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札克吃在巴黎(第二版) | 拾書所

巴爾札克吃在巴黎(第二版)

$ 252 元 原價 320
.巴爾札克文學中的飲食及餐桌藝術。
.十九世紀的巴黎是歐洲的美食之都,「吃」成為巴黎人的一種執迷,而巴爾札克是第一個審視這現象的人。
.吃,是慾望的具體展現;吃相,或可謂一種眾生相。巴爾札克關懷飲食在社會層面的意義,證明飲食如何比金錢、外表以及其他的條件更能展現人物的性質、氣息、地位以及攀附社會的行為。

餐桌上的「人間喜劇」
「告訴我,你何時吃飯,在哪裡吃,吃些什麼,我自可說出你是誰。」

這是一本有學問又詼諧的書,書中探討了巴爾札克在《人間喜劇》裡面特寫的飲食以及「餐桌的藝術」(The Art of the Table)。

十九世紀的巴黎乃是歐洲的美食之都。「吃」成了各行各業巴黎人的一種執迷,而巴爾札克是第一個審視這現象的人。

正當餐桌藝術開始在法國成為風俗,巴爾札克開始在他的書中證明飲食如何比金錢、外表以及其他的條件更能展現人物的性質、氣息、地位以及攀附社會的行為。要看一位女主人的個性,就要看她和廚師的關係如何,以及她清湯的顏色。

巴爾札克筆下人物的性格不只是由聲口、行為和穿著界定,還是由他們去什麼咖啡廳,光顧哪些小吃店和館子來界定,這一點讓他有別於同時代其他作家。巴爾札克著重於關懷飲食在社會層面的意義,這也是他為什麼如此強調吃食的重要性,以及吃食何以會成為《人間喜劇》的重要場景。

在本書中,作者安卡.穆斯坦(Anka Muhlstein)展示了巴爾札克如何利用食物來塑造他的角色以及他們的意圖。讀者也可以見識巴爾札克自己跟食物的關係,在寫作的時候餓死自己,在寫完以後大吃大喝。

她帶領讀者看見《人間喜劇》中的各種「吃相」,不是狼吞虎嚥或細咀慢嚼,而是在「何時吃,吃什麼,怎麼吃,在哪裡吃」這些吃食的行為背後更廣大繁複的「眾生相」。

※原書名:巴爾札克的歐姆蛋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