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沒有壞孩子,只有氣餒的孩子
衝撞、破壞、攻擊、嗆聲、對立、翻桌、跳樓、拒學、偷竊、說謊……
這些是氣餒的孩子保護其優越感的行為模式。生命的動力是從自卑到優越,孩子不會不經掙扎便豎起白旗,他們會握緊武器奮力維護其優越目標。直接管教行為,徒增其掙扎的強度,無法讓他們改變行為。輔導者必須傾聽他們的人生故事,了解其獨特的生命風格,輔導歷程的每一步都不能偏離鼓勵之道,孩子才能放下手中武器,邁向勇氣之路。
本書是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師曾端真教授,以阿德勒學派的人性觀為經,以傾聽生命故事為緯,提出個案概念化的藍圖,並以16個案例說明如何結合概念化與實務操作,超越表象的次級問題,去探索案主的原級問題。這些案例看似有共同的行為樣貌,實則各自有著獨特的行為目的。個案解析主要在推測案主從補償自卑感與追求優越感的獨特軸線,策略聚焦在引導案主看見自己的優勢,開發其社會情懷,以鼓勵為其勇氣賦能。
作者本著社會情懷的精神,謹守「用他的眼睛去看、用他的耳朵去聽、用他的心去感受」之原則,以鼓勵之道來了解和幫助孩子。本書結合理論與實務,是從事兒童、青少年教育、輔導與心理諮商工作者的職前訓練、専業進修或實務督導的上好參考讀本。
【誠摯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作者曾端真教授治學嚴謹,對於阿德勒學派所下功力之深,國內無人能出其右。本書在我國當前訓練心理師的專業知能上有啟發作用,彌足珍貴。
――劉焜輝(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讀者能藉由本書深入淺出之闡明,為未成年的孩子找到以社會情懷為努力的方向,在諮商與治療的關係中贏得孩子的合作,引發孩子修復對自己的信念,建構自己的尊嚴和價值,共創一個導向成功的路徑。
――楊瑞珠(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會代言人、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創會理事長)
本書乃曾教授將多年的理論實踐與督導經驗梳理反思,集結精華而成,這是諮商輔導與心理治療領域的重要著作,也是對助人專業養成訓練、實務督導或臨床應用不可或缺的好書。
――趙家琛(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沒有壞孩子,只有氣餒的孩子
衝撞、破壞、攻擊、嗆聲、對立、翻桌、跳樓、拒學、偷竊、說謊……
這些是氣餒的孩子保護其優越感的行為模式。生命的動力是從自卑到優越,孩子不會不經掙扎便豎起白旗,他們會握緊武器奮力維護其優越目標。直接管教行為,徒增其掙扎的強度,無法讓他們改變行為。輔導者必須傾聽他們的人生故事,了解其獨特的生命風格,輔導歷程的每一步都不能偏離鼓勵之道,孩子才能放下手中武器,邁向勇氣之路。
本書是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師曾端真教授,以阿德勒學派的人性觀為經,以傾聽生命故事為緯,提出個案概念化的藍圖,並以16個案例說明如何結合概念化與實務操作,超越表象的次級問題,去探索案主的原級問題。這些案例看似有共同的行為樣貌,實則各自有著獨特的行為目的。個案解析主要在推測案主從補償自卑感與追求優越感的獨特軸線,策略聚焦在引導案主看見自己的優勢,開發其社會情懷,以鼓勵為其勇氣賦能。
作者本著社會情懷的精神,謹守「用他的眼睛去看、用他的耳朵去聽、用他的心去感受」之原則,以鼓勵之道來了解和幫助孩子。本書結合理論與實務,是從事兒童、青少年教育、輔導與心理諮商工作者的職前訓練、専業進修或實務督導的上好參考讀本。
【誠摯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作者曾端真教授治學嚴謹,對於阿德勒學派所下功力之深,國內無人能出其右。本書在我國當前訓練心理師的專業知能上有啟發作用,彌足珍貴。
――劉焜輝(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讀者能藉由本書深入淺出之闡明,為未成年的孩子找到以社會情懷為努力的方向,在諮商與治療的關係中贏得孩子的合作,引發孩子修復對自己的信念,建構自己的尊嚴和價值,共創一個導向成功的路徑。
――楊瑞珠(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會代言人、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創會理事長)
本書乃曾教授將多年的理論實踐與督導經驗梳理反思,集結精華而成,這是諮商輔導與心理治療領域的重要著作,也是對助人專業養成訓練、實務督導或臨床應用不可或缺的好書。
――趙家琛(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