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龜學跳舞:臺鐵在逆境中堅持變革 | 拾書所

象龜學跳舞:臺鐵在逆境中堅持變革

$ 500 元 原價 500
  「面對時代的洪流,臺鐵現在不變,以後也勢必面臨不得不變的危機。」這是一位任職臺鐵超過35年資深臺鐵人最沉重的疾呼。

  臺鐵近年來面臨無數次逆境與危機,但張政源局長上任之後,展現帶領團隊正面迎戰、解決問題,先安內凝聚共識,再攘外與社會大眾溝通,突破過去既定的包袱與框架,將一個傳統組織架構,注入創新靈活因子,與時俱進,邁向組織變革,進而脫胎換骨、提升經營績效。

  本書將透過八大改革,完整勾勒出臺鐵組織變革的全紀錄,從事件及管理學角度分析臺鐵改造過程及產生的影響。
摘文
楔子

危機與挑戰

改革不是答案,而是追尋答案的過程。

1887年清朝政府成立「全臺鐵路商務總局」為臺灣鐵路事業的濫觴。1899年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成立,計畫全面興建西部縱貫鐵路。二次大戰結束後,臺灣進入中華民國時期,鐵道部改組為「臺灣鐵路管理委員會」,先後隸屬於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與臺灣省政府交通廳,1948年改組為「臺灣鐵路管理局」,成為臺灣省營事業機構。隨著十大建設進行了西部幹線電氣化與東部鐵路幹線擴展,1991年完成環島鐵路網。1999年改隸屬交通部,全稱改為「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在我們生長的土地上馳騁超過百年,歷經兩次世界大戰、主權更迭,臺鐵曾經是臺灣運輸、經濟命脈,是許多青年學子南來北往的共同記憶,承載了不同時代無數臺灣人的生活軌跡與人生方向。21世紀走過20年,身為臺灣數一數二的老牌事業,臺鐵踏上了管理變革的必經之路。

**普悠瑪事件催化改革加速

可是,為什麼一定要改變?

1993年起擔任IBM董事長兼執行長的路.葛斯納(Lou Gerstner, Jr.),曾寫過一本書《誰說大象不會跳舞?:葛斯納親撰IBM成功關鍵 Who says elephants can’t dance?: inside IBM’s historic turnaround》,書中對於IBM這個成立於西元1911年,曾經叱吒業界,後來跌入谷底幾近崩潰的跨國企業,如何振衰起敝,重新引領風騷,有著詳細生動的描述。

而臺鐵這個百年組織,與IBM一樣,擁有悠久的歷史與龐大的組織體系,但臺鐵不只是一頭大象,而像是象龜,不僅身體沉重龐大,還背著重重的龜殼,承載許多無形的負擔,連移動都嫌緩慢,遑論能隨時因應外界環境變化,做出適當的轉變與應對。因此,如何讓象龜跳舞,化不可能為可能,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臺鐵早已感受到內部各項硬軟體設備老舊,服務無法提升,在行政院及交通部的支持下,自2015年啟動一連串攸關營運及行車安全的硬體改善計畫。包括「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電務智慧化提升計畫」、「整體購置及汰換車輛計畫」。(未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