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每一次的諮商,都是一種修練!
心理諮商是什麼?
關起門來的諮商究竟怎麼進行?
其實心理諮商一點都不神秘,它是人與人真心交會的互動,
充滿了許多令人思考與感動的故事……
諮商心理師胡展誥在騎摩托車工作的旅途中,與許多人事物相遇,他在《遇見,生命最真實的力量:一個諮商心理師的修練筆記》這本書中分享了在諮商歷程中遇到的困境、個人思考方向與因應方式,以及在這些經歷當中被喚醒的回憶。
閱讀本書,看了這些故事之後,或許你也能理解,為什麼諮商師往往能夠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同時也理解自己、療癒自己。
《遇見,生命最真實的力量》不是一本詳盡解說某個諮商學派理論的專書,不會有完整的治療案例解說,當然,也沒有關於「某種心理問題該使用哪種正確解決方法」的罐頭知識;然而,每一則諮商故事,都讓人深深體會到年輕諮商師不斷自我覺察、臻至完善的修練。
心動推薦
閱讀一個又一個心靈相遇的故事,讓我們彷彿親臨其境,有著行萬里路的厚實體悟。
── 林祺堂(資深諮商心理師)
每讀一段故事,像是開一道門,光透進來的角度提醒著某一塊,連結起求學過程的某些故事。
── 蕭賀碩(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
目次
推薦序
別祝福他人生命一帆風順(林祺堂,資深諮商心理師與督導)
諮商提供了一個信任的可能(蕭賀碩,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
自序:神秘的諮商心理師
力量一:挖掘內在的潛能
1神明認證的歹囝仔
2看穿真相,或者陪伴謊言?
3長出內在的力量
4充滿挑戰的旅程更值得一遊
力量二:跳脫問題的框架
5餐桌上的戰爭
6寂寞星球
7來自神明的指示
8「無標籤」生活,人人有責
9留一個下台階
力量三:珍視正向的能量
10炸彈粽子
11無法勝利的棋局
12「沒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
13找回最單純的美好
力量四:覺察關係的內涵
14沉默的聲音
15用眼淚練習的愛情
16諮商守則二條:不作弊、不超速
17再見了,最親愛的你
18捨得,捨不得
後記:把話說清楚
推薦序
別祝福他人生命一帆風順(林祺堂,心靈魔法師)
坐在面前的女大生整理上一段諮商經驗,娓娓道出:「諮商師真的很特別,他是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你卻對他一點都不了解!」那眼神訴說著心裡面滿足不了的渴望,好想多了解一點就在面前陪伴自己、可以說出心事的人。
對許多前來整理生命經驗的來談者而言,諮商心理師是很神秘的一個職業角色。一段好的諮商經驗,歷經從挫折中長勇敢、邊退縮邊前進的艱辛歷程,面對那麼願意聆聽、那麼願意了解,給出包容、給出善解的心理師,那份心靈的觸動是震撼的,同時也會有很真實的好奇。好奇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人?好奇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就像曾有一位心理相關科系的來談者這樣對我說,跟祺堂老師諮商喔,就像聊天一樣,你想要聊的都會聊到,會有滿足感,但是若要觀察他到底運用什麼技巧?很難!
與展誥認識是在中央大學諮商中心,那時我是資深兼任諮商心理師,他是實習諮商心理師,有過幾次珍貴的督導經驗。督導歷程中,這位高高帥帥的大男生,帶著厚厚一疊督導資料,詢問我一個又一個很有水準的問題,一雙靈澈又專注的大眼睛,彷彿要把所有可能的學習都放進他的腦袋中。我內在的OS「哇~~這觀察力很敏銳喔,哇~~怎麼這麼快就有這麼有深度的看見與反思?!」這是一段很美好的相互學習,我見證了展誥這一位菜鳥心理師的啟航之旅。
展誥在臉書分享的故事,反映了他生命的觸動與豐厚,每每總能讓我駐足停留欣賞。那「平實、深刻加一些些詼諧」的故事風格,讓我忍不住要一直按讚。現在可以集結成冊,真是讀者的幸福。若你走過三萬公里的旅途,你會記得什麼?展誥用心記錄下與來談者的觸動與反思,那一句句的反芻,讓陪伴者的生命更有感覺、更有深度。特別有共鳴的是展誥說,生命修練不能倒著走,所以「莫忘初衷」。初衷喚起,生命的動力就容易燃起。有些時候我們走得太久或太遠,就很容易犯下一種知覺上的慣性毛病,忍不住希望用長者的成熟體會要求年輕的孩子也馬上做到,這瞬間長大的不合理期待,想想,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做不到。我們必須回到生命是慢慢成長、逐步發展的脈絡中來理解,才可能給出不急切的接納、等候與陪伴。
一位宗教界的聖者分享他生命中在做的兩件事情,很值得學習心理諮商的人參考。一是用心把自己的生活活好;二是讓來到他面前的人,可以看見自己生命中的美好。諮商是生命陪伴生命的歷程,愈豐富的生命體驗,愈有可能給出有深度的陪伴。在這本心靈筆記中,作者用很多自我提問的反思,讓生命的相遇變得更有意義。讀者不妨跟著作者一起困惑、一起思考,一起成長。人遭逢困境時,最想被了解的是什麼?我們怎麼給出這份了解?對方會怎麼收?怎麼樣的陪伴才會讓人發現自己的價值?人什麼時候值得被愛?陪伴時,你關注的是問題,還是人?與對方談完話,有敬佩的地方嗎?戳破對方謊言是為了幫助他或者證明自己很厲害!?閱讀一個又一個心靈相遇的故事,讓我們彷彿親臨其境,有著行萬里路的厚實體悟。
「別祝福他人生命一帆風順,這是很惡毒的祝賀詞。」這句話是我說的。生命的智慧通常不在順境,而往往在逆境,困惑與成長是相生詞。一帆風順的祝福,會讓人誤會平順的一生才是幸福的假象。來談者的一個個困惑,都藏著智慧,心理師的任務就是開啟這個智慧。生命從來都不缺乏困境與挑戰,在向前邁進的同時,請讓我們在陪伴中長出一個又一個的智慧與勇氣來面對它!
推薦序
諮商提供了一個信任的可能(蕭賀碩,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
時間往前推進,機車的大燈往前照明,風呼呼吹,從山頭到山頭。一閃即逝什麼在新鮮的腦袋裡翻騰,節奏打在心跳的後拍提醒,接近著,那些不斷向前而獲得的與失去的。
在展誥的文字裡,想起自己的製作助理菜鳥歲月。抱著工作用的盤帶,騎著小50,往來錄音室之間。不斷用發亮的眼睛把那些不懂的記下,等工作到一個段落,追著前輩討教。在旋律書寫之外的技術層面,專業養成與耳朵訓練,無法用考試或頭銜衡量的一切,是經驗,是功夫,是真實。那些在簡陋的房間用陽春的錄音器材寫下的歌錄成的demo,如今都不可能重複了。啊!原來那時的我這麼想,還好記錄了下來,即使再不完美啊。
每讀一段故事,像是開一道門,光透進來的角度提醒著某一塊,連結起求學過程的某些故事。如果當時有諮商的幫助,也許會不一樣?身心平衡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得來不易,需要高度的自覺,停下來聽聽自己心裡的聲音,有時候會發現同樣的訊息已經出現了好幾次,只是把身體視為理所當然而忽略。每天花一點時間誠實地跟自己相處,一分鐘就好,好好呼吸,感受自己的呼吸,需要調整的可能就會浮現上來。
家庭,學校,生活的累積,型塑出我們的形狀,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形狀。面對不容易的時刻,有時候自己也會做出出乎意料的事。諮商提供了一個信任的可能,在感性的陪伴與傾聽裡有著理性的學術基礎與分析,在談話中找回或重新建立自己的形狀,不是特效藥,卻能更根本地從內而外。諮商是一個私密卻寬廣的空間,把問題丟出來,把自己交出來,我是安全的,說出來更有解決的機會,我需要幫忙,沒有人會因此評斷、標籤我。
充滿感情的筆,謙遜與勇氣,相信這些故事在教養迷思方面很有幫助。祝福展誥在諮商的路上愈發真實,初衷隨行。
自序
神秘的諮商心理師
近幾年來,「諮商心理師」這個名詞就像是街口巷弄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一樣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舉凡小學到大學、社會福利機構、路邊診所、公司企業的人資部門、書局暢銷排行榜、報章雜誌或者電視節目等,都可以看到諮商心理師的身影。
這些諮商心理師當中,有些專精於陪伴夫妻一起探索與釐清婚姻關係、有些擅長告訴你怎麼教小孩、有些引導你討論如何選擇科系或職業,有些甚至會帶著你從繪畫或各式牌卡去認識你自己的人格特質或成長經驗。不管是哪一種,聽起來好像都蠻專業的。
大概也是因為這個職業經常散發出令人敬佩與嚮往的專業形象,因此近十年來,吸引了為數眾多的學生踴躍報考國內、外的心理諮商研究所,希望能夠躋身這一個神秘的工作領域。
的確,在許多人的印象裡,諮商心理師似乎是一種穿著光鮮亮麗、一邊聽別人說話然後一邊回話就可以輕鬆賺錢的多金行業。他們有著過人的直覺和高深的讀心術,好像只需看看一個人的樣貌或者聽他們說幾句話就可以看穿這個人的心事或秘密。而且這些出現在大眾媒體的心理師們,好像都有相當豐厚的專業素養以及諮商經驗,因此從他們口中講出來的內容就更令人覺得有說服力了。
但是,這些心理師是打從一開始就這麼「厲害」的嗎?
那些沒有出現在螢光幕前、剛開始執業的菜鳥心理師是怎麼工作的?在哪裡工作?在那些關起門來的諮商室裡都在進行什麼事情?菜鳥心理師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嗎?遇到困難的當下,他們在想什麼呢?
很少人會主動提起這件事,因為在這個極度講求專業的領域裡,大家都期待自己能夠以專家的姿態現身、向大眾傳遞精闢獨到的見解,並藉此為自己爭取更多曝光或工作的機會。
這也無可厚非,畢竟面對心裡那些不舒服的部分,誰會希望把自己交給一個專業正要起步、生命經驗甚至比自己還稚嫩的心理師?會不會談完之後反而讓自己更受傷?
我還記得擔任實習心理師的那一年,許多走進諮商室的個案都會直接表明:「我不想要被排到實習心理師。」正在值班、負責派案的我聽了著實五味雜陳,雖然很想幫助他們,卻因此不好意思把自己安排為他們的諮商師。
既然如此,那我為什麼還要特別提菜鳥的經驗呢?因為我認為:每個人在某個領域都只會當一次菜鳥。
修練,是一條很難倒著走的過程,亦即當你經歷過了某些歷練,你只會理所當然繼續朝著「更資深」的方向前進;一旦離開了菜鳥的身分,你就很難再回到菜鳥的思維,甚至忘記自己曾經遇過哪些困難、當時是用什麼方式突破困境?而慢慢地累積許多經驗之後,資深的我們開始會用一個專家的角色說出許多令人敬佩的專業內容,卻忽略了這些內容和下班回家疲累不堪的家長、每星期超鐘點超到爆炸的老師,或者根本付不出諮商費的個案可能隔著一條銀河系般那麼遙遠的距離。
這不是說當一個人成為專家之後就會變得很難與人溝通,不是的。
只是當我們在某個領域鑽研太久之後,免不了會習慣從某個視角來看待所有的事情,但那樣的角度卻未必能符合所有人的價值。久而久之,那些原本我們想要學習來靠近人群的學問,到後來卻讓我們跟人群、跟自己變得更遙遠。所以許多人在成長的路上會發現自己一直都是那麼努力學習、打拚,但是走著走著卻對自己愈來愈陌生,甚至忘了自己剛踏進這個領域的樣貌與初衷……。
因此,我要強調的是「莫忘初衷」。
我認為作為「初衷」的菜鳥經驗是很重要的。正因為菜鳥對於專業的所知不多,因此他們所抱持的熱誠、一頭栽進未知領域探險的勇氣、在專業成長中所遇到的挑戰和思考的方向等等,都是源自於一個人內心那份最原始、最純粹的本質,也是灌溉他往後成為資深心理師的重要養分。我相信,很多其他的職業也都是如此。
再者,許多檯面上的心理師都努力的告訴我們專家的想法與建議,卻很少有人分享一個新手在諮商工作中跌跌撞撞、困頓挫折,或者充滿辛酸的成長血淚史。
我們都知道「理論是實務的基礎」,但是很少人在講完這句話之後會繼續告訴你:「其實啊,從理論到實務之間還有一段無法省略、但令人抓狂的過程叫做:『實做→挫折→苦思→實做→挫折→……』」而這個循環可能要重複N遍之後,你才漸漸能夠體會書上的理論是在講什麼?實務工作中哪些部分呼應了理論的哪些觀點?
然後你從此就可以過著童話故事裡幸福快樂的日子了嗎?事情當然沒有這麼簡單。
即使你稍微能夠領悟理論和實務工作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聯,你依舊需要跌跌撞撞重複修練上述的循環,經過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接著你開始能夠比較熟練地用學過的理論與實務工作累積的經驗進行對話。而這樣的日子再經過N年,有朝一日當你發現自己開始整理多年來的所學與經驗,並且慢慢建構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理論學說時,或許距離所謂「大師」或「專家」的階段就已不遠矣……。
但是,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絕世武功也非一蹴可幾,從菜鳥到大師、從新手到專家,無疑是一段相當漫長的過程。
因此,進入這一個大家都竭盡所能提升功力的諮商專業領域,我想要把握住自己還是一個菜鳥的時光,用一個菜鳥的觀點寫下我在偏鄉的諮商工作中與個案相遇的點滴與感動。
既然是用菜鳥的觀點來說話,想必說出來的也不會是很厲害的大道理,那到底該怎表達我的想法呢?我想起已經過世二十幾年的外公最常使用的「故事教養法」。
外公從小相當疼我,每當我調皮搗蛋的時候他總會將我抱在他的大腿上,然後隨著躺椅搖啊搖,一邊幫我打開一包小小的王子麵、一邊告訴我許多鄉間小故事,然後從故事當中教我為人處事該有的禮貌和道理。大概也是這樣,從小就培養了我喜歡聽故事、長大以後也喜歡說故事的習慣。
心理諮商是一份經常會與不同生命故事相遇的工作,如果你的故事感動了我,代表你也觸動了我生命中的某些部份,因著生命的相遇,我們在諮商歷程中產生共鳴與理解。因此對我而言,諮商工作其實也像是一段段生命故事的交會,我們一起探索與理解故事當中的心傷委屈,也一起從故事當中找到耀眼的正向力量與溫潤滋養的能量;最終,我將陪伴你發展出面對困境與挫折的力量。
這不是一本詳盡解說某個諮商學派理論的專書,不會有完整的治療案例解說,當然,也沒有關於「某種心理問題該使用哪種正確解決方法」的罐頭知識。
在這裡,我要分享的是我在心理諮商工作旅途中與許多人事物的相遇、在諮商歷程中遇到的困境、我的思考方向與因應方式,以及我在這些經歷當中被喚醒的回憶。看了這些故事之後,或許你也能理解,為什麼諮商心理師往往能夠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同時也理解自己、療癒自己,而這一點往往也是讓許多人願意投入這個領域的最大誘因之一!
另外,我也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你更了解心理諮商是什麼?關起門來的諮商室裡面在做什麼?心理諮商一點都不神秘,相反的,諮商其實是許多人與人真心交會的互動,諮商室裡經常充滿了許多令人為之動容的故事。如果這裡面的內容能夠為你帶來一點點的思考與感動,那也將是我寫這本書最大的收穫之一。
當然啦,為了要保護真實世界的相關人物,所有的故事情節都已經經過了一定程度的重新組合與改寫、而每一個角色也都是用化名的方式來呈現。因此就算你發現故事裡有好像你很熟悉的人,請你務必記得:那絕對、絕對、絕對不會是你認識的那個人!
諮商心理師是一種相當重視自我覺察的職業,在協助別人理解他自己之前,心理師當然也需要對自己有相當程度的理解。既然這是一趟由許多故事交織而成的旅程,在即將要分享這一段段諮商工作筆記之前,就先從我自己的成長故事出發吧。
內文選摘(節錄)
力量二:跳脫問題的框架
6 寂寞星球
真正的寂寞不是因為獨處,而是感覺到這世界似乎沒有人能理解你。
寂寞的咖哩
那是一個彷彿置身於地球之外的小行星,從市區騎車到這裡需要整整一個多小時的路程。
大片的綠蔭、寧靜的街道,以及三三兩兩坐在門口聊天乘涼的阿公阿嬤們,構成了這個村落隨處可見的景象。傍晚,橘紅色的晚霞映在這個只剩下寂靜的小地方,太陽才下山,村子裡的店家就陸陸續續拉下鐵門。才不過晚上八點,整個村子就像進入了深度的睡眠,只剩下零落的狗叫聲和兀自閃爍的紅綠燈,像是在向經過的路人提醒這個村子還有呼吸。
他在國小的時候隨著改嫁的母親,一起來到這個地方重新開始生活。
他不愛念書、不準時上課,有時與同學打架,有時也會偷班上同學的東西,而且幾乎每一天都是到了中餐時間才會出現在教室。
母親與繼父每天都會到外地工作,直到深夜才回家,放學後他就握著母親給他的生活費自己到村子裡唯一的麵攤或自助餐店吃飯。繼父厭倦了經常被老師傳喚到學校細數孩子在學校的種種行為,有一次索性在電話這頭將揍他的聲音完完整整的傳遞給老師,嚇得導師從此不敢再打電話到他們家討論他的狀況。
我問他為什麼上學經常遲到?他說因為晚上睡不著,為了避免被家人發現,所以他就從房間的窗戶跳出去閒晃,直到天空快要翻出魚肚白才又悄悄回到房間睡覺。有時候他自己一個人在空盪盪的大街上漫無目的地走著,有時候則是坐在村子裡唯一的便利商店前,用省下來的晚餐錢買一顆熱騰騰的肉包子,撕成小塊餵給和他一樣還醒著的流浪狗,順便也和牠說幾句話。
我說,那好像是一種叫做「寂寞」的感覺。他點點頭。
很寂寞,但好像也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那些所謂的信任與關愛,在一個人的世界裡全都是遙不可及的奢求。
黑夜裡,少了謾罵與責備的聲音,這世界安靜得像是只剩下自己。
「做人不必太認真啦……」他罕見地收起一貫的調皮,有些認真地說:「反正也沒有人會了解。」
對於這種青春期憂鬱的感慨,有時候我會選擇輕鬆以對。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了耍帥強說愁。」為了凸顯自己的特別、為了宣示自己已經長大,所以在青少年的書包或筆記本經常會看見用
每一次的諮商,都是一種修練!
心理諮商是什麼?
關起門來的諮商究竟怎麼進行?
其實心理諮商一點都不神秘,它是人與人真心交會的互動,
充滿了許多令人思考與感動的故事……
諮商心理師胡展誥在騎摩托車工作的旅途中,與許多人事物相遇,他在《遇見,生命最真實的力量:一個諮商心理師的修練筆記》這本書中分享了在諮商歷程中遇到的困境、個人思考方向與因應方式,以及在這些經歷當中被喚醒的回憶。
閱讀本書,看了這些故事之後,或許你也能理解,為什麼諮商師往往能夠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同時也理解自己、療癒自己。
《遇見,生命最真實的力量》不是一本詳盡解說某個諮商學派理論的專書,不會有完整的治療案例解說,當然,也沒有關於「某種心理問題該使用哪種正確解決方法」的罐頭知識;然而,每一則諮商故事,都讓人深深體會到年輕諮商師不斷自我覺察、臻至完善的修練。
心動推薦
閱讀一個又一個心靈相遇的故事,讓我們彷彿親臨其境,有著行萬里路的厚實體悟。
── 林祺堂(資深諮商心理師)
每讀一段故事,像是開一道門,光透進來的角度提醒著某一塊,連結起求學過程的某些故事。
── 蕭賀碩(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
目次
推薦序
別祝福他人生命一帆風順(林祺堂,資深諮商心理師與督導)
諮商提供了一個信任的可能(蕭賀碩,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
自序:神秘的諮商心理師
力量一:挖掘內在的潛能
1神明認證的歹囝仔
2看穿真相,或者陪伴謊言?
3長出內在的力量
4充滿挑戰的旅程更值得一遊
力量二:跳脫問題的框架
5餐桌上的戰爭
6寂寞星球
7來自神明的指示
8「無標籤」生活,人人有責
9留一個下台階
力量三:珍視正向的能量
10炸彈粽子
11無法勝利的棋局
12「沒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
13找回最單純的美好
力量四:覺察關係的內涵
14沉默的聲音
15用眼淚練習的愛情
16諮商守則二條:不作弊、不超速
17再見了,最親愛的你
18捨得,捨不得
後記:把話說清楚
推薦序
別祝福他人生命一帆風順(林祺堂,心靈魔法師)
坐在面前的女大生整理上一段諮商經驗,娓娓道出:「諮商師真的很特別,他是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你卻對他一點都不了解!」那眼神訴說著心裡面滿足不了的渴望,好想多了解一點就在面前陪伴自己、可以說出心事的人。
對許多前來整理生命經驗的來談者而言,諮商心理師是很神秘的一個職業角色。一段好的諮商經驗,歷經從挫折中長勇敢、邊退縮邊前進的艱辛歷程,面對那麼願意聆聽、那麼願意了解,給出包容、給出善解的心理師,那份心靈的觸動是震撼的,同時也會有很真實的好奇。好奇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人?好奇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就像曾有一位心理相關科系的來談者這樣對我說,跟祺堂老師諮商喔,就像聊天一樣,你想要聊的都會聊到,會有滿足感,但是若要觀察他到底運用什麼技巧?很難!
與展誥認識是在中央大學諮商中心,那時我是資深兼任諮商心理師,他是實習諮商心理師,有過幾次珍貴的督導經驗。督導歷程中,這位高高帥帥的大男生,帶著厚厚一疊督導資料,詢問我一個又一個很有水準的問題,一雙靈澈又專注的大眼睛,彷彿要把所有可能的學習都放進他的腦袋中。我內在的OS「哇~~這觀察力很敏銳喔,哇~~怎麼這麼快就有這麼有深度的看見與反思?!」這是一段很美好的相互學習,我見證了展誥這一位菜鳥心理師的啟航之旅。
展誥在臉書分享的故事,反映了他生命的觸動與豐厚,每每總能讓我駐足停留欣賞。那「平實、深刻加一些些詼諧」的故事風格,讓我忍不住要一直按讚。現在可以集結成冊,真是讀者的幸福。若你走過三萬公里的旅途,你會記得什麼?展誥用心記錄下與來談者的觸動與反思,那一句句的反芻,讓陪伴者的生命更有感覺、更有深度。特別有共鳴的是展誥說,生命修練不能倒著走,所以「莫忘初衷」。初衷喚起,生命的動力就容易燃起。有些時候我們走得太久或太遠,就很容易犯下一種知覺上的慣性毛病,忍不住希望用長者的成熟體會要求年輕的孩子也馬上做到,這瞬間長大的不合理期待,想想,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做不到。我們必須回到生命是慢慢成長、逐步發展的脈絡中來理解,才可能給出不急切的接納、等候與陪伴。
一位宗教界的聖者分享他生命中在做的兩件事情,很值得學習心理諮商的人參考。一是用心把自己的生活活好;二是讓來到他面前的人,可以看見自己生命中的美好。諮商是生命陪伴生命的歷程,愈豐富的生命體驗,愈有可能給出有深度的陪伴。在這本心靈筆記中,作者用很多自我提問的反思,讓生命的相遇變得更有意義。讀者不妨跟著作者一起困惑、一起思考,一起成長。人遭逢困境時,最想被了解的是什麼?我們怎麼給出這份了解?對方會怎麼收?怎麼樣的陪伴才會讓人發現自己的價值?人什麼時候值得被愛?陪伴時,你關注的是問題,還是人?與對方談完話,有敬佩的地方嗎?戳破對方謊言是為了幫助他或者證明自己很厲害!?閱讀一個又一個心靈相遇的故事,讓我們彷彿親臨其境,有著行萬里路的厚實體悟。
「別祝福他人生命一帆風順,這是很惡毒的祝賀詞。」這句話是我說的。生命的智慧通常不在順境,而往往在逆境,困惑與成長是相生詞。一帆風順的祝福,會讓人誤會平順的一生才是幸福的假象。來談者的一個個困惑,都藏著智慧,心理師的任務就是開啟這個智慧。生命從來都不缺乏困境與挑戰,在向前邁進的同時,請讓我們在陪伴中長出一個又一個的智慧與勇氣來面對它!
推薦序
諮商提供了一個信任的可能(蕭賀碩,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
時間往前推進,機車的大燈往前照明,風呼呼吹,從山頭到山頭。一閃即逝什麼在新鮮的腦袋裡翻騰,節奏打在心跳的後拍提醒,接近著,那些不斷向前而獲得的與失去的。
在展誥的文字裡,想起自己的製作助理菜鳥歲月。抱著工作用的盤帶,騎著小50,往來錄音室之間。不斷用發亮的眼睛把那些不懂的記下,等工作到一個段落,追著前輩討教。在旋律書寫之外的技術層面,專業養成與耳朵訓練,無法用考試或頭銜衡量的一切,是經驗,是功夫,是真實。那些在簡陋的房間用陽春的錄音器材寫下的歌錄成的demo,如今都不可能重複了。啊!原來那時的我這麼想,還好記錄了下來,即使再不完美啊。
每讀一段故事,像是開一道門,光透進來的角度提醒著某一塊,連結起求學過程的某些故事。如果當時有諮商的幫助,也許會不一樣?身心平衡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得來不易,需要高度的自覺,停下來聽聽自己心裡的聲音,有時候會發現同樣的訊息已經出現了好幾次,只是把身體視為理所當然而忽略。每天花一點時間誠實地跟自己相處,一分鐘就好,好好呼吸,感受自己的呼吸,需要調整的可能就會浮現上來。
家庭,學校,生活的累積,型塑出我們的形狀,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形狀。面對不容易的時刻,有時候自己也會做出出乎意料的事。諮商提供了一個信任的可能,在感性的陪伴與傾聽裡有著理性的學術基礎與分析,在談話中找回或重新建立自己的形狀,不是特效藥,卻能更根本地從內而外。諮商是一個私密卻寬廣的空間,把問題丟出來,把自己交出來,我是安全的,說出來更有解決的機會,我需要幫忙,沒有人會因此評斷、標籤我。
充滿感情的筆,謙遜與勇氣,相信這些故事在教養迷思方面很有幫助。祝福展誥在諮商的路上愈發真實,初衷隨行。
自序
神秘的諮商心理師
近幾年來,「諮商心理師」這個名詞就像是街口巷弄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一樣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舉凡小學到大學、社會福利機構、路邊診所、公司企業的人資部門、書局暢銷排行榜、報章雜誌或者電視節目等,都可以看到諮商心理師的身影。
這些諮商心理師當中,有些專精於陪伴夫妻一起探索與釐清婚姻關係、有些擅長告訴你怎麼教小孩、有些引導你討論如何選擇科系或職業,有些甚至會帶著你從繪畫或各式牌卡去認識你自己的人格特質或成長經驗。不管是哪一種,聽起來好像都蠻專業的。
大概也是因為這個職業經常散發出令人敬佩與嚮往的專業形象,因此近十年來,吸引了為數眾多的學生踴躍報考國內、外的心理諮商研究所,希望能夠躋身這一個神秘的工作領域。
的確,在許多人的印象裡,諮商心理師似乎是一種穿著光鮮亮麗、一邊聽別人說話然後一邊回話就可以輕鬆賺錢的多金行業。他們有著過人的直覺和高深的讀心術,好像只需看看一個人的樣貌或者聽他們說幾句話就可以看穿這個人的心事或秘密。而且這些出現在大眾媒體的心理師們,好像都有相當豐厚的專業素養以及諮商經驗,因此從他們口中講出來的內容就更令人覺得有說服力了。
但是,這些心理師是打從一開始就這麼「厲害」的嗎?
那些沒有出現在螢光幕前、剛開始執業的菜鳥心理師是怎麼工作的?在哪裡工作?在那些關起門來的諮商室裡都在進行什麼事情?菜鳥心理師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嗎?遇到困難的當下,他們在想什麼呢?
很少人會主動提起這件事,因為在這個極度講求專業的領域裡,大家都期待自己能夠以專家的姿態現身、向大眾傳遞精闢獨到的見解,並藉此為自己爭取更多曝光或工作的機會。
這也無可厚非,畢竟面對心裡那些不舒服的部分,誰會希望把自己交給一個專業正要起步、生命經驗甚至比自己還稚嫩的心理師?會不會談完之後反而讓自己更受傷?
我還記得擔任實習心理師的那一年,許多走進諮商室的個案都會直接表明:「我不想要被排到實習心理師。」正在值班、負責派案的我聽了著實五味雜陳,雖然很想幫助他們,卻因此不好意思把自己安排為他們的諮商師。
既然如此,那我為什麼還要特別提菜鳥的經驗呢?因為我認為:每個人在某個領域都只會當一次菜鳥。
修練,是一條很難倒著走的過程,亦即當你經歷過了某些歷練,你只會理所當然繼續朝著「更資深」的方向前進;一旦離開了菜鳥的身分,你就很難再回到菜鳥的思維,甚至忘記自己曾經遇過哪些困難、當時是用什麼方式突破困境?而慢慢地累積許多經驗之後,資深的我們開始會用一個專家的角色說出許多令人敬佩的專業內容,卻忽略了這些內容和下班回家疲累不堪的家長、每星期超鐘點超到爆炸的老師,或者根本付不出諮商費的個案可能隔著一條銀河系般那麼遙遠的距離。
這不是說當一個人成為專家之後就會變得很難與人溝通,不是的。
只是當我們在某個領域鑽研太久之後,免不了會習慣從某個視角來看待所有的事情,但那樣的角度卻未必能符合所有人的價值。久而久之,那些原本我們想要學習來靠近人群的學問,到後來卻讓我們跟人群、跟自己變得更遙遠。所以許多人在成長的路上會發現自己一直都是那麼努力學習、打拚,但是走著走著卻對自己愈來愈陌生,甚至忘了自己剛踏進這個領域的樣貌與初衷……。
因此,我要強調的是「莫忘初衷」。
我認為作為「初衷」的菜鳥經驗是很重要的。正因為菜鳥對於專業的所知不多,因此他們所抱持的熱誠、一頭栽進未知領域探險的勇氣、在專業成長中所遇到的挑戰和思考的方向等等,都是源自於一個人內心那份最原始、最純粹的本質,也是灌溉他往後成為資深心理師的重要養分。我相信,很多其他的職業也都是如此。
再者,許多檯面上的心理師都努力的告訴我們專家的想法與建議,卻很少有人分享一個新手在諮商工作中跌跌撞撞、困頓挫折,或者充滿辛酸的成長血淚史。
我們都知道「理論是實務的基礎」,但是很少人在講完這句話之後會繼續告訴你:「其實啊,從理論到實務之間還有一段無法省略、但令人抓狂的過程叫做:『實做→挫折→苦思→實做→挫折→……』」而這個循環可能要重複N遍之後,你才漸漸能夠體會書上的理論是在講什麼?實務工作中哪些部分呼應了理論的哪些觀點?
然後你從此就可以過著童話故事裡幸福快樂的日子了嗎?事情當然沒有這麼簡單。
即使你稍微能夠領悟理論和實務工作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聯,你依舊需要跌跌撞撞重複修練上述的循環,經過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接著你開始能夠比較熟練地用學過的理論與實務工作累積的經驗進行對話。而這樣的日子再經過N年,有朝一日當你發現自己開始整理多年來的所學與經驗,並且慢慢建構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理論學說時,或許距離所謂「大師」或「專家」的階段就已不遠矣……。
但是,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絕世武功也非一蹴可幾,從菜鳥到大師、從新手到專家,無疑是一段相當漫長的過程。
因此,進入這一個大家都竭盡所能提升功力的諮商專業領域,我想要把握住自己還是一個菜鳥的時光,用一個菜鳥的觀點寫下我在偏鄉的諮商工作中與個案相遇的點滴與感動。
既然是用菜鳥的觀點來說話,想必說出來的也不會是很厲害的大道理,那到底該怎表達我的想法呢?我想起已經過世二十幾年的外公最常使用的「故事教養法」。
外公從小相當疼我,每當我調皮搗蛋的時候他總會將我抱在他的大腿上,然後隨著躺椅搖啊搖,一邊幫我打開一包小小的王子麵、一邊告訴我許多鄉間小故事,然後從故事當中教我為人處事該有的禮貌和道理。大概也是這樣,從小就培養了我喜歡聽故事、長大以後也喜歡說故事的習慣。
心理諮商是一份經常會與不同生命故事相遇的工作,如果你的故事感動了我,代表你也觸動了我生命中的某些部份,因著生命的相遇,我們在諮商歷程中產生共鳴與理解。因此對我而言,諮商工作其實也像是一段段生命故事的交會,我們一起探索與理解故事當中的心傷委屈,也一起從故事當中找到耀眼的正向力量與溫潤滋養的能量;最終,我將陪伴你發展出面對困境與挫折的力量。
這不是一本詳盡解說某個諮商學派理論的專書,不會有完整的治療案例解說,當然,也沒有關於「某種心理問題該使用哪種正確解決方法」的罐頭知識。
在這裡,我要分享的是我在心理諮商工作旅途中與許多人事物的相遇、在諮商歷程中遇到的困境、我的思考方向與因應方式,以及我在這些經歷當中被喚醒的回憶。看了這些故事之後,或許你也能理解,為什麼諮商心理師往往能夠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同時也理解自己、療癒自己,而這一點往往也是讓許多人願意投入這個領域的最大誘因之一!
另外,我也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你更了解心理諮商是什麼?關起門來的諮商室裡面在做什麼?心理諮商一點都不神秘,相反的,諮商其實是許多人與人真心交會的互動,諮商室裡經常充滿了許多令人為之動容的故事。如果這裡面的內容能夠為你帶來一點點的思考與感動,那也將是我寫這本書最大的收穫之一。
當然啦,為了要保護真實世界的相關人物,所有的故事情節都已經經過了一定程度的重新組合與改寫、而每一個角色也都是用化名的方式來呈現。因此就算你發現故事裡有好像你很熟悉的人,請你務必記得:那絕對、絕對、絕對不會是你認識的那個人!
諮商心理師是一種相當重視自我覺察的職業,在協助別人理解他自己之前,心理師當然也需要對自己有相當程度的理解。既然這是一趟由許多故事交織而成的旅程,在即將要分享這一段段諮商工作筆記之前,就先從我自己的成長故事出發吧。
內文選摘(節錄)
力量二:跳脫問題的框架
6 寂寞星球
真正的寂寞不是因為獨處,而是感覺到這世界似乎沒有人能理解你。
寂寞的咖哩
那是一個彷彿置身於地球之外的小行星,從市區騎車到這裡需要整整一個多小時的路程。
大片的綠蔭、寧靜的街道,以及三三兩兩坐在門口聊天乘涼的阿公阿嬤們,構成了這個村落隨處可見的景象。傍晚,橘紅色的晚霞映在這個只剩下寂靜的小地方,太陽才下山,村子裡的店家就陸陸續續拉下鐵門。才不過晚上八點,整個村子就像進入了深度的睡眠,只剩下零落的狗叫聲和兀自閃爍的紅綠燈,像是在向經過的路人提醒這個村子還有呼吸。
他在國小的時候隨著改嫁的母親,一起來到這個地方重新開始生活。
他不愛念書、不準時上課,有時與同學打架,有時也會偷班上同學的東西,而且幾乎每一天都是到了中餐時間才會出現在教室。
母親與繼父每天都會到外地工作,直到深夜才回家,放學後他就握著母親給他的生活費自己到村子裡唯一的麵攤或自助餐店吃飯。繼父厭倦了經常被老師傳喚到學校細數孩子在學校的種種行為,有一次索性在電話這頭將揍他的聲音完完整整的傳遞給老師,嚇得導師從此不敢再打電話到他們家討論他的狀況。
我問他為什麼上學經常遲到?他說因為晚上睡不著,為了避免被家人發現,所以他就從房間的窗戶跳出去閒晃,直到天空快要翻出魚肚白才又悄悄回到房間睡覺。有時候他自己一個人在空盪盪的大街上漫無目的地走著,有時候則是坐在村子裡唯一的便利商店前,用省下來的晚餐錢買一顆熱騰騰的肉包子,撕成小塊餵給和他一樣還醒著的流浪狗,順便也和牠說幾句話。
我說,那好像是一種叫做「寂寞」的感覺。他點點頭。
很寂寞,但好像也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那些所謂的信任與關愛,在一個人的世界裡全都是遙不可及的奢求。
黑夜裡,少了謾罵與責備的聲音,這世界安靜得像是只剩下自己。
「做人不必太認真啦……」他罕見地收起一貫的調皮,有些認真地說:「反正也沒有人會了解。」
對於這種青春期憂鬱的感慨,有時候我會選擇輕鬆以對。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了耍帥強說愁。」為了凸顯自己的特別、為了宣示自己已經長大,所以在青少年的書包或筆記本經常會看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