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切都被政治化,真相的重量便輕如鴻毛。
當恫嚇與難懂的數字,成為政客推行政策的手段,
我們要如何看穿各說各話的煙霧彈?
從社會安全、減稅……到貿易戰爭,
深度解讀各項政策的背後真相。
▍預言亞洲金融風暴的經濟大師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深度診斷近20年的政經大局。
▍《紐約時報》、亞馬遜 Top 1 暢銷書。
—————這不是恐怖片,是我們社會的日常—————
一個國會議員在全民健保議題採取什麼立場,你就可以預測他對氣候政策的立場。立場掛帥加上光環效應所產生的政治現象,是殭屍得以擴散蔓延的感染源——它們應該被消滅,卻一直跛著腳前進,吃掉人們的大腦。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直言,大部分的政經問題是心懷惡意之人刻意為之;但如果對問題缺少全盤理解,通往地獄之路也可能是由善意鋪成,例如歐元政策。
他在書中探討18項人民關切的政經議題,用淺顯易懂的犀利分析,將讀者從新聞的一般觀眾變成具備洞察力的知識分子,破除一個個橫行於社會的殭屍觀點,主題涵蓋社會安全制度、健保制度、減稅、財富不平等、貿易戰爭等。
—————誠實面對政策裡的不誠實,是解決政經失能的第一步—————
▏美國總統小布希為了推行社會安全制度私有化,曾宣稱:現行的社會安全赤字高達44兆美元,每拖延一年,政府就必須額外耗費6000億美元來修補漏洞。在這些看似嚇人的數字背後,真相究竟為何?又為何比起社會安全制度,小布希的減稅政策對於國家財政有更大的殺傷力?
▏很少有哪一項政策,可以像「對富人減稅」如此受到歷史反覆檢驗:柯林頓提高稅率時,它揭開一段經濟快速擴張的序幕;小布希的減稅政策以為會帶來榮景,實際上卻是軟弱無力的成長,繼之以金融崩潰;歐巴馬結束小布希減稅的部分項目,促使美國經濟繼續向前邁進;川普通過的一項大減稅,看起來仍像一場大失敗。那麼,為何只要不同的政黨上台,同樣的戲碼就要輪番上演?
▏當歐洲透過歐元政策結盟成一個強大的經濟體,提升它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為何當其中的單一國家出現經濟問題時,歐元無法成為解決問題的助力,反而是一個絆腳石?
▏AI(機器人)是否真如某些政治人物宣稱,是造成薪資落後和社會不平等的主要元凶?自動化已改造經濟長達幾個世紀,當媒產量增加一倍,媒礦工人的人數卻減少將近五分之四;當全球貿易在一九七○年代急速成長,船運貨櫃化卻使碼頭工人減少三分之二。自動化的衝擊並不是近年才有的新現象,勞工談判權的式微才是他們無法分享自動化果實的主因。
▏加密貨幣的風行與傳統貨幣的通行原則背道而馳:發行者的信譽無法掌握、流通的成本增加、未來的價值難以預估。看似無法對經濟體系產生實質助益,是否意謂在持有人信心崩盤之際,加密貨幣將一夕瓦解?
我們正面臨什麼樣的政治與公共政策危機?要當個具備洞察力的知識分子,就要認清我們面對的是現實世界,而不是想要的世界。
內容摘文
前言 惡戰方酣
當名嘴從來不在我的計畫中。
我在一九七七年完成研究所學業後,我想過的是奉獻於教學和研究的生活。就算我後來在公共辯論中扮演一個角色,我想像我應該會是一個技術官僚—一個不帶情緒地提供政策制訂者哪些方法有用、哪些沒有用這類資訊的人。
再者,如果你看我最常被引用的研究,它們大部分無關政治,主要是討論經濟地理學和國際貿易的論文。這些論文不但無關政治,甚至大部分與政策無關。它們只是嘗試釐清貿易的全球模式和產業的地點。以經濟學的術語說,它們是「實證經濟學」(positive economics)—世界如何運作的分析—而不是「規範經濟學」(normative economics)—世界應該如何運作的處方。 但在二十一世紀的美國,一切都與政治有關。在許多情況下,接受經濟問題從證據得出的答案,會被視為選邊站的行為。例如,要是聯邦準備理事會(聯準會)收購大量政府債券,會不會造成通貨膨脹大幅上揚?憑經驗回答,明顯的答案是:如果經濟蕭條就不會造成通膨。聯準會在二○○八年金融危機後收購三兆美元債券,而通貨膨脹仍保持在低水準。但實際上的狀況變成:宣稱聯準會的政策有通膨危險成了共和黨的官方觀點,以至於單純地承認事實,被視為是自由派的立場。
的確,在一些例子中,甚至問特定的問題也被視為選邊站的行為。如果你問所得不平等的情況如何,不少保守派人士會譴責你是「美奸」(un-American)。他們認為,連提出所得分配,或比較中產階級與富人階級的所得增加,都是「馬克思主義言論」。 當然,這不僅限於經濟學。你可以說,我們這些經濟學家就好像氣候學家,他們因為發現有權勢的利益團體不希望大家聽到的結論而面臨迫害。再想想研究槍枝暴力原因的社會學家:從一九九六年到二○一七年,疾病防治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被禁止資助槍枝造成傷亡的研究。 那麼,一個「準」學者該怎麼辦?做法之一是忽視政治壓力而只管做研究。這是我尊重的一種選擇,而且對大多數學者,甚至是經濟學者來說,這是正確的選擇。 但我們也需要公共知識分子:能了解和尊重研究、但願意跳進政治爭論的人。 本書是一本文集,大多數是為《紐約時報》寫的文章,而我嘗試透過它們扮演這個角色。我後面將談到我是如何逐漸採取這個立場,以及我想藉此做些什麼。不過,首先讓我們問一個不同的問題:這一切政治化是怎麼回事?
政治化的根源 政治有許多議題,而你可以想像人們表明各式各樣不只是單純左派/右派的廣泛立場。例如,你可以想像有強烈支持槍枝管制、要求積極因應全球暖化的政策,但同時希望私有化甚至取消社會安全計畫和聯邦醫療保險計畫(聯邦醫保;Medicare)的選民。
不過,在實務上,現代美國的政治真的是非常一維性的。這在民選代表間特別真切。只要知道一個國會議員在像是全民醫療保險這類議題採取什麼立場,你就可以預測他對氣候政策的立場—反過來也一樣。 這種一維政治是如何造成的?它基本上是傳統左派/右派的連續體:你認為公共政策在降低市場經濟風險和不平等上應該扮演多大角色?你希望社會應該像現代丹麥那樣,有高稅率、強大的社會安全網,和廣泛的勞工保護,或者像鍍金時代(Gilded Age)自由放任主義(laissez-faire)當道的美國?
從一個層面看,這條爭論的軸線與價值觀有關。左派的人傾向於有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正式揭櫫的社會正義概念:他們相信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會成為哪一種人、會扮演什麼角色,那麼他們應該擁護他們選擇的社會。基本上,這種道德立場是「若不是上帝的恩典,我也會很悲慘」,雖然其中通常沒有上帝的成分。 對照之下,右派的人看待(或宣稱看待)政府干預以降低不平等和風險為不道德。他們認為,對富人課稅以協助窮人是一種偷竊,不管目的多麼值得稱許。
經濟學無法告訴你該抱持什麼價值觀。不過,它可以解釋任何特定價值觀的政策可能帶來什麼結果。不過,那就是政治化發生的地方。具體來說,反對政府扮演較大角色的人會說,這種角色不只是不道德,而且有反效果,甚至有破壞性。而如果證據不是這麼說,他們就會攻擊證據和提出證據的人。
(未完)
當恫嚇與難懂的數字,成為政客推行政策的手段,
我們要如何看穿各說各話的煙霧彈?
從社會安全、減稅……到貿易戰爭,
深度解讀各項政策的背後真相。
▍預言亞洲金融風暴的經濟大師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深度診斷近20年的政經大局。
▍《紐約時報》、亞馬遜 Top 1 暢銷書。
—————這不是恐怖片,是我們社會的日常—————
一個國會議員在全民健保議題採取什麼立場,你就可以預測他對氣候政策的立場。立場掛帥加上光環效應所產生的政治現象,是殭屍得以擴散蔓延的感染源——它們應該被消滅,卻一直跛著腳前進,吃掉人們的大腦。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直言,大部分的政經問題是心懷惡意之人刻意為之;但如果對問題缺少全盤理解,通往地獄之路也可能是由善意鋪成,例如歐元政策。
他在書中探討18項人民關切的政經議題,用淺顯易懂的犀利分析,將讀者從新聞的一般觀眾變成具備洞察力的知識分子,破除一個個橫行於社會的殭屍觀點,主題涵蓋社會安全制度、健保制度、減稅、財富不平等、貿易戰爭等。
—————誠實面對政策裡的不誠實,是解決政經失能的第一步—————
▏美國總統小布希為了推行社會安全制度私有化,曾宣稱:現行的社會安全赤字高達44兆美元,每拖延一年,政府就必須額外耗費6000億美元來修補漏洞。在這些看似嚇人的數字背後,真相究竟為何?又為何比起社會安全制度,小布希的減稅政策對於國家財政有更大的殺傷力?
▏很少有哪一項政策,可以像「對富人減稅」如此受到歷史反覆檢驗:柯林頓提高稅率時,它揭開一段經濟快速擴張的序幕;小布希的減稅政策以為會帶來榮景,實際上卻是軟弱無力的成長,繼之以金融崩潰;歐巴馬結束小布希減稅的部分項目,促使美國經濟繼續向前邁進;川普通過的一項大減稅,看起來仍像一場大失敗。那麼,為何只要不同的政黨上台,同樣的戲碼就要輪番上演?
▏當歐洲透過歐元政策結盟成一個強大的經濟體,提升它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為何當其中的單一國家出現經濟問題時,歐元無法成為解決問題的助力,反而是一個絆腳石?
▏AI(機器人)是否真如某些政治人物宣稱,是造成薪資落後和社會不平等的主要元凶?自動化已改造經濟長達幾個世紀,當媒產量增加一倍,媒礦工人的人數卻減少將近五分之四;當全球貿易在一九七○年代急速成長,船運貨櫃化卻使碼頭工人減少三分之二。自動化的衝擊並不是近年才有的新現象,勞工談判權的式微才是他們無法分享自動化果實的主因。
▏加密貨幣的風行與傳統貨幣的通行原則背道而馳:發行者的信譽無法掌握、流通的成本增加、未來的價值難以預估。看似無法對經濟體系產生實質助益,是否意謂在持有人信心崩盤之際,加密貨幣將一夕瓦解?
我們正面臨什麼樣的政治與公共政策危機?要當個具備洞察力的知識分子,就要認清我們面對的是現實世界,而不是想要的世界。
內容摘文
前言 惡戰方酣
當名嘴從來不在我的計畫中。
我在一九七七年完成研究所學業後,我想過的是奉獻於教學和研究的生活。就算我後來在公共辯論中扮演一個角色,我想像我應該會是一個技術官僚—一個不帶情緒地提供政策制訂者哪些方法有用、哪些沒有用這類資訊的人。
再者,如果你看我最常被引用的研究,它們大部分無關政治,主要是討論經濟地理學和國際貿易的論文。這些論文不但無關政治,甚至大部分與政策無關。它們只是嘗試釐清貿易的全球模式和產業的地點。以經濟學的術語說,它們是「實證經濟學」(positive economics)—世界如何運作的分析—而不是「規範經濟學」(normative economics)—世界應該如何運作的處方。 但在二十一世紀的美國,一切都與政治有關。在許多情況下,接受經濟問題從證據得出的答案,會被視為選邊站的行為。例如,要是聯邦準備理事會(聯準會)收購大量政府債券,會不會造成通貨膨脹大幅上揚?憑經驗回答,明顯的答案是:如果經濟蕭條就不會造成通膨。聯準會在二○○八年金融危機後收購三兆美元債券,而通貨膨脹仍保持在低水準。但實際上的狀況變成:宣稱聯準會的政策有通膨危險成了共和黨的官方觀點,以至於單純地承認事實,被視為是自由派的立場。
的確,在一些例子中,甚至問特定的問題也被視為選邊站的行為。如果你問所得不平等的情況如何,不少保守派人士會譴責你是「美奸」(un-American)。他們認為,連提出所得分配,或比較中產階級與富人階級的所得增加,都是「馬克思主義言論」。 當然,這不僅限於經濟學。你可以說,我們這些經濟學家就好像氣候學家,他們因為發現有權勢的利益團體不希望大家聽到的結論而面臨迫害。再想想研究槍枝暴力原因的社會學家:從一九九六年到二○一七年,疾病防治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被禁止資助槍枝造成傷亡的研究。 那麼,一個「準」學者該怎麼辦?做法之一是忽視政治壓力而只管做研究。這是我尊重的一種選擇,而且對大多數學者,甚至是經濟學者來說,這是正確的選擇。 但我們也需要公共知識分子:能了解和尊重研究、但願意跳進政治爭論的人。 本書是一本文集,大多數是為《紐約時報》寫的文章,而我嘗試透過它們扮演這個角色。我後面將談到我是如何逐漸採取這個立場,以及我想藉此做些什麼。不過,首先讓我們問一個不同的問題:這一切政治化是怎麼回事?
政治化的根源 政治有許多議題,而你可以想像人們表明各式各樣不只是單純左派/右派的廣泛立場。例如,你可以想像有強烈支持槍枝管制、要求積極因應全球暖化的政策,但同時希望私有化甚至取消社會安全計畫和聯邦醫療保險計畫(聯邦醫保;Medicare)的選民。
不過,在實務上,現代美國的政治真的是非常一維性的。這在民選代表間特別真切。只要知道一個國會議員在像是全民醫療保險這類議題採取什麼立場,你就可以預測他對氣候政策的立場—反過來也一樣。 這種一維政治是如何造成的?它基本上是傳統左派/右派的連續體:你認為公共政策在降低市場經濟風險和不平等上應該扮演多大角色?你希望社會應該像現代丹麥那樣,有高稅率、強大的社會安全網,和廣泛的勞工保護,或者像鍍金時代(Gilded Age)自由放任主義(laissez-faire)當道的美國?
從一個層面看,這條爭論的軸線與價值觀有關。左派的人傾向於有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正式揭櫫的社會正義概念:他們相信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會成為哪一種人、會扮演什麼角色,那麼他們應該擁護他們選擇的社會。基本上,這種道德立場是「若不是上帝的恩典,我也會很悲慘」,雖然其中通常沒有上帝的成分。 對照之下,右派的人看待(或宣稱看待)政府干預以降低不平等和風險為不道德。他們認為,對富人課稅以協助窮人是一種偷竊,不管目的多麼值得稱許。
經濟學無法告訴你該抱持什麼價值觀。不過,它可以解釋任何特定價值觀的政策可能帶來什麼結果。不過,那就是政治化發生的地方。具體來說,反對政府扮演較大角色的人會說,這種角色不只是不道德,而且有反效果,甚至有破壞性。而如果證據不是這麼說,他們就會攻擊證據和提出證據的人。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