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懂得珍視,我們仍有愛上這地方的可能。
也不知道我們可以怎樣面對自己的居處,只知道這裡一直不停地變化。曾幾何時,我們以變化的速度來衝量價值,後來卻又追求無聲無息的生活方式,原來我們一直只以潮流辨證,而從來沒有考究什麼才是珍貴不二的存在,直至有天我們張看周圍,發現某幢樓房已悄然蓋起來,某處山野已不如以往般繁茂,某個曾經珍惜的人物早已離開,我們才發現原來自己亦已變化出面目模糊的臉孔,從此我不認識你,你也記不起我。逐漸我們每個人也不存有任何記憶,無論對於這地方,或這地方的人也是如此。
香港以十八區劃分,也不只地域,就連地區之間的歷史、身分與價值也一同分割,然而,又是邊界模糊的。
書的第一部分是「塵土之外」,主要書寫十八區地景。文章與照片曾刊於《明報》「語文同樂」,以「尋找消失中的香港」為系列主題。
第二部分是「記憶的弦」,顧名思義,是個人對於一些地方的回顧,主要描寫其中曾與自己相關的人與事情,若無端勾起讀者對從前的想像,也算是意料之外。
也不知道我們可以怎樣面對自己的居處,只知道這裡一直不停地變化。曾幾何時,我們以變化的速度來衝量價值,後來卻又追求無聲無息的生活方式,原來我們一直只以潮流辨證,而從來沒有考究什麼才是珍貴不二的存在,直至有天我們張看周圍,發現某幢樓房已悄然蓋起來,某處山野已不如以往般繁茂,某個曾經珍惜的人物早已離開,我們才發現原來自己亦已變化出面目模糊的臉孔,從此我不認識你,你也記不起我。逐漸我們每個人也不存有任何記憶,無論對於這地方,或這地方的人也是如此。
香港以十八區劃分,也不只地域,就連地區之間的歷史、身分與價值也一同分割,然而,又是邊界模糊的。
書的第一部分是「塵土之外」,主要書寫十八區地景。文章與照片曾刊於《明報》「語文同樂」,以「尋找消失中的香港」為系列主題。
第二部分是「記憶的弦」,顧名思義,是個人對於一些地方的回顧,主要描寫其中曾與自己相關的人與事情,若無端勾起讀者對從前的想像,也算是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