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西洋藝術珍藏
神遊昔日錦繡中華
This treasured western art collection is a spiritual
journey into China's splendid past.
本書主要收錄十九世紀的刻印畫英國畫家Thomas Allom關於當時中國風貌的畫作,歐洲人對於中國的知識,有不少是從他的畫作中獲得,由於他對透視度的重視及擅長,畫中的建築,比用照片拍的更美,刻劃的內容相當豐富,包括較有名的圓明園、長城、景山、午門、運河、虎丘塔、雷峰塔、報恩寺、琉璃塔、金山寺、龍舟、燈籠、宴請、婚禮,乃至祭拜、擲骰子等,到處都是古老中華帝國的風光、建築及社會習俗。
這些畫製作程序是,先由畫家將畫完成,交給雕刻師,雕在木頭、石頭或鋼板上,再由印刷工匠,一張一張印出來,畫上往往也留下畫家和雕刻家的姓名。這種刻印畫早期都用木板製版,紋理較粗,但到十九世紀,大概煉鋼技術較為成熟,刀較利、版較硬,表現出極精緻的刻功,明暗立體乍現,連畫中人物臉部明暗,身上衣著的刺繡,建築物梁上的花鳥都表現得出來。十九世紀末,照相術成熟了,用照相取代手繪,雕刻藝術家、印刷工匠失去他們的功能和飯碗,但是他們所留下的印象是珍貴的,因為歷經歲月、戰爭的侵蝕,許多建築、景物已不復存在,具象的歷史只能進入畫裡的空間,用思想去遊歷了。
裘國英先生將蒐集不易的百餘幅珍藏畫作集結成冊,內容搭配中、英文解說,不僅有助於了解十九世紀中國的各種風貌,更難能可貴的是,無論從書的裝幀、用紙各種細節,他都親自參與、精心挑選,希望將這些細緻的畫作以接近原本的質感重現於讀者面前。
‧ 本書分為精裝、平裝兩種版本。
‧ 由於藝術價值極高,因此精裝本封面選用銀色質地的義大利星幻紙襯托出畫作的雅致,書名頁前襯上一張法國珍珠彩描紙印製的中國城門牌樓,宛如步入一道藝術之門,非常值得珍藏。
‧ 平裝本代表了裘國英先生想將高質感藝術推廣給普羅大眾的心意,封面選用白色豔彩星幻紙來呈現畫作的細膩,英文書名後加工燙銀,讓讀者以物超所值的實惠價格,就能擁有品味絕佳的藝術收藏。
自序 古董刻印畫裡的歷史實境
2016年中美南海海域衝突事件發生時,我在網路上想找一張地圖,希望能證明中國對該海域的長久主權,哪怕是找到一張洋人印製的中國地圖都行。結果找到早自十六、十七世紀,西洋人到中國來探索寫的遊記,有德文、荷蘭文、法文版本,雖然看不懂,但書中的插畫極為有趣,揭露出當時的山川景物,以及民間生活,更有趣的是,當時西洋畫家不會畫中國人,畫出來的都是西洋身材、西洋臉,但穿著是中國服飾。
那時照相術尚未問世,有錢的大佬到各地遊歷,帶著畫家,看到有趣的景物,就畫下來,算是對當時的中國,做了珍貴的寫實紀錄。我們看到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古畫,寫意較多,用足夠透視感畫寫實的較少,尤其是從西洋人眼中看東方、看中國,似乎從畫裡仍透露出他的驚豔與好奇。
繼續搜索中,在網路上結交了在歐洲從事古董書畫買賣的人士,出於他們熱心也是生意,代我向他們同業蒐集類似的書籍和零散插畫,我將其命名為「古董刻印畫」。
這些畫製作程序是,先由畫家將畫完成,交給雕刻師,雕在木頭、石頭或鋼板上,再由印刷工匠,一張一張印出來,畫上往往也留下畫家和雕刻家的姓名。這種刻印畫早期都用木板製版,紋理較粗,但到十九世紀,大概煉鋼技術較為成熟,刀較利、版較硬,表現出極精緻的刻功,明暗立體乍現,連畫中人物臉部明暗,身上衣著的刺繡,建築物梁上的花鳥都表現得出來。
十九世紀的刻印畫出現最多的畫家要屬英國的Thomas Allom,我給他取個綽號叫「阿龍」。其實阿龍是個建築師,許多倫敦的名邸都出自他手,他也是英倫建築師學會的創辦人。
阿龍的畫,遍及歐洲、中東、亞洲各地,估計他跑了不少地方,後來因在藝術及建築上的成就,被封為爵士。阿龍畫了不少建築景觀,由於他對透視度的重視及擅長,阿龍畫中的建築,比用照片拍的建築物更美、更誇張。從畫中,了解當時中國官宦富豪居住之精美,也將我們帶進當時空間,一窺庶民生活,真正進入十九世紀中國各地的情境,有幾張珍貴的鴉片戰爭實境,有如身臨戰況,令人震撼。
十九世紀末,照相術成熟了,用照相取代手繪,雕刻藝術家、印刷工匠失去他們的功能和飯碗,但是他們所留下的印象是珍貴的,因為歷經歲月、戰爭的侵蝕,許多建築、景物已不復存在,具象的歷史只能進入畫裡的空間,用思想去遊歷了。
2017年夏
神遊昔日錦繡中華
This treasured western art collection is a spiritual
journey into China's splendid past.
本書主要收錄十九世紀的刻印畫英國畫家Thomas Allom關於當時中國風貌的畫作,歐洲人對於中國的知識,有不少是從他的畫作中獲得,由於他對透視度的重視及擅長,畫中的建築,比用照片拍的更美,刻劃的內容相當豐富,包括較有名的圓明園、長城、景山、午門、運河、虎丘塔、雷峰塔、報恩寺、琉璃塔、金山寺、龍舟、燈籠、宴請、婚禮,乃至祭拜、擲骰子等,到處都是古老中華帝國的風光、建築及社會習俗。
這些畫製作程序是,先由畫家將畫完成,交給雕刻師,雕在木頭、石頭或鋼板上,再由印刷工匠,一張一張印出來,畫上往往也留下畫家和雕刻家的姓名。這種刻印畫早期都用木板製版,紋理較粗,但到十九世紀,大概煉鋼技術較為成熟,刀較利、版較硬,表現出極精緻的刻功,明暗立體乍現,連畫中人物臉部明暗,身上衣著的刺繡,建築物梁上的花鳥都表現得出來。十九世紀末,照相術成熟了,用照相取代手繪,雕刻藝術家、印刷工匠失去他們的功能和飯碗,但是他們所留下的印象是珍貴的,因為歷經歲月、戰爭的侵蝕,許多建築、景物已不復存在,具象的歷史只能進入畫裡的空間,用思想去遊歷了。
裘國英先生將蒐集不易的百餘幅珍藏畫作集結成冊,內容搭配中、英文解說,不僅有助於了解十九世紀中國的各種風貌,更難能可貴的是,無論從書的裝幀、用紙各種細節,他都親自參與、精心挑選,希望將這些細緻的畫作以接近原本的質感重現於讀者面前。
‧ 本書分為精裝、平裝兩種版本。
‧ 由於藝術價值極高,因此精裝本封面選用銀色質地的義大利星幻紙襯托出畫作的雅致,書名頁前襯上一張法國珍珠彩描紙印製的中國城門牌樓,宛如步入一道藝術之門,非常值得珍藏。
‧ 平裝本代表了裘國英先生想將高質感藝術推廣給普羅大眾的心意,封面選用白色豔彩星幻紙來呈現畫作的細膩,英文書名後加工燙銀,讓讀者以物超所值的實惠價格,就能擁有品味絕佳的藝術收藏。
自序 古董刻印畫裡的歷史實境
2016年中美南海海域衝突事件發生時,我在網路上想找一張地圖,希望能證明中國對該海域的長久主權,哪怕是找到一張洋人印製的中國地圖都行。結果找到早自十六、十七世紀,西洋人到中國來探索寫的遊記,有德文、荷蘭文、法文版本,雖然看不懂,但書中的插畫極為有趣,揭露出當時的山川景物,以及民間生活,更有趣的是,當時西洋畫家不會畫中國人,畫出來的都是西洋身材、西洋臉,但穿著是中國服飾。
那時照相術尚未問世,有錢的大佬到各地遊歷,帶著畫家,看到有趣的景物,就畫下來,算是對當時的中國,做了珍貴的寫實紀錄。我們看到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古畫,寫意較多,用足夠透視感畫寫實的較少,尤其是從西洋人眼中看東方、看中國,似乎從畫裡仍透露出他的驚豔與好奇。
繼續搜索中,在網路上結交了在歐洲從事古董書畫買賣的人士,出於他們熱心也是生意,代我向他們同業蒐集類似的書籍和零散插畫,我將其命名為「古董刻印畫」。
這些畫製作程序是,先由畫家將畫完成,交給雕刻師,雕在木頭、石頭或鋼板上,再由印刷工匠,一張一張印出來,畫上往往也留下畫家和雕刻家的姓名。這種刻印畫早期都用木板製版,紋理較粗,但到十九世紀,大概煉鋼技術較為成熟,刀較利、版較硬,表現出極精緻的刻功,明暗立體乍現,連畫中人物臉部明暗,身上衣著的刺繡,建築物梁上的花鳥都表現得出來。
十九世紀的刻印畫出現最多的畫家要屬英國的Thomas Allom,我給他取個綽號叫「阿龍」。其實阿龍是個建築師,許多倫敦的名邸都出自他手,他也是英倫建築師學會的創辦人。
阿龍的畫,遍及歐洲、中東、亞洲各地,估計他跑了不少地方,後來因在藝術及建築上的成就,被封為爵士。阿龍畫了不少建築景觀,由於他對透視度的重視及擅長,阿龍畫中的建築,比用照片拍的建築物更美、更誇張。從畫中,了解當時中國官宦富豪居住之精美,也將我們帶進當時空間,一窺庶民生活,真正進入十九世紀中國各地的情境,有幾張珍貴的鴉片戰爭實境,有如身臨戰況,令人震撼。
十九世紀末,照相術成熟了,用照相取代手繪,雕刻藝術家、印刷工匠失去他們的功能和飯碗,但是他們所留下的印象是珍貴的,因為歷經歲月、戰爭的侵蝕,許多建築、景物已不復存在,具象的歷史只能進入畫裡的空間,用思想去遊歷了。
2017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