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機器:注意力是貨幣,人人都是數位市場商人 | 拾書所

宣傳機器:注意力是貨幣,人人都是數位市場商人

$ 650 元 原價 650
 引爆民主危機、顛覆商業模式、影響人類健康與演化……
  史上最大宣傳機器如何徹底重塑我們的生存與生活?

  人類一直是社交動物。但在過去十年間,人類的社交方式出現天翻覆地的變化。社群媒體共構成一部龐大多面向的「宣傳機器」,並以我們的心理為目標,刺激我們改變購物、投票、甚至是交友擇偶的方式。

  麻省理工學院的頂尖科學家思南.艾瑞爾,同時也是具有深厚業界經驗的企業家和投資人。身兼多職的他,視野宏觀,精闢分析這部宣傳機器的利與弊,包括:

  ◆政治駭客、品牌行銷人員如何藉科技控制人們的行為與思想?
  ◆假新聞為何比真相傳播更快?有哪些防範方法?
  ◆社交科技可能如何影響人類的大腦與演化?
  ◆網路上的推薦評比、網紅行銷是否有效?
  ◆科技巨頭是否形成壟斷力?應該要拆分嗎?

  由於改變我們思考和行為的社交訊息,時時刻刻都在透過臉書、IG、推特等平台傳送到我們一直開機的行動裝置,我們不知不覺就進入超社交化世界。該如何了解與適應這樣的新世界,本書結合多學科的豐富研究,提供最深切有力的解答!

內容摘文
導讀

全面理解社群媒體的當代必讀佳作
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沈榮欽

二〇一八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成為日後討論社交媒體新聞傳播必然引用的文章,該論文發現:假新聞比真相傳播得更遠、更快、更廣,有時還出現十倍的差距,假新聞被轉發的機率比真相高出七成。本書作者思南.艾瑞爾(Sinan Aral)便是該論文的主要作者之一,他不僅在MIT的史隆商學院任教,屢獲學術獎項,而且在數家企業擔任首席科學家,同時是創投公司Manifest Capital的創辦人之一,是少數能夠兼具理論與實務的社會網路學者與資料分析專家,本書便是他多年研究與參與社交媒體平台的集大成之作。

艾瑞爾在本書中全方面解析社交平台,從假新聞的影響、社交平台的特性與運作方式、並將之與神經科學和經濟學結合,說明社交平台的影響力來源。接著據之說明,社交平台如何造成商業、民主與公共衛生的社會變遷,尤其強調社交平台的說服力來源、超社交化網路的形成與對應策略。最後,他討論社交平台匯聚群眾智慧的可能與限制,說明政治兩極化的根源,以及何以社交平台是危險之所在,也是機會之所在,並提出他認為何種政策可以在管制平台的風險之餘,猶能夠發揚平台的正面力量。

身為資料與網路專家,艾瑞爾論述本書時十分小心,儘量先以既有的研究為基礎,說明實證資料所呈現的知識前沿,然後才推論可能的成因。雖然有時顯得過度小心,但是也令本書的敘述信而有徵,避免了類似書籍誇大與過度推論的毛病。
結合多學科的豐富研究

本書的另一特色是作者結合了不同學科的知識,對社交平台做出相當全面的論述,從資訊科學的角度說明社交平台的特性、從神經科學的角度解釋何以社交平台對於個人的影響力如此之大、從經濟學的角度解釋社交平台的價值、從社會學的角度解釋社交網路的運作、從行銷學的角度解釋社交平台的渲染力根源等等,根植於不同學科的解釋,使得本書的涵蓋面雖廣,但是仍然不失其深度,加上作者的產業與投資經驗,令本書不致與現實的平台實務脫節,是一本難得兼具深度與可讀性的佳作。
(未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