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為什麼別人賺得比你多100 倍?比六標準差更精準的STAR原則,讓工作與人生比還好更好 | 拾書所

差異:為什麼別人賺得比你多100 倍?比六標準差更精準的STAR原則,讓工作與人生比還好更好

$ 280 元 原價 280
★全球最有影響力的50大管理思想家
★美國品質協會首座菲利浦.克勞士比獎章
★2017年最有影響力的品管書

一本為你的工作、人生帶來巨大改變的書,
你也可以選擇成為那個差異!

▌工作層面 ▌:建立SOP可以讓企業經營得下去,但用心的態度才是真正成功的致勝關鍵!
▌人生道路 ▌:運用STAR培養用心的態度,人生將創造不同的高度!


「如果在辦公室或家裡的地板上,看到一根牙籤,你會怎麼做?」
看似稀鬆平常的問句,卻揭露了企業中最大詬病!

一句看來稀鬆平常的問句,卻讓身為暢銷作家和全球頂尖品質專家的舒伯‧喬賀瑞,開啟了一段深刻的發掘之旅。用完的牙籤應該是丟到垃圾桶的,可是在一家大公司的地板卻看到被丟棄的牙籤?!這根牙籤象徵著公司內部更深層的問題:如果連這麼基本的事情都不在乎的話,更何況是承擔生產、銷售或營運責任。

作者善於使用「六標準差」設計來協助企業經營,但在和全球百大的公司合作的過程中,一直有個問題困擾著他:為何規模相同的兩間公司,用一樣的方法、流程、觀念運作,有的公司只微幅改善,而有的卻近百倍成長?其中的「差異」究竟是什麼?

本書透過實際案例,揭露企業的虛假文化,而這個文化來自於虛假的員工,當一個企業人人抱持苟且的心態,又怎麼可能成功呢?為了改變職場和個人生活,作者提出的STAR模型,看似簡單,實則奧妙非常且意義深遠,這本簡短卻充滿力量的書,不僅可以使機械式的工作變得卓越、有成就感,更能改變你的一生。

-----------------------------------------------------------------------------------------------------------------------
▌無論對公司或個人而言,若沒有先建立起正確的心態,決心做出確實而長久的改變的話,
就算是使用全世界最好的管理系統和流程,也不會有任何用處。▌

●坦率(Straightforward):在一間全球500大的汽車公司中,看到了企業的虛假文化,在會議上沒有人敢說出實話,就算執行工程師試著提出問題,也會被管理階層用巧妙的方式暗示問題製造者:「閉嘴,開完會後再來解決這個問題。」
身為企業的員工,你敢說實話嗎?是不是害怕說出實話就丟了工作?其實這個問題非常普遍,擔心掉飯碗的心態大於真正想把事情做好。如果想改善這個狀況,首先就必須坦率、誠實的把問題公開討論、並解決。

●體貼(Thoughtful):在一趟商務旅行的飛機上,看到一位虛弱的老先生因為空服員堅持遵守公司規定,而無法喝到一杯白開水。作者了解到,若不能真正體貼他人,就無法提升服務品質與改善公司文化。
體貼需要傾聽與同理,你必須把對方當成「和你一樣的人」,有情緒、有需求、有家庭、有負擔的人,如此才能真正互相理解、造成好的影響。

●承擔責任(Accountable):在大企業中為了追求好看的KPI,很難看見主動承擔責任的作為。多數時人們互相指責,覺得「都是別人的錯,這不關我的事」。當身邊有太多負面的人事物時,要做出正面的選擇就會變得很困難。
因此學會在自己負有責任和義務的事情上,要接受自己的作為或不作為所帶來的責任是相當重要的事情。察覺需要做的、主動承擔、做出選擇、並且深入思考後再設立高目標,如此才能突破瓶頸邁向卓越。

●決心(Resolve):一家全球前100大的公司主管,用了速效的解決方法成功救火,為公司省下好幾百萬美元,但卻無法確保解決眼前問題後,會不會導致別的問題產生。
若一個公司的文化是把「救火」當成常態,就無法培養出長期堅持的決心。若要成功,必須有熱情、堅決和毅力,努力找出問題的解決辦法或改善某個狀況,永不放棄,直到目的達成為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界推薦文】

一本用心的書,教導人們何謂用心,告訴我們如何以更有意義的方式,投注心力在他人、工作和個人生活之中。――華頓商學院教授、紐約時報暢銷書《給予》(Give and Take)作者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

引人入勝的全新觀點,說明人(你、我、上司、同事和下屬)為何,以及如何,成為企業致勝的關鍵,以及為何這麼多人無法成功的原因。本書適合所有想要在事業上或人生中,有所突破的人。――湯尼.羅賓斯(Tony Robbins)

舒伯‧喬賀瑞的新書真是太棒了。學校沒教的事業和人生成功祕訣,都在《差異》這本書裡了。――沃爾格林營運長 馬克.華格納(Mark A. Wagner)

透過這本引人入勝、含意深遠,卻又在不知不覺間擴展讀者思想的書裡,舒伯將企業生活的真意,化作平易近人的文詞。讀者若閱畢本書直到最後一頁,必然會脫胎換骨,和開始這場旅程之前,判若兩人。――全球企業成長策略家 傑.亞伯拉罕(Jay Abraham)

《差異:為什麼別人賺得比你多100倍?比六標準差更精準的STAR原則,讓工作與人生比還好更好》真是太棒了!舒伯又一次,以強而有力的言語,深刻描繪某些機構能夠成功,而其他不行的原因。STAR的框架提供了絕佳的案例、工具、和實用的作法,使我們能夠快速將其運用於實際狀況,進而使機構更有機會獲致成功。這種對於事業和個人的適用性,既迷人又實用。――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教授 戴夫.尤瑞奇(Dave Ulrich)

「還好其實不夠好」是個具有深遠意義的區別標準,能為事業和人生帶來巨大改變。舒伯祖父教導給他的古老智慧,竟為他帶來卓絕的聲譽,證明了真理不只不朽,還能跨越地理空間的藩籬。吾人何其幸運,舒伯確如其祖父所期待的,選擇執筆寫作。他教導他的孫子致信給他當時正在閱讀的書籍作者。光是知道這個祕訣,就已讓本書值回票價。這也使我們明白,推動臉書和領英(LinkedIn)背後的原理為何。本書值得一再品味。
――柯維領導中心的共同創辦人 葛瑞格.林克(Greg Link)

透過個人職業生涯當中的真實情景,舒伯‧喬賀瑞為我們揭曉了,為何有些機構能夠成功,而有些不行。這是一本精心寫就、令人愛不釋手的書。
――印孚瑟斯技術公司董事長及首席指導 納瑞亞納.穆棣(Narayana N. R. Murthy)

充滿洞見!《差異:為什麼別人賺得比你多100倍?比六標準差更精準的STAR原則,讓工作與人生比還好更好》一書為各個階層的管理人員和領導者演示了,如何更有效地與公司最重要的資源:公司員工,交流並協助其發展。而這便造就了還好和真正卓越之間的差別。――印度風神鈴木車廠總裁 R.C.巴爾加瓦(R. C. Bhargava)

關於我們理應如何過活的迷思有如恆河沙數,但那些終究只是迷思,而且往往將我們帶往更差又更不幸的生活。舒伯‧喬賀瑞的經歷豐富,從早年在孟加拉的困苦生活,到後來從事顧問,數十載間與財富前五百大公司執行長合作的經驗,再到成為職場文化和機構價值的重要思想家。在這本簡明又啟發人心的書裡,他將這些人生經歷提煉成金。他為改變職場和個人生活而提出的STAR模型,看似簡單,實則奧妙非常且意義深遠。這本簡短卻充滿力量的書,將改變您的一生。――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 莉塔・岡瑟・麥奎斯(Rita Gunther Mcgrath)


人人都想改變人生並改善世界,而舒伯‧喬賀瑞在這本精簡卻出色的書中所傳授的智慧與洞見,將有助您知曉如何達成目標。――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教授 艾瑞克.托波爾(Eric J. Topol)

喬賀瑞在本書裡提及了未能建立起用心心態的人。這些人會發現,他們無論在創新、員工參與度還是生產力上,都將遠遠落於人後。閱讀《差異:為什麼別人賺得比你多100倍?比六標準差更精準的STAR原則,讓工作與人生比還好更好》,並將當中的概念付諸實行,將改變你的人生。――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練習改變》(Triggers:Creating Behavior That Lasts Becoming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作者 馬歇爾.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


若想了解成功和失敗之間,在心態上有何差異的話,《差異:為什麼別人賺得比你多100倍?比六標準差更精準的STAR原則,讓工作與人生比還好更好》絕對是你必看的書。
――哈佛大學商學院研究員 維傑.高文達拉簡(Vijay Govindarajan)

喬賀瑞用他的STAR哲學,為我們的理解,開啟了一道嶄新的大門;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能夠以過往的方式,來看待一根牙籤了。《差異:為什麼別人賺得比你多100倍?比六標準差更精準的STAR原則,讓工作與人生比還好更好》幫助他們,更懂得如何回應『誰在乎啊』的心態。各階層的領導者,都能從舒伯的最新、最棒的書裡,有所學習和成長。真令人感激。――領導力學院董事長及執行長、1998年總統自由勛章受獎者
法蘭西絲.賀賽蘋(Frances Hesselbein)

一本能為人生和工作帶來大大不同的小書。買兩本,送一本給朋友吧。――《別自個兒用餐》作者 啟斯.法拉利(Keith Ferrazzi)

喬賀瑞的STAR心態值得五顆星。採納他的建議,然後帶到你的團隊去。你的公司會有很大的不同。――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與鯊共泳》(Swim the Sharks Without Being Eaten Alive)作者 哈維.麥凱(Harvey Mackay)


【前言】

當還好不夠好時

  我在寫本書的時候,密西根州佛林特市(Flint)的水污染悲劇,正在全國新聞網上報得沸沸揚揚。佛林特市政府在刪減成本的過程中,更改了自來水供應的水源。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聯邦政府一再犯下相同的錯誤,最終使得送到佛林特市家庭裡的自來水出現了超量的鉛。不只該市的許多孩童被驗出血鉛,所有使用該市自來水的人,都受到了影響。

  這件事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原因有二。首先,我曾在密西根住過很長一段時間。第二,我寫作此書的目的,就是希望幫助人們避免這類悲劇。佛林特市的水污染事件,就地方政府和州政府層面而言,問題在於未能事先預防,民眾抱怨時又未能作出適當回應。社區居民則是一直努力,即使他們的抱怨大多遭到漠視,卻仍不放棄,希望水污染事件能引起大眾關注。這兩組人在面對危機時所作出的不同回應,就是我在《差異》一書裡,希望解決的問題——終歸一句,是相關人員心態上的差異。

  我之前已出版了幾本書,其中好幾本都是國際暢銷書,但主要討論的,都是如何改善品質;主要的預期讀者,都是想知道如何改善自家產品和服務的高階主管、經理人和公司等。本書的主要目的,則是要打破一個謬論。在現代忙亂而令人疲累的時代裡,太多人不得不屈服於一個想法:認為還好已經夠好了。但在我數十多年來,和業界許多高階領導人合作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們必須做得比還好更好,而且要盡力追求卓越。追求卓越的過程和想法,都始於建立謹慎用心的心態。

  雖然這本書當中的概念,是從我的個人生活經驗和我在品質改善方面的工作經驗而得,但這些啟示是通用的。我相信這些想法適用於每一個人,且不只在職場上,工作以外的人生也適用。我相信,本書將能讓眾人產生共鳴,無論是學生、賦閒在家的父母、店經理、公務員或老師,任何一個想要在組織內和人生中做出改變的人都可以。

  第一章裡,我在試圖解決一個困擾我整個職涯的難題時,也將「差異」這個難題帶了進來,最終,這個問題引發了我去尋找答案的決心。接著,在第二到第五章,我分別介紹了《差異》一書的四個核心特質或要素,我將這四個特質合起來簡稱為STAR。在這四章當中,我會跟大家說幾個故事,藉以顯示,這幾個特質如何在工作和工作以外的生活裡,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行動。同時還會說明,若生活中缺乏這幾種特質,又會有哪些壞處。第六章則會告訴各位,我位於半個地球以外的家庭,如何在多年以前,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將建立用心心態背後的原則,和不能甘於還好的心態教給了我。

  本書分享的故事,都來自我的個人生活和工作經驗,也就是我做為顧問,和許多美國財富雜誌的百大公司,或高階主管合作的經驗。我更改了相關人物的名字,但故事都是真實無偽的。

  我希望STAR原則能幫助你們,建立起謹慎的心態,讓各位都能克服「還好就好」的想法,並改變與他人互動的模式,從而擁有更成功、更快樂且更滿足的生活和事業。

  為世界帶來真實的改變,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我們不能只是坐等或倚賴他人的善意,而必須付出行動。如果我們能夠這麼做,並實踐用心心態的四個特質的話,我相信我們就能改變工作環境,使家庭的連結更加緊密,讓美國恢復活力,進而改變這個世界。我們就能確保,像是密西根佛林特市的悲劇(或任何可以預防的災難),再也不會發生。因為我們值得這樣的世界。

目錄

前言 當還好不夠好時
第一章 從一根牙籤學會用心
第二章 坦率的重要
第三章 一杯水的力量
第四章 承擔責任
第五章 永不放棄
第六章 錢幣還是筆:選擇成為那個差異

內文試閱

第一章 從一根牙籤學會用心

改變心態,改變自己。
――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心態致勝》的作者

  曾有一位製造業的高階主管這樣問我:「舒伯,你剔完牙後會怎麼處理你的牙籤?」我一臉困惑地看著他,心想這個問題是認真的嗎?

  目前為止,我的人生有過不少艱鉅挑戰,但我全都克服了。從小在孟加拉長大的我,從來不敢想像有天能過著現在的生活。為了展開新生活,我跨越好幾千英哩,來到美國;搬到這裡後,挑戰依然接踵而來:異國文化、新社交圈、充滿挑戰的工作等。但我熱愛這個新家,還成了美國公民。如今,我已是世界知名的組織策略和企業品質專家,協助許多全球知名的品牌改善流程、省下幾十億美元,還讓他們的獲利和歲收增加。我合作過的機構各式各樣:營利的、非營利的、醫療組織、政府組織、生產者組織,大小皆有。你可能會以為,在從事顧問工作二十多年後,任何工作上費解的難題,我都會有答案,就算這個也是:兩間公司,領域相同且規模相近,在接受我的團隊指導後,採行了相同流程,但結果卻天差地別。我完全無法理解:一間公司的獲利是投資額的五倍,不算太差,但也不令人驚豔;而另一間公司的報酬卻是一百倍。我決心要弄清楚這之間的差異為何。

  那天早上完全就是惡夢一場。為了開會,我五點半就起床了。天空正下著雪,典型的密西根雪,既厚重又濕濘,而且很快就積了起來。有好幾輛車打滑,導致行車速度緩慢,令人難耐。我很擔心會趕不上第一場會議,而我那天還排了三場會。但我還是只能慢慢前進,好不容易到了,正好趕上第一場和馬克的會議。馬克是一間製造公司的執行副總裁,而該公司是財富雜誌的五百大公司之一。

  我想和大家分享,那天發生的幾個特別的故事。這些事讓我了解為何一間公司只有微幅改善,另一間公司卻能徹頭徹尾地改頭換面。但在那之前,有兩件事我要先提出說明:第一,雖然這章描述的故事發生在一間製造公司,但幾乎每間機構都可能有相同狀況。

  第二,當時這間公司雖是因為品質問題雇用我,但改善品質其實會牽涉許多改變現狀的嘗試:優化客服、促進多樣化、留住人才、提高總收入、降低營業費用、增加獲益等。此外,雖然當天與我會面的人大多都是高階主管,或他們的直屬部下,但這些故事很可能發生在某條生產線的主管、組長或生產線上的工人身上。故事的啟示是通用的。

  被困在路上,度過令人焦躁的二個半小時後,我有些心煩意亂。但我知道我必須要專注在眼前的任務,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人,這個雇用我來幫忙他解決公司難題的人,而非我猶存的焦慮感。那天早上,當我在馬克的辦公室裡見到他時,他低著頭,很痛苦的樣子。我知道某事正深深困擾著他,很明顯地,他那天過得比我還不順。

  我問他:「你還好嗎?我今天早上過得不太順,很擔心會遲到。你知道我最討厭遲到了。但你看起來比我還要憂心,發生了什麼事?」

  他回道:「我很擔心,非常擔心。」

  新的北美J.D. Power新車品質調查報告前一天剛出爐,該公司的新車品質被評為「差」。就算你不是火箭科學家(或品管顧問)也會知道,這對一間公司而言可不是好消息。很多時候,這類令人灰心的結果傳來時,執行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炒掉負責品管的人。以這個案子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