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人物,九種生命故事
用各自的方式守護著神聖的儀式與靈魂
不論是印度聖人、耆那教尼姑、神秘主義者,
或是被視同宗教邊緣人的密教徒、為信仰而戰的藏僧……
在現代化衝擊下的印度,用各自的方式守護著神聖的儀式與靈魂。
他們堅信:渡過彼岸,就是心靈樂土!
瑪塔吉,一名耆那教尼姑,在她青澀年華即捨離家人,終生奉獻先知,當眼見知心好友遵循耆那教徒視為修行最高境地的「薩萊克哈那」儀式而了結生命的當下,卻也難離世間情誼罣礙之苦,而今她也因了然證悟選擇了與好友相同的道路。
哈里靼斯,是個來自喀拉拉邦的獄卒,每年的十二月到隔年的二月泰嚴舞季期間,便化身為毗濕奴神的舞者,被尊奉為神的化身。而當泰嚴舞季一結束,他就得回到監獄裡工作,恢復賤民的身分。
藏僧帕桑,曾在年輕時為保護尊者達賴喇嘛,對抗派兵侵犯西藏拉薩的中共,毅然脫去僧袍棄戒律拿起槍枝,為守護信仰而戰,晚年則在印度印製精美的經幡,只為彌補當年殺害生命的罪行。
一名中產階級婦女離開家鄉加爾各答,放棄麻紡廠的工作,在偏遠的火葬場以侍奉頭骨為生,卻意外覓得了眞愛和安頓。一個來自拉賈斯坦邦的牧羊人,目不識丁,卻能將長達四千行的古老史詩牢記於心。一個廟妓,起先抗拒性工作,卻把兩個女兒推入如今被她視為神聖召喚的職業。……
不管是印度聖人、耆那教尼姑、神秘主義者、或密教徒、藏僧……,他們在塔塔轎車疾馳而過的現代印度路上尋找救贖,到底意味著什麼?為什麼一個人採取武力抵抗,作為神的召喚,另一個卻謹守非暴力的「不殺生」(ahimsa)的戒律?為什麼一個人認為自己能創造神,另一個卻認為神能附身於他?不同的信仰之路,如何在印度所處的劇烈變動中求生存?什麼變了,什麼依然不變?
九個人物,九種生命故事。他們走上不同的宗教道路,信仰讓他們在社會底層找到生命的生命的憑藉與尊嚴。
每個人物的故事都教人難忘、動容。
內容摘文
第二章 坎努爾的舞神
我一年當中有九個月在幹苦力;
平日建造水井,週末在監獄當守衛。
從十二月到二月的泰嚴舞季,
我就化身成神。
林間空地的一邊,是一道小溪流和月光下的稻田,另一邊則是夜色中的橡膠園和綠椰林,空地由火堆和一片搖曳的樟油燈火所照亮,人群已聚集在午夜的陰影中,火光襯托出他們的輪廓。他們大都已在黑暗中行走許多哩路,才趕到這兒。他們等著觀看眾神一年一度下凡跳舞的盛會。
由六名汗水涔涔、半裸黑膚的賤民組成的擊鼓團,在過去二十分鐘內不斷加快速度:他們用小而硬的羅望子木製鼓槌,在羊皮鼓上持續敲出節奏,越來越響、越來越急促、越來越狂亂。有人唱著歌,歌詞講述神將化身為人的神話故事,空地中央的神龕前,首位舞者剛被神靈附身。此時,他正繞著空地瘋狂轉圈,昂首闊步打刺拳,一手持劍,一手持弓箭。眾人不假思索地直朝陰影處後退。
神龕後方的空地邊緣有一間棕櫚茅舍,由泰嚴(theyyam)舞團用作後台。下一個即將登場的舞者,是個尖牙畢露的女性人物,代表佛母婆伽婆底(Bhagavati),面塗朱彩,頂著紅色鑲金、嵌有鏡子的巨大頭飾,正在屋裡準備稍後召喚神明附身。這位即將化身為女神的年輕男舞者,正為自己的胸鎧做最後的裝點,調整頭飾,使各個鏡面能在火焰下閃閃發光。
在堆放一旁的衣衫、未使用的行頭,以及半完成的頭飾之間,有個健壯男子的黑影,一動不動地躺在茅舍最裡頭的草蓆上。他正是我前來看望的哈里靼斯(Hari Das),也是這一帶最著名、姿態最生動的泰嚴舞者。光著身子的他只纏了一條白色掄吉,躺著讓一名少年在他的臉部和身體上妝。他的身軀和上臂塗了黃顏料,兩頰抹上橙色薑黃,散發出一股刺激的氣味。眼睛周圍畫了兩個黑色渦漩紋,臉頰上一對芒果狀斑塊,塗了亮白色的米糊。少年化妝師用細椰子葉,在上頭熟練地畫出線圈、渦狀花紋和蠍尾螺紋,最後再加上一道紅條紋,橫過兩邊顴骨。
(續)
用各自的方式守護著神聖的儀式與靈魂
不論是印度聖人、耆那教尼姑、神秘主義者,
或是被視同宗教邊緣人的密教徒、為信仰而戰的藏僧……
在現代化衝擊下的印度,用各自的方式守護著神聖的儀式與靈魂。
他們堅信:渡過彼岸,就是心靈樂土!
瑪塔吉,一名耆那教尼姑,在她青澀年華即捨離家人,終生奉獻先知,當眼見知心好友遵循耆那教徒視為修行最高境地的「薩萊克哈那」儀式而了結生命的當下,卻也難離世間情誼罣礙之苦,而今她也因了然證悟選擇了與好友相同的道路。
哈里靼斯,是個來自喀拉拉邦的獄卒,每年的十二月到隔年的二月泰嚴舞季期間,便化身為毗濕奴神的舞者,被尊奉為神的化身。而當泰嚴舞季一結束,他就得回到監獄裡工作,恢復賤民的身分。
藏僧帕桑,曾在年輕時為保護尊者達賴喇嘛,對抗派兵侵犯西藏拉薩的中共,毅然脫去僧袍棄戒律拿起槍枝,為守護信仰而戰,晚年則在印度印製精美的經幡,只為彌補當年殺害生命的罪行。
一名中產階級婦女離開家鄉加爾各答,放棄麻紡廠的工作,在偏遠的火葬場以侍奉頭骨為生,卻意外覓得了眞愛和安頓。一個來自拉賈斯坦邦的牧羊人,目不識丁,卻能將長達四千行的古老史詩牢記於心。一個廟妓,起先抗拒性工作,卻把兩個女兒推入如今被她視為神聖召喚的職業。……
不管是印度聖人、耆那教尼姑、神秘主義者、或密教徒、藏僧……,他們在塔塔轎車疾馳而過的現代印度路上尋找救贖,到底意味著什麼?為什麼一個人採取武力抵抗,作為神的召喚,另一個卻謹守非暴力的「不殺生」(ahimsa)的戒律?為什麼一個人認為自己能創造神,另一個卻認為神能附身於他?不同的信仰之路,如何在印度所處的劇烈變動中求生存?什麼變了,什麼依然不變?
九個人物,九種生命故事。他們走上不同的宗教道路,信仰讓他們在社會底層找到生命的生命的憑藉與尊嚴。
每個人物的故事都教人難忘、動容。
內容摘文
第二章 坎努爾的舞神
我一年當中有九個月在幹苦力;
平日建造水井,週末在監獄當守衛。
從十二月到二月的泰嚴舞季,
我就化身成神。
林間空地的一邊,是一道小溪流和月光下的稻田,另一邊則是夜色中的橡膠園和綠椰林,空地由火堆和一片搖曳的樟油燈火所照亮,人群已聚集在午夜的陰影中,火光襯托出他們的輪廓。他們大都已在黑暗中行走許多哩路,才趕到這兒。他們等著觀看眾神一年一度下凡跳舞的盛會。
由六名汗水涔涔、半裸黑膚的賤民組成的擊鼓團,在過去二十分鐘內不斷加快速度:他們用小而硬的羅望子木製鼓槌,在羊皮鼓上持續敲出節奏,越來越響、越來越急促、越來越狂亂。有人唱著歌,歌詞講述神將化身為人的神話故事,空地中央的神龕前,首位舞者剛被神靈附身。此時,他正繞著空地瘋狂轉圈,昂首闊步打刺拳,一手持劍,一手持弓箭。眾人不假思索地直朝陰影處後退。
神龕後方的空地邊緣有一間棕櫚茅舍,由泰嚴(theyyam)舞團用作後台。下一個即將登場的舞者,是個尖牙畢露的女性人物,代表佛母婆伽婆底(Bhagavati),面塗朱彩,頂著紅色鑲金、嵌有鏡子的巨大頭飾,正在屋裡準備稍後召喚神明附身。這位即將化身為女神的年輕男舞者,正為自己的胸鎧做最後的裝點,調整頭飾,使各個鏡面能在火焰下閃閃發光。
在堆放一旁的衣衫、未使用的行頭,以及半完成的頭飾之間,有個健壯男子的黑影,一動不動地躺在茅舍最裡頭的草蓆上。他正是我前來看望的哈里靼斯(Hari Das),也是這一帶最著名、姿態最生動的泰嚴舞者。光著身子的他只纏了一條白色掄吉,躺著讓一名少年在他的臉部和身體上妝。他的身軀和上臂塗了黃顏料,兩頰抹上橙色薑黃,散發出一股刺激的氣味。眼睛周圍畫了兩個黑色渦漩紋,臉頰上一對芒果狀斑塊,塗了亮白色的米糊。少年化妝師用細椰子葉,在上頭熟練地畫出線圈、渦狀花紋和蠍尾螺紋,最後再加上一道紅條紋,橫過兩邊顴骨。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