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站在萬隆的肩膀上思考中國與世界〉/王智明
「第三世界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個方案」,印度裔美國學者維賈‧普拉沙德(Vijay Prashad)在他的著作《較黑的國度》如此宣告。仔細梳理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亞非拉集會——從1928年在布魯塞爾召開的反帝國主義聯盟會議,經1955年的萬隆會議,再到1961年在貝爾格萊德召開的不結盟運動會議和1966年在哈瓦那召開的三洲會議,乃至1970年代末在新德里、金斯敦、新加坡和麥加發生的反挫——普拉沙德勾勒了一個世紀以來,第三世界團結合作的歷史圖景及其挫折,突顯了第三世界改造世界的努力,至今未竟全功。然而,儘管第三世界方案在1970年代遭受頓挫,它畢竟埋下了一顆追求和平、麵包與正義的種子,在國際體系中逐漸發芽與茁壯。在姐妹作《較窮的國家》裡,普拉沙德就強調,從1957年成立的國際核能委員會,到1964年77國集團(G77)的創設,乃至於1967年恢復運作的東南亞國協,再到聯合國理事會在1973年提出的新國際經濟秩序決議和2009年出現的金磚四國——這一連串的體制性建設,形成了冷戰後對單極化全球秩序最主要的抵抗力量。這個今日所謂的「全球南方」,雖然無可避免地也摻和在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發展當中,但在普拉沙德看來,它仍然代表了正義之聲,一個「抗議的世界」,抗議西方對人類共有資源、尊嚴與權利的竊奪,以及對民主體制與現代性承諾的弱化。換句話說,從第三世界到全球南方,雖然修辭改變了,但追求全世界的和平發展與民主公義仍是不變的期待。這也是後冷戰全球化三十年後,儘管不少當年的發展中國家已迎頭趕上,萬隆精神仍在發散、召喚的原因之一。
毫無疑問,後冷戰全球化以來,發展最為迅猛、成就最為耀眼的國家,當屬中國。即令當前國際處境難險,正深陷貿易戰的泥沼當中,中國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不同於西方的另類發展道路,並為全球南方的崛起與世界秩序的變化提供經濟與政治的動能。不論喜不喜歡中國,視之為威脅或相信它必然崩潰,中國對全球政治與經濟的影響力早已不容忽視,其意義也不僅僅只止於大國崛起這般的爭霸想像,而是更為深刻而悠長的文明軸心轉移以及普世價值的重構。如果說,中國崛起代表的不只是自身的復興,而是第三世界/全球南方的蘇醒,那麼中國崛起的成敗就不在於自身的霸業能否長久,而在於全球去殖民化的宏圖最終是否成功:能否改造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體質,使得競爭能夠服務於和平與平等?能否改變全球財富與資源不均的狀況,以民主分配取代個人積累?能否在全球永續、平等互惠的基礎上重新打造現代性的結構與意義,讓地球也能休養生息,讓萬物黎民同享生機?因此,不論是「一帶一路」的戰略,或是便攜通訊技術的發展,還是物聯網與大數據商務的推進,中國發展的問題都必然與全球南方和國際秩序的變化產生關聯,乃至造成關鍵性的影響。作為一個有幸在全球結構轉移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國家,中國願意與否,都必須接受考驗,認真思考自己與全球南方的關係,交出一份令人信服的答卷。近百年前,孫文在神戶對崛起日本的提問,如今似乎已經來到了中國的面前。
在這個意義上,如今再提第三世界,絕不是為了重回冷戰對抗的老路,或是再提依附發展的陳腔,而是希望在中國崛起這個新的歷史條件底下,重新思考與啟動去殖民方案。所謂「去殖民」,並不是一種義和團式的反西方口號,而是對當代世界生成的一種深刻認識:它不僅強調當代世界的構造源於五百年前西方的資本與領土擴張,更體認到權力運作的本質乃是殖民——以強凌弱——的動力,以及我們對於現代文明的認識往往通過了殖民歷史與意識的折射,隱含一種進化論思維的兩極反應——要不崇尚西方、貶低自身(所謂全盤西化),要不就是在已然枯朽的傳統中尋找自我的鏡像與抵抗的安慰(所謂自我東方化)。前者是殖民下的自卑,後者是反殖民的自大與自溺,兩者透露的都是自我的喪失。第三世界的去殖民方案所期待的,恰恰是透過知識與認識論的解放,鬆動殖民歷史與結構對第三世界主體的挾持,從而打開一個平等多元的視野(文化雖然不同,未必有高低之別):一方面將自我從西方與傳統的鏡像中釋放,轉向多元他者的參照,另一方面重新審視那些形塑現代自我的價值與教條——既要重新打開那些被西方現代文明所閉鎖的文化和思想,更要批判地檢視支撐這些文化與思想的歷史條件與話語權力,讓那些被「現代/進步」打為「封建落後」,乃至「反革命」的過去得以重新回到當前,作為自我主體與思想再發展的資源。同時,借著彼此參照與認可,建構一條不同於西方的發展路徑,並在發展進程中,警醒與克服自身權力的殖民性質。我們相信,從第三世界到全球南方的集結,儘管多受頓挫,但就其歷史與現實——從政治結盟重構地緣政治的板塊,到援助合作改變資本市場的體質——都飽含去殖民的精神。在中國深入世界、改變世界的當前,我們更需要對其歷史實踐以及精神內涵予以關注和反思,作為反求諸己的前提。「思想第三世界」這個專題,正是一次這樣的嘗試。
(文章未完……)
「第三世界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個方案」,印度裔美國學者維賈‧普拉沙德(Vijay Prashad)在他的著作《較黑的國度》如此宣告。仔細梳理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亞非拉集會——從1928年在布魯塞爾召開的反帝國主義聯盟會議,經1955年的萬隆會議,再到1961年在貝爾格萊德召開的不結盟運動會議和1966年在哈瓦那召開的三洲會議,乃至1970年代末在新德里、金斯敦、新加坡和麥加發生的反挫——普拉沙德勾勒了一個世紀以來,第三世界團結合作的歷史圖景及其挫折,突顯了第三世界改造世界的努力,至今未竟全功。然而,儘管第三世界方案在1970年代遭受頓挫,它畢竟埋下了一顆追求和平、麵包與正義的種子,在國際體系中逐漸發芽與茁壯。在姐妹作《較窮的國家》裡,普拉沙德就強調,從1957年成立的國際核能委員會,到1964年77國集團(G77)的創設,乃至於1967年恢復運作的東南亞國協,再到聯合國理事會在1973年提出的新國際經濟秩序決議和2009年出現的金磚四國——這一連串的體制性建設,形成了冷戰後對單極化全球秩序最主要的抵抗力量。這個今日所謂的「全球南方」,雖然無可避免地也摻和在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發展當中,但在普拉沙德看來,它仍然代表了正義之聲,一個「抗議的世界」,抗議西方對人類共有資源、尊嚴與權利的竊奪,以及對民主體制與現代性承諾的弱化。換句話說,從第三世界到全球南方,雖然修辭改變了,但追求全世界的和平發展與民主公義仍是不變的期待。這也是後冷戰全球化三十年後,儘管不少當年的發展中國家已迎頭趕上,萬隆精神仍在發散、召喚的原因之一。
毫無疑問,後冷戰全球化以來,發展最為迅猛、成就最為耀眼的國家,當屬中國。即令當前國際處境難險,正深陷貿易戰的泥沼當中,中國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不同於西方的另類發展道路,並為全球南方的崛起與世界秩序的變化提供經濟與政治的動能。不論喜不喜歡中國,視之為威脅或相信它必然崩潰,中國對全球政治與經濟的影響力早已不容忽視,其意義也不僅僅只止於大國崛起這般的爭霸想像,而是更為深刻而悠長的文明軸心轉移以及普世價值的重構。如果說,中國崛起代表的不只是自身的復興,而是第三世界/全球南方的蘇醒,那麼中國崛起的成敗就不在於自身的霸業能否長久,而在於全球去殖民化的宏圖最終是否成功:能否改造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體質,使得競爭能夠服務於和平與平等?能否改變全球財富與資源不均的狀況,以民主分配取代個人積累?能否在全球永續、平等互惠的基礎上重新打造現代性的結構與意義,讓地球也能休養生息,讓萬物黎民同享生機?因此,不論是「一帶一路」的戰略,或是便攜通訊技術的發展,還是物聯網與大數據商務的推進,中國發展的問題都必然與全球南方和國際秩序的變化產生關聯,乃至造成關鍵性的影響。作為一個有幸在全球結構轉移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國家,中國願意與否,都必須接受考驗,認真思考自己與全球南方的關係,交出一份令人信服的答卷。近百年前,孫文在神戶對崛起日本的提問,如今似乎已經來到了中國的面前。
在這個意義上,如今再提第三世界,絕不是為了重回冷戰對抗的老路,或是再提依附發展的陳腔,而是希望在中國崛起這個新的歷史條件底下,重新思考與啟動去殖民方案。所謂「去殖民」,並不是一種義和團式的反西方口號,而是對當代世界生成的一種深刻認識:它不僅強調當代世界的構造源於五百年前西方的資本與領土擴張,更體認到權力運作的本質乃是殖民——以強凌弱——的動力,以及我們對於現代文明的認識往往通過了殖民歷史與意識的折射,隱含一種進化論思維的兩極反應——要不崇尚西方、貶低自身(所謂全盤西化),要不就是在已然枯朽的傳統中尋找自我的鏡像與抵抗的安慰(所謂自我東方化)。前者是殖民下的自卑,後者是反殖民的自大與自溺,兩者透露的都是自我的喪失。第三世界的去殖民方案所期待的,恰恰是透過知識與認識論的解放,鬆動殖民歷史與結構對第三世界主體的挾持,從而打開一個平等多元的視野(文化雖然不同,未必有高低之別):一方面將自我從西方與傳統的鏡像中釋放,轉向多元他者的參照,另一方面重新審視那些形塑現代自我的價值與教條——既要重新打開那些被西方現代文明所閉鎖的文化和思想,更要批判地檢視支撐這些文化與思想的歷史條件與話語權力,讓那些被「現代/進步」打為「封建落後」,乃至「反革命」的過去得以重新回到當前,作為自我主體與思想再發展的資源。同時,借著彼此參照與認可,建構一條不同於西方的發展路徑,並在發展進程中,警醒與克服自身權力的殖民性質。我們相信,從第三世界到全球南方的集結,儘管多受頓挫,但就其歷史與現實——從政治結盟重構地緣政治的板塊,到援助合作改變資本市場的體質——都飽含去殖民的精神。在中國深入世界、改變世界的當前,我們更需要對其歷史實踐以及精神內涵予以關注和反思,作為反求諸己的前提。「思想第三世界」這個專題,正是一次這樣的嘗試。
(文章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