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癌不癌?語言學家的看法 | 拾書所

語言癌不癌?語言學家的看法

$ 252 元 原價 320
內容簡介
王品服務生:「現在讓我為您做一個上菜的動作」!
阿基師說:「有做一個擁抱的動作,也做到了嘴對嘴的動作」!
你聽過這種說法嗎?

你上台報告時,說了多少次「其實」、「然後」?
這樣的中文到底正不正確?
這種說話現象媒體廣泛稱之為「語言癌」。
不過這樣的語言到底「癌不癌」?
這樣的語言從何而來?
現在就讓語言學家來告訴你!

語言會生病嗎?病了可以治療嗎?
本書由六位語言學界知名教授解讀所謂語言癌的現象,精采分析現代語言的問題,讓你對語言生成的背景更加認識,一窺語言的奧秘!




主編的話
何萬順╱科技部語言學門召集人暨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在讀者手中的是台灣第一本語言學科普的書。主要的目的不僅是希望能讓讀者透過語言學家的分析,對所謂的「語言癌」現象有更客觀的看法,也希望經由這個議題的討論,讓讀者對於「語言學」這門科學多一點認識。
「語言」是每一個人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了,因為每一個人至少都會一個語言,無論是口語或是手語。可是「語言學」是什麼,大多數的人就陌生了。因為大多數的人都上過國文課、英文課,但是很少人上過「語言學」的課,即便是大學生也只有主修語言的專門科系或是心理系、人類學系、民族系等相關的鄰近科系,這些學生才比較有機會上到「語言學概論」或是更細的課程,像是「語音學」、「構詞學」、「句法學」等等。大多數的學科在大學部都有主修,但是全台灣的大學都沒有「語言學」的主修,只能在研究所的層級攻讀碩博士學位。這些事實使得「語言學」在看似熟悉的外表上,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當然台灣的語言學家們也難辭其咎,不僅在語言學的科普上甚少著力,在媒體上對與語言相關的議題也鮮少發言。我能想到的唯一的例外是,十幾年前在「通用拼音」與「漢語拼音」的爭議中,倒是有不少語言學家投書媒體。但是很不幸的是,這個議題被高度的政治化,當時本身就是心理學家也是語言學家的教育部長曾志朗還因此去職。這恐怕對語言學家多少產生了些後續的寒蟬效應。政治凌駕專業的結果是,台灣的拼音問題至今懸而未決,「一國兩制」甚至「一國多制」的亂象比爭議產生之前更為嚴重。
當《聯合報》在 2014 年年底首創了「語言癌」這個名詞,並且對相關的議題大肆報導,電視媒體也趨之若鶩,在諸多報導中對此發表意見的人相當多。我相信台灣所有的語言學家都和我一樣,很快就注意到語言學家的缺席。缺席的原因我想有兩個:一個是記者與主編根本不曉得有語言學家的存在,另一個原因當然是語言學家們不敢或不願意挺身而出。但是從語言學科普的角度來看,再沒有比這個議題更適合語言學家發言的了,因為這幾乎是每一本語言學概論教科書在第一章就會討論到的議題。所以我覺得這個絕佳的機會,實在不應錯過。因為身兼科技部語言學門召集人,已經與台灣語言學學會合作在「語言學門思想交流系列」下,舉辦了三次的座談會,所以決定就在這個機制下,擴大舉辦一場開放給社會大眾與媒體的座談會,主題就訂為「語言癌不癌?語言學家的看法」,這也是讀者手中這本書書名的由來。
於是我和學會會長謝妙玲與政大語言學研究所所長張郇慧商訂邀請幾位台灣最優秀的語言學家,從語法、言談、認知與社會這四個不同的層面來檢視與「語言癌」相關的議題。蔡維天是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與前所長,世界一流的語言學家、形式句法學的頂尖高手。徐嘉慧是政大英文系教授,也曾任語言所所長,是語用學與言談分析的專家,在語言與手勢方面的研究,全國無人能出其右。以上兩位也都是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的得主。張榮興是中正語言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專精認知語言學的研究,利用認知架構解析文本往往有獨到洞見。魏美瑤是東吳英文系教授,也曾擔任系主任,長期關注語言、社會與政治方面的議題,是聲譽卓著的社會語言學家。台灣語言學學會副會長何德華,中正語言學研究所教授與前任所長,則負責主持座談會最後的 Q&A。身為學門召集人及此次座談的發起人,我負責座談會的引言,對所謂的「語言癌」現象從語言學宏觀的角度指引一個方向。
在台灣語言學學會與政大語言所的通力合作下,兩百人次的報名額度很快就滿額了,2015 年 3 月14 日在政大舉辦的座談會座無虛席十分成功。負責主辦的政大語言所雖然在會前已儘量通知媒體,但僅有幾個學生刊物與網路媒體到場採訪並且做了報導。
最令我們振奮的是,有許多學生、老師與民眾因為報名額滿或因為人在中南部而無法參加,因此要求我們到中南部再辦一場。於是謝妙玲會長聯絡了高師大華文所鍾鎮城所長和台文所王本瑛所長;感謝兩位所長的鼎力相助,原班人馬於 2015 年 5 月 16 日在高師大國際會議廳再次合體。這一次《聯合報》來了兩位記者,文字記者徐如宜和攝影記者劉學聖,在隔天做了大篇幅的報導。
《聯合報》的報導給了本書由聯經來出版的契機。當時我正和講者們籌劃將演講內容改寫成書,於是很快地就與總編輯胡金倫先生和編輯李芃小姐見了面,相談甚歡。對於出版本書的提議,發行人林載爵先生也展現了高度的興趣。幾個月後,台灣第一本語言學科普的書於焉誕生。
為了讓讀者更了解「語言癌」的背景,我們在書中加入了過去一年媒體中相關報導與討論的剪輯;此外,為使書中內容能更活潑的呈現,我們特別把第一場座談會的錄影製作成 DVD,附在書裡。在了解「語言癌」的背景之後,讀者若能先觀看座談會的演講與談話,再看文章的話,想必會更容易了解各篇文章所論述的內容。
英國的語言學家尼爾.史密斯(Neil Smith)在一本很精彩的語言學科普書裡,一開始「前言」的標題就是:How to be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如何成為宇宙的中心?)答案是:Be a linguist.(做一個語言學家。)他提供了右邊這個圖作為解釋。
的確,人類的生活與文明中,語言是無所不在的。因此,語言學的研究除了語言本身的語音、詞彙、句法、語意之外,跨領域的語言學研究真的是海闊天空,幾乎涵蓋人類知識的每一個領域。我只給大家一個小小的例子:各位手機中的語音辨識與輸入系統(例如iPhone 裡的 Siri)或是大家上網常用的 Google Translate 就都是語言學家參與合作研發的結果。
沒有一本書可以給你整個宇宙,本書當然也不例外。「語言癌」相關的議題所牽涉的學術領域與可分析的層面,其實也超過本書所涵蓋的句法、認知、語用、社會等這幾個層面。但是我們希望本書中的討論,能為您開啟一扇知識的窗,不僅能一窺語言的奧秘,也能因此對語言學這門科學產生一點興趣。



內文選摘(節錄)
第一章:語言癌不癌?
何萬順╱科技部語言學門召集人暨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1.「語言癌」到「語言癌不癌?」
第一次在《聯合報》看到「語言癌」這個名詞,我很快就注意到相關報導中完全沒有語言學家的看法。於是我認為這是推廣語言學科普的絕佳機會,應該舉辦座談會讓語言學家與社會大眾交流。當下靈光一閃的題目就是「語言癌不癌」;我相信你從來沒聽過這種說法,可是我相信你一定自認你懂我這麼說的意思。這不是很有趣嗎?一個前所未聞又十分怪異的說法,但絲毫不影響你的理解,這是為什麼?
首先,請問「語言癌」中的「癌」是什麼詞?我想你一定同意是名詞。因為「皮膚癌」的「癌」是名詞,而皮膚癌是一種長在皮膚上的癌;所以「語言癌」的「癌」也是名詞,是長在語言上的癌。那再請問你,「語言癌不癌」,這裡的「癌」是什麼詞?我設想的是形容詞,為什麼呢?因為「語言髒不髒」的「髒」是形容詞,所以類推的話,「語言癌不癌」的「癌」就跟「髒」一樣,當形容詞用了。然後若我們問「這樣的語言髒不髒?」,可以回答「很髒」或是「不髒」,同樣,我們也可以問「這樣的語言癌不癌?」,但答案可能有兩種,有人認為「很癌」,而我倒認為「不癌」。今天我之所以可以把名詞的「癌」當作形容詞用,不但沒被批評,而且大部分的人大致上都還能懂我的意思,這其實要歸功一個人,就是余光中。余光中1961 年在〈重上大度山〉這首詩裡給了我們一個非常美麗的句子。
撥開你長睫上重重的夜
就發現神話很守時
星空,非常希臘
「星空,非常希臘」幾十年來膾炙人口;如果你沒聽過,那你大概不是台灣人。但是有件事大家一定要知道,余光中當年造出這個句子,當時以及往後的十幾年很多人可是不以為然,如清大前任校長沈君山在《浮生三記》裡所記載的這段話:
大概是 1973 年,我邀請詩人余光中到清華來作對象是教授的講演,在滿座博士之前,他朗誦了他的新詩:星空非常希臘……等等,正在自我享吟哦的樂趣時,忽然一位聽眾,唬的站起來,也不打招呼,劈頭的說:『你這詩不通,希臘是名詞,怎麼可以當形容詞?……』
余光中本人對於這樣的批評當然有所回應,導致了「炮火連連,新詩朗誦會不歡而散。」早於 1967 年余光中在《五陵少年》一書的自序中就已經說了:
〈重上大度山〉是我在東海大學開現代文學那一年寫的。……至於「星空,非常希臘」一行,曾被一些頭腦密不通風的鄉下人指指點點了很久……
真有趣,余光中稱那些對他詩作有意見的人為「頭腦密不通風的鄉下人」,用李登輝的話說就是「阿達瑪空古力」(此為日文「頭コンクリート」的中文音譯,意不知變通)。可是余光中自己卻不喜歡一些新創的詞,例如「性騷擾」與「知名度」,他反而較喜歡既有的詞,如「調戲」和「名氣」。誰對誰錯、誰勝誰敗,我留給讀者自己判斷。以上的解釋說明了語言中新的用法是層出不窮的,你我都可能是發明者或使用者;而其中某些創新與改變觸動社會上某些人的敏感神經,而導致正反雙方一連串非完全理性的反應。正因為雙方的論述並非基於理性的論證,因此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勝敗就不重要了。
以上講的是社會上普遍看待語言的一種態度,但是語言學家的態度並非如此。以下要談的第一個重點是這兩種態度的差異。第二個重點則是以教育部長吳思華的一段談話作為例證,來釐清「其實」的用法其實並沒有張大春想的那麼「垃圾」。第三個重點是探究阿基師和王品的「做一個ⅩⅩ的動作」並且釐清它後面的邏輯。最後我們會總結以上的討論,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為語言究竟癌不癌這個問題的答案,指出一個大方向。

2. 看待語言的兩種態度
看待語言有兩種態度,一是主觀,二是客觀。從主觀的態度出發,你就會主觀地規範(prescribe)語言,你會說語言應該怎麼說才好,不這麼說就是不好。例如,星空可以「非常藍」,不可以「非常希臘」;可以說「為您點餐」,不可以說「為您做點餐的動作」。如果你是以客觀的態度出發,那麼你會客觀地觀察人們如何使用語言,並且對觀察到的語言事實給予客觀且精準的「描述」,而不是予以「規範」。
所以,《聯合報》的這個報導,就是從主觀的角度出發,告訴你有一些表達是累贅的,他們不喜歡。譬如說「大家好,很歡迎大家來到今天我們的座談會」,這裡的「我們的」,其他還有「所謂的」、「有關」、「做一個ⅩⅩ的動作」都是不好的。他們認為這是很嚴重的,是 cancer;It will kill you! 既然他們是醫生,可以診斷你的病,當然就可以開藥給你。所以「語言癌」的報導出來後,果然就有教育部、一些學者,還有大考中心的人,接二連三地跳出來,賦予自己「語言醫生」的職責,慷慨地提出了藥方。而「開藥」這個詞的英文也恰恰好就是 prescribe,和「規範」是一樣的。
這種主觀的看法和規範有以下一些特徵。首先,他評斷的標準是武斷的、片面的,是他說了算。就是別人主觀的看法可能跟他的完全不一樣,因為他們評斷的標準不同,所以他們如果辯論的話也只是各說各話。其次,這樣的看法永遠是局部的,不看語言的全貌,不會嘗試告訴你這個語言整體的語音、構詞、句法、語意應該是如何,不會對這個語言做一個比較全面的規範。永遠只是針對局部的某些點,既非全面、更非整體描述語言。第三,這樣的看法大都假設某種合理的基礎,通常是美醜、對錯、聰愚、勤懶、繁簡等等。余光中就認為「受英文、外文的影響,有善性西化與惡性西化」兩種現象。吳思華則認為語言應該要「越來越精準、優美,而非越來越累贅」,所以精準好、累贅不好。報導「語言癌」的記者們,他們覺得這樣的語言是癌、是嚴重的病態,必須要消滅它才能恢復語言的健康。張大春則認為「其實」、「基本上」、「做一個ⅩⅩ的動作」是「垃圾話」,要除掉它語言才乾淨;他更進一步認為這僅是出現在語言上的「病徵」,真正的病源是「你的思考系統生病了」。
但是語言學家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是用客觀的態度與客觀的方法來觀察並描述(describe)語言。科學是客觀的,所以語言學簡單說就是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語言。做一個類比的話,就是語言學家看待語言的態度,就好像是物理學家看待這個宇宙中的物理事實一樣,因此,「語言學家研究語言的方法跟物理學家研究物質和能量的方法一樣。」。底下我們舉兩個例子來檢視以上這兩種看待語言的態度,也就是主觀與客觀的不同。

3. 張大春和吳思華的「其實」
第一個是關於「其實」的真實例子。針對「語言癌」的議題,張大春說他有次開車時聽廣播,主持人在短短 17 分鐘內,講了 43 次的「其實」;他堅決地認為「其實」是「垃圾話」。此人非常公平,對自己同樣嚴格;有一天他發現自己也講了「其實」,花了一兩天時間治好這個「病徵」。然而,客觀地來看,「其實」真的有這麼不好嗎?其實不然。(請問讀者們:我在這裡說「其實不然」比較好,還是只說「不然」比較好?兩者之間的差別是什麼?請大家思考一下。)
單從字面上來看,「其實」的基本語意就是「我說的這句話是事實」。可是,難道我們每講一句實話就要加上一個「其實」,不然就不是實話嗎?當然不是這樣。從中文「信」這個字的結構就可以看出:人言為信。正因為講出來的話就應該是實話,從語意的角度來看,加上「其實」是多餘的,但是卻因此有了加強語氣的作用。語言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這是事實」、「這的確是事實」、「這的的確確是事實」,事實不變,但語氣越來越強。與「其實」有類似功能而且也可能同樣被視為是贅語的還有「事實上」、「實際上」、「老實說╱講」、「說╱講實話」、「坦白說╱講」、「說╱講真的」、「說╱講一句真的」、「我跟你說╱講真的」、「我跟你說╱講一句真的」等等。但是好像只有「其實」比較衰,被批鬥成語言癌。可見以主觀態度看待語言所導致的規範性判斷,是武斷的、是局部的。
除了加強語氣的功能,「其實」也反應了說話者預設的立場(presupposition)。我們從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討論這個面向。2014 年12 月30 日教育部長吳思華接受 TVBS 趙少康主持的政論節目「台灣新政局:特別企劃」的訪問,談話的主題是紛擾多時的 12 年國教,焦點在於教育部與北北基之間的爭議。吳思華自己講話的 29 分鐘裡,他用了 51 次的「其實」。例如,「我們今年的調整以後,其實今年的混亂,其實已經不會存在了」、「我們其實是一直朝這個方向來規劃」、「其實嚴格講,就是你把下面的這個東西又回到基測嘛」、「你如果自己都說我不會辦考試那我又說我是菁英學校,其實說起來不是太合理的說法」。的確,我們如果把這些句子裡的「其實」都拿掉,基本上所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那麼為什麼吳思華非得說它個 51 次不可呢?
張大春認為「其實」這樣的贅語是「垃圾話」,是為了「包裝不經思考的內容、掩飾思考缺乏深度與觀點」。可是吳思華怎麼可能符合這個描述;他之前是政大教授,八年的政大校長,現在是教育部部長。所以我看到的事實恰好相反:他的「其實」其實是為了「包裝幾經思考的內容,突顯思考的深度與觀點」。為什麼?我們先回想一下吳思華上政論節目的背景。
上 TVBS 的三天前,吳思華到台北市政府拜會上任三天的柯文哲,討論 12 年國教基北區的會考方案。但雙方因看法嚴重分歧而展開激辯,最後不歡而散。柯文哲是當紅的媒體寵兒,所以在各方報導中當然是占盡上風:〈12 國教方案 柯文哲槓上吳思華〉、〈為 12 年國教激辯 柯 P 怒嗆教長吳思華〉、〈柯嗆吳思華:我市長四年,你教長能當多久〉。此外,不僅基北區的教師家長出聲力挺柯 P,和吳思華同黨的朱立倫與郝龍斌也和柯 P 立場一致。
秀才遇到兵,吳思華的滿腹委屈可想而知。
為了要替教育部的政策扳回一城,吳思華三天後上 TVBS 的政論節目當然是特意安排的,談話內容當然是幾經思考且事先推演過的,目的當然是突顯教育部思考的深度與觀點的正確。從「言過其實」這個成語來看,講話「言過」不好、要貼近「其實」才好。吳思華 51 次的「其實」在在反應他講的才是「其實」,柯 P 陣營講的是「言過」、是「不實」。這 51 次的「其實」如果都拿掉,雖然基本的意思大約不變,但是講者藉由「其實」所要傳達的態度與預設立場就不見了。
所以在不同的語境下,說話者藉由「其實」所傳達的預設立場就可能有強有弱、可實可虛。較強較實的預設立場就是:我說的是實、你說的是不實。例如,金溥聰說「馬英九其實沒那麼差」,預設的立場是「馬英九很差」的看法是不實的。這樣的「其實」如果用的太多,就會顯得過於急切,甚至還有點攻擊性了。吳思華 51 次的「其實」就有點這樣的 fu。
「其實」較虛較弱的預設就是:或許你以前不知道,現在我讓你知道;換言之,就是提供聽者一個新的訊息。例如,「便利商店其實真的很方便」,預設的立場是:或許你知道便利商店很方便、或許你不知道。所以我們也可以說:「你知道嗎?便利商店真的很方便」。我們拿「的確」來對照就更清楚了:「便利商店的確真的很方便」,這裡預設的立場就是:我知道你已經知道便利商店真的很方便。當「其實」的預設較虛較弱時,就容易被誤解成累贅。講者如果用了太多這樣的「其實」,聽者的不耐也就可以理解了。我猜想張大春在 17 分鐘內聽到的 43 次的「其實」,應該是這一類型的。但是無論預設虛實強弱的程度,「其實」在溝通上都仍有它的功能;把它視為垃圾或癌症將抹煞這個事實。
現在我們來看一個真正的贅語。在言談中,尤其是正式(formal)或半正式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