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閣寺:三島由紀夫樹立西方文壇聲譽最高傑作【精裝典藏版】 | 拾書所

金閣寺:三島由紀夫樹立西方文壇聲譽最高傑作【精裝典藏版】

$ 300 元 原價 380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金閣寺。
它魔性、不可方物的美,一步步把我們逼向黑暗深淵。
你該如何與之共處?也許,只有令其毀滅……

  ★ 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三島由紀夫樹立西方文壇聲譽的最高傑作
  ★ 日本文學翻譯名家劉子倩傾力重現原典,以洗鍊幽微的文字,帶領讀者窺見細膩、瑰麗且乖張的三島式語言之美
  ★ 全書採硬皮精裝形式,由設計師許晉維操刀,以「侵蝕心中美麗信仰」為裝幀概念,極具收藏價值
  ★ 何謂美與惡?孤獨與永恆?毀滅與重生?建築師、文學迷、哲學家、創作者與文化旅人都需要的一本常備書

  「逢佛殺佛,逢祖殺祖……始得解脫!」
  進入三島由紀夫【美與爆裂世界】必讀經典

  本書取材自1950年一名年輕僧人林承賢火燒金閣寺的真實事件。在現實世界中,犯嫌向警方供稱:「我忌妒金閣寺的美,所以把它燒掉了……」在小說中,主角溝口將心靈寄託於金閣寺的美,藉此逃避他對自我價值的扭曲與幻滅。

  《金閣寺》自1956年問世以來即受各方盛讚,公認本作為三島美與爆裂哲思之集大成者,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亦被視為是三島由紀夫角逐諾貝爾文學獎、樹立西方文壇聲譽的最高傑作。

  關於金閣寺,三島由紀夫想說的是:
  美的毀滅,遠比美的本體更令人目眩神迷……
  金閣不是無力。絕非無力──但它是一切無力的根源!

  金閣寺的美之所以令人畏懼,是它的美讓人看到自身的醜陋。正如小說所言:

  「一般而言,有生命的東西都不具備金閣那種嚴密的一次性。人類只不過是接收大自然各種屬性的一部分,用可替代的方法傳播、繁殖而已。

  殺人若是為了消滅對象的一次性,殺人就是永遠的誤算。我如是想。因此金閣與人類越發呈現明確的對比;另一方面,從人類容易毀滅的身影中,反而浮現永生的幻影,從金閣的不壞之美,反而飄來毀滅的可能性。

  像人類這樣注定會死的生物是不可能根絕的,而像金閣這樣不滅的東西反倒可以消滅。為什麼人們沒有察覺這點呢?我的獨創性不容置疑。」

內容摘文
▋第一章

從小,父親就經常對我提起金閣。

我出生的地方,是舞鶴往東北的日本海伸出的冷清海岬。父親的故鄉不在那裡,在舞鶴東郊的志樂。他在眾人企盼下入了僧籍,成為偏僻海岬的佛寺住持,在當地娶妻,生下我這個孩子。

成生岬的佛寺附近沒有合適的中學。因此之後我離開雙親膝下,寄居父親故鄉的叔父家,從叔父家徒步往返東舞鶴中學上學。

父親的故鄉是陽光普照之地。但一年之中每逢十一月、十二月,即便看似萬里無雲的晴天,一天也會有四、五場陣雨。我易變的心情,或許就是在這種土地養成。

五月的傍晚,放學回來後,我從叔父家二樓的房間眺望對面的小山。滿眼新綠的山腰被夕陽照亮,彷彿於山野中央建了一座金屏風。看著那個,我不禁遙想金閣。

雖然透過照片和教科書經常見到現實中的金閣,但在我心目中,父親描述的金閣幻影更勝一籌。記憶中父親從不曾說現實中的金閣金光閃閃,但據父親表示,世間沒有比金閣更美的東西,而我根據金閣這個字面及發音想像出來的金閣也非同凡響。

有時看到遠處的水田在陽光下閃爍,我就覺得那一定是看不到的金閣的投影。形成福井縣與這京都府界線的吉坂嶺,正好位於正東方。太陽就是從那山嶺升起。明明和現實中的京都反方向,我卻看到山間朝陽中,金閣向著清晨的天空聳立。

如此這般,金閣在各種地方出現,卻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看見,這點與此地的大海很像。舞鶴灣位於志樂村一里半之處,山巒阻隔看不見海。但這片土地總是瀰漫海的預感。風中有時也帶有海的氣息,海上波濤洶湧時,就會有許多海鷗逃來飛落田間。

我生來體弱,無論賽跑或吊單槓都輸給別人,且天生口吃,令我越發內向自閉。再加上大家都知道我是佛寺的孩子。頑童們模仿口吃和尚誦經來取笑我。說書人講的故事中,有個角色是口吃的捕快,他們每到這種段落就會故意出聲起鬨,非要叫我念經給他們聽。

無庸贅言,口吃在我與外界之間設下一道障礙。我無法順利發出第一個音。那第一個音,就像是我的內在與外界之間的門鑰匙,鑰匙卻無法順利開門。一般人藉著自由操縱語言,內在與外界之間的門始終敞開,可以讓空間通風良好,我卻做不到。因為鑰匙生鏽了。
(摘文)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