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生的最渺小出發,自心的菩提與明鏡-禪聖慧能(2CD) | 拾書所

從人生的最渺小出發,自心的菩提與明鏡-禪聖慧能(2CD)

$ 400 元 原價 400
一、生在蠻荒的不識字孩子

  慧能的父親是盧行□,曾是科舉狀元,因為官清廉屢遭迫害,被流放到廣東嶺南,嶺南在當時是可怕的蠻荒之地。

  三歲喪父,因家貧沒有讀書。又有一說,母親為了避免他走向父親的命運,不許他讀書,母親因悲痛父親的早逝,哭瞎雙眼。

  慧能十三歲時,就上山砍柴,照顧母親。

二、砍柴使他生活淡泊,保持覺知

  砍柴是辛苦的工作,但慧能終日來往於住家和森林,養成了淡泊的生活、單純的心性。森林中有毒蛇猛獸、荊棘毒草、山石路滑,必須保持覺知。

  為了心性愉悅,也必須保持天人合一、單純、覺知、歡喜,都是為法做準備。

三、一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

  西元661年,慧能二十四歲,路過旅店聽到有人誦《金剛經》,他駐足聆聽,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受感動。

  他找到誦經的安道誠:「你誦的是什麼經?」

  安道誠告知是從黃梅東禪寺弘忍大師得到的《金剛經》,常持誦就能見性成佛。

  慧能回家後,立刻安頓母親,奔向蘄州黃梅。

四、「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安於在廚房舂米,等待師父的教授,五祖弘忍叫眾弟子試寫詩偈。

  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的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認為神秀未見性,慧能見性,半夜三更為慧能講金剛經授與衣法,並送慧能度九江,向南而去。

五、隱居獵人隊逃亡十五年

  慧能一路奔逃,躲避師兄弟的追殺,在獵人隊中隨緣度日,吃肉邊菜。

  過了十五年,慧能已39歲,知道傳法時機已到,逐到廣州法性寺(今光孝寺),正逢印宗法師講《涅槃經》。

六、是風動?幡動?還是仁者心動?

  印宗問弟子:「是風動?還是幡動?」弟子爭論不休

  慧能站起來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印宗大為震動,於是為慧能剃髮並事為師。

七、在法性寺大開法蓆

  慧能的主要說法和思想:
  1定慧為本
  2一行三昧
  3無相為體
  4無念為宗
  5無住為本
  6無相戒
  7四弘願
  8無相懺
  9三皈戒
  10摩坷般若

與歷代祖師相異之處:

  1廢除衣缽,只重教法
  2直指心源,不落文字
  3頓悟自性,斷除名相
  4人間佛教,神通妙用

八、拒絕入朝,度化大眾

  武則天、唐中宗多次邀慧能入朝廷供養,都被婉拒,慧能認為入宮只能為少數人說法,他留在寶林寺(今南華寺)卻可以為千萬人說法。
說法到76歲(西元713年),7月1日召集大眾:「我將在八月入滅,這段時間如果還有佛法問題,要把握最後時間。」

  「我自有自己的去處,你們不用傷心。」

  「今後不傳衣缽,只要承繼了我的心法就是法脈的傳承。」

  八月三日三更:「我走了!」

  當時,一道虹橋自天上連接地面,草木大地一片銀白,山林鳥獸哀聲震天,奇花異香盈滿山林。

九、肉身不壞,法身常傳

  六祖圓寂後,肉身不壞,至今還在南華寺供奉,背後被紅衛兵打了一個大洞。

  他的法身比肉身更宏偉。

  他說法37年,得法開悟的祖師43人。五大弟子青原行思、南嶽懷讓,荷澤神會、南陽慧忠、永嘉玄覺,都是有修有證又有著作,影響深遠。

  與茶聖陸羽、經聖玄奘都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孤兒!

本書特色

  慧能禪師也稱惠能禪師,出生於唐貞觀12年(西元638年),本姓盧,出生時正好有和尚路過,為他取名「惠能」─惠者施一切眾生,能者勝任所事。他三歲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24歲聽人誦《金剛經》開悟,到湖北黃梅拜見五祖弘忍。得法後,受傳衣缽和禪法,成為禪宗六祖,大開頓教,成為一代宗師。

  他傳法不傳衣,凡開悟皆是祖師,使禪風大盛。他的說法被集成《六組壇經》,是第一部中國人的禪宗經典,影響了禪的發展與弘揚。他圓寂於唐玄宗先天二年(西元713年),由於他的教法簡單,說法質樸,開啟了禪學的黃金時代。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