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論中的德國:如何在歧異中共存 理性明辨走向成熟民主 | 拾書所

爭論中的德國:如何在歧異中共存 理性明辨走向成熟民主

$ 379 元 原價 480

【推薦序一】

從爭論的國度中看我們的鄉愿

德國文化觀察家& 作家 神奇海獅(李博研)

 

自從我留學德國之後,我注意到一個很奇妙的現象。

那就是:每當我和別人說自己在德國念書時,往往會看見對方的眼睛頓時綻放出光芒:「哇∼德國欸!好棒喔!」接著我就會聽見各種關於德國的溢美之詞。德國什麼都好,生活好、教育政策好、租房政策好、育兒補貼好,連街道都不可思議的乾淨(這絕對是誤會!)。甚至在網路上出現的一些文章,都會讓我覺得......

 

這跟我留學的,真的是同一個國家嗎??奇怪,我是不是在途中轉錯了班機,無意間跑到不曉得哪個奇怪地方留學了五年。而那些文章描述的那個美好國度,我則完全無緣得見。

 

但這不可能啊!曾經有一段期間,我嘗試在網路上闢謠:「拜託真實的德國才沒那麼好咧!」我嘗試告訴大家:的確,它有台灣沒有的優勢,但也有台灣未曾碰觸的問題。這個國家有難民、有越來越興盛的極右勢力、而且租房政策也不是大家想的那麼美好。但是不管我怎麼寫、怎麼說,都好像只是把一顆石頭丟進深谷,連一聲回應都沒有就消失在無盡的黑暗中,所有人只是選擇性地忽略我的留言,然後繼續兀自頌揚著那遙遠的烏有鄉。

 

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麼。但就在過了許久之後,我才終於發現這些頌揚文章的背後,其實一直隱藏著人們一個重要的心理:某些時候,人們會相信其他的國家很美好,並不是因為有證據使他們相信;有時候這些人稱讚遠方,只是因為他們需要一個理想國來擺脫現實。

 

在了解這層原因之後,我就很少在網路上寫些澄清文了。甚至在面對其他人各種華而不實的讚美時,我也只會笑笑:「對啊,那裡超棒der∼」。

但是,蔡慶樺卻選擇了另外一條路,一條真實、但總是比較難走的路。

 

第一次見到他時,我就感受到他身上散發著一股「氣」。我很難形容那種氣質,但我認識幾乎每個在德國讀文科博士的人,身上都帶著那股氣:那是一種為了解答一個問題、獲得一項真理甘願蹲點十年,天天獨自一人在圖書館千錘百鍊,最後終於修成正果的一種平淡豁達。這種人不是很重視塵世間的時尚享樂,但是一談到他有興趣的議題時,眼睛就會突然綻放出光芒。而他們對社會也自有一番獨到的觀察,在結合他們所學的知識後,與他們聊天往往有種茅塞頓開之感。在驚喜之餘也才發現自己如何愚魯,恨不得趕快衝回圖書館填補知識。

 

在看到這本《爭論中的德國》時,我好像又感受到當時在圖書館與這群知識份子聊

天時,那種暢快淋漓的感覺。

 

整本書結合二○一○年代的諸多時事,一舉揭開德國在梅克爾時代繁榮昌盛表象下,未曾被外人注意到的諸多議題。像是數量龐大的土耳其移民、越來越興盛的反伊斯蘭教運動、對難民議題的兩難、還有兩性薪資不平等的經濟平權。蔡慶樺不只梳理了這些時事的來龍去脈,更詳細描述了德國公知對於上述議題的看法與討論,有些事件連當時人就在德國的我都未曾注意到。在看他的書時,很有在看一些深刻的德國媒體評論時的感覺。這些評論不是你去一趟德國旅遊、或是在那邊打工遊學一陣子就能看到的,唯有當你長住在那裡、精通那門語言並且關心那裡的議題時,才有辦法看到這樣精彩的見解。

 

舉個例子,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德國的博士頭銜熱〉與〈媒體的平庸化〉這兩篇了。曾經我在散步的途中就看到一戶人家,門楣上就刻著「PHD 1879」,意味著這一家有人在十九世紀就拿到了博士學位。當時的我就隱隱約約發現,德國人對博士學位抱持著似乎是抱持著我們無法理解的尊崇與狂熱。後來才知道,原來這種風靡全歐的博士熱早在幾個世紀前就有跡可循,那時人們除了Mr. 這個頭銜外,還有Sr.(Sir)與Dr.(Doctor)兩種頭銜,分別代表著一武一文的非凡成就,一為英雄、一為聖賢。

 

一直到今日,只要是在德國大學裡取得博士者,竟然可以在身分證、護照上更換Dr. 頭銜。然而德國社會對博士頭銜的尊崇,也引發了類似假學位之類的產業鍊出現。也因此引發德國內部對於取消Dr. 頭銜的聲浪,然而在面對傳統價值與新的利益糾葛間,德國人究竟會如何選擇?

 

另外,媒體的平庸化則讓我看見了我們社會的倒影。在昔日,德國媒體的素質是有目共睹的,其中文化節目又更是德國各大廣電集團的招牌,文化節目做得好不好,決定了該廣電集團在媒體行業?的品質定位。然而隨著時間經過,像「德國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有點類似公視)這樣的公共媒體,卻越來越少人有興趣。因此許多公共媒體也開始追隨市場的腳步、降低了品質。而在2005 年時,《時代週報》總編的一席話,似乎也應證了我們這個時代獲取資訊的缺乏:「這是將餵養耳朵的飼料以產業化模式製造,其實就像大量圈養豬隻的畜牧業,提供同樣的、快速飽食的飼料,被餵養者沒有太多自由,安穩的、無意外與風險地生活在豬圈中。」

 

這是不是,就是我們的寫照?民主自由的基石,乃自於人民可以獲得來自公正客觀媒體的全方位資訊。這種市場化、淺薄化的新聞媒體,是否也表示了我們的民主危機?

 

這都是德國有的困境。然而德國與我們最不同的,也許就是他們從來都不拒絕去正視、去討論存在於他們社會中的種種問題,這在我們的社會中是極為缺乏的。我們缺乏客觀討論公共事務的平台、缺乏探討問題背後深層原因的智識與耐心、也缺乏正視問題的勇氣。以至於每當有問題發生了,我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看看美國歐洲他們是怎麼做的,接著就直接照抄對方的答案,完全忽略了歐美和我們之間的差異。甚或更糟糕的是我們乾脆假裝問題不存在,你不說、我不說,我們一起在這片歌舞昇平中萬劫不復。

 

這本書最珍貴的,就是讓人們理解不是照抄歐美的答案,而是學歐美怎麼解決自身的問題。期待有一天,我們可以看到一本這樣深刻探討的書,來討論我們自己。

 

【推薦序二】

退一步爭論,創造更多理解

廣告導演& 作家 盧建彰

停止標誌前

一次,和家人去洛杉磯的超市,買小孩喜歡的小包餅乾,讓他們挑在車上吃的小零嘴,好安撫在車上的無聊和飢餓。那是個日本超市,裡頭賣了各色日本商品,到處不少日文字,當然還是伴著英文說明。滿滿的日文字,販售著美國當地沒有的水果,有些柑橘,我也沒看過。賣生魚片的攤架上,一個個都像在築地常看到的銷售字眼。許多可愛包裝的日本小餅乾,琳瑯滿目,不留神會以為自己在日本東京,不過,貨架間通道比較寬廣,購物推車有足夠的空間好好前進。

 

結帳的櫃檯,則是以淺草、新宿、池袋等東京地名命名,我感到十分有趣。

回程快到家人住的社區時,有個路口,迎面來了三部車,大家都守法地在停止標誌前停下,這是美國加州的規定,看到STOP SIGN 時,必須停下,確認狀況後再起步。如果沒有,警方是隨時會開單的。這是為了減少路口車禍,同時也為了保護人口較密集社區的路人安全。

 

我們守法地停下了,後面突然響起喇叭聲,這很奇特,所以我有點驚訝。通常在美國,人們對於會有孩童老人走動的社區,更減慢速度,就算心裡再急也會願意多花點時間跟耐心。透過後照鏡,我仔細看,後方的車裡,駕駛明顯地不耐煩,高舉著手,揮動著,嘴裡念念有詞抱怨著,看起來是拉丁裔。我告訴正在駕駛的家人說,「不要理他」。

 

轉進社區繼續往前開,這車緊跟著我們,甚至沒有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我們又來到一個路口準備轉彎車速減緩,他又按喇叭,我整個火上來了。

 

我再回頭看,他又繼續揮動著雙臂,嘴巴沒有停下,大概是在罵人的樣子。我想著,再往裡開就只有居住區,沒有任何商業區,他沒有趕著上班的可能,到底為什麼要這麼急呢?而且,他甚至已經有些侮辱人的動作出來了。我很想跳下車去找他理論,過想到車上還有小孩,我用右手抓著自己的左手,拜託自己不要衝動。我心裡對於對方族群代表的文化,有一些預期。

 

多樣下的對話

美國是多移民國家,有著多元包容的開國歷史,但事實上,不同族群間仍充滿文化差異和隨之而來的摩擦。跟朋友聊起這事,她大笑,她先生幾天前才在超市和一位中國人吵架。因為結帳排隊時,對方幾乎整個貼在他身上,令人感到不舒服。他往前一,對方貼上來,他實在感到非常被冒犯,因此又往前,但對方又貼上來,衝突因此發。他質問對方,幹嘛靠那麼近,對方說我在排隊呀。

 

在中國,願意排隊的人可能會習慣緊貼著對方的後背,原因是這樣才能避免被別人插隊。而且前提是,願意排隊的他,已經覺得自己的行為十分文明了,他可能還會跟你說,許多人可是不排隊呢!

 

這是個有趣的觀察。在其他文化裡,每個孩子從小被教導排隊習慣,但前提是資源足夠。每個排隊的人都有個預設,就是雖然我多花點時間,但可以拿到我要的東西;而不排隊的人,可能來自於過去雖然排了隊也輪到他,但沒有東西了;再者,貼著人排隊的人,則是因為曾經被插隊過。那是他們人生經驗聚合而成的文化,但當帶著這文化到不同的國度時,這會變成文化衝擊,甚至成為自身被歧視的來源。

 

我想著那日本超市座落在美國洛杉磯,外觀與其他美國超市無異,但內裡卻如同日本一般,好讓日本移民們輕鬆自在地享受。對於一個在當地成長的美國白人而言,這地方有點不一樣。每個人站立的位置不同,帶來不同的觀點,看見不同的風景。立場不一樣會帶來進步,但也必須仰賴對話,甚至,更多時候,是爭論。

 

各退一步 ,好好爭論

我在這個時間點讀蔡慶樺的《爭論中的德國》,真是興味盎然,因為他非常善於將不同立場講述清楚,而且是帶著客觀且溫暖的心思,不急著驟下判斷,如衝動的我。

 

裡頭有許多讓人泫然落淚的故事,手球隊國手的死亡、除草劑的使用期限、安樂死的道德難題、移民後代警察眼中的移民暴力,個個都讓我瞠目結舌。不曾聽聞過,也無法想像,但卻都是活生生的生命故事,引我思索自身的生命選擇。

 

我喜愛他流暢的文筆,緩緩陳述事件的背景,將不同立場的論理,娓娓道來,不輕易地給出答案,以最輕鬆的方式,讓人服用再反思。我越讀越感興味,不只對德國當代有更多理解,也對個人在這巨大的時代,仍該盡力保有思考和爭論能力充滿期待。我也想著,也許做為一個世上獨特存在的台灣人,我們都該多些思索。也許你並不認同台灣人有多獨特,但我想試著跟你爭論,有哪個國家在那麼多領域都有排名世界前幾位的紀錄,但卻又不被承認是「國家」的呢?

 

幸運的、不幸的,跟我一樣,成為台灣人的你,怎麼能不試著和世界爭論?光是你的存在,就是如此不一樣且奇妙的論點呀?我越讀越想,這是本好書,多希望我在學校讀書的時候,便曾看過這書。那,會不會讓我的人生有些不同呢?

 

不幸的是,蔡慶樺是我的高中同學,在當學生時的我,沒有機會讀到這本好書。幸運的是,蔡慶樺是我的高中同學,早不當學生的我,早於世界讀到這本好書。

我這樣跟自己爭論著,並期待你也能享受這段有意思的旅程。

 

【推薦序三】

報導者總編輯 李雪莉

慶樺是個專注認真的思考者,做為他的編輯,常有機會拿到他第一手所寫的文章,他的文字總能跳脫現下的嘈雜音浪,但又緊貼這個時代的各種爭論,試著理性提出各種觀點,為平行的世界嫁接起可能的藤蔓,讓絕緣的生命體異中求同,即便最後不真正同意彼此,卻能理解、尊重、善待那些在我們眼裡不同的異議者。做為一位長年的媒體工作者,近年社會普遍在嘲笑記者,但其實嘲弄的背後,也同時嘲笑台灣仍貧瘠的公共論述園地。文化的變革不只來自媒體場域,來自我們在社群上發出去的意見和推送的論點。慶樺此書不斷以康德的啟蒙哲學提醒讀者:「要有勇氣使用你的理性!」儘管思辨和爭辯論點的開放性,可能伴隨不確定和混亂,但這是我們做為公民的責任。相信這本書可以為讀者開拓理性思辯的信心和可能。

 

【推薦序四】

教師 & 作家 蔡淇華

當我們身處在後事實、後真理的時代,如果你不想放棄對真理的追求,你便有義務閱讀蔡慶樺博士的新書《爭論中的德國》,然後你才更有能力去爭論、堅持、與退讓。

 

 

【自序】

爭論文化是一種必要的存在?

 

▎維繫成熟民主的手段

「真理會在爭論中誕生」(Die Wahrheit wird im Streit geboren)。

爭論,是民主社會中重要的概念。德國一直存在著「爭論文化」(Streitkultur),不管社會分裂多麼激烈,爭論還是被視為維繫成熟民主政治必要的手段,學生們在學校也會被引導對於複雜的議題搜尋資訊、做出判斷、並駁斥不同立場,因為正確地爭辯,是勇於使用理性,是今日民主文化得以保持活力的原因。

 

然而不可否認,爭論雖可以產生真理,但是這樣的真理時常帶著社會的分裂與仇恨作為代價。「真理製造仇恨」(Veritas odium parit),這句來自古老拉丁文的諺語告訴人們,追求真理的過程並不總是那麼順遂或愉快。

 

德國社會是個始終不和諧的社會,這個國家始終在爭論中。即使在德國文化與政治思想中一直存在著某種對於共同體的嚮往,德國各黨的政策黨綱向來好談「社會」作為價值,但是,這個共同體從來不存在於共識中。雖然「團結」(Zusammenhalt)一直是各黨高舉的價值,可是「鬥爭」(Kampf),也從未消失於德國的政治語彙。因為爭辯,才能釐清事實,才能將國家與社會帶到更好的地方。

 

這種爭論的基因,流動在西方文化傳統中。在古老的哲學開端,雅典的阿果拉廣場上,好提問的蘇格拉底正是在與希臘人辯論中探問真理的人;柏拉圖寫的對話錄,既是對話,但也是各種激辯,例如《理想國》對何謂正義的辯論,穿越了西方歷史,還影響著當代的政治思潮;而西方神學傳統中,爭辯一直扮演重要的地位,例如聖經《使徒行傳》,描述耶穌的使徒們傳教的事蹟,許多片段都是在激烈的爭論中辨明信仰與真理,例如保羅與雅典人的爭論:「保羅在雅典等候他們的時候,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裡著急;於是在會堂裡與猶太人和虔敬的人,並每日在市上所遇見的人辯論。」他去了哥林多:「每逢安息日,保羅在會堂裡辯論,勸化猶太人和希利尼人」;「在眾人面前極有能力駁倒猶太人,引聖經證明耶穌是基督」;「保羅進會堂,放膽講道,一連三個月,辯論神國的事,勸化眾人。」

 

辯論,不只是針對異教徒,也可見於基督教內不同教義的爭執。被認為在精神上改變了德國人、創造出一個新的信仰國度的馬丁路德,於五百年前這麼說:「我為了我的德國人而生,也為德國人而服務(Meinen Deutschen bin ich geboren und ihnen will ich dienen)。」他服務的方式,正是以其九十五條論綱向羅馬教會提出了挑戰─提出一場改變世界的爭論。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