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發明的昨日:人類五萬年歷史的衝突與連結 | 拾書所

被發明的昨日:人類五萬年歷史的衝突與連結

$ 410 元 原價 520
世界分崩離析,文明漸行漸遠,
如何跨越分歧,找出連結彼此的新敘事?

  萬里長城牽動羅馬帝國衰亡?北歐歉收促成土耳其征服耶路撒冷?伊斯蘭教教義讓中國羅盤成為西歐航海家的利器?
  ──《中斷的天命》作者,連結人類歷史與命運的宏觀之作

  ※※※

  「敘事」不只是說故事,還是人類認知世界的方式,更是推動文明前行、改變歷史的關鍵力量。

  什麼是左右世界歷史的關鍵力量?我們很常想到戰爭與英雄、政治經濟制度與地理環境,卻常常忘記「敘事」的重要性。從石器時代開始,不同文明的人類就用敘事來理解過去、現在與未來,也用敘事界定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不同敘事間衝突與融合,奠定了不同文明與文化的基礎。本書就是敘事的大歷史,也是全新角度的全球史。

  《被發明的昨日》悠遊上下五萬年的人類歷史,從伊斯蘭、游牧、印度、中國、非洲、西歐與美洲等諸多文明中爬梳千絲萬縷的故事,帶領讀者認識各個文化是如何「發明」自己的過去,以及這些世界觀怎樣共同改變了我們所知的世界。本書揚棄單一中心論,承認人類不同文化之間存在重大差異,異中求同地將各種敘事編織交融。既分析各種敘事興衰的原因,也重建一套看待世界歷史的宏觀方式。

  面對地球村理想幻滅與衝突動盪的今日世界,我們更需要理解不同世界觀在歷史上是如何產生衝突與連結。人類雖然住在同一個地球上,卻活在不同世界裡。每個世界都把自己看作宇宙中心,卻忽略人類歷史其實彼此相連。繼廣受好評的《中斷的天命》後,塔米.安薩里再度帶來饒富洞見、淺顯易懂的生動文字,帶領讀者連結世界歷史上中斷的敘事,也連結人類未來的命運。

  每個文明都把自己看作世界中心,
  但若用更宏觀的角度,就會發現人類歷史其實彼此相連。

本書特色

  ■在矛盾衝突的當今世界,持續找尋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可能。
  ■不僅是一本敘事大歷史,更是我們現正需要的全球史。
  ■跳脫單一中心論,生動描述不同世界觀如何交織成今日的人類文明。
  ■《中斷的天命》作者安薩里榮獲Openbook年度翻譯好書獎後的最新宏觀之作,世界史課程的新選擇。

內容摘文
高中時,我曾讀到一個字, defenestration 。我得去查字典才知道這個古怪的字意味著「將某人拋出窗外」。我當時百思不得其解,納悶這樣的字竟然會存在,畢竟世界上並沒有專門字眼來描述將某人丟出陽臺、門口或移動中的車輛,所以為何需要描述「將某人拋出窗外」?

我後來發現,答案要追溯到四世紀前發生在中歐的某個歷史事件。一六一八年,在某個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一群天主教領主來到布拉格城,那裡的人大部分是路德教徒。天主教領主來此傳達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敕令。皇帝說,路德教徒必須停止在皇家土地上興建教堂。路德教徒聽了後,氣沖沖地將其中兩位天主教領主拖到窗戶旁,猛然把他們丟出去。他們開會的地點在建築物的三樓,距離地面七十英尺。這就是著名的「布拉格拋窗事件」(Defenestration of Prague)。

令人驚異的是,兩位領主都大難不死。接著,各種詮釋紛紛上場角力。他們逃過一劫意味著什麼?這個嘛,那要看你是誰。天主教徒大讚此事件是個奇蹟,證明上帝站在他們那邊。路德教徒則專注探討那兩個領主僥倖未死的原因:因為他們降落在一層堆得很高的糞便上。天主教徒和路德教徒都是基督徒,但他們相遇時,看到的可不是基督教同胞或德國同胞(或任何同胞)。他們雖看到同一個歷史事件,卻得到不同的意義。即使他們是坐在同一個房間裡,他們卻住在不同的世界,而那些世界只存在於文化中。

不是只有天主教徒和路德教徒才會如此。那時的歐洲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基督教團體,他們認為自己是「我們」,而其他歐洲基督教徒則是「他們」。路德教徒和喀爾文教徒都是新教,但新教本身包含了許多相互排斥的團體,每個都緊抱著自己的世界觀。「我們」和「他們」形成緊繃的危險局勢,而那可是十七世紀的歐洲。布拉格拋窗事件後來引爆三十年戰爭,在這場可怕的爭鬥中,大約八百萬人因戰爭或饑荒而死,其中許多人是平民百姓。但說到底,爭奪權力的不是個體,而是社會星座。
(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