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出發,改變就已經開始!!
這是一趟極不可思議、令人大開眼界的旅行。
因為一位富有遺孀的善行,
讓一群從未出過遠門、單純質樸的村婦農民,
坐著專屬的三等車廂環遊印度,見識世面。
他們的心窗從此開展,眼中的世界也開始有了不同……
「我沒有聽錯?我們這位陶匠居然說他已經忘了黏土了?米圖,烏瑪姐可不希望我們在這趟旅行裡忘了自己的天賦。」
「阿信哥,儘管你笑我,我是真的忘了黏土的感覺。看來這些筆很適合我的手。」
「阿信,為什麼我們會忘掉?我已經漸漸忘了手拿搗杵的感覺了。雖然我從很小就一直在搗穀。」
「而我卻是忘了早起的感受。」
「我們不再是從前那個人了,每個人都變得比以前豐富,因為我們見識多了。」
「我的村子在孟加拉邦,又小又窮。村人只知道他們很窮,其他一無所知。他們聽老故事,卻不知道有很多神廟和古蹟以及哪些宮殿可以讓人去參觀、去接觸。他們不知道印度雖然很窮,可是幅員遼闊,也很美麗。我要他們去見識這些,去看看人家村子裡的人怎麼生存,怎麼教導子女。我想要我村裡的人見識印度,以後這個村子就不會再是個井底蛙小村了。」
這是富有遺孀思理瑪悌‧烏瑪‧沈臨終前的願望。所以,她捐出了自己的遺產成立信託基金,讓她的村民分批搭乘專屬的三等車廂,從北往南再回到家鄉環遊印度一圈,她要他們開開眼界出去看看神廟古蹟,去造訪眾神家鄉喜馬拉雅山,去認識自己的國家印度。
而首批遵照遺囑踏上這趟旅程的是44位村裡的老人、寡婦、長者。因為他們是村裡最年長、最飽經世故的一群,他們先出去吸收經驗以教導後來者。
這些可愛的老村民大多不識字,他們懷著既惶恐忐忑卻又期待的心情,在一位到加爾各答當老師的阿信帶隊下浩浩蕩蕩出發。從加爾各答、貝那拉斯、徳里、孟買、柯墨林角……整個旅程中,他們因面臨陌生的經驗和文化的衝擊而疑惑不安,偶而遭遇挫折困難,最後也都在協力合作下運用智慧解決了。
更不可思議的是,每個人的生命也因這次的旅行有了改變:蘇倫德拉,一位原本不識字的老莊稼漢,在旅途中開始學認字,竟然在旅行結束之後有能力幫村民讀信,甚至自己寫信;米圖,村中卑下的陶匠,畫下旅程中的點滴,他的藝術天分被博物館的專家所發掘而買下他的作品典藏;盧努,害羞內向的婦人,喜歡畫畫卻沒有自信,也在旅程中拾回了信心……
旅程中,有歡笑、喜樂,也有悲傷、沮喪,但他們悲喜共負,一同讓這趟旅程有了不凡的結局。
內容摘文
第一張三等車票
中午陽光下的縣城景象破敗,房舍的米黃與淡棕油漆剝落,灰塵很厚,許多骨瘦如柴的狗舔著身上醜陋的癩皮。每家商店都播著震耳欲聾的電影音樂,又吵又刺耳,節奏太快,而且每家都至少在跟其他四家播出音樂的商店打對台,終而產生久入鮑魚之肆的效果,讓人對這片市囂置若罔聞。村民走得更慢了,彼此緊隨。他們以前為了喜事採辦來過這鎮上的市集,所以知道此地。一些男人在戰爭期間年年都來這裡,為道路和鐵路施工。有兩個婦女在本地的女修院學校念過一年書,經過學校時還笑呵呵的。當年暴亂期間,班上的女穆斯林突然都失蹤了,於是她們兩人也跟著逃掉。村民認得那家小醫院,他們不好意思地看著阿米雅,因為阿米雅最小的孫子最近才死在這家醫院的。高大的阿米雅雖然邊走邊哭,卻沒有現出踉蹌姿態。他們很高興終於走到了簡陋的火車站。
蘇倫德拉詢問一名警衛,想知道下班前往席達的火車幾點開出,那人卻叫他去問詢問處的人。詢問處關門了,因此他又去問另一名警衛,那人說他得去問站長。站長正在吃午飯,不能打擾蘇倫德拉於是去找票務主任。那人抬頭說道:「三等車票,單程,席達。」蘇倫德拉摸不著頭腦。票務主任又重複了一次,然後把車票摔在老人面前,蘇倫德拉笨手笨腳地摸取著票,一面暗想:「我到底要不要付錢?」
票務主任稍等了一會兒,擺夠了無所不知的派頭之後,才說道: 「老頭,你從思理瑪悌.烏瑪.沈村子裡來的,對吧?」
「是的, 先生。」
「你們總共應該有四十四個人,都到齊了嗎?」
「到齊了, 先生。」
「你們大家的車票都在這裡,不用付錢,只要叫他們一個個上前來拿票,好讓我可以數人頭免得那些可惡的乞丐混進來拿票。」
蘇倫德拉向後退縮著:「我們不用付錢?」
「不用付,思理瑪悌.烏瑪.沈已經付過了。車票都在我這兒,我還接到指示,要好好對待一群從沈家莊來的笨村民。鐵路總局有公函給我們。我看這簡直就是胡亂浪費金錢。」
他很不以為然地看著蘇倫德拉沾滿泥漿灰塵的雙腳,還有縐巴巴的腰布、瘦骨嶙峋的肩上圍著的破舊披巾,以及老人的花白頭髮和迷惑目光。
(未完)
這是一趟極不可思議、令人大開眼界的旅行。
因為一位富有遺孀的善行,
讓一群從未出過遠門、單純質樸的村婦農民,
坐著專屬的三等車廂環遊印度,見識世面。
他們的心窗從此開展,眼中的世界也開始有了不同……
「我沒有聽錯?我們這位陶匠居然說他已經忘了黏土了?米圖,烏瑪姐可不希望我們在這趟旅行裡忘了自己的天賦。」
「阿信哥,儘管你笑我,我是真的忘了黏土的感覺。看來這些筆很適合我的手。」
「阿信,為什麼我們會忘掉?我已經漸漸忘了手拿搗杵的感覺了。雖然我從很小就一直在搗穀。」
「而我卻是忘了早起的感受。」
「我們不再是從前那個人了,每個人都變得比以前豐富,因為我們見識多了。」
「我的村子在孟加拉邦,又小又窮。村人只知道他們很窮,其他一無所知。他們聽老故事,卻不知道有很多神廟和古蹟以及哪些宮殿可以讓人去參觀、去接觸。他們不知道印度雖然很窮,可是幅員遼闊,也很美麗。我要他們去見識這些,去看看人家村子裡的人怎麼生存,怎麼教導子女。我想要我村裡的人見識印度,以後這個村子就不會再是個井底蛙小村了。」
這是富有遺孀思理瑪悌‧烏瑪‧沈臨終前的願望。所以,她捐出了自己的遺產成立信託基金,讓她的村民分批搭乘專屬的三等車廂,從北往南再回到家鄉環遊印度一圈,她要他們開開眼界出去看看神廟古蹟,去造訪眾神家鄉喜馬拉雅山,去認識自己的國家印度。
而首批遵照遺囑踏上這趟旅程的是44位村裡的老人、寡婦、長者。因為他們是村裡最年長、最飽經世故的一群,他們先出去吸收經驗以教導後來者。
這些可愛的老村民大多不識字,他們懷著既惶恐忐忑卻又期待的心情,在一位到加爾各答當老師的阿信帶隊下浩浩蕩蕩出發。從加爾各答、貝那拉斯、徳里、孟買、柯墨林角……整個旅程中,他們因面臨陌生的經驗和文化的衝擊而疑惑不安,偶而遭遇挫折困難,最後也都在協力合作下運用智慧解決了。
更不可思議的是,每個人的生命也因這次的旅行有了改變:蘇倫德拉,一位原本不識字的老莊稼漢,在旅途中開始學認字,竟然在旅行結束之後有能力幫村民讀信,甚至自己寫信;米圖,村中卑下的陶匠,畫下旅程中的點滴,他的藝術天分被博物館的專家所發掘而買下他的作品典藏;盧努,害羞內向的婦人,喜歡畫畫卻沒有自信,也在旅程中拾回了信心……
旅程中,有歡笑、喜樂,也有悲傷、沮喪,但他們悲喜共負,一同讓這趟旅程有了不凡的結局。
內容摘文
第一張三等車票
中午陽光下的縣城景象破敗,房舍的米黃與淡棕油漆剝落,灰塵很厚,許多骨瘦如柴的狗舔著身上醜陋的癩皮。每家商店都播著震耳欲聾的電影音樂,又吵又刺耳,節奏太快,而且每家都至少在跟其他四家播出音樂的商店打對台,終而產生久入鮑魚之肆的效果,讓人對這片市囂置若罔聞。村民走得更慢了,彼此緊隨。他們以前為了喜事採辦來過這鎮上的市集,所以知道此地。一些男人在戰爭期間年年都來這裡,為道路和鐵路施工。有兩個婦女在本地的女修院學校念過一年書,經過學校時還笑呵呵的。當年暴亂期間,班上的女穆斯林突然都失蹤了,於是她們兩人也跟著逃掉。村民認得那家小醫院,他們不好意思地看著阿米雅,因為阿米雅最小的孫子最近才死在這家醫院的。高大的阿米雅雖然邊走邊哭,卻沒有現出踉蹌姿態。他們很高興終於走到了簡陋的火車站。
蘇倫德拉詢問一名警衛,想知道下班前往席達的火車幾點開出,那人卻叫他去問詢問處的人。詢問處關門了,因此他又去問另一名警衛,那人說他得去問站長。站長正在吃午飯,不能打擾蘇倫德拉於是去找票務主任。那人抬頭說道:「三等車票,單程,席達。」蘇倫德拉摸不著頭腦。票務主任又重複了一次,然後把車票摔在老人面前,蘇倫德拉笨手笨腳地摸取著票,一面暗想:「我到底要不要付錢?」
票務主任稍等了一會兒,擺夠了無所不知的派頭之後,才說道: 「老頭,你從思理瑪悌.烏瑪.沈村子裡來的,對吧?」
「是的, 先生。」
「你們總共應該有四十四個人,都到齊了嗎?」
「到齊了, 先生。」
「你們大家的車票都在這裡,不用付錢,只要叫他們一個個上前來拿票,好讓我可以數人頭免得那些可惡的乞丐混進來拿票。」
蘇倫德拉向後退縮著:「我們不用付錢?」
「不用付,思理瑪悌.烏瑪.沈已經付過了。車票都在我這兒,我還接到指示,要好好對待一群從沈家莊來的笨村民。鐵路總局有公函給我們。我看這簡直就是胡亂浪費金錢。」
他很不以為然地看著蘇倫德拉沾滿泥漿灰塵的雙腳,還有縐巴巴的腰布、瘦骨嶙峋的肩上圍著的破舊披巾,以及老人的花白頭髮和迷惑目光。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