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先成為漁夫,文明才會開始。
全球第一本涵蓋人類各文明的漁業全史!
台灣建立「海洋文明」的第一步。
沒有魚乾就沒有金字塔?中國人為何飼養鯉魚?紐芬蘭鱈魚漁場如何消亡?
兩百萬年來,討海捕魚壯大了人類、改寫了文明。
然而,以海為師、適應自然的智慧,竟讓人不自覺地掏空了海洋!
長期以來,捕魚與人類歷史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在人類開始耕作以前,採集、打獵與捕魚是人類從野外獲取食物的主要方法。但三者之中,只有捕魚在農業普及之後,仍然是人類重要的經濟活動,甚至商品化、產業化,歷經工業革命後,迅速成長為供應全球人口的國際產業。然而,我們長期以來關注農業對文明演進的影響,忽略漁業對人類的重要性其實不亞於農業,更是推動文明誕生、城市興起,以及現代世界的崛起的關鍵之力。
●古代人類之所以能在多種環境生存,貝類是最大功臣?
●最早前往美洲的人類,不是大型哺乳動物的獵人,而是漁民?
●魚才是蘇美及印加文明的經濟支柱?
●不只是中國人,羅馬人、夏威夷人都曾熱衷養魚?
●如果沒有洞里薩湖的水上人家及鯰魚,吳哥窟就建不成?
●是鹽漬魚與魚乾,讓人類足跡一路從地中海擴及波斯灣與印度洋?
●鱈魚產業在大西洋三角貿易中所累積的利潤,超過在美洲找到的所有黃金收益總和?
《漁的大歷史》作者布萊恩・費根是全球知名的考古學家,也是史前文化研究權威。藉由本書,他提醒我們,漁業作為人類至關重要的為生方式,長期以來被嚴重忽略,更缺乏全面的歷史研究。一萬五千年前,世界經歷全球暖化,海平面的上升促使食物豐足、樣貌多元的自然地景隨之出現,以捕魚為生的人口增長、展開定居生活,更與遠方社群建立長久的經濟與社會關係。但漁民向來生性隱密,很少在歷史紀錄上留下痕跡。他們對環境的知識與捕魚的技藝代代口傳,使用的漁具大多由易腐爛的材料製成,只留下魚骨、貝塚等遺存供考古學家深入研究。
然而,費根在本書指出,漁業是促成人類社會與文化複雜化的關鍵因素,賦予了民族、城市與國家繁榮發展、向外擴張的養分。從埃及的金字塔到柬埔寨的吳哥窟,人類歷史上的大型建設計畫都仰賴居住在城市邊緣、默默無名的漁民提供大量糧食給建設工人,才造就了文明的奇蹟。鯖魚製成的魚乾重量輕、便於攜帶,成為羅馬軍隊的理想糧食,而將魚血和魚腸泡在鹽水裡發酵製成的魚醬更是帝國經濟的重要貨品。此外,隨著不斷攀升的人口促使人對魚的需求高漲,水產養殖在西元前2500年首次出現於埃及與中國,以供應更多糧食,並且作為應對原有漁場遭過度捕撈的策略。
漁業不僅是人類適應自然的智慧的展現,更是人類與自然共生的結果。但在十九世紀過後,當工業革命帶動漁業科技的革新,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海洋危機。各式各樣的漁具如海底拖網,雖然提升了捕魚的效率,卻破壞了海床。蒸汽引擎、柴油動力問世,雖讓漁民可以在遙遠的外海停留更久,卻使漁場資源迅速耗盡,導致漁場永久關閉。人類不能再假定海洋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今日,氣候變遷的威脅壟罩漁場,人類不僅面臨在2050年需要餵養超過九十億人口的挑戰,也得思索在2014年,人類所消耗的魚肉中,養殖魚的數量首次超越野外的漁獲一事所標誌的意義。
《漁的大歷史》闡述了人類、海洋與海產漫長的互動歷史。費根從兩百萬年前,巧人徒手捉住第一隻鯰魚開始,以重大考古發現談論埃及、羅馬、中國、日本、地中海與波羅的海、中南半島、安地斯山脈、大洋洲等各個文明社會如何在不同的地理與氣候條件下,藉由掌握海洋與各種魚類的特性而生存下來。同時,他深入當代,完整爬梳冰島海域、北海、紐芬蘭島及新英格蘭漁場的興盛、危機與衰亡。藉由爬梳漁業的歷史與當代危機,費根揭示了另一種了解自身歷史的可能,而陸地與大海從不是兩個各自獨立的世界。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提供了我們豐沛的飲食資源,也豐富了我們的文化。台灣漁業實力雄厚,但從魚類的濫捕、海洋的污染,到遠洋漁業對外籍漁民的剝削,台灣人如何從靠海為生走向與海共生,仍需要我們持續探究。這本《漁的大歷史》所提供的文明視角將對我們有所啟發。
全球第一本涵蓋人類各文明的漁業全史!
台灣建立「海洋文明」的第一步。
沒有魚乾就沒有金字塔?中國人為何飼養鯉魚?紐芬蘭鱈魚漁場如何消亡?
兩百萬年來,討海捕魚壯大了人類、改寫了文明。
然而,以海為師、適應自然的智慧,竟讓人不自覺地掏空了海洋!
長期以來,捕魚與人類歷史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在人類開始耕作以前,採集、打獵與捕魚是人類從野外獲取食物的主要方法。但三者之中,只有捕魚在農業普及之後,仍然是人類重要的經濟活動,甚至商品化、產業化,歷經工業革命後,迅速成長為供應全球人口的國際產業。然而,我們長期以來關注農業對文明演進的影響,忽略漁業對人類的重要性其實不亞於農業,更是推動文明誕生、城市興起,以及現代世界的崛起的關鍵之力。
●古代人類之所以能在多種環境生存,貝類是最大功臣?
●最早前往美洲的人類,不是大型哺乳動物的獵人,而是漁民?
●魚才是蘇美及印加文明的經濟支柱?
●不只是中國人,羅馬人、夏威夷人都曾熱衷養魚?
●如果沒有洞里薩湖的水上人家及鯰魚,吳哥窟就建不成?
●是鹽漬魚與魚乾,讓人類足跡一路從地中海擴及波斯灣與印度洋?
●鱈魚產業在大西洋三角貿易中所累積的利潤,超過在美洲找到的所有黃金收益總和?
《漁的大歷史》作者布萊恩・費根是全球知名的考古學家,也是史前文化研究權威。藉由本書,他提醒我們,漁業作為人類至關重要的為生方式,長期以來被嚴重忽略,更缺乏全面的歷史研究。一萬五千年前,世界經歷全球暖化,海平面的上升促使食物豐足、樣貌多元的自然地景隨之出現,以捕魚為生的人口增長、展開定居生活,更與遠方社群建立長久的經濟與社會關係。但漁民向來生性隱密,很少在歷史紀錄上留下痕跡。他們對環境的知識與捕魚的技藝代代口傳,使用的漁具大多由易腐爛的材料製成,只留下魚骨、貝塚等遺存供考古學家深入研究。
然而,費根在本書指出,漁業是促成人類社會與文化複雜化的關鍵因素,賦予了民族、城市與國家繁榮發展、向外擴張的養分。從埃及的金字塔到柬埔寨的吳哥窟,人類歷史上的大型建設計畫都仰賴居住在城市邊緣、默默無名的漁民提供大量糧食給建設工人,才造就了文明的奇蹟。鯖魚製成的魚乾重量輕、便於攜帶,成為羅馬軍隊的理想糧食,而將魚血和魚腸泡在鹽水裡發酵製成的魚醬更是帝國經濟的重要貨品。此外,隨著不斷攀升的人口促使人對魚的需求高漲,水產養殖在西元前2500年首次出現於埃及與中國,以供應更多糧食,並且作為應對原有漁場遭過度捕撈的策略。
漁業不僅是人類適應自然的智慧的展現,更是人類與自然共生的結果。但在十九世紀過後,當工業革命帶動漁業科技的革新,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海洋危機。各式各樣的漁具如海底拖網,雖然提升了捕魚的效率,卻破壞了海床。蒸汽引擎、柴油動力問世,雖讓漁民可以在遙遠的外海停留更久,卻使漁場資源迅速耗盡,導致漁場永久關閉。人類不能再假定海洋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今日,氣候變遷的威脅壟罩漁場,人類不僅面臨在2050年需要餵養超過九十億人口的挑戰,也得思索在2014年,人類所消耗的魚肉中,養殖魚的數量首次超越野外的漁獲一事所標誌的意義。
《漁的大歷史》闡述了人類、海洋與海產漫長的互動歷史。費根從兩百萬年前,巧人徒手捉住第一隻鯰魚開始,以重大考古發現談論埃及、羅馬、中國、日本、地中海與波羅的海、中南半島、安地斯山脈、大洋洲等各個文明社會如何在不同的地理與氣候條件下,藉由掌握海洋與各種魚類的特性而生存下來。同時,他深入當代,完整爬梳冰島海域、北海、紐芬蘭島及新英格蘭漁場的興盛、危機與衰亡。藉由爬梳漁業的歷史與當代危機,費根揭示了另一種了解自身歷史的可能,而陸地與大海從不是兩個各自獨立的世界。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提供了我們豐沛的飲食資源,也豐富了我們的文化。台灣漁業實力雄厚,但從魚類的濫捕、海洋的污染,到遠洋漁業對外籍漁民的剝削,台灣人如何從靠海為生走向與海共生,仍需要我們持續探究。這本《漁的大歷史》所提供的文明視角將對我們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