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革命:善用競爭策略,創造醫病雙贏的療護體制 | 拾書所

醫療革命:善用競爭策略,創造醫病雙贏的療護體制

$ 800 元 原價 800
失靈的療護體系,
每個人都要有新的競爭思維,才能有新作為!

  「本書針對目前的醫療照護體系提出強而有力的批判,值得廣為閱讀!」——《經濟學人》

  高費用、低品質,關於目前的療護體系,沒有人感到滿意。病患擔心保險的費用與醫療的品質;雇主要面對節節高漲的保費與不滿的員工;醫生與其他醫療提供者的收入被壓縮,專業判斷受到藐視,官僚制度與書面作業加重日常工作;健康照護計畫老是遭到抨擊;藥品與醫療設施的供應商推出許多救命的藥物與療法,卻因為費用昂貴備受譴責;政府也不高興,因為預算失去控制。

  幾十年來的醫療改革已經無法改善情況,反而更加惡化。對於健康照護體系,我們需要新的思考方式。

  在本書中,國際知名的策略專家麥可.波特,以及創新領域的專家伊莉莎白.泰絲柏格提出改變的解方。作者認為,目前的醫療照護體系都在錯誤的層次上彼此競爭(如:健康計畫、醫療網絡,以及醫院),但真正具競爭力之處應是醫師診斷、治療,以及預防疾病。在現有的醫療體系中,大家追逐的是議價能力及轉移成本的零和競爭,而非為病人創造價值。

  本書勾畫出一個突破性的架構,為醫療體系重新定義競爭力,對醫院、醫生、健康計畫、雇主與政策制定者提出具體建議,促使醫療保健邁向正和競爭,讓體系中的所有人都能受益。

本書特色

  1. 全書由王智弘博士審閱(史丹福大學副教授兼醫療預防及成果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任),並與Jennifer F. Baron(哈佛大學商學院競爭策略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黃達夫(杜克大學內科教授丶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共同針對台灣現狀撰寫專文導讀。

  2. 國內外重量級報章雜誌專文報導。

內容摘文
幾乎每個人都有健康照護的故事。許多故事有美好的結局,見識到高超的技術,感受到醫生與其他照護人員的熱情。不過,即使有美好的結局,往往乃是因為個人的決心、關係,或是家人不斷介入。有些美好的結果儘管體系不健全還是會發生。

本書的出現是為了解開一個謎:為什麼健康照護業無法有效競爭?在整個經濟體系中,想要促進產品和服務改善品質,且同時降低價格,目前所知最強大的力量就是民營企業之間的相互競爭。全世界無數的產業每天都可以證實這個道理。

美國的健康照護體系大多是民營體系,理應比世界其他醫療體系更具競爭力,但是為何績效這麼差?美國的醫療費用已是全世界最貴的,為何許多美國公民還沒有醫療保險?費用已經這麼高了,為什麼還不停快速上漲?為什麼品質如此參差不齊?為什麼在這體系中品質問題的警訊越來越顯著?

競爭力的流失

為什麼健康照護的競爭力流失?為什麼給病人的價值不能提升且快速改善?原因不是缺乏競爭,而是競爭型態錯誤。在錯誤的層級與錯誤的事物上競爭,造成零和競爭,在這體系中一方的收益來自其他人的損失。大家競相將費用轉嫁給其他人,累積討價還價的力量,提供的服務則受到限制。這種競爭不會為病患創造價值,反而侵蝕品質,造成效率低落,製造額外的工作量,增加行政費用,還有其他不良的效應。

零和競爭並非競爭的本質,也不是健康照護的本質。健康照護業的不良競爭是因為誘因不當所造成的,以及在這體系中每個人對於策略、組織與法規,都做出可以理解但是很不好的選擇,讓情況更加惡化。體系中的每個人都有責任。

在價值上競爭

改革健康照護的方法,就是要使得競爭可以為病患創造價值。健康照護的價值是,支出費用的每一塊錢可以得到多少醫療結果。如果體系中的每個人都必須在價值上競爭,價值就會得到很大的改善。這道理似乎簡單明瞭,不過改善價值一向不是醫護人員的中心目標。他們的重點在於降低短期的費用,對於誰該付什麼錢爭論不休。結果就是,策略、組織架構與體系中許多人的做事方法,都與病人價值背道而馳。
(未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