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圖像常常不就是我們需要的嗎?」哲學家維根斯坦的這句話現在看來仍舊不過時,透露出「模糊」於我們之中存在的必要性。
本書以不只是藝術史的角度,詳細地考察梳理了「模糊」這個至今仍為當代所熟悉與慣用的圖像╱影像特徵及技法術語,其類型與承載的意義,以及所衍生出的跨越圖像史、科學史、感知史與文化史的種種問題。例如19世紀末的圖像史何以發生了從「清晰」轉向「模糊」的範式轉移;文學家歌德為何抗拒配戴眼鏡,並認為眼鏡讓人只能停留在事物平庸、膚淺而無足輕重的表面;攝影技術發明之後,「模糊」又是如何成為攝影師用以證明攝影也是一門藝術的手段;以及直至今日,我們仍透過LOMO相機與商業攝影手法去追求「模糊」效果究竟又是為了什麼……
「模糊」本身其實並不模糊,而且它還甚為有趣。
本書以不只是藝術史的角度,詳細地考察梳理了「模糊」這個至今仍為當代所熟悉與慣用的圖像╱影像特徵及技法術語,其類型與承載的意義,以及所衍生出的跨越圖像史、科學史、感知史與文化史的種種問題。例如19世紀末的圖像史何以發生了從「清晰」轉向「模糊」的範式轉移;文學家歌德為何抗拒配戴眼鏡,並認為眼鏡讓人只能停留在事物平庸、膚淺而無足輕重的表面;攝影技術發明之後,「模糊」又是如何成為攝影師用以證明攝影也是一門藝術的手段;以及直至今日,我們仍透過LOMO相機與商業攝影手法去追求「模糊」效果究竟又是為了什麼……
「模糊」本身其實並不模糊,而且它還甚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