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書第一部〈儀禮士昏禮士相見之禮儀節研究〉根據《儀禮》〈士昏禮〉的原文將精要的部份,選用各家的說法,並案語說明。
2. 第二部為復原《儀禮》「特牲饋食禮儀節」篇,將原經文敘述簡略者,古人解釋分歧者,比較諸家說法而撰著而成。
本書第一部〈儀禮士昏禮士相見之禮儀節研究〉根據《儀禮》〈士昏禮〉的原文將精要的部份,選用各家的說法,或加案語作為說明。
第二部為復原《儀禮》「特牲饋食禮儀節」篇,其中有經文之敘述或較簡略,古人之解釋或多分歧,則比較諸家說法,參考其他文獻,於祭禮進行時之諸色人等之動作進退,物品之陳設位次,務求得一確切可行之解說。
《儀禮》為我國先秦有關禮制、社會習俗,最重要而對於儀節敘述最詳盡的一部書,原件殘缺,史料取得不易,且內容艱深難懂,歷來考究者少。本叢刊由台灣大學中文系、考古系同學成立研究小組,從事集體研討,由臺靜農先生任召集人、孔德成指導,可謂為《儀禮》研究權威著作。
〈儀禮士昏禮士相見之禮儀節研究〉目錄
一、 儀禮士昏禮儀節研究
緒說
凡例
第一章 納采
第二章 問名
第三章 禮使者
第四章 納吉
第五章 納徵
第六章 請期
第七章 將親迎預陳饌
第八章 親迎
第九章 婦至成禮
第十章 婦見舅姑
第十一章 贊者醴婦
第十二章 婦饋舅姑
第十三章 舅姑饗婦
第十四章 舅姑饗送者
第十五章 舅姑沒、婦廟見及饗婦、饗送者之禮
附錄(一) 布席、升席、降席、坐席
附錄(二) 拜
附錄(三) 拜首釋義
附錄(四) 脫履說
二、 儀禮士昏禮白話翻譯
三、 儀禮士昏禮經記編纂
四、 儀禮士相見之禮儀節研究
〈儀禮特牲饋食禮儀節研究〉目錄
一、 將祭筮日
二、 筮尸
三、 宿尸
四、 宿賓
五、 視濯視牲
六、 祭祀陳設及位次
七、 陰厭
八、 尸入九飯
九、 主人初獻
十、 主婦亞獻
十一、 賓三獻
十二、 獻賓與兄弟
十三、 長兄弟加爵、眾賓長加爵
十四、 嗣舉奠獻尸
十五、 旅酬
十六、 佐食獻尸
十七、 尸出歸尸俎徹庶羞
十八、 嗣子長兄弟籑
十九、 改饌陽厭
二十、 禮畢送賓
〈儀禮士昏禮士相見之禮儀節研究〉凡例
1. 本篇根據〈士昏禮〉的原文,分成十五章,把經文中一句或數句,依順文義,斷為小節,然後把精要的部份,選用各家的說法,或加案語作為說明。
2. 該小節之內,單用注疏便可以說得明白的,便不再加案語。過於簡單的經文,注文也予以省略。
3. 說明之後,還需要用圖畫來表示的,便加上插圖或照片。
4. 如果對某一問題的探討,涉及的範圍較廣,便把它們歸在附錄裡討論。
5. 對禮法的解釋,各家的說法太多,可采者則采之,不可采者,亦不俱辯。但選用的時候,不免有遺珠之憾,所以有遺漏或錯誤的說法,希望以後能夠隨時有機會補正。
2. 第二部為復原《儀禮》「特牲饋食禮儀節」篇,將原經文敘述簡略者,古人解釋分歧者,比較諸家說法而撰著而成。
本書第一部〈儀禮士昏禮士相見之禮儀節研究〉根據《儀禮》〈士昏禮〉的原文將精要的部份,選用各家的說法,或加案語作為說明。
第二部為復原《儀禮》「特牲饋食禮儀節」篇,其中有經文之敘述或較簡略,古人之解釋或多分歧,則比較諸家說法,參考其他文獻,於祭禮進行時之諸色人等之動作進退,物品之陳設位次,務求得一確切可行之解說。
《儀禮》為我國先秦有關禮制、社會習俗,最重要而對於儀節敘述最詳盡的一部書,原件殘缺,史料取得不易,且內容艱深難懂,歷來考究者少。本叢刊由台灣大學中文系、考古系同學成立研究小組,從事集體研討,由臺靜農先生任召集人、孔德成指導,可謂為《儀禮》研究權威著作。
〈儀禮士昏禮士相見之禮儀節研究〉目錄
一、 儀禮士昏禮儀節研究
緒說
凡例
第一章 納采
第二章 問名
第三章 禮使者
第四章 納吉
第五章 納徵
第六章 請期
第七章 將親迎預陳饌
第八章 親迎
第九章 婦至成禮
第十章 婦見舅姑
第十一章 贊者醴婦
第十二章 婦饋舅姑
第十三章 舅姑饗婦
第十四章 舅姑饗送者
第十五章 舅姑沒、婦廟見及饗婦、饗送者之禮
附錄(一) 布席、升席、降席、坐席
附錄(二) 拜
附錄(三) 拜首釋義
附錄(四) 脫履說
二、 儀禮士昏禮白話翻譯
三、 儀禮士昏禮經記編纂
四、 儀禮士相見之禮儀節研究
〈儀禮特牲饋食禮儀節研究〉目錄
一、 將祭筮日
二、 筮尸
三、 宿尸
四、 宿賓
五、 視濯視牲
六、 祭祀陳設及位次
七、 陰厭
八、 尸入九飯
九、 主人初獻
十、 主婦亞獻
十一、 賓三獻
十二、 獻賓與兄弟
十三、 長兄弟加爵、眾賓長加爵
十四、 嗣舉奠獻尸
十五、 旅酬
十六、 佐食獻尸
十七、 尸出歸尸俎徹庶羞
十八、 嗣子長兄弟籑
十九、 改饌陽厭
二十、 禮畢送賓
〈儀禮士昏禮士相見之禮儀節研究〉凡例
1. 本篇根據〈士昏禮〉的原文,分成十五章,把經文中一句或數句,依順文義,斷為小節,然後把精要的部份,選用各家的說法,或加案語作為說明。
2. 該小節之內,單用注疏便可以說得明白的,便不再加案語。過於簡單的經文,注文也予以省略。
3. 說明之後,還需要用圖畫來表示的,便加上插圖或照片。
4. 如果對某一問題的探討,涉及的範圍較廣,便把它們歸在附錄裡討論。
5. 對禮法的解釋,各家的說法太多,可采者則采之,不可采者,亦不俱辯。但選用的時候,不免有遺珠之憾,所以有遺漏或錯誤的說法,希望以後能夠隨時有機會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