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禮儀師更是詩人,有關生死的思索,愛的追問
每日每日為鄉親辦理身後之事
死亡從來不是輕鬆二字
要說的要表達的太多,要愛的要留住的太難
入火或入土均安,死者已矣,而我們在失落中堅強著
這個世界讓人流淚,人類必死的命運讓人心如刀割
這本書,是全體喪葬業者、禮儀師,以及你我的生死研習
「身兼禮儀師與詩人角色的作者,告訴活著的我們,該如何去做有關死亡的功課,並將生與死的討論昇華成藝術性的語言。」
「辦喪事,儀式引領死者回歸天地,一切平靜;這儀式性行為則平撫生者,熨貼我們失落無著的靈魂,乃至送走隱隱深藏於心的愧疚自責。」
‧ 本散文集共分12篇,以第一人稱,貫穿全書書寫。
‧ 作者湯瑪斯‧林區以其殯葬業葬儀師兼詩人的角色,以介乎生者與死者橋梁的身分,以自己親身其中的經驗娓娓道出對死亡的深刻思考,筆法冷凝,卻又不失溫暖與幽默。
‧ 作者湯瑪斯‧林區並且深刻地思考、關心活著的人如何去「活」,如何面對信仰,如何面對紛呈的人際關係……他沒有什麼所謂的標準答案(事實上,關於人生,誰會有呢?),他只是真誠地書寫著,寫下一篇篇略帶悲傷、詩意深沉的散文。
‧ 本書有個重要命題,那就是「愛與死亡,或說性與死亡」,它們既是同義字,也是反義字,甚至有某種推進的意味──「愛→性→死亡」。
‧ 因為愛與被愛,我們百感交集地感受著,紮實飽滿地活著;每日每日地見證死亡,作者湯瑪斯‧林區其實更是在說人與人、人與信仰之間有關「愛」的故事。
獎項肯定
●本書獲美國公共電視台(PBS)《前線》(FRONTLINE)節目取材,製作成同名的六十分鐘影片《The Undertaking》,並榮獲2008年「艾美獎 新聞及紀錄片獎」之「傑出藝術文化專題節目」獎項(Outstanding Arts & Culture Programming of 29th ANNUAL NEWS & DOCUMENTARY EMMY AWARDS)。
●本書為1997年「美國國家書卷獎」(National Book Award)決選之作
●本書榮獲1997年《芝加哥論壇報》「中心地帶文學獎」(Heartland Prize)
●本書榮獲1998年「美國圖書獎」(American Book Award)
各界動容推薦
文學界──詩人、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陳芳明
文學界──詩人、新銳歷史作家、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 廖彥博
殯葬界──萬安生命事業集團董事長 吳賜輝
學術界──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副教授 吳庶深
醫學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緩和醫療科主任 周希諴
醫學界──《親愛的,我不想太早離開》作者、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周昌德
各界讚譽
「當初規畫《六呎風雲》影集時,
要數閱讀湯瑪斯‧林區的《死亡大事》幫助最大,
是它給了我為這部影集定調的靈感。」──《美國心玫瑰情》《噬血真愛》《六呎風雲》編導艾倫‧鮑爾(Alan Ball)
「……林區讓人想起愛爾蘭詩人葉慈……他的文字如此強勁有力、充滿原創性,並深具精神層次與美感上的純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書評
「林區這些下筆生動、情感強烈的散文,不僅揭露人類社會的隱蔽之境,也揭開了我們內在的隱密心情。」──《今日美國報》(USA TODAY)
「林區的散文充滿了對人的關切,並對生活中的悲傷、幽默,和偶爾讓人吃驚的那種不可捉摸,帶有非常細膩的觀察……強烈推薦此書,給那些對詩懷有特別情感的人、對愛爾蘭以及對喪葬與文化傳統有興趣的人閱讀。這本書的內容不只是他身為殯葬業者的生活點滴,更是長久以來,喪葬所帶給人類意義的觀察心得。」──《底特律自由報》(Detroit Free Press)
「林區近乎撼動人心地帶我們一窺殯葬這門行業的點滴,真實感受其中的血和淚,也閱覽了人生的最後詩篇,撫慰了讀者的心……這是一本細緻、感性而充滿智慧的書。」──《波士頓週日環球報》(Boston Sunday Globe)
「林區用了極大篇幅描寫自己所愛的人,他以生花妙筆表現出他們從容的幽默感,以及毫不掩飾的深情……這是一本讓人印象深刻、節奏明快的散文集。」──《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這本引人深思的書,不會太煽情、也不至於太冷情,它恰如其分訴說了,死亡(以及身為殯葬業禮儀師的作者)在我們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科克斯評論雜誌》(Kirkus Reviews)
「非常激勵人心、非常特別的一本散文集,書中充滿各式各樣的人性、不以為然的嘲諷,以及再健康不過的坦白直率。」──《國家雜誌》(The Nation)書評
「本年度的文學作品大概找不出比這本書首章〈入土為安〉更好的開頭──『每年,我都要埋葬好幾百位鄉親』,而接下來的內容也沒有辜負這驚天動地的開場白……即使在這以第一人稱觀點記錄文字的盛產年代,這也是一本獨樹一幟的作品。」──《君子雜誌》(Esquire)
「一本非比尋常又動人心弦的書。林區的文字優美動人……書裡每個章節都讓人沉迷其中,林區以他身為殯葬業者的觀點,引導讀者重新認識生、死,以及最重要的愛。」──《她雜誌》(Elle)
「林區賦予了死亡課題生命,更將生命與死亡化成藝術。」──《閒暇雜誌》(Time Out)紐約版
「太精采了……辛辣中帶著親切的文風,讓人卸下心房暢快地讀著。」──《優涅讀者雜誌》(Utne Reader)
「林區是個十分特別的作家,他從身為殯葬業禮儀師的角度出發,將自己對生命的深思、道德的複雜扣問都寫進了這本散文集……他讓我們不禁深思起死亡的意義──為何我們總是迫不及待擺脫死去之人,然後才在回憶裡永遠惦念著……」──紐約大學醫學院文藝暨醫學資料庫(The 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Literature, Arts & Medicine Database)選書
網友好評
●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4.5顆星推薦
●邦諾網路書店(Barnes & Noble),4顆星推薦
●鮑威爾網路書店(Powell's Books),5顆星推薦
●好讀網站(Goodreads),4顆星推薦
●電影資料庫IMDB,愛爾蘭電視電影《Learning Gravity》 (aka the Undertaking) ,8.3分推薦
●電影資料庫IMDB,美國公共電視製播影集《Frontline : the Undertaking》,6.8分推薦
每日每日為鄉親辦理身後之事
死亡從來不是輕鬆二字
要說的要表達的太多,要愛的要留住的太難
入火或入土均安,死者已矣,而我們在失落中堅強著
這個世界讓人流淚,人類必死的命運讓人心如刀割
這本書,是全體喪葬業者、禮儀師,以及你我的生死研習
「身兼禮儀師與詩人角色的作者,告訴活著的我們,該如何去做有關死亡的功課,並將生與死的討論昇華成藝術性的語言。」
「辦喪事,儀式引領死者回歸天地,一切平靜;這儀式性行為則平撫生者,熨貼我們失落無著的靈魂,乃至送走隱隱深藏於心的愧疚自責。」
‧ 本散文集共分12篇,以第一人稱,貫穿全書書寫。
‧ 作者湯瑪斯‧林區以其殯葬業葬儀師兼詩人的角色,以介乎生者與死者橋梁的身分,以自己親身其中的經驗娓娓道出對死亡的深刻思考,筆法冷凝,卻又不失溫暖與幽默。
‧ 作者湯瑪斯‧林區並且深刻地思考、關心活著的人如何去「活」,如何面對信仰,如何面對紛呈的人際關係……他沒有什麼所謂的標準答案(事實上,關於人生,誰會有呢?),他只是真誠地書寫著,寫下一篇篇略帶悲傷、詩意深沉的散文。
‧ 本書有個重要命題,那就是「愛與死亡,或說性與死亡」,它們既是同義字,也是反義字,甚至有某種推進的意味──「愛→性→死亡」。
‧ 因為愛與被愛,我們百感交集地感受著,紮實飽滿地活著;每日每日地見證死亡,作者湯瑪斯‧林區其實更是在說人與人、人與信仰之間有關「愛」的故事。
獎項肯定
●本書獲美國公共電視台(PBS)《前線》(FRONTLINE)節目取材,製作成同名的六十分鐘影片《The Undertaking》,並榮獲2008年「艾美獎 新聞及紀錄片獎」之「傑出藝術文化專題節目」獎項(Outstanding Arts & Culture Programming of 29th ANNUAL NEWS & DOCUMENTARY EMMY AWARDS)。
●本書為1997年「美國國家書卷獎」(National Book Award)決選之作
●本書榮獲1997年《芝加哥論壇報》「中心地帶文學獎」(Heartland Prize)
●本書榮獲1998年「美國圖書獎」(American Book Award)
各界動容推薦
文學界──詩人、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陳芳明
文學界──詩人、新銳歷史作家、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 廖彥博
殯葬界──萬安生命事業集團董事長 吳賜輝
學術界──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副教授 吳庶深
醫學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緩和醫療科主任 周希諴
醫學界──《親愛的,我不想太早離開》作者、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周昌德
各界讚譽
「當初規畫《六呎風雲》影集時,
要數閱讀湯瑪斯‧林區的《死亡大事》幫助最大,
是它給了我為這部影集定調的靈感。」──《美國心玫瑰情》《噬血真愛》《六呎風雲》編導艾倫‧鮑爾(Alan Ball)
「……林區讓人想起愛爾蘭詩人葉慈……他的文字如此強勁有力、充滿原創性,並深具精神層次與美感上的純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書評
「林區這些下筆生動、情感強烈的散文,不僅揭露人類社會的隱蔽之境,也揭開了我們內在的隱密心情。」──《今日美國報》(USA TODAY)
「林區的散文充滿了對人的關切,並對生活中的悲傷、幽默,和偶爾讓人吃驚的那種不可捉摸,帶有非常細膩的觀察……強烈推薦此書,給那些對詩懷有特別情感的人、對愛爾蘭以及對喪葬與文化傳統有興趣的人閱讀。這本書的內容不只是他身為殯葬業者的生活點滴,更是長久以來,喪葬所帶給人類意義的觀察心得。」──《底特律自由報》(Detroit Free Press)
「林區近乎撼動人心地帶我們一窺殯葬這門行業的點滴,真實感受其中的血和淚,也閱覽了人生的最後詩篇,撫慰了讀者的心……這是一本細緻、感性而充滿智慧的書。」──《波士頓週日環球報》(Boston Sunday Globe)
「林區用了極大篇幅描寫自己所愛的人,他以生花妙筆表現出他們從容的幽默感,以及毫不掩飾的深情……這是一本讓人印象深刻、節奏明快的散文集。」──《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這本引人深思的書,不會太煽情、也不至於太冷情,它恰如其分訴說了,死亡(以及身為殯葬業禮儀師的作者)在我們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科克斯評論雜誌》(Kirkus Reviews)
「非常激勵人心、非常特別的一本散文集,書中充滿各式各樣的人性、不以為然的嘲諷,以及再健康不過的坦白直率。」──《國家雜誌》(The Nation)書評
「本年度的文學作品大概找不出比這本書首章〈入土為安〉更好的開頭──『每年,我都要埋葬好幾百位鄉親』,而接下來的內容也沒有辜負這驚天動地的開場白……即使在這以第一人稱觀點記錄文字的盛產年代,這也是一本獨樹一幟的作品。」──《君子雜誌》(Esquire)
「一本非比尋常又動人心弦的書。林區的文字優美動人……書裡每個章節都讓人沉迷其中,林區以他身為殯葬業者的觀點,引導讀者重新認識生、死,以及最重要的愛。」──《她雜誌》(Elle)
「林區賦予了死亡課題生命,更將生命與死亡化成藝術。」──《閒暇雜誌》(Time Out)紐約版
「太精采了……辛辣中帶著親切的文風,讓人卸下心房暢快地讀著。」──《優涅讀者雜誌》(Utne Reader)
「林區是個十分特別的作家,他從身為殯葬業禮儀師的角度出發,將自己對生命的深思、道德的複雜扣問都寫進了這本散文集……他讓我們不禁深思起死亡的意義──為何我們總是迫不及待擺脫死去之人,然後才在回憶裡永遠惦念著……」──紐約大學醫學院文藝暨醫學資料庫(The 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Literature, Arts & Medicine Database)選書
網友好評
●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4.5顆星推薦
●邦諾網路書店(Barnes & Noble),4顆星推薦
●鮑威爾網路書店(Powell's Books),5顆星推薦
●好讀網站(Goodreads),4顆星推薦
●電影資料庫IMDB,愛爾蘭電視電影《Learning Gravity》 (aka the Undertaking) ,8.3分推薦
●電影資料庫IMDB,美國公共電視製播影集《Frontline : the Undertaking》,6.8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