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亨泰的天地-林亨泰新詩研究 | 拾書所

林亨泰的天地-林亨泰新詩研究

$ 197 元 原價 250
  林亨泰,筆名亨人、桓太,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一日生於日據時代台中州北斗街,小時候接受日本教育,早年以日文寫作,台北光復後改習中文,是國內極少數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於一九四八年加入「銀鈴會」,一九五五年加入「現代派」,一九六四年發起《笠》詩刊並擔任首任主編。

  林亨泰的創作過程,以沿襲日本現代詩輸入西歐現代詩潮前後順序而展開著有詩集《靈魂的產生》(日文詩集,中文《靈魂的啼聲》)、《長的咽喉》、《林亨泰詩集》、《爪痕集》、《跨不過的歷史》,詩論集《現代詩的基本精神──論真摯性》,教育論著《JS布魯那的教育理論》,譯有法國馬洛所著的《保羅.梵樂希的方法序說》,創作量並不大,但他的作品及評論影響台灣現代詩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林亨泰由「銀鈴會」到「現代派」再到「笠詩社」的衍變,可見其「始於批判」、「走過現代」、「定位本土」的詩路歷程,是台灣現代詩史的典型縮影。

  林亨泰是一位充滿神秘魅力的人物,在學識和創作方面皆有與眾不同的特性,是詩藝的探索家,不斷的往詩的處女地探索,向著沒有價值的地方發現有價值的東西,林亨泰在〈笠下影:林亨泰〉即中寫到:

  「我寧願盡力去探求還沒有被那些『懂得價值的人』的足跡所踐踏過的地方,縱然那是有著猙獰的容貌而不能稱為風景,或者不過是醜陋的一角而不足以稱為風景,可是,我以為只有在這裡才體會得到人類居住的環境底真正的嚴謹性。」

  以綠色畫上陸界的
  臺灣,啊,美麗島
  住下了六十年後
  第一次離開了妳
  從雲上俯看,更能證明
  臺灣,啊,妳是美麗的

  以白浪鑲嵌岸邊的
  臺灣,啊,美麗島
  離開了一陣子後
  又回到了妳身邊
  從機場走出,竟然發現
  臺灣,啊,妳是髒亂的
  ──〈台灣〉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