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霞與桑榆:陳亮恭醫師的世紀思索 | 拾書所

微霞與桑榆:陳亮恭醫師的世紀思索

$ 308 元 原價 390
這是最適合思索老後的療癒慢讀。

人類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集體長壽現象,從未這樣老過的我們,老究竟是什麼?

西元八世紀,唐代詩人白居易感慨老年帶來的身心靈變化,寫成「詠老贈夢得」予老友劉禹錫,世人得以閱讀劉禹錫對晚年美好的想像:「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激勵一千三百年後的妳與我。

人生上演生、老、病、死,在老之後,似乎只有病與死了。大家談老,不外乎養生、醫療、福利,或是長照。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研究老人醫學十幾年,反覆思考「老」的意義,「老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這件事對我而言一直都是哲學議題。」

本書難得以文史哲的角度探老,了解歷史上的智者如何看待老後,以古觀今;再以作者研究多年的經驗,以今證古,來回梳理出老的面貌。是第一本針對老人議題進行古今世紀對談的書。

Q:老了還能有人生目標嗎?
A:日本江戶時代畫家葛飾北齋在七十高齡訂定了目標:「我要在一百歲時畫出更了不起的作品!」所以,有夢永遠不嫌晚,夢想可貴在於實現的過程。

Q:老了還能追夢嗎?
A:曹操和劉邦同樣是老驥伏櫪,依然馳騁沙場;現代社會長者越來越晚退休,大家該給他們再進修、再發揮的舞台,才是真正高齡友善的社會。

Q:老了還能談戀愛嗎?
A:明代詩人錢謙益在奔六的年紀,收到柳如是的告白詩,女方雙十年華,老翁幾經猶豫,還是奮不顧身投入情場。愛情不分年齡,長者追愛也是美事。

Q:當今熱烈討論的長照議題,古人也有嗎?
A:中國受到儒家尊老思想的熏陶,在將近一千五百年前就有了歷史上第一家安養機構「獨孤院」,自此開啟古代「機構式長照」的制度。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