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 拾書所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 387 元 原價 490
內容簡介
為了讓更多人真正了解世界主要大國的核能發電現況,
以及當地人民支持或反對的理由,
聯合報系空前規劃,台灣媒體罕見超大規模,
橫跨日、德、法、英、美五國,深度調查採訪報導。
200張全彩照片,75幅資訊圖表,數百萬製作成本,數十人專業團隊。

如果今天舉行核四公投,在你走進投票所,為核四存廢投下一票時,
你真的清楚知道,自己這一張票的意義與影響嗎?
你可以肯定,自己的這一票,是在充足的資訊下,理性思考的抉擇?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一書共分六章,由五位充滿熱忱的資深記者,
走訪日本、法國、德國、英國、美國,深入調查各國核能電廠,採訪決策官員,
並實地走入一般居民的生活。為讀者揭開:
日本福島核災後,廢核及重啟核電的兩難思索。
德國堅持廢核,民眾要承擔什麼樣的代價?
法國75%的電力來自核能,如何確保安全?
注重環保的英國,選擇加強核能以降低排碳。
美國擁有一百座核反應爐,七成民眾支持核能。
台灣的電從哪裡來?挺核與反核兩方的觀點。

「經過這次聯合報系的調查採訪,除了探查核電問題外,我們更深的感受是,什麼時候台灣對於公共政策的討論可以奠基於科學、理性?什麼時候我們不再迷惑於簡單誘人的口號,而能做深度的研究?什麼時候持不同意見者能夠彼此傾聽?什麼時候媒體能善盡職守,針對公共利益客觀不懈的紮實報導?
希望這本書能讓讀者暫離喧囂,冷靜思考台灣的未來、核電的未來。如果有一天我們要對核四公投,走進投票所時,都能自信地說:我知道為何投下這一票,我準備好承擔結果,負起責任。」──《聯合晚報》社長 羅國俊



內文選摘(節錄)
廢核,德國憑什麼?
廢核,從來不是一場政治嘉年華會,絕對不是趕流行,更不是把核電拉下馬後,就拍拍屁股沒事了。理性、重思辯的德國人十分清楚,能源轉向是要付代價的,德國人民選擇忍受高電價,並願意花費一兆歐元、約占德國三分之一的GDP,以長達40年時間來完成,並得力行節能。
台灣人對德國推動能源轉向的印象是:再生能源蓬勃發展,到處見得到風車和太陽能發電,可以自己選擇電力公司及發電能源,甚至在家裡發電、賣電……這些美麗又進步的思維,一直為台灣人所欽羨。
在長達20多天採訪旅程中,記者拜訪反核家庭密特勒和霍爾徹家,在他們家,反核不是口號,而是生活方式,身體力行節能,寧願享受少一點。
飄著雪的冬天,我們拜訪馬塞海姆小鎮,聆聽布朗鎮長細數小鎮如何一點一滴力行節能。儘管只有五千居民,布朗鎮長一點也不小看自己,他說,「廢核,小鎮和老百姓也要自發性參與」。
即便抱怨高電價,德國民眾沒有激情謾罵,更沒有因此而拒絕負擔廢核代價之意。我們來到富裕繁榮的巴登符騰堡邦,讓人意外的是,這裡是「務實的綠黨」在執政,他們沒有關閉火力電廠,甚至還興建火力電廠、天然氣電廠,從法國買電,只為確保該邦的經濟發展及穩定供電。
德國人一向務實。廢核不是一時興起、不是莽撞,不是流行的口號,而是有計畫、按階段的落實,早在2000年之前,就開始推行再生能源,為廢核鋪路,並擅於利用位在歐洲中心的優勢,盡所有努力在經濟發展、電價上漲及穩定供電之間,保持動態平衡,德國人廢核,但是並不盲目。
即便能源轉向在執行上出現落差,包括電網建設不足、再生能源收補貼過高、民生電價高漲等問題,但從官方到民間,執政黨到在野黨,從不迴避艱難問題,更不會刻意遮掩某些事實;因官民有高度共識,能源轉向遭逢的各種艱難,必定會找到解決的方法,最終達到廢核目標。
我們看到德國人廢核的決心,從政府、家庭、企業,鄉鎮都全力以赴,全民都參與其中,共同承擔一分責任。
在結束採訪任務,搭上回台的飛機時,問號突然浮現眼前:台灣人是否具備了如德國人民堅強意志與決心?是否準備好要承擔代價?你、我是否願意奉獻一己之力於其中?廢核之後的「真實的台灣」,我們是否願意、並學習如何去承擔?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