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要離家的女兒《林妲.派斯坦詩選》英漢對照 | 拾書所

給要離家的女兒《林妲.派斯坦詩選》英漢對照

$ 197 元 原價 250
 派斯坦的詩多取材自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舉凡家庭之愛、藝術之美、神話之祕等,詩人以清新的筆觸和豐富的意象,來表達其詩境。透過樸實的詩句、精練淺白的文字,和濃郁的情感,詩人總能觸及讀者內心深處,表現出不凡的人生風景。

  詩集同名作〈給要離家的女兒〉描述一名母親亦步亦趨地跟著八歲大的女兒學騎車,在每一個詩句的停頓處──若你願意跟隨詩人的詩句節奏──讀者彷彿陪著母親一同意識到那稚弱小腳丫所踩下的每一步,都彩排著未來的分離……。

  《給要離家的女兒》選自派斯坦1971~1998年出版的多本詩集,共收錄53首詩。由彭鏡禧選詩及翻譯,夏燕生主筆賞析,是彭鏡禧、夏燕生聯手合作的第二本譯著。在新版中,譯注者多次修訂,尤其是譯文方面,希望能透過不斷的推敲,讓讀者品嘗英詩的真、善、美──「彷彿修訂乃是形式最純的愛」。

本書特色

  書林5月新書《給要離家的女兒》,是選自美國知名當代詩人林妲.派斯坦(Linda Pastan)1971~1998年間出版的多本詩集,其中共收錄53首詩。詳細書介、延伸閱讀書目、與記者之訪談錄請各位參看附件。

對林妲.派斯坦而言,反覆推敲詩句是種最純粹的愛。

  她於訪談中即提到,「我最新的書中有首詩叫〈朱紅〉(Vermilion),講的是畫家皮耶.本納(Pierre Bonnard, 1867-1947)始終不認為他已完成他的畫。他甚至拿著畫筆走到美術館修改他的畫。於是我嘗試在詩裡表達,生活跟藝術一樣,都需要不斷修訂,反覆推敲。我認為是如此。」

  以下摘錄作者受採訪時更多饒富興味的回答,對於想了解詩人,想成為詩人以及已將詩人視為一生志業的人們,相信都能於心領神會其言後而露出會心一笑。

肯.艾德曼:身為馬里蘭州的桂冠詩人,你有什麼義務?

  林妲.派斯坦:我會很樂意和馬里蘭州平常沒有接觸詩或詩人的人讀詩、談詩。我也會想幫助那些自己覺得對詩一無所知,因而對詩心存恐懼的人了解。詩,其實沒什麼好「懂」的。

肯.艾德曼:詩沒什麼好懂的?

  林妲.派斯坦:對,詩談的不是知識而是情緒經驗,可用來慶祝,也可做為安慰。有人問我,可不可以在喪禮或婚禮用我的詩。他們在生活中感受到詩的重要,特別是在這些重要場合,可是他們不一定知道從何找起。所以身為桂冠詩人,我走遍州內各地:監獄、養老院、醫院、學校,和人談詩,也朗誦自己的詩。

肯.艾德曼:你怎麼進入詩的世界的?

  林妲.派斯坦:我一直都在寫作──至少從12、13歲起。身為獨生女,書是我最大的玩伴,寫作則是我和書中人物、詩人講話的方式。結婚生子後我一度停筆,那是在五○年代,當時我覺得不可以在為人妻人母的同時,繼續追求像詩一樣對我而言那麼重要的東西。只是如今認為當初我錯了。

肯.艾德曼:你需要文思泉湧才能寫詩嗎?

  林妲.派斯坦:不,也沒那麼多如湧泉般的文思。如果真要等靈感來才寫,那一年大概只能寫一兩首吧。不過每天早上我會逼自己坐在書桌前,不管願不願意。等到感到不耐煩又無聊時,就會開始寫些東西。我發現靈感是可以連哄帶騙引誘出來的。

肯.艾德曼:詩的目的是什麼?

  林妲.派斯坦:對作家而言,是發現並宣洩內心深處的感受。儘管這樣仍無法減輕痛苦,但透過激情的語言,詩可以幫讀者用新的方式來看世界。對我而言,所有的詩都含有政治意味。邪惡的行為多於想像力的匱乏;詩,藉著如鍛練肌肉般以訓練想像力,最終影響了我們於真實世界裡所做的決定。

肯.艾德曼:你會給年輕詩人什麼建議?

林妲.派斯坦:閱讀、閱讀、閱讀!修改、修改、修改!

肯.艾德曼:你如何面對退稿?

  林妲.派斯坦:對我而言,寄詩出去再收回來是很刺激的事。我喜歡這樣的動作。編輯的短箋,甚至格式化的退稿通知,都讓我覺得生活之中除了換尿布以外還有些什麼。反正,所有的詩人都會被退稿,就連最有名望最有地位的也不例外。我奉告年輕詩人我學到的一招:每寄出一批詩就準備一個新的投稿信放在桌上。等到稿子被退回來時,不要閒置桌上,趕快把它們再送回世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