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宜蘭人的紙廠記憶,書寫百年史
我們每天都跟紙相處,但我們不了解紙張的故事,也不了解造紙人的故事。東南亞最大的造紙廠曾經在台灣,這段故事卻成了一個被遺忘的過去。透過中興紙廠百年史,我們了解的不只是人與紙的關係,也將了解紙對宜蘭的影響,並為理解台灣和東亞的近代發展史增添上一塊拼圖。
紙廠過去支持著宜蘭二結與四結地區的居民生計,曾是全東南亞產量最大的造紙工廠,開拓著關於紙的輝煌年代,更一度誕生了令人驕傲的「蘭陽紙」,如今走過榮光、戰火至轉身成為中興文創園區,背後乘載著台灣紙業輝煌的曾經與對文化、民生事業的貢獻。
在宜蘭,七、八十歲的老人家提到「紙廠」,會說這是他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印記;對五、六十歲的居民來說,「紙廠」是兒時難忘的酸甜回憶。而在地的三、四十歲宜蘭人則期待著,「紙廠」將為他們的未來開啟另一嶄新的扉頁。
煙囪下的造紙工廠,連結起家鄉的人與地。廠房中的造紙人,連結了宜蘭與海內外的發展與交流。從蔗渣造紙到運用「林田山」與「太平山」林木製紙,這片屹立蘭陽平原八十餘載的園區,見證了當地的生活變遷與重大歷史事件,成為宜蘭地區的重要文化地景,也是居民的生命記憶。
隨中興紙廠轉型為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原先的造紙功能已功成身退、蛻變為文創場域,宜蘭縣政府希冀透過工作遺構的保存與文字書寫,將再度為紙廠勾勒集體記憶──包括宜蘭人與台灣人的集體記憶──也希望邀請所有人共同為這片園區注入時代新生命。
我們每天都跟紙相處,但我們不了解紙張的故事,也不了解造紙人的故事。東南亞最大的造紙廠曾經在台灣,這段故事卻成了一個被遺忘的過去。透過中興紙廠百年史,我們了解的不只是人與紙的關係,也將了解紙對宜蘭的影響,並為理解台灣和東亞的近代發展史增添上一塊拼圖。
紙廠過去支持著宜蘭二結與四結地區的居民生計,曾是全東南亞產量最大的造紙工廠,開拓著關於紙的輝煌年代,更一度誕生了令人驕傲的「蘭陽紙」,如今走過榮光、戰火至轉身成為中興文創園區,背後乘載著台灣紙業輝煌的曾經與對文化、民生事業的貢獻。
在宜蘭,七、八十歲的老人家提到「紙廠」,會說這是他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印記;對五、六十歲的居民來說,「紙廠」是兒時難忘的酸甜回憶。而在地的三、四十歲宜蘭人則期待著,「紙廠」將為他們的未來開啟另一嶄新的扉頁。
煙囪下的造紙工廠,連結起家鄉的人與地。廠房中的造紙人,連結了宜蘭與海內外的發展與交流。從蔗渣造紙到運用「林田山」與「太平山」林木製紙,這片屹立蘭陽平原八十餘載的園區,見證了當地的生活變遷與重大歷史事件,成為宜蘭地區的重要文化地景,也是居民的生命記憶。
隨中興紙廠轉型為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原先的造紙功能已功成身退、蛻變為文創場域,宜蘭縣政府希冀透過工作遺構的保存與文字書寫,將再度為紙廠勾勒集體記憶──包括宜蘭人與台灣人的集體記憶──也希望邀請所有人共同為這片園區注入時代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