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盧梭於1749年至1754年五年間,寫下〈論科學與藝術〉及〈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兩篇論文。他先提出「科學與藝術無助於風俗的淨化」的論點,以〈論科學與藝術〉贏得第戎學院論文獎,並引此名揚巴黎、廣為人知。藉由討論科學與藝術的發展,探究為什麼德行會敗壞、為什麼人會墮落,反映出人成為政治社會動物的過程中,「不平等」的社會制度成為枷索,而科學與藝術則是上流社會加深對普羅大眾「不平等」的工具。他之後又透過另一篇論文將重點放在「人類統治關係上的不平等」,並提出所有與人相關的事物,都與倫理道德相關,而因此都與政治相關的論點。
盧梭在這兩篇論文中明確闡述了他的中心思想:「自然完美論」、「歷史悲觀論」,以及他的政治理想「政治神權論」。他認為「自足」是原始人的習性,是人性的典範。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破壞自足的歷史」,充斥著人與人之間的交相爭利。他悲觀失望地表達對於人失去的自然善良所抱持的遺憾,認定原始人的純真,永遠不會再回來了。他期望不平等的結果,能透過政治典範,在公民社會中被制度化成為受法律保障的「公民權利」。盧梭的哲學思想主張道德與政治之密切結合,也強調政治提昇人民幸福的功能,提倡以人為本的道德政治。
盧梭於1749年至1754年五年間,寫下〈論科學與藝術〉及〈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兩篇論文。他先提出「科學與藝術無助於風俗的淨化」的論點,以〈論科學與藝術〉贏得第戎學院論文獎,並引此名揚巴黎、廣為人知。藉由討論科學與藝術的發展,探究為什麼德行會敗壞、為什麼人會墮落,反映出人成為政治社會動物的過程中,「不平等」的社會制度成為枷索,而科學與藝術則是上流社會加深對普羅大眾「不平等」的工具。他之後又透過另一篇論文將重點放在「人類統治關係上的不平等」,並提出所有與人相關的事物,都與倫理道德相關,而因此都與政治相關的論點。
盧梭在這兩篇論文中明確闡述了他的中心思想:「自然完美論」、「歷史悲觀論」,以及他的政治理想「政治神權論」。他認為「自足」是原始人的習性,是人性的典範。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破壞自足的歷史」,充斥著人與人之間的交相爭利。他悲觀失望地表達對於人失去的自然善良所抱持的遺憾,認定原始人的純真,永遠不會再回來了。他期望不平等的結果,能透過政治典範,在公民社會中被制度化成為受法律保障的「公民權利」。盧梭的哲學思想主張道德與政治之密切結合,也強調政治提昇人民幸福的功能,提倡以人為本的道德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