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安靜地在台灣西南沿海低地重建人與環境的關係……
◊ 當環境直面巨大挑戰時,地景藝術是否能發揮作用?
◊ 藝術如何介入生態議題,促發思考並學習與自然共生?
◊ 當國家政策以「藝術之名」濫用藝術,創造短期經濟效益時,是否能面對二十年內將發生的環境變化?
二十年後,若一切景物淹沒於海水之下,我們是否做好面對的準備?
此時此刻我們所能做的最激進之事,便是好好地面對世界正在發生的劇變!
因氣候變遷、養殖與開發破壞台灣西南海岸,造成地層下陷、海水入侵等環境問題,一群藝術家與在地居民共同捍衛並逐步復育這片生態豐富的海岸之時,本書作者周靈芝費時三年,回溯2008年在嘉義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所舉辦的「蚵貝地景藝術論壇」,詳細描述藝術創作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台灣西南海岸的變遷、新的地景藝術規劃、地方參與和在地組織的角色以及國家政策對在地議題的衝擊,透過訪談、文獻分析和參與觀察,思考藝術如何回應刻不容緩的環境課題。
好評推薦
吳淑芳(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純用(藝術家)、邱彩綢(生態環境紀錄片工作者)、梁任宏(藝術家)、蔡炅樵(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暨洲南鹽場負責人)、蔡英傑(藝術家)、鍾永豐(台北市文化局長)、羅思容(金曲獎最佳客語女歌手)、蘇銀添(嘉義縣生態環境保育協會創會理事長)
專文推薦
未來十年,布袋的社區領袖和在地居民憑著一己的堅持和投入,或許可以安然度過觀光的創傷。他們已經證明自己具有面對氣候變遷影響下進行調適的「生態韌性」,並且發展成自己的動態文化。在此案例中,轉化的藝術不在於試圖解決那些所面對的棘手問題,而是從這些棘手問題中學習。
──生態藝術家、曼徹斯特大都會大學環藝所教授 大衛‧黑利(David Haley)
在這個缺乏前瞻想像,因此無能提出具體實踐作為的年代,藝術往往淪為眼球經濟的推手。書的出版因此不僅提供了一個具視野、有步驟的操作範式,也開?我們對於藝術的開放性、前衛性更豐富的想像。
──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吳瑪悧
《對話之外: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是臺灣社會參與藝術推進的重要文件,紀錄不同領域專業工作者以政府專案計畫為平台的聚合,藝術被認知為媒介,透過身分認同策略性模糊,重組了藝術創作者與對象社群的慣性關係。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蘇瑤華
期盼靈芝這本新書的出版,能在藝術界激盪出多元交鋒與論述干預的效果,讓藝術的表現不再僅局限於有形作品本身,而是能積極介入社會迎戰現實問題,透過參與對話集結能量轉化社會正向發展,扮演開創未來希望的社會實踐角色。
──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蔡福昌
◊ 當環境直面巨大挑戰時,地景藝術是否能發揮作用?
◊ 藝術如何介入生態議題,促發思考並學習與自然共生?
◊ 當國家政策以「藝術之名」濫用藝術,創造短期經濟效益時,是否能面對二十年內將發生的環境變化?
二十年後,若一切景物淹沒於海水之下,我們是否做好面對的準備?
此時此刻我們所能做的最激進之事,便是好好地面對世界正在發生的劇變!
因氣候變遷、養殖與開發破壞台灣西南海岸,造成地層下陷、海水入侵等環境問題,一群藝術家與在地居民共同捍衛並逐步復育這片生態豐富的海岸之時,本書作者周靈芝費時三年,回溯2008年在嘉義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所舉辦的「蚵貝地景藝術論壇」,詳細描述藝術創作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台灣西南海岸的變遷、新的地景藝術規劃、地方參與和在地組織的角色以及國家政策對在地議題的衝擊,透過訪談、文獻分析和參與觀察,思考藝術如何回應刻不容緩的環境課題。
好評推薦
吳淑芳(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純用(藝術家)、邱彩綢(生態環境紀錄片工作者)、梁任宏(藝術家)、蔡炅樵(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暨洲南鹽場負責人)、蔡英傑(藝術家)、鍾永豐(台北市文化局長)、羅思容(金曲獎最佳客語女歌手)、蘇銀添(嘉義縣生態環境保育協會創會理事長)
專文推薦
未來十年,布袋的社區領袖和在地居民憑著一己的堅持和投入,或許可以安然度過觀光的創傷。他們已經證明自己具有面對氣候變遷影響下進行調適的「生態韌性」,並且發展成自己的動態文化。在此案例中,轉化的藝術不在於試圖解決那些所面對的棘手問題,而是從這些棘手問題中學習。
──生態藝術家、曼徹斯特大都會大學環藝所教授 大衛‧黑利(David Haley)
在這個缺乏前瞻想像,因此無能提出具體實踐作為的年代,藝術往往淪為眼球經濟的推手。書的出版因此不僅提供了一個具視野、有步驟的操作範式,也開?我們對於藝術的開放性、前衛性更豐富的想像。
──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吳瑪悧
《對話之外: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是臺灣社會參與藝術推進的重要文件,紀錄不同領域專業工作者以政府專案計畫為平台的聚合,藝術被認知為媒介,透過身分認同策略性模糊,重組了藝術創作者與對象社群的慣性關係。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蘇瑤華
期盼靈芝這本新書的出版,能在藝術界激盪出多元交鋒與論述干預的效果,讓藝術的表現不再僅局限於有形作品本身,而是能積極介入社會迎戰現實問題,透過參與對話集結能量轉化社會正向發展,扮演開創未來希望的社會實踐角色。
──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蔡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