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如何看待/對待所謂「移工」?不論是臺灣境內單純的離鄉工作者,或是來自東南亞各國外籍勞工。
當我們聽到富士康工人罷工事件、越南排華爭議,甚或服貿議題,該用什麼樣的思維脈絡,來理解工人們的背景和處境?
「散沙」,是中國人對農民工的稱呼;而農民工們通常也以此形容自己。他們常常說自己就像一盤散沙,哪裡有工,就往哪裡流;沒有組織,也因此少有力量。
每一年,來自中國龐大內陸農村地區的工人,為了尋求工作機會,在不同的城市和省分之間移動。根據《中國勞工通訊》估計,有兩億的中國農民離家工作,而其中有一億三千萬人,離開自己成長的省分,可說是歷史上最大的人口遷徙。這群來自內陸農村的勞工大軍主要從事建築業、服務業和製造業,他們是中國都會的重要工作力,貢獻了中國一半的國民生產毛額。一般人習慣稱呼他們為「農民工」,但這個不準確的稱呼其實反映了中國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他們依然具有「農民」的身分,由於未被納入工人階級,所以他們沒有工會組織,飽嚐體制上的歧視與社會上的孤立。他們的存在令人無法忽視,但社會結構使得這群人無法、也不可能與國家、私人企業相抗衡;在組織巨獸面前,他們潰不成軍,可以說是中國最邊緣和最貧窮的一群勞動工作者。
「他們建造著這城市的光采,卻過著一點也不光彩的生活。他們是現代中國最大的勞力軍,卻是一群沒有權利、沒有聲音的二等公民──確確實實是『大中國』的隱形人口。」
英國衛報記者白曉紅從2004年開始調查英國非法中國工人的生活境況。期間,這些移民的來處引起了她的好奇:是怎樣的動力驅使他們漂流遷徙?為什麼明知會遭到剝削,還是要離鄉工作?丈夫死於異鄉的中國寡婦,為何還要借貸兩萬英鎊,只為將她年輕的女兒送往英國?《散沙》是白曉紅繼《中國耳語》(Chinese Whispers),第二本描寫中國農民工作品。她花費兩年時間穿越整個中國,從北京奧運的建築工地、黃河流域的煤礦坑和磚窯廠,到珠三角的工廠,她追溯移工的路線,訪問在這些地方工作的移工,也探訪留在家鄉的移工家屬;她從彝族移工的不公待遇、2009年新疆暴動討論少數民族的困境;也藉著陪同母親一趟「歸鄉」之旅,親觸階級問題對農工境況造成的影響。她更記錄在全球不景氣造成的失業和欠薪風潮下,移工如何為爭取權益而抗爭。
白曉紅匯集大量的新聞報導、官方/非官方數據,以及最重要的,她寫下了每一個移工最真實的故事;對於那些在中國劇烈的社會經濟進程中被遠遠拋在後頭的一群人,精細地描繪出他們的身影;對於在全球化經濟脈絡下、背景更廣泛的「移工」,白曉紅也更具體化了他們最真切的樣貌。
名人推薦
《跨國灰姑娘》作者、台大社會系教授 藍佩嘉
《我的涼山兄弟》作者、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劉紹華
「人民火大行動聯盟」發起人 顧玉玲
一致推薦
「白曉紅的大膽報導寫作是當代中國最發人深省的指南。」──潘卡吉‧米什拉(Pankaj Mishra),《從帝國廢墟中崛起》(From the Ruins of Empire)作者。
《散沙》捕捉了百萬名中國境內和遠走他鄉的中國移工的悲傷、韌性和憤怒。在這本發人深省的書中,歷史、政治和經濟的背景敘述帶出了移工的故事和抉擇,作者從容地將甚少為英語讀者聽見的個人聲音交織其中。—— 布莉姬‧安德森(Bridget Anderson),《Doing the Dirty Work: The Global Politics of Domestic Labour》作者。
當我們聽到富士康工人罷工事件、越南排華爭議,甚或服貿議題,該用什麼樣的思維脈絡,來理解工人們的背景和處境?
「散沙」,是中國人對農民工的稱呼;而農民工們通常也以此形容自己。他們常常說自己就像一盤散沙,哪裡有工,就往哪裡流;沒有組織,也因此少有力量。
每一年,來自中國龐大內陸農村地區的工人,為了尋求工作機會,在不同的城市和省分之間移動。根據《中國勞工通訊》估計,有兩億的中國農民離家工作,而其中有一億三千萬人,離開自己成長的省分,可說是歷史上最大的人口遷徙。這群來自內陸農村的勞工大軍主要從事建築業、服務業和製造業,他們是中國都會的重要工作力,貢獻了中國一半的國民生產毛額。一般人習慣稱呼他們為「農民工」,但這個不準確的稱呼其實反映了中國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他們依然具有「農民」的身分,由於未被納入工人階級,所以他們沒有工會組織,飽嚐體制上的歧視與社會上的孤立。他們的存在令人無法忽視,但社會結構使得這群人無法、也不可能與國家、私人企業相抗衡;在組織巨獸面前,他們潰不成軍,可以說是中國最邊緣和最貧窮的一群勞動工作者。
「他們建造著這城市的光采,卻過著一點也不光彩的生活。他們是現代中國最大的勞力軍,卻是一群沒有權利、沒有聲音的二等公民──確確實實是『大中國』的隱形人口。」
英國衛報記者白曉紅從2004年開始調查英國非法中國工人的生活境況。期間,這些移民的來處引起了她的好奇:是怎樣的動力驅使他們漂流遷徙?為什麼明知會遭到剝削,還是要離鄉工作?丈夫死於異鄉的中國寡婦,為何還要借貸兩萬英鎊,只為將她年輕的女兒送往英國?《散沙》是白曉紅繼《中國耳語》(Chinese Whispers),第二本描寫中國農民工作品。她花費兩年時間穿越整個中國,從北京奧運的建築工地、黃河流域的煤礦坑和磚窯廠,到珠三角的工廠,她追溯移工的路線,訪問在這些地方工作的移工,也探訪留在家鄉的移工家屬;她從彝族移工的不公待遇、2009年新疆暴動討論少數民族的困境;也藉著陪同母親一趟「歸鄉」之旅,親觸階級問題對農工境況造成的影響。她更記錄在全球不景氣造成的失業和欠薪風潮下,移工如何為爭取權益而抗爭。
白曉紅匯集大量的新聞報導、官方/非官方數據,以及最重要的,她寫下了每一個移工最真實的故事;對於那些在中國劇烈的社會經濟進程中被遠遠拋在後頭的一群人,精細地描繪出他們的身影;對於在全球化經濟脈絡下、背景更廣泛的「移工」,白曉紅也更具體化了他們最真切的樣貌。
名人推薦
《跨國灰姑娘》作者、台大社會系教授 藍佩嘉
《我的涼山兄弟》作者、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劉紹華
「人民火大行動聯盟」發起人 顧玉玲
一致推薦
「白曉紅的大膽報導寫作是當代中國最發人深省的指南。」──潘卡吉‧米什拉(Pankaj Mishra),《從帝國廢墟中崛起》(From the Ruins of Empire)作者。
《散沙》捕捉了百萬名中國境內和遠走他鄉的中國移工的悲傷、韌性和憤怒。在這本發人深省的書中,歷史、政治和經濟的背景敘述帶出了移工的故事和抉擇,作者從容地將甚少為英語讀者聽見的個人聲音交織其中。—— 布莉姬‧安德森(Bridget Anderson),《Doing the Dirty Work: The Global Politics of Domestic Labour》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