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看似困難,其秘訣綜古橫今不變
複製成功經驗,站在先人肩膀看世界
複製的力量,如同等比級數般,讓成功飛速即達
重點,是要有好的複製原料
否則複製了壞習慣,將同癌細胞般,八爪橫行
越古老越美好,先人的智慧,最值得效仿借鏡
就像幹細胞,能迅速生長分化,發揮所長
向古人借鑑:複製經驗、內化運用,讓你不用十年,坐擁倚天
閱讀,就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培養你優秀的智慧幹細胞
一天一則,一年累積37倍智慧力
滴水穿石、聚沙成塔,點滴累積方能成就大千世界
目錄
原來,通向成功的捷徑是複製
立功之本
勾踐臥薪嚐膽
李冰治理岷江
觀鼠慨歎人生志
彼可取而代之
陳平分肉
霍去病為國忘家
蘇武牧羊
馬革裹屍還
班超投筆從戎
曹操五十立大志
聞雞起舞
石勒讀漢書
渥巴錫回歸祖國
左宗棠收復伊犁
立言之本
蔡倫造紙
孔子周遊列國
探索日月星辰的人
王充的特別圖書館
玄奘天竺取經
左思十年著一文
徐霞客遠遊探險
鑑真六次東渡
歐陽修立志改文風
蘇洵焚稿奮發有為
「書巢」博覽
蘇軾「立志讀盡人間書」
皇甫謐忍痛著醫書
二十七年心血的結晶
朱熹拜師求學
朱載堉捨棄王位著書
不求富貴,立志學成
徐光啟力傳西學
吳敬梓矢志著《儒林外史》
嘗擬雄心勝丈夫
談遷孤志不移撰《國榷》
原來,樹立品德的方法是堅持
財富之惑
曾參守節辭賜
周仁不受賜
司馬遷拒禮
雷義獲金付縣曹
楊震慎獨拒禮
管甯割席舉義
甄彬還金
李幼廉不為美色金錢所動
韋貫之不通饋遺
林積還珠不取酬
裴度守義還失物
宋清見利不忘義
許衡不食無主之梨
假銀投河,真金投面
阮湘圃恥得不義財
蔡勉旃堅還亡友財
克己之貴
柳下惠坐懷不亂
子夏內省
楊朱虛己盈人
蕭何慎獨成大事
穆薑克己養孤
陶侃搬磚
羅企生持節守志
裴俠清慎天下最
陸贄清慎遭貶
史盧均不染海事
魯宗道據實上奏
趙叔平數豆正心
程頤克己學聖人
范仲淹食粥心安
劉廷式不棄盲妻
戚景通不自欺
葉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
杜越正心克己
孫嘉淦為官八約自戒
出版序
因為古老,所以美好
——在經典文學中借鑒先賢的品德智慧
中國文學博大精深、浩瀚無邊,無論說理、敘情都蘊含深意。我經常覺得,能看得懂文言文的現代人真的好有福氣,除了能在字裡行間覺察作者的深意、想像文學的美好、探索其中的映像之外,也能毫無障礙地和偉大的文學家們交心、溝通,知古鑑今、學習知識、發現真理。
《越古老越美好》系列叢書,是從《四庫全書》與《筆記小說大觀》中取材、編寫、評述而成的。分別歸類整理成七大主題,編輯成書。每一個主題都在對應當代社會在極速躍進與科技不斷翻新之下,人們心靈的空虛與品德遺失等課題。每一則精選出來的故事均寓意深遠,且極富趣味。對照今日社會百態,即便是過去大家都能嚴守分際的人情世故、待人接物、應對教養、品德教育等簡單的生活倫理,都在人人撻伐道德淪喪聲中,被忽視殆盡。而這些美好的品德教養卻在經典中,處處可見,隨手可得。
我認為,文學的魅力不應該受限於時代、語言、國界的束縛,而文體的表達方式,也不應該只能有一種詮釋方法。中國許多優美的經典文學作品,更不應該受限於文言文的隔閡,而讓今天的讀者望而生畏。浩瀚精彩、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學作品,如果能找到更多元的入門通道,那麼成千上萬冊精彩的創作,將會是人人都喜歡的最佳讀物。
從經典中攫取生活智慧是《越古老越美好》系列叢書的編輯方針,希望讀者能在輕鬆閱讀中,看懂古人的文章內涵與深刻的寓意,領略其思想脈絡,借鑒其中的智慧,落實在現在的生活當中,借鑑學習、延伸應用。
高談文化出版集團 總編輯
許汝紘
內文試閱
曹操五十立大志
三國時期,袁紹以十萬大軍雄踞北方,對只有四萬兵卒的曹操不屑一顧,他驕縱蠻橫,致使謀士許攸憤而投奔曹操,獻出火燒袁軍糧草之計,從而發生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袁紹也在不久之後暴病身亡。袁紹死後,曹操最大的威脅消除了。
曹操帶兵凱旋而歸。一路上,將士們都很興奮,認為袁軍敗退,北方已定,大家可以解甲歸田,過安穩的日子了。但是大勝而歸的曹操卻鬱鬱寡歡,滿腹憂思。
黃昏時分,曹軍來到一高坡前,曹操策馬上坡,遠眺著茫茫暮色和萬丈彩霞,不禁吟道:歲月悠悠,老年已將來臨。轉戰南北,何時能回故鄉?天下沒有統一,我的壯志未酬。戰馬不卸下鞍,鎧甲不離開肩。
謀士郭嘉緊隨其後,默默無言。可是,不遠處卻傳來戰士們悠揚的歌聲:離家數載無音信,姑娘等得煩了心。如今戰勝得回還,喜抬花轎迎親歸。月亮照在我頭上,姑娘不要嫁他人。
原來,此時曹軍上下都認為北方平定,可以安享太平了。但曹操胸中的大志卻是:平定中原,進而統一全國。郭嘉深知曹操之心,於是怒斥那些貪圖安逸的將士,代曹操說出統一中原的大志。曹操見他如此知心,甚為相惜。就在這時,探馬來報:袁紹之子袁尚、袁熙已經投靠東北烏桓,曹操因勢利導,趁機激勵全軍將士直搗烏桓。
兵發烏桓的路上,連日乾旱無雨,將士們口渴難耐,正在無計可施的時候,突然下起了大雨,曹操欣喜若狂。可是誰知連日暴雨,洪水氾濫,行軍速度異常緩慢。這時有謀士建議駐軍休整,但曹操擔心延緩時日錯失良機,執意不肯。這時郭嘉獻出一計:丟棄重物、扔掉盔甲、輕裝上陣。這一計策遭到眾人的反對,因為一旦遭遇敵軍,後果不堪設想。曹操沉思片刻,下令依計而行。
可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在地勢險峻的白狼山,曹軍遭遇烏桓三萬騎兵的伏擊!一時之間,曹軍上下驚惶失措,亂成一團。曹操見此情景,拔出寶劍,高喊:「大家不要驚慌!隨我來!」他帶頭縱馬殺開一條血路,直衝白狼山,在制高點上鎮定自若地指揮作戰。將士們深受鼓舞,奮力拚殺,大敗三萬烏桓騎兵。
隨後,將士們士氣高漲,紛紛要求乘勝追擊,但郭嘉卻堅持反對,並說:「如今諸侯割據勢力,矛盾重重,我們一旦進攻,他們就會聯合抵抗;我們不進攻,他們反而會起內訌,自相殘殺,到時候我們只需坐收漁翁之利!」曹操聽後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採納了郭嘉的建議,按兵不動。可是,幾個月過去了,烏桓毫無動靜,曹操變得非常焦慮、急躁。郭嘉深知其意,便寬慰他再等一等。曹操一聽,大怒道:「等?我已經五十歲了!再等我就…」郭嘉終於明白曹操一直鬱鬱寡歡,是因為他擔心自己已經老了,無法完成統一大業了!
時隔不久,烏桓果然派人攜袁尚、袁熙的頭顱來拜見曹操,曹操由此更加賞識、信任郭嘉。征服烏桓後,曹操信心大增,決定發兵南下。
然而在南下途中,曹軍卻因缺水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艱難險阻,軍心開始渙散。對曹操打擊最大的是:郭嘉因病去世了。此時,年過五十的曹操捫心自問:要不要就此放棄?最後,他毅然決定繼續統兵南下。南下途經渤海時,曹操臨海憑眺,看著驚濤拍岸,巨浪滔天,寫下了著名的詩篇(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自此,他更加堅定意志,再也沒有消沉,直到統一中原。
觸類旁通
三國時期的曹操是個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物,等到自己五十歲的時候,還沒有殺出一片真正屬於自己的天下,曹操當時的鬱悶心情可想而知。而曹操卻從未想過放棄,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之下,遲暮之年的曹操終於平定了北方。
每個人都應該在很小的時候就立下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但是即使到了三、四十歲以後仍然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也千萬不要隨意放棄,只有永遠堅持不懈的奮鬥,才有可能實現最終的目標。
左宗棠收復伊犁
清朝光緒年間的皇宮中,慈禧太后正在召見大學士文祥和欽差大臣兼陝甘總督左宗棠。左宗棠常年駐守陝甘一帶,此次進京主要是為了商議收復新疆一事。原來,沙俄扶植的浩罕汗國軍官阿古柏,屢次侵入我國領土新疆,占領了許多城市。左宗棠想說服朝廷允許他率領精兵五萬,收復新疆失地。朝廷上下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儘管遭到李鴻章的極力反對,然而在文祥和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的支持下,慈禧太后最終答應了左宗棠的請求,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左宗棠日夜兼程趕回蘭州城後,立即進行軍事部署,他召來自己最得力的助手劉錦堂和金順,商議方略。幾個月後,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左宗棠大軍初戰告捷。這時,以李鴻章為首的主和派卻極力主張見好就收、立刻停戰,以示誠意;而且,一向支持他的文祥也已經去世了。左宗棠受到的壓力非常大,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但是,他並沒有退縮,而是一次一次的上書慈禧太后,要求擴大戰果,直到收復全部失地為止。終於,朝廷被左宗棠的一片赤誠之心感動,下令讓他即日西進,擒住阿古柏。但是,幾個月過去了,阿古柏卻一直杳無音信。於是,李鴻章又開始嘀咕了,認為左宗棠年邁無用,靠他主持戰事,只怕收復新疆無望,還會損失朝廷的大批軍餉。正在疑惑之時,左宗棠的捷報傳來:阿古柏大敗,走投無路,自殺身亡!李鴻章啞口無言了。
大敗阿古柏之後,助手劉錦堂和金順主張乘勝追擊,但是左宗棠卻不同意,其實他並不是懼怕俄國人,而是想休整軍隊、調整策略。於是,戰事便告一段落。左宗棠隨即向朝廷上奏,要求在新疆設立行省,並與俄國協議歸還伊犁地區。慈禧太后召集群臣商議,大家一致同意,但派誰去談判又成為了爭論的話題,翁同龢提議由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帶隊談判,但是李鴻章卻極力推薦崇厚,雙方爭論不休。最後,李鴻章得勝,慈禧太后決定派崇厚出使俄國。
左宗棠得知這個消息,不禁拍案而起:「崇厚可是個出了名的糊塗蟲!這不是存心向俄國人示弱嗎?」劉錦堂勸慰道:「不管誰出使,總不會讓俄國占了便宜。」但是,事與願違,偏偏崇厚簽下了喪權辱國的條約:打了勝仗,卻還要割地賠款。文武百官們義憤填膺,紛紛上奏朝廷。慈禧太后見勢頭不妙,大罵李鴻章,下令逮捕崇厚,並責成曾紀澤率領官員前往俄國重新談判。曾紀澤臨行前,左宗棠親自為他餞行,並囑咐說:「此次收復伊犁全靠你我二人。萬世功業,在此一舉,你只管放心赴俄,西北軍務,包在我身上!」曾紀澤鄭重地點點頭,記住了他的囑託。
送走了曾紀澤,回到肅州城後,左宗棠突然吩咐手下為自己買了一口棺材,神情嚴肅的說:「此次出關,生死未卜,我要帶口棺材,不收回伊犁,不生還肅州!」眾將士都深受感動。隨後,左宗棠便命衛兵抬著棺材,自己率領著大軍浩浩蕩蕩地向伊犁挺進,為曾紀澤的赴俄談判打下了堅實的軍事基礎。俄國人聽說左宗棠屯兵關外準備了兩個月,更加不敢輕舉妄動。最後,這次談判以雙方簽訂《中俄伊犁條約》,中方獲勝,收復伊犁地區而告終。
觸類旁通
清朝時期,我國西北部和東北部邊境經常受到俄國人的騷擾,左宗棠就是當時清朝的真正鬥士,帶棺出征,不收回伊犁不生還肅州,這就是左宗棠的理想和誓言。而在實現誓言的過程中,左宗棠從來都沒有動搖過決心,最終幫助清廷順利收回了伊犁。
有的人喜歡立下很不切實際的誓言和目標,但是遇到一點小的挫折和困難就打退堂鼓,這是很難實現理想的。而著名的大英雄左宗棠抬著棺木去和敵人戰鬥,光這份決心和鬥志,就足以戰勝任何敵人。
玄奘天竺取經
唐朝西北邊疆,荒涼的戈壁灘上有兩個中年和尚風塵僕僕地行進著,其中那位師兄就是玄奘,他與師弟兩人長途跋涉,同往天竺取經。
他們來到關卡前,請求守門將領准許過關。將領非但不答應,還將兩人當成突厥的奸細,不由分說就將他們關押起來。將領經過嚴厲的逼問,一無所獲,一怒之下要將兩人斬首示眾。師弟一聽,嚇得渾身直哆嗦,語無倫次地要求返回長安。玄奘冷靜地曉之以理,他說:「目前國內佛學一片空白,令人深感遺憾,若能去天竺取回真經,解答眾佛徒的困惑,當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況且,突厥屢次侵犯我邊疆,殺我百姓,惡如豺狼,人人得而誅之,我們怎麼會去給他們報信呢?」最終,將領被玄奘的一片誠心所打動,破例放兩人出關。臨別時,將領提醒玄奘:「從長安到天竺,漫漫征途幾萬里,這後面就是一望無際的茫茫大漠,而且還要爬雪山,過草地,恐怕你們還沒走多遠就已經葬身在沙海之中了。」果然,沒走多遠,眼前就出現了茫茫無際的沙漠,巨大的龍捲風夾著沙土扶搖直上幾百公尺高,差點將兩人捲向半空。但這些艱難險阻都沒有動搖玄奘西去取經的決心和意志。
數月之後,兩人來到高昌國,發現舉國上下非常推崇佛教。國王聽說來了兩位從唐朝來天竺取經的和尚,非常高興,將他們奉為上賓。國王告訴他們:國民都很信仰佛教,但卻無人能為百姓闡釋佛理。他希望玄奘兩人能留在高昌國傳經講道。為了打動兩人的心,國王開出了十分豐厚的條件:封兩人為護國法師,建一座全國最大的寺院供養兩人,且加賞黃金百兩,駿馬千匹。師弟有些動搖了,但玄奘斷然拒絕。國王看出了師弟的心思,故意岔開話題,草草了事。然而到了夜裡,國王偷偷來到師弟的房間,兩人談妥了所有的條件。
第二天一大早,玄奘找到師弟催促他啟程,師弟故意拖延時間,含糊其詞。玄奘看出其中必有內情,與師弟發生了爭執,國王一怒之下將玄奘押入天牢。玄奘為了能西去取經,絕食三天三夜,且滴水不沾,國王聽說這件事後,有些感動了。
一天深夜,玄奘突然驚喜的發現四周無人,他趕忙收拾行李,悄悄地溜了出去,一路跌跌撞撞,連滾帶爬,沒命的奔跑著。這時,背後傳來忽高忽低的叫喊聲,玄奘回頭一看,一條長長的「火龍」綿延而來,知道一定是有人追來了。他心裡一急,腳步不禁加快了,卻不慎滑了一跤。這時喊聲越來越近了,玄奘絕望地仰天長歎:「沒想到我葬身異國他鄉,只可惜取經無望了。唉!」但追兵跑過來卻沒有擒拿玄奘,原來他們是奉國王的命令,前來護送玄奘西天取經的,玄奘喜出望外。士兵們牽來一匹白馬,說:「這是我們國家最好的一匹馬,能日行千里,國王吩咐送給您。」隨後,士兵又掏出一封信,說:「這是我們國王寫給沿途各國國王的文書,遇到什麼困難可以請他們幫忙。」玄奘感激不盡,朝王宮的方向拜了又拜,騎馬西去了。
他一路穿越雪山,歷經艱難險阻,終於到達了天竺,拜摩揭陀國佛學造詣最深的戒賢法師為師,苦讀經書。十幾年後,他成為天竺學問最深的佛學大師。很多人都勸他留在天竺,但他都拒絕了,他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更沒有忘記自己的國家。終於,他帶著大量的經書又回到了長安。
觸類旁通
西遊記的故事在我國民間流傳甚廣,雖版本各有不同,但有一點卻是一致的,那就是玄奘不辭千辛萬苦和艱難險阻,立志一定要取到真經,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志向,始終值得我們學習。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沒有人會是一帆風順的,如果遇到一點困難和挫折就止步不前,甚至後退,那就永遠都不可能到達最終的目的地。只有像玄奘一樣,無論經受什麼艱難困苦,都設法度過,才能最終取得輝煌的成就。
複製成功經驗,站在先人肩膀看世界
複製的力量,如同等比級數般,讓成功飛速即達
重點,是要有好的複製原料
否則複製了壞習慣,將同癌細胞般,八爪橫行
越古老越美好,先人的智慧,最值得效仿借鏡
就像幹細胞,能迅速生長分化,發揮所長
向古人借鑑:複製經驗、內化運用,讓你不用十年,坐擁倚天
閱讀,就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培養你優秀的智慧幹細胞
一天一則,一年累積37倍智慧力
滴水穿石、聚沙成塔,點滴累積方能成就大千世界
目錄
原來,通向成功的捷徑是複製
立功之本
勾踐臥薪嚐膽
李冰治理岷江
觀鼠慨歎人生志
彼可取而代之
陳平分肉
霍去病為國忘家
蘇武牧羊
馬革裹屍還
班超投筆從戎
曹操五十立大志
聞雞起舞
石勒讀漢書
渥巴錫回歸祖國
左宗棠收復伊犁
立言之本
蔡倫造紙
孔子周遊列國
探索日月星辰的人
王充的特別圖書館
玄奘天竺取經
左思十年著一文
徐霞客遠遊探險
鑑真六次東渡
歐陽修立志改文風
蘇洵焚稿奮發有為
「書巢」博覽
蘇軾「立志讀盡人間書」
皇甫謐忍痛著醫書
二十七年心血的結晶
朱熹拜師求學
朱載堉捨棄王位著書
不求富貴,立志學成
徐光啟力傳西學
吳敬梓矢志著《儒林外史》
嘗擬雄心勝丈夫
談遷孤志不移撰《國榷》
原來,樹立品德的方法是堅持
財富之惑
曾參守節辭賜
周仁不受賜
司馬遷拒禮
雷義獲金付縣曹
楊震慎獨拒禮
管甯割席舉義
甄彬還金
李幼廉不為美色金錢所動
韋貫之不通饋遺
林積還珠不取酬
裴度守義還失物
宋清見利不忘義
許衡不食無主之梨
假銀投河,真金投面
阮湘圃恥得不義財
蔡勉旃堅還亡友財
克己之貴
柳下惠坐懷不亂
子夏內省
楊朱虛己盈人
蕭何慎獨成大事
穆薑克己養孤
陶侃搬磚
羅企生持節守志
裴俠清慎天下最
陸贄清慎遭貶
史盧均不染海事
魯宗道據實上奏
趙叔平數豆正心
程頤克己學聖人
范仲淹食粥心安
劉廷式不棄盲妻
戚景通不自欺
葉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
杜越正心克己
孫嘉淦為官八約自戒
出版序
因為古老,所以美好
——在經典文學中借鑒先賢的品德智慧
中國文學博大精深、浩瀚無邊,無論說理、敘情都蘊含深意。我經常覺得,能看得懂文言文的現代人真的好有福氣,除了能在字裡行間覺察作者的深意、想像文學的美好、探索其中的映像之外,也能毫無障礙地和偉大的文學家們交心、溝通,知古鑑今、學習知識、發現真理。
《越古老越美好》系列叢書,是從《四庫全書》與《筆記小說大觀》中取材、編寫、評述而成的。分別歸類整理成七大主題,編輯成書。每一個主題都在對應當代社會在極速躍進與科技不斷翻新之下,人們心靈的空虛與品德遺失等課題。每一則精選出來的故事均寓意深遠,且極富趣味。對照今日社會百態,即便是過去大家都能嚴守分際的人情世故、待人接物、應對教養、品德教育等簡單的生活倫理,都在人人撻伐道德淪喪聲中,被忽視殆盡。而這些美好的品德教養卻在經典中,處處可見,隨手可得。
我認為,文學的魅力不應該受限於時代、語言、國界的束縛,而文體的表達方式,也不應該只能有一種詮釋方法。中國許多優美的經典文學作品,更不應該受限於文言文的隔閡,而讓今天的讀者望而生畏。浩瀚精彩、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學作品,如果能找到更多元的入門通道,那麼成千上萬冊精彩的創作,將會是人人都喜歡的最佳讀物。
從經典中攫取生活智慧是《越古老越美好》系列叢書的編輯方針,希望讀者能在輕鬆閱讀中,看懂古人的文章內涵與深刻的寓意,領略其思想脈絡,借鑒其中的智慧,落實在現在的生活當中,借鑑學習、延伸應用。
高談文化出版集團 總編輯
許汝紘
內文試閱
曹操五十立大志
三國時期,袁紹以十萬大軍雄踞北方,對只有四萬兵卒的曹操不屑一顧,他驕縱蠻橫,致使謀士許攸憤而投奔曹操,獻出火燒袁軍糧草之計,從而發生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袁紹也在不久之後暴病身亡。袁紹死後,曹操最大的威脅消除了。
曹操帶兵凱旋而歸。一路上,將士們都很興奮,認為袁軍敗退,北方已定,大家可以解甲歸田,過安穩的日子了。但是大勝而歸的曹操卻鬱鬱寡歡,滿腹憂思。
黃昏時分,曹軍來到一高坡前,曹操策馬上坡,遠眺著茫茫暮色和萬丈彩霞,不禁吟道:歲月悠悠,老年已將來臨。轉戰南北,何時能回故鄉?天下沒有統一,我的壯志未酬。戰馬不卸下鞍,鎧甲不離開肩。
謀士郭嘉緊隨其後,默默無言。可是,不遠處卻傳來戰士們悠揚的歌聲:離家數載無音信,姑娘等得煩了心。如今戰勝得回還,喜抬花轎迎親歸。月亮照在我頭上,姑娘不要嫁他人。
原來,此時曹軍上下都認為北方平定,可以安享太平了。但曹操胸中的大志卻是:平定中原,進而統一全國。郭嘉深知曹操之心,於是怒斥那些貪圖安逸的將士,代曹操說出統一中原的大志。曹操見他如此知心,甚為相惜。就在這時,探馬來報:袁紹之子袁尚、袁熙已經投靠東北烏桓,曹操因勢利導,趁機激勵全軍將士直搗烏桓。
兵發烏桓的路上,連日乾旱無雨,將士們口渴難耐,正在無計可施的時候,突然下起了大雨,曹操欣喜若狂。可是誰知連日暴雨,洪水氾濫,行軍速度異常緩慢。這時有謀士建議駐軍休整,但曹操擔心延緩時日錯失良機,執意不肯。這時郭嘉獻出一計:丟棄重物、扔掉盔甲、輕裝上陣。這一計策遭到眾人的反對,因為一旦遭遇敵軍,後果不堪設想。曹操沉思片刻,下令依計而行。
可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在地勢險峻的白狼山,曹軍遭遇烏桓三萬騎兵的伏擊!一時之間,曹軍上下驚惶失措,亂成一團。曹操見此情景,拔出寶劍,高喊:「大家不要驚慌!隨我來!」他帶頭縱馬殺開一條血路,直衝白狼山,在制高點上鎮定自若地指揮作戰。將士們深受鼓舞,奮力拚殺,大敗三萬烏桓騎兵。
隨後,將士們士氣高漲,紛紛要求乘勝追擊,但郭嘉卻堅持反對,並說:「如今諸侯割據勢力,矛盾重重,我們一旦進攻,他們就會聯合抵抗;我們不進攻,他們反而會起內訌,自相殘殺,到時候我們只需坐收漁翁之利!」曹操聽後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採納了郭嘉的建議,按兵不動。可是,幾個月過去了,烏桓毫無動靜,曹操變得非常焦慮、急躁。郭嘉深知其意,便寬慰他再等一等。曹操一聽,大怒道:「等?我已經五十歲了!再等我就…」郭嘉終於明白曹操一直鬱鬱寡歡,是因為他擔心自己已經老了,無法完成統一大業了!
時隔不久,烏桓果然派人攜袁尚、袁熙的頭顱來拜見曹操,曹操由此更加賞識、信任郭嘉。征服烏桓後,曹操信心大增,決定發兵南下。
然而在南下途中,曹軍卻因缺水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艱難險阻,軍心開始渙散。對曹操打擊最大的是:郭嘉因病去世了。此時,年過五十的曹操捫心自問:要不要就此放棄?最後,他毅然決定繼續統兵南下。南下途經渤海時,曹操臨海憑眺,看著驚濤拍岸,巨浪滔天,寫下了著名的詩篇(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自此,他更加堅定意志,再也沒有消沉,直到統一中原。
觸類旁通
三國時期的曹操是個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物,等到自己五十歲的時候,還沒有殺出一片真正屬於自己的天下,曹操當時的鬱悶心情可想而知。而曹操卻從未想過放棄,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之下,遲暮之年的曹操終於平定了北方。
每個人都應該在很小的時候就立下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但是即使到了三、四十歲以後仍然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也千萬不要隨意放棄,只有永遠堅持不懈的奮鬥,才有可能實現最終的目標。
左宗棠收復伊犁
清朝光緒年間的皇宮中,慈禧太后正在召見大學士文祥和欽差大臣兼陝甘總督左宗棠。左宗棠常年駐守陝甘一帶,此次進京主要是為了商議收復新疆一事。原來,沙俄扶植的浩罕汗國軍官阿古柏,屢次侵入我國領土新疆,占領了許多城市。左宗棠想說服朝廷允許他率領精兵五萬,收復新疆失地。朝廷上下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儘管遭到李鴻章的極力反對,然而在文祥和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的支持下,慈禧太后最終答應了左宗棠的請求,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左宗棠日夜兼程趕回蘭州城後,立即進行軍事部署,他召來自己最得力的助手劉錦堂和金順,商議方略。幾個月後,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左宗棠大軍初戰告捷。這時,以李鴻章為首的主和派卻極力主張見好就收、立刻停戰,以示誠意;而且,一向支持他的文祥也已經去世了。左宗棠受到的壓力非常大,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但是,他並沒有退縮,而是一次一次的上書慈禧太后,要求擴大戰果,直到收復全部失地為止。終於,朝廷被左宗棠的一片赤誠之心感動,下令讓他即日西進,擒住阿古柏。但是,幾個月過去了,阿古柏卻一直杳無音信。於是,李鴻章又開始嘀咕了,認為左宗棠年邁無用,靠他主持戰事,只怕收復新疆無望,還會損失朝廷的大批軍餉。正在疑惑之時,左宗棠的捷報傳來:阿古柏大敗,走投無路,自殺身亡!李鴻章啞口無言了。
大敗阿古柏之後,助手劉錦堂和金順主張乘勝追擊,但是左宗棠卻不同意,其實他並不是懼怕俄國人,而是想休整軍隊、調整策略。於是,戰事便告一段落。左宗棠隨即向朝廷上奏,要求在新疆設立行省,並與俄國協議歸還伊犁地區。慈禧太后召集群臣商議,大家一致同意,但派誰去談判又成為了爭論的話題,翁同龢提議由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帶隊談判,但是李鴻章卻極力推薦崇厚,雙方爭論不休。最後,李鴻章得勝,慈禧太后決定派崇厚出使俄國。
左宗棠得知這個消息,不禁拍案而起:「崇厚可是個出了名的糊塗蟲!這不是存心向俄國人示弱嗎?」劉錦堂勸慰道:「不管誰出使,總不會讓俄國占了便宜。」但是,事與願違,偏偏崇厚簽下了喪權辱國的條約:打了勝仗,卻還要割地賠款。文武百官們義憤填膺,紛紛上奏朝廷。慈禧太后見勢頭不妙,大罵李鴻章,下令逮捕崇厚,並責成曾紀澤率領官員前往俄國重新談判。曾紀澤臨行前,左宗棠親自為他餞行,並囑咐說:「此次收復伊犁全靠你我二人。萬世功業,在此一舉,你只管放心赴俄,西北軍務,包在我身上!」曾紀澤鄭重地點點頭,記住了他的囑託。
送走了曾紀澤,回到肅州城後,左宗棠突然吩咐手下為自己買了一口棺材,神情嚴肅的說:「此次出關,生死未卜,我要帶口棺材,不收回伊犁,不生還肅州!」眾將士都深受感動。隨後,左宗棠便命衛兵抬著棺材,自己率領著大軍浩浩蕩蕩地向伊犁挺進,為曾紀澤的赴俄談判打下了堅實的軍事基礎。俄國人聽說左宗棠屯兵關外準備了兩個月,更加不敢輕舉妄動。最後,這次談判以雙方簽訂《中俄伊犁條約》,中方獲勝,收復伊犁地區而告終。
觸類旁通
清朝時期,我國西北部和東北部邊境經常受到俄國人的騷擾,左宗棠就是當時清朝的真正鬥士,帶棺出征,不收回伊犁不生還肅州,這就是左宗棠的理想和誓言。而在實現誓言的過程中,左宗棠從來都沒有動搖過決心,最終幫助清廷順利收回了伊犁。
有的人喜歡立下很不切實際的誓言和目標,但是遇到一點小的挫折和困難就打退堂鼓,這是很難實現理想的。而著名的大英雄左宗棠抬著棺木去和敵人戰鬥,光這份決心和鬥志,就足以戰勝任何敵人。
玄奘天竺取經
唐朝西北邊疆,荒涼的戈壁灘上有兩個中年和尚風塵僕僕地行進著,其中那位師兄就是玄奘,他與師弟兩人長途跋涉,同往天竺取經。
他們來到關卡前,請求守門將領准許過關。將領非但不答應,還將兩人當成突厥的奸細,不由分說就將他們關押起來。將領經過嚴厲的逼問,一無所獲,一怒之下要將兩人斬首示眾。師弟一聽,嚇得渾身直哆嗦,語無倫次地要求返回長安。玄奘冷靜地曉之以理,他說:「目前國內佛學一片空白,令人深感遺憾,若能去天竺取回真經,解答眾佛徒的困惑,當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況且,突厥屢次侵犯我邊疆,殺我百姓,惡如豺狼,人人得而誅之,我們怎麼會去給他們報信呢?」最終,將領被玄奘的一片誠心所打動,破例放兩人出關。臨別時,將領提醒玄奘:「從長安到天竺,漫漫征途幾萬里,這後面就是一望無際的茫茫大漠,而且還要爬雪山,過草地,恐怕你們還沒走多遠就已經葬身在沙海之中了。」果然,沒走多遠,眼前就出現了茫茫無際的沙漠,巨大的龍捲風夾著沙土扶搖直上幾百公尺高,差點將兩人捲向半空。但這些艱難險阻都沒有動搖玄奘西去取經的決心和意志。
數月之後,兩人來到高昌國,發現舉國上下非常推崇佛教。國王聽說來了兩位從唐朝來天竺取經的和尚,非常高興,將他們奉為上賓。國王告訴他們:國民都很信仰佛教,但卻無人能為百姓闡釋佛理。他希望玄奘兩人能留在高昌國傳經講道。為了打動兩人的心,國王開出了十分豐厚的條件:封兩人為護國法師,建一座全國最大的寺院供養兩人,且加賞黃金百兩,駿馬千匹。師弟有些動搖了,但玄奘斷然拒絕。國王看出了師弟的心思,故意岔開話題,草草了事。然而到了夜裡,國王偷偷來到師弟的房間,兩人談妥了所有的條件。
第二天一大早,玄奘找到師弟催促他啟程,師弟故意拖延時間,含糊其詞。玄奘看出其中必有內情,與師弟發生了爭執,國王一怒之下將玄奘押入天牢。玄奘為了能西去取經,絕食三天三夜,且滴水不沾,國王聽說這件事後,有些感動了。
一天深夜,玄奘突然驚喜的發現四周無人,他趕忙收拾行李,悄悄地溜了出去,一路跌跌撞撞,連滾帶爬,沒命的奔跑著。這時,背後傳來忽高忽低的叫喊聲,玄奘回頭一看,一條長長的「火龍」綿延而來,知道一定是有人追來了。他心裡一急,腳步不禁加快了,卻不慎滑了一跤。這時喊聲越來越近了,玄奘絕望地仰天長歎:「沒想到我葬身異國他鄉,只可惜取經無望了。唉!」但追兵跑過來卻沒有擒拿玄奘,原來他們是奉國王的命令,前來護送玄奘西天取經的,玄奘喜出望外。士兵們牽來一匹白馬,說:「這是我們國家最好的一匹馬,能日行千里,國王吩咐送給您。」隨後,士兵又掏出一封信,說:「這是我們國王寫給沿途各國國王的文書,遇到什麼困難可以請他們幫忙。」玄奘感激不盡,朝王宮的方向拜了又拜,騎馬西去了。
他一路穿越雪山,歷經艱難險阻,終於到達了天竺,拜摩揭陀國佛學造詣最深的戒賢法師為師,苦讀經書。十幾年後,他成為天竺學問最深的佛學大師。很多人都勸他留在天竺,但他都拒絕了,他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更沒有忘記自己的國家。終於,他帶著大量的經書又回到了長安。
觸類旁通
西遊記的故事在我國民間流傳甚廣,雖版本各有不同,但有一點卻是一致的,那就是玄奘不辭千辛萬苦和艱難險阻,立志一定要取到真經,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志向,始終值得我們學習。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沒有人會是一帆風順的,如果遇到一點困難和挫折就止步不前,甚至後退,那就永遠都不可能到達最終的目的地。只有像玄奘一樣,無論經受什麼艱難困苦,都設法度過,才能最終取得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