禮,新郎和新娘除了身為專案擁有者和專案經理,還會兼任專案團隊成員,要各自負責準備作業,並擔任婚禮的主角。

  所有的作業並不是完全由新郎和新娘兩個人做,婚禮會場人員、親友、父母都會幫忙。依照婚禮的形式和規模,初期先找到幾個幫手即可。


‧其他利害關係人
  在擬定專案計畫時,第一件事是要收集、整理利害關係人的需求事項。在婚禮專案中,主要的利害關係人包括:

新郎新娘的父母或長輩
  依據日本法律規定,同意結婚的雙方若為成年人,不需父母親同意即可結婚,但每個人都會希望結婚時能獲得雙親的祝福。若專案目的之一是「讓養育自己長大的父母親,看看自己穿上結婚禮服的樣子」,沒有獲得父母親同意就結婚,這個婚禮專案的結果,應該是可想而知的。

其他親屬
  在日本,結婚不只是男女雙方的事,而是兩個家族的結合,因此有必要採納親屬的意見。

介紹新郎新娘認識的人
  如果男女雙方是透過相親或是介紹而認識的,那麼在正式決定結婚(定婚約)之後,必須跟介紹人告知並及道謝。如果介紹男女雙方認識,但最後卻從別人那裡得知結婚的消息,雖然會替新人感到高興,但不免會覺得受到冷落。

和新郎新娘工作相關的人
  考慮到日後會繼續受到同事的關照,告知公司個人結婚的訊息,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如果雙方是同公司的員工,在決定婚禮招待公司同事的人選時,應先告知上司等人,經過討論再做決定。

其他預定邀請參加婚禮的人
  收到婚禮邀請的人,大多會想要出席婚禮,祝福新人,但如果婚禮的舉行日期時間沒考慮到受邀者的方便,受邀者就可能無法出席,甚至雖然勉強參加,卻在私底下抱怨。

   (參考章節)
   「1-5 何謂利害關係人」P.23
   第1章 延伸閱讀「利害關係人的任務分類」P.37

⑤ 收集、整理需求事項
明確列出主要的利害關係人,並向利害關係人確認對結婚及婚禮的意見、期望。

  婚禮的進行並不是照著新娘新郎雙方的意見,也不是只要雙方同意就好。進行婚禮專案時,若無視利害關係人的意見和想法,往往會導致發生重新檢討婚禮的進行或舉辦日期等重大問題。

因此,一開始就要先確認利害關係人的需求事項,如果有必要,可以重新檢討婚禮目的、目標、構想等。

  可向下列利害關係人確認意見及期望:

新郎新娘的父母親、長輩
  在大多數的婚禮專案中,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就是新郎新娘的父母親。男女雙方結婚,必須徵得父母親同意,再詢問他們的需求。對男方來說,要告知女方的父母親雙方決定結婚,尤其需要非常大的勇氣。有時獲得女方父母親同意,需要多次努力,但逃避只會使專案不成功。為了獲得女方父母親的信賴,請用真摯的態度,懇請父母親准許雙方結婚。

  在順利獲得雙方父母親同意之後,還不能就此安心,接著還要詢問父母親對婚禮的意見和期望。如果有些意見是源於地方習俗或家庭背景,請務必好好處理,不可輕忽。

  有時,新人想要在國外舉行婚禮,只想邀請親屬參加喜宴,卻因為父親的工作關係等原因,而不得不舉行盛大喜宴。或者是因為親戚大多住在比較遠的地方,所以喜宴場所必須以親戚方便為主。

  男女雙方的父母親,有時提出的要求會互相違背,這時請務必逐一確認所有需求事項。

和新郎新娘有工作關係的人
  如果新郎新娘並非同公司,公司通常不會對員工的結婚提出特別的要求。但可能會希望新人的婚禮和蜜月旅行,要避開公司業務的繁忙期,或是在選擇喜宴的商品,要優先考慮和公司有業務往來的產品等。

  有時一些特定的婚禮會場,與公司有業務往來,因此能夠以優惠價格租用,這時可以先詢問上司的意見和前輩的經驗。

   (參考章節)
   「2-2 需求事項的收集、整理」P.50
   第2章 延伸閱讀「需求事項」P.66

⑥ 進行作業的調查
收集、整理利害關係人的需求事項,接著要知道怎樣的成果與作業,可以實現專案目標,滿足需求事項。

 若女方家庭希望男方家庭帶著聘禮到新娘家下聘,必須將下聘的計畫與實施辦法,納入婚禮專案的作業範圍。

  如果婚戒還沒購買,從管理整體預算的觀點,也可將購買婚戒納入婚禮專案的作業範圍。

  另外,如果蜜月旅行與婚禮是分開進行,蜜月旅行的準備工作,就不必納入婚禮專案的作業範圍。

  這樣明確訂定出婚禮專案所需的成果與作業,再繼續探討細節,以方便管理。如此一來,應該會發現舉辦婚禮要準備非常多的東西,作業也很繁瑣。

  如果在細分作業裡出現了遺漏,可能導致婚禮進行不順利,所以細節作業頗為重要。但我們並不需要太過擔心,大部分情況中,細節作業會有婚禮會場人員等協助、負責進行。如果雙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