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傷失落理論」經典──依戀理論最終回
當代「哀傷治療」與「喪親治療」關鍵研究
從兒童期失落經歷,看見成年焦慮與憂鬱原型
★人際關係心理學經典、當代最知名、運用領域最廣的心理學概念
★依戀理論創始經典作品,看見內在不安全感的源頭
★改變英國醫院父母陪床規定,影響整個世代親子關係的革命性研究
★劃時代心理學經典,探索喪親悲痛與母嬰依附關係的聯結
◎為什麼我們總是強迫自己獨立、不願意依靠他人?
◎為什麼我們總是勉強自己照顧他人,即使早已筋疲力盡?
◎為什麼遭逢失落時,我們總是無法自主的先責怪自己?
▲回頭看看童年時期的失落經驗,或許你就能解開這些關係死結▲
「我會一遍又一遍的強調悲傷的綿延性、從失落中恢復的困難程度,以及失落通常所導致的人格功能不良結果。只有嚴肅面對這樣的事實,才有可能緩解個體的痛苦。」──約翰‧鮑比
【從童年失落研究,探索成年後的不安全感與心理疾病來源】
我們總是以為兒童的悲傷是短暫的,認為失去父母的悲痛是一時的,但事實上,孩子的哀傷是長期、難以消除的。他們用哀傷、哭泣、憤怒……來面對這樣的失落,卻被成人所忽略與否定,甚至誤以孩子「難以管教」。而最終,他們隱藏了自己的悲傷、深深的壓抑自己的失落反應,但是就算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已經恢復,我們依然可以在孩子的某些細微動作中看見悲傷依舊留存、他對母親角色的渴望依然存在。
失落的悲傷是持續且強烈的,若孩子無法重新擁有健康的哀悼過程,便會在往後影響他的心理健康,以及與他人重新建立情感聯結。
【解開你的焦慮型依附,迎向健康的人際關係與身心狀態】
依戀理論創始者──約翰・鮑比的革命性經典著作《依戀理論三部曲》,探索幼兒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從最開始與依附對象的緊密聯結,再到與依附對象分離時的焦慮,最後看見當孩子失去依附對象時,他所展現的行為反應以及對後續心理健康的嚴重影響。我們在鮑比的研究當中看見的不只是影響近代心理學最著名的理論,最終,我們從童年的經歷看見自己為何陷入焦慮的泥沼、無法脫離。因為無論是與依附對象分離、失去依附對象,抑或是遭受被拋棄的威脅經歷……最終,我們都將面臨童年時期所形成的不安全依附影響。
本書特色
1. 近代「哀傷治療」與「喪親治療」關鍵研究
失去摯愛個體是所有人類經歷的痛苦中,最強烈的一種,然而大多數社會,卻忽略了喪親所造成長久、強烈的哀痛,認為這樣的失落,應該在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後,就應該回歸正常。然而,鮑比的研究發現,不論成人或兒童,若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健康的關懷。本書提供的許多哀悼研究與觀察,開啟了心理學界對於哀悼反應的重視,並在近年來成為了哀悼治療與喪親治療的關鍵研究。
2. 深刻探究「喪親哀傷反應」,提供成人與兒童健康的哀悼過程
「喪親」是我們一生中無法避免的課題,然而,我們的社會卻沒有提供足夠的空間與時間完成喪親哀悼。本書提供了許多案例與研究,帶領我們深刻探究童年喪親的心理與行為反應,讓我們看見許多人「強迫性照顧他人」、「堅持情感上獨立」、「焦慮與憂鬱」……其實都是沒有經歷「健康哀悼」所產生的病理性問題。作者呈現出的完整研究讓我們重新反思整體社會是否提供喪親者足夠的支持,提供成人或兒童健康的哀悼過程。
3. 從與母親分離的「失落」,理解我們情感發展的基礎
「失落」的基礎在於「依附」與「分離」,而與母親的分離過程中,我們建立了對於情感的發展的基礎──相信自己可以永遠愛一個人、也相信會被這個人永遠的愛著。這樣的依附關係會深深影響一生中所遇到的每一段情感聯結,影響我們是否有穩定而有安全感的親密關係。若與母親分離的失落過程中擁有健康的哀悼過程,才能在未來的親密關係中獲得健康而穩定的聯結。
內容摘文
【摘文1】失落造成的創傷
聯結不同時期遭遇失落所造成的創傷
20世紀,許多精神分析師和精神科醫生都在探索精神疾病、失去摯愛、病理性哀悼,以及兒童期經歷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幾十年中,這些研究唯一的出發點就是「個案」。在20世紀40年代,臨床工作者最開始所關注的,是兒童經歷失落之後立刻出現的強烈困擾以及紊亂情緒;而在一些後續研究中,個體失去配偶;在另一些研究,年幼兒童則是失去了母親。儘管這三種出發點,每一種都得出了讓人非常感興趣的研究發現,但是也只在我們寫作這本書的幾年前,人們才開始意識到每一組資料彼此相關。如此一成不變的困難在於──早期建立的普遍性回顧論述,通常都有誤導性,而對早期研究所下的理論性解釋,並不適用於前瞻性研究。本書,我試圖將這些資料的多樣性帶到彼此之間的關聯,從中整理爬梳適用於所有狀況的理論。就像我在前兩本書中所說,在全部資料中,前瞻性研究中得出的資料具有優勢。
將失落作為探索領域非常令人痛苦,學生要面對的是情緒以及理智上的問題。
失去摯愛個體是所有人類經歷的痛苦中最強烈的一種,不僅對經歷者來說很痛苦,對目擊者來說也是一樣,因為我們能提供的幫助是如此無力。對死者家屬來說,只有死者復活才能帶來真正的安慰,我們所能提供的幫助可能讓人覺得更像侮辱,因此效果有限。或許,這可以解釋許多古老文學作品對於人類失落的偏見。不論這些作者是否在討論成人或者兒童的失落影響,都傾向低估失落所引起痛苦的強度、喪失功能的程度,以及可能的持續時間,何況喪失功能通常是連續的。相反的,他們傾向假設正常、健康的人能夠且應該快速並徹底從喪親之痛中恢復。
在本書中,我會反駁這種偏見。我會一遍又一遍的強調哀傷的綿延性、從失落中恢復的困難程度,以及失落通常所導致的人格功能不良結果。只有嚴肅面對這樣的事實,才有可能緩解個體的痛苦。
不幸的是,儘管學界近幾年來對這個主題的關注度大幅提升,但是針對不同年齡個體在不同情境下所面臨的不同類型失落相關實證研究,仍然非常欠缺。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利用現有的系統性資料,並且謹慎使用更大範圍的非系統性資料。非系統性資料中有一部分是來自個案的自陳,但是大部分還是源於正在接受治療個案的臨床觀察。因此,它們是金礦也是陷阱──雖然它們可以提供有價值的視角來理解面對失落的多樣化過程;但是,它們同樣也會引起錯誤的概括歸納。從兩方面來說:一方面,它假設某種特徵,尤其是令人不悅的反應過程具有普遍意義,是普遍存在的特徵;另一方面,它假設所有形式的反應共同呈現某種特定的病理學問題。第一種錯誤的例子就是假設內疚是哀悼的一種本能反應,第二種錯誤例如認為從未相信失落真的發生(「否認」的反應)是一種病理學的問題。我將會不斷強調,健康的哀傷有很多特徵都曾經被認為是有病的,而很少被視為是正常的表現。
我因為透過「研究年幼兒童失去母親的影響」進入這個研究領域,因此首先,我想請讀者關注這些資料,以及其所引起的爭議,這也是本書的第一部分,包括五個介紹性章節。
我將在第2章回顧一些觀點,這些觀點主要來自於具有跟失落相關情緒問題個案的心理治療,我從這些研究中整理出理論類型。因此,我們將先圍繞在不同學派堅持的說法以確定問題的核心,在後續部分,我們將探尋問題的答案。
(未完)
當代「哀傷治療」與「喪親治療」關鍵研究
從兒童期失落經歷,看見成年焦慮與憂鬱原型
★人際關係心理學經典、當代最知名、運用領域最廣的心理學概念
★依戀理論創始經典作品,看見內在不安全感的源頭
★改變英國醫院父母陪床規定,影響整個世代親子關係的革命性研究
★劃時代心理學經典,探索喪親悲痛與母嬰依附關係的聯結
◎為什麼我們總是強迫自己獨立、不願意依靠他人?
◎為什麼我們總是勉強自己照顧他人,即使早已筋疲力盡?
◎為什麼遭逢失落時,我們總是無法自主的先責怪自己?
▲回頭看看童年時期的失落經驗,或許你就能解開這些關係死結▲
「我會一遍又一遍的強調悲傷的綿延性、從失落中恢復的困難程度,以及失落通常所導致的人格功能不良結果。只有嚴肅面對這樣的事實,才有可能緩解個體的痛苦。」──約翰‧鮑比
【從童年失落研究,探索成年後的不安全感與心理疾病來源】
我們總是以為兒童的悲傷是短暫的,認為失去父母的悲痛是一時的,但事實上,孩子的哀傷是長期、難以消除的。他們用哀傷、哭泣、憤怒……來面對這樣的失落,卻被成人所忽略與否定,甚至誤以孩子「難以管教」。而最終,他們隱藏了自己的悲傷、深深的壓抑自己的失落反應,但是就算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已經恢復,我們依然可以在孩子的某些細微動作中看見悲傷依舊留存、他對母親角色的渴望依然存在。
失落的悲傷是持續且強烈的,若孩子無法重新擁有健康的哀悼過程,便會在往後影響他的心理健康,以及與他人重新建立情感聯結。
【解開你的焦慮型依附,迎向健康的人際關係與身心狀態】
依戀理論創始者──約翰・鮑比的革命性經典著作《依戀理論三部曲》,探索幼兒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從最開始與依附對象的緊密聯結,再到與依附對象分離時的焦慮,最後看見當孩子失去依附對象時,他所展現的行為反應以及對後續心理健康的嚴重影響。我們在鮑比的研究當中看見的不只是影響近代心理學最著名的理論,最終,我們從童年的經歷看見自己為何陷入焦慮的泥沼、無法脫離。因為無論是與依附對象分離、失去依附對象,抑或是遭受被拋棄的威脅經歷……最終,我們都將面臨童年時期所形成的不安全依附影響。
本書特色
1. 近代「哀傷治療」與「喪親治療」關鍵研究
失去摯愛個體是所有人類經歷的痛苦中,最強烈的一種,然而大多數社會,卻忽略了喪親所造成長久、強烈的哀痛,認為這樣的失落,應該在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後,就應該回歸正常。然而,鮑比的研究發現,不論成人或兒童,若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健康的關懷。本書提供的許多哀悼研究與觀察,開啟了心理學界對於哀悼反應的重視,並在近年來成為了哀悼治療與喪親治療的關鍵研究。
2. 深刻探究「喪親哀傷反應」,提供成人與兒童健康的哀悼過程
「喪親」是我們一生中無法避免的課題,然而,我們的社會卻沒有提供足夠的空間與時間完成喪親哀悼。本書提供了許多案例與研究,帶領我們深刻探究童年喪親的心理與行為反應,讓我們看見許多人「強迫性照顧他人」、「堅持情感上獨立」、「焦慮與憂鬱」……其實都是沒有經歷「健康哀悼」所產生的病理性問題。作者呈現出的完整研究讓我們重新反思整體社會是否提供喪親者足夠的支持,提供成人或兒童健康的哀悼過程。
3. 從與母親分離的「失落」,理解我們情感發展的基礎
「失落」的基礎在於「依附」與「分離」,而與母親的分離過程中,我們建立了對於情感的發展的基礎──相信自己可以永遠愛一個人、也相信會被這個人永遠的愛著。這樣的依附關係會深深影響一生中所遇到的每一段情感聯結,影響我們是否有穩定而有安全感的親密關係。若與母親分離的失落過程中擁有健康的哀悼過程,才能在未來的親密關係中獲得健康而穩定的聯結。
內容摘文
【摘文1】失落造成的創傷
聯結不同時期遭遇失落所造成的創傷
20世紀,許多精神分析師和精神科醫生都在探索精神疾病、失去摯愛、病理性哀悼,以及兒童期經歷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幾十年中,這些研究唯一的出發點就是「個案」。在20世紀40年代,臨床工作者最開始所關注的,是兒童經歷失落之後立刻出現的強烈困擾以及紊亂情緒;而在一些後續研究中,個體失去配偶;在另一些研究,年幼兒童則是失去了母親。儘管這三種出發點,每一種都得出了讓人非常感興趣的研究發現,但是也只在我們寫作這本書的幾年前,人們才開始意識到每一組資料彼此相關。如此一成不變的困難在於──早期建立的普遍性回顧論述,通常都有誤導性,而對早期研究所下的理論性解釋,並不適用於前瞻性研究。本書,我試圖將這些資料的多樣性帶到彼此之間的關聯,從中整理爬梳適用於所有狀況的理論。就像我在前兩本書中所說,在全部資料中,前瞻性研究中得出的資料具有優勢。
將失落作為探索領域非常令人痛苦,學生要面對的是情緒以及理智上的問題。
失去摯愛個體是所有人類經歷的痛苦中最強烈的一種,不僅對經歷者來說很痛苦,對目擊者來說也是一樣,因為我們能提供的幫助是如此無力。對死者家屬來說,只有死者復活才能帶來真正的安慰,我們所能提供的幫助可能讓人覺得更像侮辱,因此效果有限。或許,這可以解釋許多古老文學作品對於人類失落的偏見。不論這些作者是否在討論成人或者兒童的失落影響,都傾向低估失落所引起痛苦的強度、喪失功能的程度,以及可能的持續時間,何況喪失功能通常是連續的。相反的,他們傾向假設正常、健康的人能夠且應該快速並徹底從喪親之痛中恢復。
在本書中,我會反駁這種偏見。我會一遍又一遍的強調哀傷的綿延性、從失落中恢復的困難程度,以及失落通常所導致的人格功能不良結果。只有嚴肅面對這樣的事實,才有可能緩解個體的痛苦。
不幸的是,儘管學界近幾年來對這個主題的關注度大幅提升,但是針對不同年齡個體在不同情境下所面臨的不同類型失落相關實證研究,仍然非常欠缺。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利用現有的系統性資料,並且謹慎使用更大範圍的非系統性資料。非系統性資料中有一部分是來自個案的自陳,但是大部分還是源於正在接受治療個案的臨床觀察。因此,它們是金礦也是陷阱──雖然它們可以提供有價值的視角來理解面對失落的多樣化過程;但是,它們同樣也會引起錯誤的概括歸納。從兩方面來說:一方面,它假設某種特徵,尤其是令人不悅的反應過程具有普遍意義,是普遍存在的特徵;另一方面,它假設所有形式的反應共同呈現某種特定的病理學問題。第一種錯誤的例子就是假設內疚是哀悼的一種本能反應,第二種錯誤例如認為從未相信失落真的發生(「否認」的反應)是一種病理學的問題。我將會不斷強調,健康的哀傷有很多特徵都曾經被認為是有病的,而很少被視為是正常的表現。
我因為透過「研究年幼兒童失去母親的影響」進入這個研究領域,因此首先,我想請讀者關注這些資料,以及其所引起的爭議,這也是本書的第一部分,包括五個介紹性章節。
我將在第2章回顧一些觀點,這些觀點主要來自於具有跟失落相關情緒問題個案的心理治療,我從這些研究中整理出理論類型。因此,我們將先圍繞在不同學派堅持的說法以確定問題的核心,在後續部分,我們將探尋問題的答案。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