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心中-避靜的好處 | 拾書所

走入心中-避靜的好處

$ 182 元 原價 260
現代人生活太嘈雜,當人真正處於靜默中時,能「聽」到甚麼?作者帶著這個問題,到一個安靜的避靜中心,與世隔絕,展開一段心靈的旅行。
基督徒的「避靜」,英文寫做retreat,最深的根源是效法耶穌。三部福音書中都記載,耶穌受洗後,被聖神引領到曠野中四十天之久,在那?受到魔鬼的試探。
基督宗教的靈修傳統中,有很多的沙漠教父或教母,幾千年來無數放棄世俗在曠野中苦修的人,舉一位在曠野中修成聖人的聖安當為例好了,他出生於第三世紀的埃及,家境富有,但他在十八歲雙親過世後一天,聽到聖堂宣讀福音,那是耶穌對另外一位富貴少年說的話:「你若願一是成全的,去!變賣你所有的,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後來跟隨我。」少年安當感覺那是耶穌在跟他說話,便照樣做了。安當在沙漠中修行十五年之久,據說,魔鬼常以野獸的形體出現,把他傷得半死,但他漸漸學會躲開魔鬼。他的聖德開始傳開,吸引很多人追隨他,在洞穴內或小屋修行。
今天,已經不需要去到沙漠避靜,在城市中也能避靜,許多教堂在聖誕節、復活節之前都會舉辦半天到一天的避靜,給忙碌的現代人一點機會,靜靜反省一下自己的信仰生活。
其實,書寧曾經體驗過一次不純粹靜默的避靜,教會內的弟兄姊妹其樂融融,可是失去避靜的「靜」,那次的經驗讓她更加渴望真正的避靜。當她得到這樣的機會,心情是愉悅的,像是得到一個禮物。可是去做避靜,是,用「做」這個動詞,究竟要做什麼?書寧並不知道,只知道她在這三天裡面要守靜默,除了跟自己的神師(也就是指導做避靜的老師)談話之外,不可以跟任何人說話。
當帶領他們做避靜的神父宣布,連聖經也不能讀的時候,書寧才知道,她遇到了自從領洗以來極大的考驗。到底她會怎樣度過避靜的時間,又得到怎樣的體悟呢?
◎手機關機是基本。
◎不能說話,會不會好難過?
◎神父給書寧一個有點特別的挑戰:連聖經都不能讀。那腦子是要用來做什麼呢?
◎還有,練習呼吸。一次要花個三十分鐘。
◎避靜不是因為生活好辛苦,找個安靜的地方休息。如果你都在睡,可能沒法子聽見天主要跟你說什麼。
◎避靜也不是帶著長年未解決的問題,企圖一次性解決。
◎避靜,說淺白點,是好好反省自己,深一點說,是往內心深處,看見自己,更深一點,則是去聽天主要跟自己說些什麼。

必須強調:「出靜」的重要性幾乎是等同於練武的出關,如果態度輕慢地直接跳入紅塵俗世,這個避靜就是前功盡棄。當你「出」靜時,你得到什麼,務必帶回去你的生活裡面,繼續反省,看看避靜的果實能如何改善你的生活品質。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