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物手帖 | 拾書所

貓物手帖

$ 237 元 原價 300
內容簡介:

現實中無法被貓群圍繞,那麼來收藏貓咪小物吧!
今生夢想是開貓咪博物館,下輩子還想繼續當貓奴!

朋友幫忙蒐集、隔著櫥窗一見鍾情、
在影視繪本中尋尋覓覓、看到貓咪品牌就忍不住下手……
貓的世界裡,奇蹟和幸福往往隨興而到。

你知道,《銀河鐵道之夜》也有貓咪版嗎?
《彼得兔》作者波特小姐自認最好的作品,原來是三隻小貓的故事!
雕塑家朋友送來親手創作的貓,完全看不出貓形,卻令人想起媽媽的溫暖;
「世界上最迷你的貓書」背後,藏著一份白色恐怖時代關於貓咪的回憶。

每養一隻貓咪,就添一個為牠們量身打造的貓咪音樂盒;
每一隻貓咪過世,家裡就多一顆代表離世貓咪的水晶球;
粉紅色的貓咪用品是愛貓「小乖」專用;
兩百多個貓咪糖果盒則為了紀念身世坎坷的小貓「十月」……

本書分為「貓物」與「貓帖」兩輯,「貓物」細數貓咪達人心岱數十年來珍藏貓咪藝品小物,一一揭開這些收藏品背後的故事,或睹物思貓、或召喚珍貴的友誼;「貓帖」則透過愛貓人的眼光觀察家中愛貓的一舉一動,從中品味貓咪獨特的生活哲學,並且從疼愛貓咪的角度出發,分享與貓咪共同生活的經驗談,獻給所有的愛貓人。

本書特色:
♥《浮世貓繪》作者貓小姐精心繪製插畫,貓咪X小物,幸福活躍呈現!

♥「貓奴預備軍」與「現任貓奴」都能感動閱讀的暖洋洋呼嚕嚕貓咪散文。

♥地毯式搜尋喵星人蹤跡!電影《貓的報恩》、《精靈貓捉賊》、《銀河鐵道之夜》;漫畫《貓男爵》;繪本《瓦奇菲爾德》、《三小貓的故事》、《地板下的小矮人》;音樂劇《貓》、香港品牌「KamKam、Don Don」、日本「章魚招財貓」、大英博物館「埃及神貓」,貓式解析,一網打盡!

♥喵星人同居提案:給貓一張餐桌、從貓咪睡姿判斷幸福指數、計算住家空間X貓口數量的最佳公式、「人」也要過「貓」節!

目錄

序我與貓物的繽紛剪貼

Part1.貓物
貓珍品彷彿媽媽的溫暖——會呼嚕的裁縫貓
貓繪本湯姆小貓的記憶
貓珍品來自大英博物館的神貓
音樂貓達洋貓與愛貓「端午」的演奏會
貓珍品紀念愛貓的「瓦奇菲爾德」水晶球
貓珍品世界上最迷你的貓書
貓珍品章魚招財貓的幸福希望
貓珍品《銀河鐵道之夜》的貓咪版主角——溫柔精靈暹邏貓
貓電影來自《貓的報恩》——貓男爵的「貓咪事務所」
貓盒子糖果鐵盒與愛貓「十月」的悲傷身世
貓品牌貓型人V.S犬型人
貓繪本借物少女與迷你貓
貓珍品貓與花草的魔幻之謎
貓珍品貓小物,大世界

Part2.貓帖
貓觀察貓咪睡姿的「幸福指數」
貓提案貓咪數量與居家空間的最佳公式
貓觀察請你跟我這樣做——無法抗拒的傳染
貓療癒 Hello Kitty與「粉紅控」小乖
貓觀察倚窗眺望
貓哲學貓的存在主義
貓提案給貓一張餐桌
貓觀察逃離與落跑
貓提案人過貓節——學貓步
貓物語牙牙的命運地圖
貓物語貓日的人語
貓物語天下第一貓

附錄心岱的貓檔案(1)
附錄心岱的貓檔案(2)
附錄心岱的貓檔案(3)

試閱

貓繪本湯姆小貓的記憶

意外收到了一件沒有預期的包裹,來自遙遠的南太平洋,英文署名。這是誰?是故友還是陌生人?我遲疑著,並不想立刻打開封條。裡面是什麼東西,我並不好奇,倒是思索著過往的人生拼圖,想找到某個線索的那一端。

自從搬遷到這都市的邊陲後,雖然周遭一片曠野,十分愜意,但生活機能也隨之黯淡不便。還好,物流的便利,使我的生活、工作、人際的互動,幾乎都能透過包裹的傳遞往來。可是,今天面對這個包裹,一時之間卻感到不知所措與驚惶。我直覺這裡面隱藏了某些我刻意迴避的情緒。

打開包裹,我看到有三個小件,迫不及待地撕去泡棉,露出了真相——是三個精緻鐵盒包裝的糖果禮物:一個鉛筆盒模樣、一個菸盒模樣、一個蛋捲罐模樣。這一點也不稀奇,稀奇的是這三個糖果盒上,印的可都是我最愛的「湯姆貓」。

台灣最早出現的「湯姆貓」,是來自一九五三年米高梅所出品的動畫卡通片:《湯姆與傑利》裡的主角——一隻被主人嬌寵的貓,穿著藍灰色皮毛、名叫湯姆的家貓。他的對手則是鄰居的一隻棕色小老鼠——投機又精於算計的傑利,往往把頑固又敏感易怒的湯姆惹毛,而使之成為失去優勢的悲壯者。

這套貓鼠大戰的卡通短片,每一集都從湯姆為了抓到傑利的失敗嘗試開始,隨之而來的是對物品造成的各式各樣破壞。有時是以他們融洽相處作為序幕,接著仍然是互相追逐、打鬥,發展出作者想要表現的內容,如搶食、爭寵、復仇、誤會、折磨、衝突、責任等等。

但是,我說的這隻「湯姆貓」,是指出生於一八六六年的英國童書作家碧雅翠絲・波特,筆下繪本《三小貓的故事》裡的主角。湯姆貓是隻虎斑小男生,在書中,波特給牠幾種裝扮:一是白色有蕾絲邊的長圍裙;二是連身淺藍褲裝,腰部有三個大鈕釦,脖子有白色小圍巾,頭戴遮陽草帽,在花園裡跟蝴蝶嬉戲;三是長袖小外套與寬長褲,傻楞楞的,好像被罰站的模樣。

《三小貓的故事》於一九〇七年出版。出版之前,波特已經因為《彼得兔的故事》而聲名大噪,舉世聞名。在一九〇二年至一九一二年的十年間,「彼得兔」總共出版了五本系列集。

《三小貓的故事》顯然是單行本,內容講的是禮貌與規矩。儘管它的光芒不像彼得兔耀眼,能夠擁有三十幾種文字,發行世界各國,但卻仍是很多愛貓族尋尋覓覓的收藏經典。

一九〇六年,波特在《三小貓的故事》之前,曾經畫了一本《貓布丁的故事》,主角是她以前的寵物老鼠「鬍子山慕」和牠的太太安娜,並設定牠們定居在「丘頂」,丘頂就是波特所買的農場。
波特於一九〇六年開始畫圖,這本書原本與《三小貓的故事》設定為套書,但是後來因為她完成的背景素描還不夠,耽擱了出書的時間,之後此書便告流產。

波特有意以梭利村的故事來慶祝她的新身分——丘頂農場主人——所以甚至把自己也畫進插畫裡。雖然她每年只能從家庭的桎梏中擠出幾周的時間到農場散心,這兩本書卻可以證明她投入鄉村生活的嚮往與熱愛。

《貓布丁的故事》場景以房子內部為主,《三小貓的故事》則突破了《貓布丁的故事》,讓角色們走出房屋內部,以丘頂花園和庭院為背景,畫面還會帶到村裡的鴨池塘、遙遠的荒野等。波特將這本書獻給「所有的淘氣鬼——尤其是那幾隻跳上我花園圍牆的貓咪」。而「淘氣鬼」,則是作者波特形容思想自由、生氣勃勃的人們。

「湯姆貓穿著圍兜和花邊領布,與他的姊妹們,在花壇與蘋果園蹦蹦跳跳鬧出意外的故事中,是我們的憧憬與夢想。你還記得嗎?久違的朋友,我們不必重現過往,但是我找到你所愛的「湯姆小貓」,也在臉書上找到了你。——小甜」

小甜的信,復活了我的記憶。她是我年少在新竹一家外科醫院當小護士時認識的住院病患。她是個富家女,卻罹患了重症,住在特等單人病房。家裡給她帶來很多彩色繪本書解悶,我們年紀相仿,她把書借給我看,每一本都是昂貴的舶來品,那是打開我眼界的「圖畫書」。

很多個夜晚,我溜班到她病房,聽她轉述書裡的翻譯故事,當她講到《三小貓的故事》時,我卻流下淚來。因為看到畫中擬人的虎斑貓,無法停止的思念淹沒了我。於是,我決定離職返鄉,回去與我的貓廝守。

可以說,《三小貓的故事》啟發了我轉折命運的開端,但我不敢向小甜表白,十四歲的我,還不懂人情事故,我害怕面對小甜的不久人世,我逃開了,不告而別。當我輾轉來到台北後,我刻意遺忘了新竹的一切,當年我選擇貓,選擇創造命運,我把那段短暫的「友誼」擱置,也輕忽了友誼在生命中的重量。

現在,我知道小甜戰勝了命運,我們各自在不同的地域奮鬥存活,這半世紀成就的臉書,刪除了時空的距離,誰還計較多少改變?十四歲的我與她,一起溜進湯姆小貓的農場,有草原、花朵、灌木、昆蟲、飛鳥,雲彩、陽光,還有池塘、水鴨⋯⋯這些大自然的景致,一頁一頁讓湯姆貓的故事活起來,我後來看波特的傳記,她受訪時曾說:「這是我最好的作品之一,也是我的最愛。」

除了戶外景致,書中也不乏房舍內部的描述:門廊的石板牆、屋內的木地板、橡木窗框,還有漂亮的雕花洗臉盆、泰比莎太太幫小貓洗臉時站的籐椅、大廳的新時鐘、牆鏡,全都忠實地呈現出來。在覆滿蒼翠繁茂羊齒植物的石牆邊,三隻小貓就在這裡跳舞,跳到衣服掉光光,看著傲慢的壞心鴨子,搶走牠們的衣服。

百多年前田園風光的美好在波特筆下一覽無遺,而她所創造的湯姆小貓,不只在書頁裡,也在各種周邊產品出現。我收到這份特別的禮物,蒐齊了湯姆小貓的三種衣著造型,補足了我的收藏遺憾。
意外的包裹,打開了我復活的記憶;三個糖果盒,彩繪著生命的曾經痕跡,以及追不回的嘆息。


貓繪本借物少女與迷你貓


最近電視重播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系列,於是又坐下來一一觀賞,數不清是看第幾遍了,但每一次的觀影,都有新的感動、驚嘆與領會。

在重睹二〇一〇年的《借物少女艾莉緹》後,我打開一個標示為「文學貓」的收藏盒。這盒裡放的是小說、電影、戲劇裡面的各種貓角色。我找出兩個,一是「食玩貓」,一是「布偶貓」。
《借物少女》中的貓,與二〇〇二年《貓的報恩》那隻胖貓姆達很像。但牠出現的場景不多,起先這貓聞到小人氣味,是帶著敵意的,與烏鴉看到艾莉緹便立刻出動攻擊一樣。牠們與一般大人相同,視小人族為「異物」,必須撲滅。但這貓最後被艾莉緹感動了,當起「使者」,帶領少年「翔」與之見面,才有兩人告別互換信物的結尾。

這部影片始終以雲淡風輕的節奏演進,與古老宅邸周邊田野、大自然風光的調性非常協調,像一篇流暢、優美的散文,可是它所敘述的故事卻非常感傷——即將入院動手術的病童「翔」與小人艾莉緹一家「移民」的未卜前途,就在影片終了時停格了。此時,牽動他們的命運使得觀眾也禁不住焦急、惆悵而落淚。

《借物少女》在日本上映時,締造了九十五億日圓的票房,觀影人次更超過七百五十萬人,該片也在二〇一〇年獲得三十四屆日本金像獎動畫片獎。這麼受到歡迎的影片,不知何故,並沒有豐富的周邊玩偶上市,我收藏的這兩隻貓,或許只是「形貌巧合」而已,並非來自影片專屬的產品。
倒是,本片起源自宮崎駿看了英國作家凱絲琳‧瑪麗‧諾頓(Kathleen Mary Norton)於一九五二年出版的童書《地板下的小矮人》(The Borrowers),從此將這顆種子埋藏心中,歷經四十多年的醞釀,終於與其團隊一起完成了改編的工作。我對這更是感興趣,便開始等待繁體中文版的上市。

《地板下的小矮人》所創造的奇幻縮小世界,不僅在英國家喻戶曉,更轟動了全世界,評論家推崇此書是與《愛麗絲夢遊仙境》齊名的文學傑作,因此博得世界各地對它的青睞——美國於一九七三年最早改編成電影,一九九二年,英國BBC也改編成電視影集,一九九七年英國、美國、香港、台灣都各拍了電影。二〇一〇年由日本宮崎駿改編動畫片之後,次年英國又拍了電影。

當時,這本書也獲卡內基童書獎的殊榮。瑪麗‧諾頓於三年後的一九五五年續寫第二本《走向野外的借物者》、一九五九年《漂流海上的借物者》、一九六一年《攀往高處的借物者》、一九八二年《決心復仇的借物者》,完成五本全系列的套書,奠定了兒童文學的經典。

因應影片的上映,台灣同步出版了第一、二本。原著的架構比改編的影片複雜許多,是透過敘事者梅阿姨、聆聽者凱特、以及見證者男孩三個角色交錯的關係,像遊走迷宮,最後終於找到出口般,揭露「小人族」神祕的生活與際遇。

第一本內容敘述身高十公分的小人「大座鐘家族」,住在一間古老大宅邸裡的地板下、閣樓間。爸爸波特(Pod)、媽媽霍米莉(Homily)、獨生女艾莉緹(Arrietty)以及一群親戚們隱居在人類的世界,平日靠拿走人類的東西,包括食物、生活用品等等維生。因此這些小人族自稱為「借物者」,也就是原文書名《The Borrowers》的由來。

由於大宅邸的人類生活作息非常規律,只要利用人類出門或睡覺的時候,出巡借物是安全的,但他們仍然擔心被巨大的人類發現,一旦被「看到」,「存在」肯定受到威脅。所以波特經常告誡艾莉緹不可大意。

某天,艾莉緹的爸爸不幸意外被一位小男孩發現了行蹤。正當一家人煩惱著該不該「移民」時,艾莉緹竟然與這位十歲小男孩邂逅並結為好友。然而此一舉動卻也同時讓人類發現到小人族的存在,面對這一場「大災難」,這些小人族的命運將何去何從?

顯然,動畫電影的改編,化繁為簡,以一個來到別墅靜養的孤獨少年「翔」,遇見借物少女艾莉緹,原本好意要幫助小人族,卻反而逼迫艾莉緹一家匆匆出走逃亡,離開了原來美好的棲身之所。而貓的角色,在原著中,是小人族心中的恐懼陰影,因為人類放出貓來,就是要吞食消滅他們。
在第二本書中,貓當真出現了,與艾莉緹一家三口面對面,在驚恐危機中,所幸男孩適時出現解救,終於化險為夷。

這要從頭說起:不幸被人類發現蹤跡的大座鐘家族好不容易逃出捕鼠人陷阱,艾莉緹被迫跟著父母展開艱苦的「移民」。這本書有七成的內容都在描述小人族一家如何在田野叢林中討生活,他們無處「借物」,不得不改為摘果子吃素,要防備蛇、蟲的入侵,只好屈居在鞋子內⋯⋯但是艾莉緹卻對這種冒險生活感到生趣盎然,如同發現新大陸,大自然的曼妙使她如魚得水。

這些鉅細靡遺的事蹟與過程是如何被知道的?原來是聆聽者凱特經過了十幾年後,重返當初男孩與小人族相遇的古老宅邸,可是現場人事已非,毫無線索下,凱特尋訪到擁有一本艾莉緹日記的老湯姆,藉由這些過去的片段,讓她漸漸拼湊出整個故事真相。

瑪麗‧諾頓的「縮小世界」,是以孩童的視野定調,用孩童的心思來表現的奇幻文學,故事中許多背景與角色都栩栩如生,包括自然界的景觀,如颱風、暴雨、雪霧、河流、森林,對於生物的細膩著墨,昆蟲、飛鳥、田鼠、蜜蜂,還有小人族的餐飲,屋內的陳設,如何運用借來的東西建構生活設備⋯⋯在閱讀這些點點滴滴,猶如栩栩如生的畫面於眼前展示。原著讓人相信,瑪麗‧諾頓寫的不是「神話」,而是千真萬確存在的「傳說」;我亦相信作者書寫的基礎在於:「小人族向人類『借物』生活,人類不是也倚賴著大自然、向自然界索取種種而締造文明嗎?」

所以,借物之說,本是「共存共榮的自然循環」。在我的貓收藏中,也有一些「小人族」——僅僅兩公分的「貓」,手足關節都可以動彈,還是個小提琴手呢!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