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柔性深蹲×腳跟著地:有效強化隨年齡流失的肌肉和骨質(樂齡大字版) | 拾書所

5分鐘柔性深蹲×腳跟著地:有效強化隨年齡流失的肌肉和骨質(樂齡大字版)

$ 320 元 原價 320
  用柔性深蹲預防肌少症!
  用腳跟著地擊退骨質疏鬆!

  行動自如絕對是熟齡族的樂活基本要件
  60+的你,一定要找回肌力、強化骨頭!

  只要適當的運動就能讓肌肉和骨頭恢復年輕,
  鍛鍊肌肉就用「柔性深蹲」,鍛鍊骨頭就用「腳跟著地」,
  每個人都做得到!

  動作簡單又容易持之以恆,隨時隨地都可以做,
  短時間內就能有效鍛鍊因年紀增長而衰弱的下半身肌肉,
  避免老化帶來的大部分健康危機,遠離臥床風險。

  目標是即使到了七十歲、八十歲或九十歲都能來去自如,老得健健康康!

內容摘文
若不增加肌肉量及骨質量,下盤無法重返青春

我在骨科門診替各種不同的病人看診,有位患者讓我印象相當深刻,因為他在玄關想撿起垃圾蹲下的瞬間,股骨頸(大腿骨的頂端)骨折了。年輕人聽到這種情況或許會驚訝地說:「又沒有跌倒,怎麼會骨折?」其實人只要年過六十歲,即使只是被地毯或地板一公分的高低差絆倒,也會造成骨折,所以絕不稀奇。

這是因為下半身的肌力衰退,以及骨質量不足所造成的。

日本厚生勞動省每年公布的「平均壽命」和「健康壽命」兩者相差了整整十年。「健康壽命」是指健康上沒問題,日常生活上可以自主的期間。「健康壽命」和「平均壽命」的差異,包括臥病在床,與需要他人協助的期間,兩者大約相差了十年左右。

許多人因為關節方面的疾病、骨折和跌倒而從此臥病在床。最容易造成臥病在床的骨折主要部位是脊椎與股骨頸,但會造成臥病在床的,不只骨折而已。

我們的身體能夠自由活動靠的是由肌肉、骨頭和關節等構成的運動器官,如果肌肉、骨頭、關節其中一個功能衰弱的話,立刻就會影響「站立」、「走路」等日常動作。

但是,即使因此變得容易跌倒、上樓梯時需要抓著扶手,大家往往只會認為是「因為年紀大了」,而不去深入探究原因。而且即便有「肌肉會有某種程度衰退」的自覺,大家也不認為會變成將來臥病在床的主因。

另一方面,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四十歲以上有接受骨質疏鬆症檢查的人卻只約三十萬人,接受乳癌檢查的人卻有兩百五十六萬人,兩相比較,接受骨質疏鬆症檢查的人真的相當少。

眾所皆知,只要適當且持續進行肌肉訓練,就能讓骨質量增加。然而,僅僅只做柔性深蹲,不能期待骨質量會提升到能夠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程度。原因之一是隨著年紀增長,原本呈現平衡狀態的荷爾蒙會失衡,製作骨頭的細胞與破壞骨頭的細胞變成活動力一致,身體所需要的鈣質會不斷流失。破壞骨頭的細胞暴走也是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另一個原因。

也因此,要做能夠抑制造成骨頭疏鬆物質分泌的運動,以及補充骨頭所需的營養素,強化骨頭。另一方面,持續做本書介紹的柔性深蹲,補充肌肉所需的營養素,以此增加肌肉量。像這樣同時針對肌肉與骨頭,兩者同時進行,才會有成效。
(未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