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向善論」是傅佩榮教授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哲學論述之一。
此觀點由傅佩榮教授於1985年初次提出,以「向善論」取代七百多年前朱熹用以詮釋儒家的「本善論」,歷經多年累積,逐步完善,形成一套基於經驗事實、合乎理性反省,又能夠指點理想途徑的古典儒家人性論詮釋。
傅佩榮教授指出,所謂古典儒家,是由孔子所創立,經孟子推廣完成的一套哲學系統。孔子與孟子主張人應該修養成為君子,並以聖人為最高目標;故欲學習儒家,必先分辨其人性論。
「人性向善論」簡要言之,是指「因為人性向善,所以人生要擇善固執,進而抵達止於至善的理想」。此論述牽涉諸多概念、判斷與推論,自提出以來,更引發許多爭議及討論,需要層層深入剖析。
本書由傅佩榮教授著作之〈孔子的人性向善論〉與〈孟子的人性向善論〉,對此一主張做了至今為止最完整的詮釋,其中亦借用西方概念及理論,有助於今人的澄清與明辨。
書中同時收錄傅教授之六位學生:許詠晴、曹行、熊偉均、楊舒淵、饒忠恕與傅琪媗之論文,分別論及人性向善論之形成過程、與不同立場的爭論、與朱熹理論的對照、在現代醫療倫理的應用,以及傅教授的哲學方法論與《易經》教學。
傅佩榮教授深耕哲學領域逾四十年,研究內容廣及儒家哲學、道家哲學、西方哲學與宗教哲學等領域,累積豐富的著作與課堂、影音教學;而儒家的「人性向善論」始終為傅佩榮教授關懷之要,本書可謂針對傅佩榮教授多年研究之集大成之作。
本書特色
.「人性向善論」是傅佩榮教授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哲學論述之一,自於1985年初次提出以來,引發許多爭議及討論。傅教授在本書中對此一主張做了至今為止最完整的詮釋,為其多年研究之集大成之作。
.經典閱讀。歷經多年累積,逐步完善,所形成的一套基於經驗事實、合乎理性反省,又能夠指點理想途徑的古典儒家人性論詮釋。
內容摘文
第一部分 孔子的人性向善論
一、前言
我提出「人性向善」一詞,是為了重新詮釋古典儒家的人性論。所謂古典儒家,是指由孔子(551-479B.C.)所創立,經孟子(372-289B.C.)推廣完成的一套哲學系統。在孟子之後,其思想應用於《大學》、《中庸》、《易傳》,以及先秦的部分典籍中。我這麼說,是因為通過學習西方哲學,知道任何哲學理論得以成立,必須符合三個要件,就是:澄清概念,設立判準,建構系統。
先說澄清概念,譬如,「古典儒家」是指以孔子與孟子為代表所展示的思想,以他們兩人的立場為兩個點,形成一線。有線則有所指向。順著此一指向的才可以列入儒家。經過如此澄清概念,才可設立判準,我也由此判斷荀子不宜列入儒家,因為他有兩個概念(天,人性)與孔孟大異其趣。只要閱讀他的〈性惡〉,看到他四次點名孟子加以批判,就不難理解這一點。至於荀子本人自認為是儒家代表,或者歷代學者把荀子列為儒家代表,都不是我所考慮的。
同時,在澄清概念方面,還須進而探討像「仁、道、君子、聖人、天命、人性」等,藉此分辨儒家與其他學派的差別所在。然後,設立判準的作用,主要不是為了排斥某些學者(如荀子),而是為了知道在歷史的進程中,哪些學者屬於儒家,他們側重了某些方面,又推展應用到何種程度。而最重要的一步是建構系統。所謂系統,是指﹝2+1﹞的格局。2是指自然界與人類,1則是指以上兩者的來源與歸宿。譬如,儒家對自然界的觀察,基本上訴諸當時的宇宙觀與生命觀(如陰陽,五行,氣,魂魄等),而對人類社會的認識,則多依古代五經(《易經》、《書經》、《詩經》、《禮經》、《樂經》)的描述。至於談到這兩者的來源與歸宿,則儒家顯示了承先啟後的作為。他們繼承古人對天的信仰,肯定人可以「知天命」,並且把天命與人性連結起來,由此形成一個 2+1 的格局,也完成了一套哲學系統。「人性向善」一詞最適合用來標誌這套哲學系統,以下對此會做完整的論述。
(續)
此觀點由傅佩榮教授於1985年初次提出,以「向善論」取代七百多年前朱熹用以詮釋儒家的「本善論」,歷經多年累積,逐步完善,形成一套基於經驗事實、合乎理性反省,又能夠指點理想途徑的古典儒家人性論詮釋。
傅佩榮教授指出,所謂古典儒家,是由孔子所創立,經孟子推廣完成的一套哲學系統。孔子與孟子主張人應該修養成為君子,並以聖人為最高目標;故欲學習儒家,必先分辨其人性論。
「人性向善論」簡要言之,是指「因為人性向善,所以人生要擇善固執,進而抵達止於至善的理想」。此論述牽涉諸多概念、判斷與推論,自提出以來,更引發許多爭議及討論,需要層層深入剖析。
本書由傅佩榮教授著作之〈孔子的人性向善論〉與〈孟子的人性向善論〉,對此一主張做了至今為止最完整的詮釋,其中亦借用西方概念及理論,有助於今人的澄清與明辨。
書中同時收錄傅教授之六位學生:許詠晴、曹行、熊偉均、楊舒淵、饒忠恕與傅琪媗之論文,分別論及人性向善論之形成過程、與不同立場的爭論、與朱熹理論的對照、在現代醫療倫理的應用,以及傅教授的哲學方法論與《易經》教學。
傅佩榮教授深耕哲學領域逾四十年,研究內容廣及儒家哲學、道家哲學、西方哲學與宗教哲學等領域,累積豐富的著作與課堂、影音教學;而儒家的「人性向善論」始終為傅佩榮教授關懷之要,本書可謂針對傅佩榮教授多年研究之集大成之作。
本書特色
.「人性向善論」是傅佩榮教授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哲學論述之一,自於1985年初次提出以來,引發許多爭議及討論。傅教授在本書中對此一主張做了至今為止最完整的詮釋,為其多年研究之集大成之作。
.經典閱讀。歷經多年累積,逐步完善,所形成的一套基於經驗事實、合乎理性反省,又能夠指點理想途徑的古典儒家人性論詮釋。
內容摘文
第一部分 孔子的人性向善論
一、前言
我提出「人性向善」一詞,是為了重新詮釋古典儒家的人性論。所謂古典儒家,是指由孔子(551-479B.C.)所創立,經孟子(372-289B.C.)推廣完成的一套哲學系統。在孟子之後,其思想應用於《大學》、《中庸》、《易傳》,以及先秦的部分典籍中。我這麼說,是因為通過學習西方哲學,知道任何哲學理論得以成立,必須符合三個要件,就是:澄清概念,設立判準,建構系統。
先說澄清概念,譬如,「古典儒家」是指以孔子與孟子為代表所展示的思想,以他們兩人的立場為兩個點,形成一線。有線則有所指向。順著此一指向的才可以列入儒家。經過如此澄清概念,才可設立判準,我也由此判斷荀子不宜列入儒家,因為他有兩個概念(天,人性)與孔孟大異其趣。只要閱讀他的〈性惡〉,看到他四次點名孟子加以批判,就不難理解這一點。至於荀子本人自認為是儒家代表,或者歷代學者把荀子列為儒家代表,都不是我所考慮的。
同時,在澄清概念方面,還須進而探討像「仁、道、君子、聖人、天命、人性」等,藉此分辨儒家與其他學派的差別所在。然後,設立判準的作用,主要不是為了排斥某些學者(如荀子),而是為了知道在歷史的進程中,哪些學者屬於儒家,他們側重了某些方面,又推展應用到何種程度。而最重要的一步是建構系統。所謂系統,是指﹝2+1﹞的格局。2是指自然界與人類,1則是指以上兩者的來源與歸宿。譬如,儒家對自然界的觀察,基本上訴諸當時的宇宙觀與生命觀(如陰陽,五行,氣,魂魄等),而對人類社會的認識,則多依古代五經(《易經》、《書經》、《詩經》、《禮經》、《樂經》)的描述。至於談到這兩者的來源與歸宿,則儒家顯示了承先啟後的作為。他們繼承古人對天的信仰,肯定人可以「知天命」,並且把天命與人性連結起來,由此形成一個 2+1 的格局,也完成了一套哲學系統。「人性向善」一詞最適合用來標誌這套哲學系統,以下對此會做完整的論述。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