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係中,讓愛流動:華人家庭關係的評估與修復 | 拾書所

在關係中,讓愛流動:華人家庭關係的評估與修復

$ 300 元 原價 380
七個台灣家庭的故事
七段讓人熱淚盈眶的關係修復之旅
當文化處處深植生活脈絡中
影響層面遠超出你我想像

明明是互相在乎的家人,為什麼有些人只能用傷害的方式接近彼此?
透過家庭治療,能看懂家人行為背後的心意與努力,解開表象的糾結,進而修補關係中的委屈與不滿,讓愛在關係中重新流動!
本書延續《關係的評估與修復》,為家族治療系列之二,透過七個台灣本地的家庭故事,呈現治療中家人的情感、掙扎努力與關係修補時刻的溫馨片刻,並輔以提供一個貼近華人文化脈絡的視框,拓展現有的家庭治療介入方向與方式,以進一步思考或修正家庭治療理論,使其更合適本地案主與家庭,讓助人者能對原已熟悉的華人文化傳統與家人關係運作的關聯性,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推薦
王浩威 作家、精神科醫師
李維榕 臨床心理學博士、亞洲家庭治療學院臨床總監
許皓宜 諮商心理師
鄧惠文 精神科醫師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心靈叢書作家
誠摯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目錄
推薦序╱在治療與文化間取得平衡 李維榕
讓愛流動,從家的修復開始 蘇絢慧
作者序╱滿意的關係,健康的人生

PART 1 在台灣家庭中見證關係的評估與修復
1 關係修復的歷程
2 家庭治療中的本地文化

PART 2 台灣家庭的故事
3 搶媽媽的一對小兄弟:多重創傷家庭的治療歷程(趙文滔)
4 在死生的邊界,我們同行:喪親家庭的失落地圖(徐君楓)
5 誰能擁抱刺蝟:修補伴侶關係的傷痛(張綺瑄)
6 家有獅吼少年:在激烈父子衝突風暴中,找到回家的路(徐蕾)
7 無力感母親與公主病女兒:親子教養的難題(謝宜芳)
8 密不透風的愛:母女的溝通新舞步(李如玉)
9 回到媽媽身邊:一段修復母女關係的旅程(呂伯杰)

PART 3 反思:關於文化與家庭治療
10 華人家庭文化動力
11 家庭治療師的學習

參考文獻

推薦序:
在治療與文化間取得平衡

李維榕

家庭治療的故事很多,米紐欽(Minuchin)常說,家庭治療師基本上就是說故事的人。
當然,故事有很多不同說法,家庭治療的故事不是個人的故事,而是有關一小群人怎樣在親情的舞台上彼此穿插,尋求接近、互相碰撞、互相糾纏,那是一幕幕立體的舞台劇。在這個過程中,幸運的人會找到生活的意義、愛的力量、情的可貴;他們會從矛盾中獲得解脫,找回難以接觸的家人。因為家既可是一個寶庫,也可是一種綑縛。不幸的人,就會繼續在這個寶庫內迷失,找不到對方。
家庭治療師的工作,就是投入這個小舞台,與家人共舞,希望舞得精彩。 但是不同文化的治療師,會帶來不一樣的家庭理念及處理方式,因為每個文化都有其是非對錯的一套家庭價值觀,由本土治療師看本土家庭,是很有趣的嘗試。究竟身在其中,能令我們更有效地推動家庭健康成長,還是因為自己也是當地文化的一部分,助長了文化對家庭帶來的障礙?
所謂文化,其實就是群體經過長時間發展出來一套不斷重複的方式與思維。治療師要尊重文化,也要挑戰文化,因為文化有時也會成為一種刻板印象、一種枷鎖,讓當事人難以動彈。在治療與文化兩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是很講功力的地方。這本由趙文滔與其他六位治療師的共同著作,七位不同的治療師,七個不同的故事,比起時下很多翻譯本,可讀性很高。其實家庭故事的重點在於探索,不一定要有完美的定論,這群治療師的努力,值得鼓勵。

(本文作者為臨床心理學博士,AAMFT 認可督導,亞洲家庭治療學院臨床總監、美國紐約米紐欽家庭中心〔Minuchin Center for the Family〕家庭治療教授,乃第一位獲得美國家庭治療學院頒發「家庭治療理論及臨床實踐傑出貢獻奬」的華人)

讓愛流動,從家的修復開始

蘇絢慧

《聖經》裡,關於「家」的第一個故事,是亞當和夏娃共組的家庭所發生的一件悲劇。做哥哥的該隱,親手殺死了弟弟亞伯。因為嫉妒,因為壓抑許久的憤怒,讓哥哥該隱感受不到父母親的愛,與神對他的愛。他認定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被剝奪,正是因為亞伯的存在。於是,他以暴力奪取了亞伯的生命,以為亞伯不存在,關愛或許就能回到他身上。
在《聖經》裡,或許主要的意涵是談人性的嫉妒,以及人性裡諸多的「罪」。但是,從人類生活的角度來看,如果能有一位家庭治療師進入這個家,聽懂這個家的傷,也聽懂該隱的憤怒及悲傷,或許該隱的決定,可以不是讓這個家承受更大的失去,與更難面對的傷痛。
家,是我們每個人生命誕生之地,也是我們生命感受愛、經驗愛、理解愛,最重要的基石。然而,許多開始初為人父、人母的個體,並非都有足夠的愛的經驗,以深刻覺知自己要為家、為孩子創造什麼樣的家庭生活及成長經驗。當家在發展的歷程,我們尚未真正知曉究竟「這個家怎麼了」時,傷害、羞辱、攻擊、冷漠就在這個家發生,撕裂這個家庭所有成員的心靈及彼此的關係。
在我閱讀由趙文滔教授及六位家庭治療師共同撰寫的《在關係中,讓愛流動:華人家庭關係的評估與修復》一書,內心充滿感觸;當中所描寫的家庭故事,我們必然都不陌生,就像是我們成長中的故事,或是鄰居、朋友及同儕發生的家庭經驗,是存在我們社會、社區裡關於「家」的事。
然而,我們或許知道那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卻可能不知道這些難念的經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又是如何寫出來的?以至於我們對於這難念的經,捨棄理解,也阻抗碰觸,無法以更大的面向、更廣的角度、更長的脈絡,來洞察如何對家庭關係的破損及傷害進行修復。
趙老師在本書特別提出「華人社會文化」的理解,對一位家庭治療師的重要,我再認同不過了。如果,西方所教授的家庭治療理論是骨架,那麼深入探究「華人社會文化」對於家庭及個體的影響,就絕對是我們所需要添補的血肉。有了血肉,家庭治療才能真正有氣息與活力,才可以深入家庭,影響關係。
我擔任諮商心理師工作即將屆滿十年,這些年來,接觸了台灣的家庭問題,也至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華人社會,聆聽個體的成長經驗及家庭經驗,更多的深覺是,身為心理工作者,絕不能只熟悉西方心理治療理論,卻對自己身處的「社會文化」渾然不覺。這種渾然不覺,將使我們理解人的問題及家庭的關係所造成的身心傷害後知後覺,甚至不知不覺。僅僅以矯正行為或調動認知的方式介入,並不能完整評估在華人社會文化下,家庭及個體所累積與形成的損害。
我能在本書出版前,先暢讀了「華人社會文化下家庭治療」觀點及完整介入歷程,實在是我的榮幸及恩典。不論是否身為家庭治療師,我都相信,讀者可以從中學習對「家庭關係」有不同的視框,和了解當中的動力過程。而最具有價值的部分,是本書統整了台灣家庭治療所需的元素,提供給家庭治療師完整的介入觀點。
對一般民眾來說,相信也能從本書了解家庭治療的面貌及進行方式。或許我們都能開放地,願意使用這樣的資源及方式,幫助自己和家人關係。讓我們的家,不僅僅是真實愛流動的地方,也是生命滋養成長、最具力量的源頭。

(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心靈叢書作家)

滿意的關係,健康的人生

趙文滔

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羅伯.威丁格(Robert Waldinger)所做的一個歷經七十五年的研究發現,良好的關係真的能讓我們維持快樂與健康,孤單則會損害壽命。重要的是關係的品質,而不是朋友數量的多寡。最能預測一個人未來健康狀況的,不是生理指標,而是他對目前關係的滿意度。
當我們逐漸接近人生終點,回顧一生,很少人會想到工作及物質成就,多數人的遺憾,是錯過了孩子的成長、未能與心愛的人相伴,或是為了維持和諧而總是壓抑自己,未能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諷刺的是,我們卻繼續花不少時間埋首工作,奮力追求物質成就,永遠忙不完。
多數人心中並非不愛自己的家人,卻往往因為不習慣或不知道如何向彼此表達,或未能克服過去的恩怨,使彼此心裡的疙瘩阻礙了關係的修復;有些是受到過去陰影影響,不相信對方會改變、聽得進我們想說的話;有些則是錯過可以表達的機會,徒留遺憾悔恨。
關係難免起起落落、時好時壞,無人能倖免,我們都希望知道如何能修復受傷的關係。本書試圖呈現關係修補的真實歷程,希望能帶給讀者信心與力量,看見關係裡的希望,讓自己的關係開始有所不同。特別是能在我們自己的文化脈絡下,找到合適的方法。當關係開始改善,人生也將隨之不同。
這本書能完成,要感謝許多人。除了我之外的六位作者,也都是有經驗的家庭治療師,但要排除萬難把一個案例寫成一個可讀的故事,需要相當的決心;張老師文化持續的支持,讓本書得以出版;特別要感謝故事裡的家人,透過治療歷程,分享了他們生命中一段特別的經驗,不但拓展了我們七個治療師的視野,相信也會打動許多讀者的心。
據我所知,本書應該是較為完整呈現台灣家庭治療故事的第一本。如果您是心理專業人員,希望本書能引發您對家庭工作的興趣與熱情,逐漸培養出對華人家庭關係動力的文化敏感度。我們誠摯邀請您,一起來探討、參與這個豐富而充滿生命的領域。
十七世紀荷蘭著名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能用看似簡單的色彩,細膩呈現光影的豐富層次,讓畫面中的人物獲得「靈魂」。如果您是有經驗的家庭治療師,我們誠摯地邀請您,細細體會本書這七個家庭會談歷程中的層次與意境,不吝給我們一點回饋與指導。
如果我們能從本書的故事裡學到一點關係中的智慧,希望當你我年老時,都能擁有滿意的關係、健康的生活和有意義的人生。

內文試閱
第一章 關係修復的歷程
一、一個人出問題,整個系統都受影響
小葛的悲劇
一天早晨,小葛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全身痠痛、僵硬地躺在床上。「我怎麼了?」他努力回想昨天是不是做了什麼劇烈運動,還是搬了什麼重物,但是一點印象也沒有。「也許是因為睡太久,還沒有完全清醒的緣故。」他想,待會洗個臉,吃完早飯應該就沒事了。他設法把僵硬的身體拖起床,走到衣櫃前找衣服穿,突然從鏡子裡瞥見自己手臂的顏色很不對勁,他走向穿衣鏡,仔細端詳他的手臂,發現兩隻手臂變得不成比例的細,而且爬滿粗皮皺紋,顏色深棕,隱隱發出類似蟑螂翅膀般的光澤。他趕緊把上衣從腰部往上掀開,差點被自己看到的畫面嚇昏:鏡子裡,他的腹部布滿皺摺,一直延伸到胸口,看起來像是正在蛻皮的蠶寶寶。「還好頸部以上沒有出問題!」他慶幸地想,不禁鬆一口氣,但隨即想到他這個模樣要怎麼上學?同學們一定會對他這個模樣反應激烈:女同學可能會花容失色,離他遠遠的竊竊私語;男同學肯定會捉弄嘲笑,不放過他。想到這裡,小葛眉頭皺了起來,很想躺回床上用棉被把自己埋起來,好盡快從這場惡夢中醒來。
還來不及躺回去,小葛聽到媽媽在房門外叫他:「葛仔,起床喔,再不起來就要遲到囉!」小葛想告訴媽媽自己今天不太舒服,想請病假在家休息一天,「說不定休息一天,這些怪症狀明天就消失了!」不過小葛立刻想到爸爸一定會對他大吼,怪他又在偷懶,一定不讓他請假,然後在旁邊的媽媽一定會很為難。想到媽媽為難的表情,小葛打消請假的念頭,開始匆忙找衣服往身上套。
一分鐘後,小葛故做鎮定地坐在餐桌前狼吞虎嚥。媽媽從廚房出來,問他天氣這麼熱幹嘛還穿長袖深色衫,搞得像邪教一樣神祕兮兮,小葛不吭聲。突然爸爸從後面大吼:「還不快點去上學!都幾點了!」小葛把剩下半個三明治全部塞進嘴裡,抓起書包衝出門。
悲劇像漣漪,不斷擴大
一週後,媽媽坐在學校辦公室,聽滿臉擔憂的導師向媽媽告狀小葛的在學情況:「他總是不和班上同學來往……上體育課全班男同學都在教室換衣服,只有他堅持要去廁所換,同學就開玩笑說他長菜花,不敢讓同學看到,他就和同學吵起來……前天放學排路隊,他又是一個人站得遠遠的,不讓別人靠近,連老師叫他排進來他也不甩,風紀股長看不下去,伸手拉他,才拉到衣角,他突然像發狂一樣把風紀股長狠狠推開,害對方摔倒撞到升旗台水泥柱,眼角旁撞出一個傷口,當場血用噴的,對方家長當然不能接受,要我主持公道。桑太太,妳說,我應該要怎樣處理?我找小葛來問,他還是一句話都不說,繃著一張臉,好像全世界人都欠他錢!」
媽媽臉色蒼白的向導師道歉,說小葛從小就比較內向,不擅長交朋友,這次發生這種事也不是故意的,她回去一定會好好教訓他,讓他以後不要再這樣。「還要和對方同學正式道歉,不然怎麼和人家父母交代!」老師無奈搖頭說。媽媽答應老師回去勸小葛道歉,然後九十度鞠躬道歉,退出導師辦公室。
在小葛的房間裡,媽媽氣急敗壞地問小葛為什麼要推同學受傷、為什麼不和同學講話、為什麼總是一副怪裡怪氣……小葛坐在書桌前,低著頭半天不說話,媽媽只好繼續自問自答,語氣從氣憤慢慢轉成悲傷:「我白天在外面上班,回來還要照顧你們三兄妹,我這樣辛辛苦苦忙裡忙外,結果你還給我出這種狀況,我到底該拿你怎麼辦?是不是一定要我累出病來,你們才會聽話……」妹妹站在房門口幸災樂禍地說:「一定是女朋友被人搶走,才藉機報復!」小葛轉頭對妹妹大吼她懂個屁,再囉唆她就完蛋了!妹妹吐吐舌頭閃人。
爸爸走進來,狠狠瞪著小葛,但似乎還沒搞清楚出了什麼狀況:「是不是又沒交作業?」小葛偷偷翻個白眼,低聲咕噥才不是,搞不清楚狀況不要亂叫。媽媽本來不想讓爸爸知道學校的事,但是眼看拿小葛沒輒,只好看看爸爸有沒有辦法處理。媽媽說完,爸爸臉色鐵青、冷冷地對小葛說:「你很了不起齁!把同學打到流血!」爸爸突然衝上前,舉起手上的茶杯往小葛頭上砸,媽媽趕緊撲上去拉住爸爸的手,知道如果不阻止一定會一發不可收拾,爸爸滿臉通紅地對媽媽大吼:「妳怎麼教孩子的?教到在學校打架!就是妳把孩子寵壞,孩子才會變成今天這樣!」
小葛眼看父母就要吵了起來,顧不了那麼多,只好站起來大喊一聲,然後挽起袖子,把雙臂伸到父母面前。媽媽一時反應不過來,愣在原地說不出話;爸爸探頭看看小葛的手臂,再用自己的手指微微碰一碰棕色的皺摺,不可置信地問:「是不是摸到什麼不乾淨的東西了?」在門口站了一會兒的妹妹也走近想看清楚一點,又不敢太靠近,站在媽媽身後小聲地說:「一定是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壞事,報應啦!」媽媽開始啜泣,擔憂小葛的未來,「一切都完了!他將來要怎麼辦?」
媽媽立刻決定辭職,在家全心照顧小葛,但她天天以淚洗面,擔憂小葛;爸爸認為根本沒有什麼了不起,不過就是一層皮醜了點,照樣可以上學,指責小葛根本就是偷懶找藉口,不滿太太縱容兒子任性;小葛的姊姊在外地唸大學,看到父母為了弟弟傷透腦筋,週末回到家就默默主動打掃家裡環境,在學校加倍用功讀書,不讓父母操心;妹妹覺得自從發生事情後,媽媽的心思全都放在照顧哥哥,完全冷落了她,對哥哥有點不滿,不過因為媽媽現在很少管她,她樂得放心交男友、看韓劇,輕鬆過日子。
同學們反應各異:有些女同學覺得很噁心,和小葛保持距離;也有幾個比較富同情心的女同學會幫小葛抄聯絡簿、補作業;少數幾個男同學私下嘲笑小葛,說他一定是亂嫖妓才會得這種怪病;大部分男同學覺得沒差,反正小葛很少和班上同學交流;倒是老師為了安全起見,宣布大家盡量和小葛保持距離,免得再度發生流血事件。小葛覺得班上氣氛很詭異、太難堪,不願意再上學,媽媽不想勉強他,幫他用醫師診斷證明向學校請長假;輔導老師來家裡拜訪,小葛躲在房間不肯出來,老師只能在客廳和媽媽聊天後離去。
阿姨聽說小葛的情況後,認定一定是爸爸家那邊基因有問題,因為大伯也是一個怪老頭,家裡被他堆滿垃圾;街坊鄰居聽說小葛的情況,不好意思直接詢問,紛紛在背後竊竊私語,有些鄰居還警告小孩不准去小葛家玩。年關將至,媽媽想到要回南部老家面對長輩和親戚,壓力大到長出一頭白髮,後來是妹妹獻計,說哥哥要準備考資優班,讓爸爸帶妹妹回南部,媽媽和哥哥留在台北,逃過一劫。
求助徒勞無功,症狀愈演愈烈
媽媽特意找當小學老師的姑姑來和小葛聊聊心事,但小葛嫌姑姑愛說教,常擺一張臭臉,弄得姑姑也不太想來;媽媽帶小葛去算命、改名字,花了很多錢,回來後媽媽要全家人用新名字叫小葛,大家覺得莫名其妙,最後不了了之;有人推薦媽媽帶小葛去一個很有名、排隊排很長的神壇收驚,對方要小葛喝下符水,小葛抵死不從,落荒而逃;媽媽帶小葛去看中醫,吃中藥調理身體,規律去了好一陣子,每次拿藥都所費不貲,小葛為了不讓媽媽生氣,強迫自己喝下奇苦無比的藥湯,但症狀還是時好時壞,媽媽忍不住問中醫師還要多久才會好,中醫師說明半天媽媽也聽不太懂,後來小葛不肯再去,媽媽也未再堅持。
媽媽帶小葛去教會,讓牧師、團契大姊姊開導他,小葛覺得大姊姊人很親切,但媽媽擔心小葛愛上大姊姊,不讓他再去教會;爸爸很不滿媽媽搞了那麼多名堂通通沒什麼用,決定讓小葛轉學到一間私立住宿學校,嚴加管教;過了一陣子學校通知家長,小葛在宿舍割腕,媽媽嚇壞了,堅持再轉學,轉到另一間山上的另類學校,減輕壓力,但學費不低。看著日漸憔悴的太太,爸爸說:「只要可以讓我兒子好起來,錢不是問題!」新學校沒去多久,小葛抱怨他已經受夠了台灣的教育制度,父母想換個環境也許是個辦法,設法安排小葛去美國,和表叔一家人住。去不到半年,小葛開始交壞朋友、全身穿黑色骷髏裝、聽詭異音樂,爸爸也開始緊張,怕小葛碰毒品,連夜趕去美國把小葛硬拖回台灣。
自從小葛回台灣後,把自己整天鎖在房間裡,拒絕走出房門。媽媽愈來愈擔心,以死相逼硬拖小葛去看醫生。皮膚科醫師仔細查看小葛的手臂、腹部和已經蔓延到大腿的怪異皮膚,又讓小葛起身擺出各種姿勢進行一連串動作檢查,再詳細詢問小葛的飲食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