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的臺灣劇本與五〇年代的科幻預言小說,資料極為珍貴。
黃鑑村。筆名青釗,曾就讀臺南一中,先後創辦無線電傳習所及《無線電界》,是臺灣無線電技術的開拓導師,其著作影響深遠,此次發現的文學作品在當時有重要開創性。
本書將無線電研究學界的學者黃鑑村,在過去以筆名「青釗」曾發表過的,包含戲劇作品,雜文等作品重新梳理。更將一篇發表於非文學雜誌上,雖署名「黃鑑村」的科幻預言小說,挖掘出其背後真正的作者身份,與相關的創作經緯,替台灣大眾小說自戰後消失的二十年當中,補上另一段極為重要的史料拼圖。
名家推薦
「振輝研究青釗,發揮了「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功力,堪稱青釗的隔世知音,這部內容豐富的《電波聲外文思漾——黃鑑村文學作品集》是振輝整理出來的青釗研究資料彙編,反映臺南位富家子弟在日治及國府統治時期的工作與生活情形,其一生行誼與所涉及的志業,包括劇作、科幻小說、雜文在內的著作盡數蒐羅。……毫無疑問地,他對兩篇劇作及劇作家的探究,可為臺灣現代戲劇史與臺南地方文化志補上一筆。」——邱坤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
「平時家父並不談論政治也不常談起自己早前的經歷。近年來,承蒙清大臺文所博士班的顧振輝先生孜孜以求的嚴謹研究,令家父早年的生平經歷以及文學相關的成就得以清晰完整地呈現。令我後人甚為感佩。」——黃華馨、黃華容(黃鑑村先生的哲嗣:行二、六)
內容摘文
臺灣戰後科幻文學的新先聲——論〈五十年後寶島奇談〉的出土
一 前言
對於臺灣最早的科幻文學作品,黃美娥曾考證有臺灣日治時期作家鄭坤五僅有手稿且並未公開發表過的〈火星界探險奇聞〉, 該小說被視為「臺灣本土科幻小說的最前鋒」。此外還有天麗刊載於《風月報》一九四一年七月號上的〈還童術〉。另有記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編印的《光復後臺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上,由葉步月(葉炳輝) 用日文在一九四六年十一月由臺北藝術社出版的《長生不老》。這些科幻小說陸續出土問世。填補了臺灣日治時期科幻文學的空白。然而,臺灣日治時期的科幻作品似乎與之後的作品尚未形成脈絡上的連結。對於臺灣戰後的科幻文學史而言,早前學界一直認為臺灣科幻小說的起源於一九六八年,張曉風創作的《潘渡娜》以及張系國及黃海緊隨其後的創作是臺灣科幻小說的濫觴。其中最有代表性便是傅吉毅的觀點:
與其說去承認日治時代的科幻傳統(如果有的話),倒不如說臺灣科幻小說的發主要是戰後從歐美移植過來,並且受其影響來的恰當。
該觀點得到了黃海的贊同,他認為「反省當初創作科幻小說,確實因為吸收若干科普或科幻知識,讀了翻譯的科幻小說,看了美國的科幻電影,加上我原本一直有寫小說的能力,剛好張曉風創作的《潘渡娜》發表,觸動了心中的科幻因子,以致蓄勢待發」。陳國偉認為,「真正被視為臺灣科幻小說的起點,則是要屬一九六八年。……臺灣科幻小說的序幕,正式由張曉風、張系國與黃海三人揭開」。
就臺灣科幻文學前後的脈絡,楊勝博認為:「二戰結束後,臺灣的科幻小說基本上並未延續先前的科幻傳統,在整個科幻小說的發展脈絡上,在戰前戰後並不連貫(不管是在語言還是題材、風格上)」。也就是說,當臺灣科幻文學在一九六〇年代末再出發時,尚鮮為人知的臺灣日治時期的科幻文學對其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續)
黃鑑村。筆名青釗,曾就讀臺南一中,先後創辦無線電傳習所及《無線電界》,是臺灣無線電技術的開拓導師,其著作影響深遠,此次發現的文學作品在當時有重要開創性。
本書將無線電研究學界的學者黃鑑村,在過去以筆名「青釗」曾發表過的,包含戲劇作品,雜文等作品重新梳理。更將一篇發表於非文學雜誌上,雖署名「黃鑑村」的科幻預言小說,挖掘出其背後真正的作者身份,與相關的創作經緯,替台灣大眾小說自戰後消失的二十年當中,補上另一段極為重要的史料拼圖。
名家推薦
「振輝研究青釗,發揮了「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功力,堪稱青釗的隔世知音,這部內容豐富的《電波聲外文思漾——黃鑑村文學作品集》是振輝整理出來的青釗研究資料彙編,反映臺南位富家子弟在日治及國府統治時期的工作與生活情形,其一生行誼與所涉及的志業,包括劇作、科幻小說、雜文在內的著作盡數蒐羅。……毫無疑問地,他對兩篇劇作及劇作家的探究,可為臺灣現代戲劇史與臺南地方文化志補上一筆。」——邱坤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
「平時家父並不談論政治也不常談起自己早前的經歷。近年來,承蒙清大臺文所博士班的顧振輝先生孜孜以求的嚴謹研究,令家父早年的生平經歷以及文學相關的成就得以清晰完整地呈現。令我後人甚為感佩。」——黃華馨、黃華容(黃鑑村先生的哲嗣:行二、六)
內容摘文
臺灣戰後科幻文學的新先聲——論〈五十年後寶島奇談〉的出土
一 前言
對於臺灣最早的科幻文學作品,黃美娥曾考證有臺灣日治時期作家鄭坤五僅有手稿且並未公開發表過的〈火星界探險奇聞〉, 該小說被視為「臺灣本土科幻小說的最前鋒」。此外還有天麗刊載於《風月報》一九四一年七月號上的〈還童術〉。另有記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編印的《光復後臺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上,由葉步月(葉炳輝) 用日文在一九四六年十一月由臺北藝術社出版的《長生不老》。這些科幻小說陸續出土問世。填補了臺灣日治時期科幻文學的空白。然而,臺灣日治時期的科幻作品似乎與之後的作品尚未形成脈絡上的連結。對於臺灣戰後的科幻文學史而言,早前學界一直認為臺灣科幻小說的起源於一九六八年,張曉風創作的《潘渡娜》以及張系國及黃海緊隨其後的創作是臺灣科幻小說的濫觴。其中最有代表性便是傅吉毅的觀點:
與其說去承認日治時代的科幻傳統(如果有的話),倒不如說臺灣科幻小說的發主要是戰後從歐美移植過來,並且受其影響來的恰當。
該觀點得到了黃海的贊同,他認為「反省當初創作科幻小說,確實因為吸收若干科普或科幻知識,讀了翻譯的科幻小說,看了美國的科幻電影,加上我原本一直有寫小說的能力,剛好張曉風創作的《潘渡娜》發表,觸動了心中的科幻因子,以致蓄勢待發」。陳國偉認為,「真正被視為臺灣科幻小說的起點,則是要屬一九六八年。……臺灣科幻小說的序幕,正式由張曉風、張系國與黃海三人揭開」。
就臺灣科幻文學前後的脈絡,楊勝博認為:「二戰結束後,臺灣的科幻小說基本上並未延續先前的科幻傳統,在整個科幻小說的發展脈絡上,在戰前戰後並不連貫(不管是在語言還是題材、風格上)」。也就是說,當臺灣科幻文學在一九六〇年代末再出發時,尚鮮為人知的臺灣日治時期的科幻文學對其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