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築百講:1684-2020 高雄經典建築 | 拾書所

見築百講:1684-2020 高雄經典建築

$ 315 元 原價 450
  高雄,這座因高雄港而崛起的港市,在1863年開港,1908年開始築港工程,城市的核心區域陸續填築完成。1919年10月田健治郎任臺灣首任文官總督,在1920年實施地方制度改革,將全臺重劃為臺北、新竹、臺中、臺南和高雄五州,至此「高雄」地名首次出現,取代原來的地名「打狗」,在2020年屆滿一百週年。

  一百年來,高雄的公共建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帶動了街景的改造。高雄逐步擴展成臺灣南部第一大城,座落在城市上的建築,記錄了這座城市的歲月流變。《見築百講》盤點高雄現存文化資產,以及現代化發展下的產業設施、交通建設、學校、宗教、住宅、商業大樓等建築,精選清代至今百件經典建築作品,透過專書出版,讓大眾了解高雄現存的特色建築。

內容摘文
1684-2020 高雄建築發展史

第一階段 1684-1895 清領時期──築城與開港貿易
軍事性建築、教化性建築及外來文化建築

十七世紀初,臺灣因西方大航海時代來臨而浮現歷史舞臺;歷經荷蘭、鄭氏的統治,到了清代,今日高屏地區被劃為鳳山縣,行政中心設於興隆庄,亦即今日左營舊城之所在。高雄於是成為地方治理上的重要區域。

清初臺灣社會不穩、民變不斷,做為地方治理的行政中心,為加強防禦,乃以夯土和莿竹興築、共構出二重城,是為鳳山縣舊城。不幸地,此城在一七八八年林爽文事變中被攻破,導致殘破不堪,縣府於是順勢遷移至今日的鳳山。鳳山新城也取代左營舊城,成為政經中心。

清末,清廷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臺灣被要求開港通商,打狗港一躍成為重要口岸。在港口兩岸的哨船頭與旗後,洋人外商相偕進駐,倉庫商棧、海關、英國領事館和領事官邸也相繼興建,揭開了海港與高雄共榮的序幕。

左營、鳳山和打狗三地,突顯清代高雄三核心的特殊歷史脈絡,文化資產因而顯得多樣化。至今,左營、鳳山並存的「一縣雙城」,以及哨船頭洋風建築與旗津的海防施設,皆成為意涵豐富的文化註腳。

第二階段 1895-1945日治時期──鐵路、築港與現代化.
產業、鐵道、築港及現代化市街

一八九五年,臺灣進入一個不同的歷史階段。日治前期(一八九五一九三○),日人以「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為治理規劃,高雄因而成為臺灣農產品的出口樞紐,而鐵路、現代化港埠和相關施設亦隨之展開。

一九○○年,打狗港至臺南的鐵路修築完成,南臺灣農產品和農產加工品的輸送有所改善,特別是興建於一九○二年的橋仔頭製糖廠,開啟了現代化製糖業,奠定了打狗港與日本的穩定貿易機制。

為了擴大效益,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隨即於一九○四年填築海埔新生地,並於一九○八年正式設置打狗驛,大幅提高海陸運輸的成效。同年,打狗港第一期築港工程展開;到了一九一二年間,新式碼頭、濱線鐵道系統和哈瑪星新市街相繼完成。於是,砂糖、稻米以及後來移植的香蕉等,奠定了高雄港的發展基礎,並開啟港都高雄的歷史底蘊。
日治後期(一九三○-一九四五),日本發動第二次日中戰爭和太平洋戰爭;隨著軍事行動而來的「南進政策」,使得臺灣的戰略地位轉變為「工業臺灣,農業南洋」的治理方針。高雄的發展也順勢進入不同階段。

首先,一九三四年開始建置全臺第一座工業區──戲獅甲工業區,重化工業從此在臨港區生根。其次,陸軍、海軍以及發展中的航空隊,皆著眼於高雄的山海要塞,相繼在壽山、左營、岡山、鳳山、林園、後勁等地建立要塞、軍港、軍用機場、無線電信所和海軍第六燃料廠(煉油廠)。於是,工業、軍事和港共構出高雄做為南臺灣第一大城的文化底蘊。

一九一九年,臺灣總督府展開臺灣行政區的重劃調整,一九二○年正式將「打狗」更名為「高雄」,並將今日的高屏地區劃設為高雄州,州下設高雄郡,而州郡政府皆位在新興高雄。
(未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