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執筆歷史,寫就壯闊的民族史詩
走過天下分合的漫漫長路
14位作者以14篇民族運動作鏡、瞭望未來
蘇格蘭、北愛爾蘭獨立公投、俄羅斯興兵克里米亞、加拿大魁北克的獨立運動……,美國總統威爾遜於二戰後大倡「民族自決」,後來世界強國衰弱,民族獨立運動風行世界,締造了許多新興國家。戰爭從此無關國界,不再是國與國之間的家外事,也是一國之中人與人的家內事。
《當代歐洲民族運動》收錄十四篇研究論文,探討南斯拉夫、俄羅斯、西班牙、義大利、蘇格蘭、愛爾蘭、德國與加拿大等地的民族運動,解析這些地區民族衝突的原因、過程,在煙硝烽火間找尋解開心結、邁向和平的道路。
不僅限於人種、語言、地域,民族運動的生成原因有更多來自歷史共業,且至今方興未艾,甚至隨時代潮流變動出不同的型態繼續發展,當中牽涉的經濟、政治、文化因素,都有複雜而糾結的歷史背景。
民族運動是世界性的,是抵擋不了的潮流,是你我身邊現正進行中的真實。我們該借鏡他國的歷史、當下發生的事件,拋開舊有的偏見、拓展視野,並反思自身處境,瞭望未來。
本書特色
◎梳理蘇格蘭、北愛爾蘭獨立公投背後與英國的千萬糾葛。
◎解析克里米亞危機中俄羅斯與烏克蘭文化認同的問題。
◎審視東、西德由分裂而統一的過程,藉這段疼痛的歷史凝視民族運動的可能未來。
目次
主編序 洪泉湖
當代民族運動的理論與實際 洪泉湖
南斯拉夫的解體與繼承國的獨立 施正鋒
義大利威尼托地區之分離運動觀察 楊三億、張婉珍
比利時的法蘭德斯分離運動 劉華宗
徘徊在歸附與自決之間──烏克蘭東部與克里米亞的選擇 趙竹成
車臣的獨立運動及俄羅斯的回應 連弘宜
多元文化主義與族群認同──西班牙案例研究 卓忠宏
捷克及斯洛伐克的分合與國族主義 鄭得興
給和平一個機會──從「和平協定」看北愛爾蘭分離運動 鍾文博
蘇格蘭民族主義運動──聯合vs.分離 林浩博
法國新喀里多尼亞和科西嘉的分離運動 閔宇經
波羅的海三小國獨立的啟示──大國衰落,少數民族才有獨立的可能性 孫治本
加拿大的魁北克獨立運動 唐玉禮
德國1949-1990年之統一經驗與啟示 唐玉禮
編者序
這幾十年來,台灣都一直強調國際化、國際視野,也因此各級學校,莫不重視英語教學。但平心而論,我們國人真的有國際視野、國際觀嗎?恐怕不然。我們頂多只了解美國、日本,但恐怕也只是片面的認知而已,或者有一些人懂得歐洲,也怕只限於政治或文化藝術的面向,國人對於鄰近的亞洲,甚至連海峽對岸的中國大陸,我們好像也不怎麼想去了解他們。
果如此,那我們還有什麼國際觀呢?
歐洲近三、四十年來,陸續出現了許多民族運動,導致烽火連天,生靈塗炭者不可勝數。但我們國人大多不知道那兒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會這樣?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嗎?甚至連發生衝突、戰爭的地方,究竟在哪裡?可能也不一定知道。
台灣這樣不關心其他國家,又怎能祈求別的國家關心我們呢?因此,本書之作,旨在結合國內學者,包括留學歐洲或從事歐洲研究者,分工合作,共同撰寫一本介紹、分析歐洲當代民族運動的專書,提供給大學生乃至學術教育界人士參考,希望喚起國人對歐洲政治、社會、經濟、文化、族群各方面的注意,從而逐漸認識當代的歐洲,也就拓展了大家的國際視野。
也許有人要問,歐洲大多是民主國家,而且經濟發展也相當不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國家會出現民族分離運動?甚至引發連天戰火?難道他們不能透過民主協商的方式,去處理民族的衝突嗎?在這全球化的時代,他們為什麼還是那麼強調國家主權呢?難道國家主權比基本人權還重要嗎?其次,民族分離運動如果出現了,那它的訴求是什麼呢?它的策略是什麼呢?它成功的可能性在哪裡?失敗的因素又有哪些?主權國家的中央政府又是怎麼對待它的?強力鎮壓嗎?還是溫和妥協?結果又如何呢?這些可能都是大家想知道的。本書希望能夠根據事實,提供值得參考的答案。
台海兩岸,也有統獨的問題,但因不屬歐美,所以不在本書的討論範圍。不過,從歐美民族運動的經驗,我們可以得到許多啟示。孟子說「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惟智者能以小事大」。本書中加拿大聯邦對魁北克的分離運動,西德對東德的東進政策,是「以大事小」的成功案例;塞爾維亞對待波士尼亞和科索沃的分離,則是「以大事小」的失敗案例。蘇格蘭對英國的獨立公投,魁北克對加拿大的獨立公投,是「以小事大」的佳例;而車臣對俄羅斯的分離,北愛爾蘭前期對英國的恐怖攻擊,則是惡例。成功的案例,當然是兩造皆大歡喜,而失敗的案例,責難免交互指責、推卸責任。但無論如何,能以仁、智治天下者,則生靈方能免於塗炭,國家方能臻於文明。吾人若仔細觀察省思歐美這些民族運動的案例,或可解答:台灣海峽兩岸,需要為統獨問題而相互仇視乃至大動干戈嗎?
本書共收集有關歐洲(及美洲加拿大)的民族運動研究論文13篇,其中屬民族分離運動者12篇,屬民族統一運動者僅1篇。以台灣目前的專書出版而言,僅有專門討論一個民族分離個案者,或只有論及兩個個案之比較者。因此,本書應屬最為周全,適合供大學生作為課程參考用書,也適合作為研究人員之參考文獻,而對於國人之認識歐洲,則更有直接之助益。
內文選摘(節錄)
蘇格蘭民族主義運動的演進
蘇格蘭的民族主義運動,是多階段、長時間的歷史累積動態過程。捷克的民族主義學者羅奇(Miroslav Hroch)就曾表示,民族主義運動歷經三個相互部分交疊的階段,先是A階段的文化與語言復興運動,之後是B階段的民族主義先驅,最後是C階段的大規模政治運動。同樣以為民族主義是長時間、多階段累積進行的,還有史密斯(Anthony D. Smith)。他認為,在18世紀下半葉的現代化開始之前,尚有先前就已存在的文化痕跡可當作「民族」建構的材料,比如宗教、語言等等。現在看看蘇格蘭的民族建構,也能發現多個階段一層層累積變化的軌跡。
第一階段的變化,是建構「蘇格蘭」作為一個有一定土地疆域、人口的「民族」概念之存在。西元前55年的羅馬帝國將軍凱薩(Julius Ceaser)進攻大不列顛島但未成功,直到西元43年羅馬帝國才把不列顛征服。 無法攻下大不列顛島北方高地,羅馬帝國轉而在島的北部修建哈德良長城(Hadrian’s Wall),從而奠定未來蘇格蘭(長城以北)和英格蘭(長城以南)兩地分界。羅馬統治大不列顛島南部的時候,來自愛爾蘭島西北部的海盜前來掠劫,之後部分的海盜及其親屬遷移到長城以北之處,因此羅馬人對這群海盜的稱呼「Scotti」一併指稱大不列顛北部。歷經中世紀的不斷族群爭端和結盟,封建的蘇格蘭王國形成,且在16 世紀的時候經教宗利奧十世(Leo X, 1513-1521 年在位)詔令,成為Scotia唯一國際政治代表,並正式切斷和愛爾蘭島的名稱和意義重疊指涉。蘇格蘭(Scotia)也從羅馬史書的一個愛爾蘭島部族,演變成一個國家和民族。
第二階段的變化,則是「蘇格蘭」和「不列顛」兩個身分認同的並存相容。在都鐸(Tudor)王朝的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 1558-1603)駕崩後,英格蘭的王位因為先前王室之間的聯姻傳到了蘇格蘭的斯圖亞特(Stuart)王室手裡,意味著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共主邦聯之開始,同時也替往後兩國的政治合併鋪路。
1707年的《聯合法案》建構了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利益結盟,以及「不列顛」國家的誕生。當時候經濟危機的蘇格蘭由此獲得英格蘭海外殖民市場和豐沛資金,英格蘭的新教徒為主議會,則得以確保敵對的斯圖亞特舊教王室成員不會繼承成為國王。以為代價的,是蘇格蘭和英格蘭兩國議會的合併。兩國的合併代表著新國家的出現,也就是現今所指稱的「英國」──聯合王國(UK, United Kingdom)之誕生。聯合王國取代了以往中世紀時候的蘇格蘭、英格蘭之分,成為大不列顛全島共有而統一的政治代表,但在內政方面,卻又允許英格蘭與蘇格蘭分開治理。因此,蘇格蘭雖然得在外交、軍事等方面和英格蘭共同由「不列顛」主掌(因為人口、土地、經濟、軍事等實力的差距,英格蘭是較占主導地位的),但仍可以在宗教、教育、法律自主,以長老教會和地方仕紳組成的自治單位施行自治。
蘇格蘭藉《聯合法案》進入不列顛聯合王國後,歷經帝國的輝煌時代。蘇格蘭的商人、移民、官員、傳教士等隨帝國而散布全球,廣大的帝國管理經營也提供大量工作機會給蘇格蘭人,中央的首相之位也歷經多位蘇格蘭人擔任。在19世紀中葉,蘇格蘭人就相信他們是大英帝國的平等夥伴,英國並不只是英格蘭的代稱,國號「大不列顛」指的是「蘇格蘭和英格蘭的聯盟」,此即「1707年聯盟精神」。換言之,英國──或說「不列顛」──是蘇格蘭民族的認同國家,他們並不會對英國有情感排斥。摩頓(Graeme Morton)稱這種認同不列顛為其國家,但民族仍認同蘇格蘭的民族意識形態,為「聯合民族主義」(unionist nationalism)。
聯合民族主義的雙重認同特性,使得蘇格蘭民族主義並不像鄰居愛爾蘭有強烈反英仇恨。蘇格蘭人擔任不列顛士兵、官員,甚至首相的經驗,以及帝國擴張過程中帶來的政治、宗教、經濟利益,如:藉帝國的霸權地位而能決策國際事務、蘇格蘭的教會因帝國而能擴大到全球、蘇格蘭商人因殖民地市場獲利豐厚,讓蘇格蘭人有相對於其他民族的優越感,這樣的優越感又因為是來自於大英帝國的龐大國力,使他們對不列顛有高度國家認同。而這個認同因王室對蘇格蘭高地文化的喜愛和推廣,又更加強化。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就曾表示,自己身上因為祖先曾和斯圖亞特王室聯姻之故,所以流著蘇格蘭人的血,並且每年夏天定期到蘇格蘭的城堡避暑。王室藉著多次的象徵行動,諸如住在蘇格蘭的城堡、使用蘇格蘭的王室稱號、強調自己的蘇格蘭血緣身分、支持蘇格蘭的文化活動等等,一步步消除白金漢宮和蘇格蘭人們的距離感,把自己有形無形地化約成為蘇格蘭文化或認同的一部分。同樣的,蘇格蘭人得以擔任首相、治理英國,甚至可以說全世界的事實,除了讓蘇格蘭人不會完全感到自己是英國政治經濟的次等公民,當然也有助於「不列顛人」的身分情感認同。
第三階段的變化,則是聯合民族主義的弱化。聯合民族主義的維繫,有一大部分是依賴英國的強盛、蘇格蘭人參與並足以影響英國政治這兩點上。雖然英國因為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而元氣大傷,但蘇格蘭的政治人物仍是英國政壇的一大影響力量,比如多個蘇格蘭選區的國會議員擔任首相,或是自由民主黨和工黨的領導階層有一大部分是蘇格蘭人。在經濟上,英國的衰落的確重傷蘇格蘭重工業、造船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但在前述政治人物的政策引導下,蘇格蘭的勞工貧窮與無屋可住問題,得以藉著產業國有化、住宅興建的方式而緩解。在這些計畫的背後,則是較為富裕的英格蘭東南、主要是倫敦居民的埋單。這樣的財政資源分配,長久下來,不意外地會激起英格蘭群眾的不滿。
執筆歷史,寫就壯闊的民族史詩
走過天下分合的漫漫長路
14位作者以14篇民族運動作鏡、瞭望未來
蘇格蘭、北愛爾蘭獨立公投、俄羅斯興兵克里米亞、加拿大魁北克的獨立運動……,美國總統威爾遜於二戰後大倡「民族自決」,後來世界強國衰弱,民族獨立運動風行世界,締造了許多新興國家。戰爭從此無關國界,不再是國與國之間的家外事,也是一國之中人與人的家內事。
《當代歐洲民族運動》收錄十四篇研究論文,探討南斯拉夫、俄羅斯、西班牙、義大利、蘇格蘭、愛爾蘭、德國與加拿大等地的民族運動,解析這些地區民族衝突的原因、過程,在煙硝烽火間找尋解開心結、邁向和平的道路。
不僅限於人種、語言、地域,民族運動的生成原因有更多來自歷史共業,且至今方興未艾,甚至隨時代潮流變動出不同的型態繼續發展,當中牽涉的經濟、政治、文化因素,都有複雜而糾結的歷史背景。
民族運動是世界性的,是抵擋不了的潮流,是你我身邊現正進行中的真實。我們該借鏡他國的歷史、當下發生的事件,拋開舊有的偏見、拓展視野,並反思自身處境,瞭望未來。
本書特色
◎梳理蘇格蘭、北愛爾蘭獨立公投背後與英國的千萬糾葛。
◎解析克里米亞危機中俄羅斯與烏克蘭文化認同的問題。
◎審視東、西德由分裂而統一的過程,藉這段疼痛的歷史凝視民族運動的可能未來。
目次
主編序 洪泉湖
當代民族運動的理論與實際 洪泉湖
南斯拉夫的解體與繼承國的獨立 施正鋒
義大利威尼托地區之分離運動觀察 楊三億、張婉珍
比利時的法蘭德斯分離運動 劉華宗
徘徊在歸附與自決之間──烏克蘭東部與克里米亞的選擇 趙竹成
車臣的獨立運動及俄羅斯的回應 連弘宜
多元文化主義與族群認同──西班牙案例研究 卓忠宏
捷克及斯洛伐克的分合與國族主義 鄭得興
給和平一個機會──從「和平協定」看北愛爾蘭分離運動 鍾文博
蘇格蘭民族主義運動──聯合vs.分離 林浩博
法國新喀里多尼亞和科西嘉的分離運動 閔宇經
波羅的海三小國獨立的啟示──大國衰落,少數民族才有獨立的可能性 孫治本
加拿大的魁北克獨立運動 唐玉禮
德國1949-1990年之統一經驗與啟示 唐玉禮
編者序
這幾十年來,台灣都一直強調國際化、國際視野,也因此各級學校,莫不重視英語教學。但平心而論,我們國人真的有國際視野、國際觀嗎?恐怕不然。我們頂多只了解美國、日本,但恐怕也只是片面的認知而已,或者有一些人懂得歐洲,也怕只限於政治或文化藝術的面向,國人對於鄰近的亞洲,甚至連海峽對岸的中國大陸,我們好像也不怎麼想去了解他們。
果如此,那我們還有什麼國際觀呢?
歐洲近三、四十年來,陸續出現了許多民族運動,導致烽火連天,生靈塗炭者不可勝數。但我們國人大多不知道那兒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會這樣?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嗎?甚至連發生衝突、戰爭的地方,究竟在哪裡?可能也不一定知道。
台灣這樣不關心其他國家,又怎能祈求別的國家關心我們呢?因此,本書之作,旨在結合國內學者,包括留學歐洲或從事歐洲研究者,分工合作,共同撰寫一本介紹、分析歐洲當代民族運動的專書,提供給大學生乃至學術教育界人士參考,希望喚起國人對歐洲政治、社會、經濟、文化、族群各方面的注意,從而逐漸認識當代的歐洲,也就拓展了大家的國際視野。
也許有人要問,歐洲大多是民主國家,而且經濟發展也相當不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國家會出現民族分離運動?甚至引發連天戰火?難道他們不能透過民主協商的方式,去處理民族的衝突嗎?在這全球化的時代,他們為什麼還是那麼強調國家主權呢?難道國家主權比基本人權還重要嗎?其次,民族分離運動如果出現了,那它的訴求是什麼呢?它的策略是什麼呢?它成功的可能性在哪裡?失敗的因素又有哪些?主權國家的中央政府又是怎麼對待它的?強力鎮壓嗎?還是溫和妥協?結果又如何呢?這些可能都是大家想知道的。本書希望能夠根據事實,提供值得參考的答案。
台海兩岸,也有統獨的問題,但因不屬歐美,所以不在本書的討論範圍。不過,從歐美民族運動的經驗,我們可以得到許多啟示。孟子說「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惟智者能以小事大」。本書中加拿大聯邦對魁北克的分離運動,西德對東德的東進政策,是「以大事小」的成功案例;塞爾維亞對待波士尼亞和科索沃的分離,則是「以大事小」的失敗案例。蘇格蘭對英國的獨立公投,魁北克對加拿大的獨立公投,是「以小事大」的佳例;而車臣對俄羅斯的分離,北愛爾蘭前期對英國的恐怖攻擊,則是惡例。成功的案例,當然是兩造皆大歡喜,而失敗的案例,責難免交互指責、推卸責任。但無論如何,能以仁、智治天下者,則生靈方能免於塗炭,國家方能臻於文明。吾人若仔細觀察省思歐美這些民族運動的案例,或可解答:台灣海峽兩岸,需要為統獨問題而相互仇視乃至大動干戈嗎?
本書共收集有關歐洲(及美洲加拿大)的民族運動研究論文13篇,其中屬民族分離運動者12篇,屬民族統一運動者僅1篇。以台灣目前的專書出版而言,僅有專門討論一個民族分離個案者,或只有論及兩個個案之比較者。因此,本書應屬最為周全,適合供大學生作為課程參考用書,也適合作為研究人員之參考文獻,而對於國人之認識歐洲,則更有直接之助益。
內文選摘(節錄)
蘇格蘭民族主義運動的演進
蘇格蘭的民族主義運動,是多階段、長時間的歷史累積動態過程。捷克的民族主義學者羅奇(Miroslav Hroch)就曾表示,民族主義運動歷經三個相互部分交疊的階段,先是A階段的文化與語言復興運動,之後是B階段的民族主義先驅,最後是C階段的大規模政治運動。同樣以為民族主義是長時間、多階段累積進行的,還有史密斯(Anthony D. Smith)。他認為,在18世紀下半葉的現代化開始之前,尚有先前就已存在的文化痕跡可當作「民族」建構的材料,比如宗教、語言等等。現在看看蘇格蘭的民族建構,也能發現多個階段一層層累積變化的軌跡。
第一階段的變化,是建構「蘇格蘭」作為一個有一定土地疆域、人口的「民族」概念之存在。西元前55年的羅馬帝國將軍凱薩(Julius Ceaser)進攻大不列顛島但未成功,直到西元43年羅馬帝國才把不列顛征服。 無法攻下大不列顛島北方高地,羅馬帝國轉而在島的北部修建哈德良長城(Hadrian’s Wall),從而奠定未來蘇格蘭(長城以北)和英格蘭(長城以南)兩地分界。羅馬統治大不列顛島南部的時候,來自愛爾蘭島西北部的海盜前來掠劫,之後部分的海盜及其親屬遷移到長城以北之處,因此羅馬人對這群海盜的稱呼「Scotti」一併指稱大不列顛北部。歷經中世紀的不斷族群爭端和結盟,封建的蘇格蘭王國形成,且在16 世紀的時候經教宗利奧十世(Leo X, 1513-1521 年在位)詔令,成為Scotia唯一國際政治代表,並正式切斷和愛爾蘭島的名稱和意義重疊指涉。蘇格蘭(Scotia)也從羅馬史書的一個愛爾蘭島部族,演變成一個國家和民族。
第二階段的變化,則是「蘇格蘭」和「不列顛」兩個身分認同的並存相容。在都鐸(Tudor)王朝的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 1558-1603)駕崩後,英格蘭的王位因為先前王室之間的聯姻傳到了蘇格蘭的斯圖亞特(Stuart)王室手裡,意味著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共主邦聯之開始,同時也替往後兩國的政治合併鋪路。
1707年的《聯合法案》建構了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利益結盟,以及「不列顛」國家的誕生。當時候經濟危機的蘇格蘭由此獲得英格蘭海外殖民市場和豐沛資金,英格蘭的新教徒為主議會,則得以確保敵對的斯圖亞特舊教王室成員不會繼承成為國王。以為代價的,是蘇格蘭和英格蘭兩國議會的合併。兩國的合併代表著新國家的出現,也就是現今所指稱的「英國」──聯合王國(UK, United Kingdom)之誕生。聯合王國取代了以往中世紀時候的蘇格蘭、英格蘭之分,成為大不列顛全島共有而統一的政治代表,但在內政方面,卻又允許英格蘭與蘇格蘭分開治理。因此,蘇格蘭雖然得在外交、軍事等方面和英格蘭共同由「不列顛」主掌(因為人口、土地、經濟、軍事等實力的差距,英格蘭是較占主導地位的),但仍可以在宗教、教育、法律自主,以長老教會和地方仕紳組成的自治單位施行自治。
蘇格蘭藉《聯合法案》進入不列顛聯合王國後,歷經帝國的輝煌時代。蘇格蘭的商人、移民、官員、傳教士等隨帝國而散布全球,廣大的帝國管理經營也提供大量工作機會給蘇格蘭人,中央的首相之位也歷經多位蘇格蘭人擔任。在19世紀中葉,蘇格蘭人就相信他們是大英帝國的平等夥伴,英國並不只是英格蘭的代稱,國號「大不列顛」指的是「蘇格蘭和英格蘭的聯盟」,此即「1707年聯盟精神」。換言之,英國──或說「不列顛」──是蘇格蘭民族的認同國家,他們並不會對英國有情感排斥。摩頓(Graeme Morton)稱這種認同不列顛為其國家,但民族仍認同蘇格蘭的民族意識形態,為「聯合民族主義」(unionist nationalism)。
聯合民族主義的雙重認同特性,使得蘇格蘭民族主義並不像鄰居愛爾蘭有強烈反英仇恨。蘇格蘭人擔任不列顛士兵、官員,甚至首相的經驗,以及帝國擴張過程中帶來的政治、宗教、經濟利益,如:藉帝國的霸權地位而能決策國際事務、蘇格蘭的教會因帝國而能擴大到全球、蘇格蘭商人因殖民地市場獲利豐厚,讓蘇格蘭人有相對於其他民族的優越感,這樣的優越感又因為是來自於大英帝國的龐大國力,使他們對不列顛有高度國家認同。而這個認同因王室對蘇格蘭高地文化的喜愛和推廣,又更加強化。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就曾表示,自己身上因為祖先曾和斯圖亞特王室聯姻之故,所以流著蘇格蘭人的血,並且每年夏天定期到蘇格蘭的城堡避暑。王室藉著多次的象徵行動,諸如住在蘇格蘭的城堡、使用蘇格蘭的王室稱號、強調自己的蘇格蘭血緣身分、支持蘇格蘭的文化活動等等,一步步消除白金漢宮和蘇格蘭人們的距離感,把自己有形無形地化約成為蘇格蘭文化或認同的一部分。同樣的,蘇格蘭人得以擔任首相、治理英國,甚至可以說全世界的事實,除了讓蘇格蘭人不會完全感到自己是英國政治經濟的次等公民,當然也有助於「不列顛人」的身分情感認同。
第三階段的變化,則是聯合民族主義的弱化。聯合民族主義的維繫,有一大部分是依賴英國的強盛、蘇格蘭人參與並足以影響英國政治這兩點上。雖然英國因為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而元氣大傷,但蘇格蘭的政治人物仍是英國政壇的一大影響力量,比如多個蘇格蘭選區的國會議員擔任首相,或是自由民主黨和工黨的領導階層有一大部分是蘇格蘭人。在經濟上,英國的衰落的確重傷蘇格蘭重工業、造船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但在前述政治人物的政策引導下,蘇格蘭的勞工貧窮與無屋可住問題,得以藉著產業國有化、住宅興建的方式而緩解。在這些計畫的背後,則是較為富裕的英格蘭東南、主要是倫敦居民的埋單。這樣的財政資源分配,長久下來,不意外地會激起英格蘭群眾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