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我看到滿滿的示威人群占據上海街道。成千上百藍色制服的學生,宛如海浪湧進城裡每條大路,怒吼著、狂叫著,夾雜骯髒飢餓的工人,不分你我齊步向前,把我淹沒,帶著我,一起衝向最前線。
【二○一一年 台灣文學獎劇本金典獎】
從死亡的一端,來回搬演的一度叛逆激進的劇中人短暫的菁華和漫長的臨終,詹傑似是透過《逆旅》為我們展開了一種台灣的歷史情懷。——周慧玲(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所教授)
*二○一一年台灣文學獎劇本金典獎
*公視表演廳記錄拍攝
*二○一二年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一日/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劇場 首演
*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一日/台北水源劇場
*北藝大年度導演呈現採用劇本
*文化大學畢業製作採用劇本
*台南藝術大學畢業製作採用劇本
一九三○年,女革命家謝雪紅正在自己追求真理的路途上。
一九八○年,嫁做人婦的曹海安正準備書寫一本關於謝雪紅的傳記。
二○一○年,演員VIVI偶然來到醫院,尋找她失蹤多年的母親。
一本陳舊且寫滿批注的《謝雪紅傳》,一位尋找母親的落寞女兒,一位在醫院拍攝生死面容的攝影師,他們偶然相遇,逐步揭開為時間所湮沒的家族秘密,貼近一個女人無可言說的渴慕、寂寞、拘束,以及愛情失落,終而踏上一條無人作陪的路途,以自己凋零生命,重新貼近並註解謝雪紅。此刻,她們終將相遇。
內容摘文
一個名叫謝雪紅的女人
誰是謝雪紅?
她擁有好幾個名字,有時是手足間暱稱的臭頭仔、有時是父母祈求誕下男丁的假女、有時是被賣作童養媳的洪素蘭,其後她的生命去到更加寬廣地方,謝飛英、吳碧玉、Kurcahoba、山根美子,每個名字都代表一段或高或低的人生冒險,最終加總成一個我們難以想像的旅程。
在什麼都無法久留的遺忘世代裡,她最被眾人記得的名字是謝雪紅,是彼時台灣共產黨的創建者之一,被稱作「台灣第一位女革命家」,也是在二二八事件中,率領台中二七部隊對抗國民政府的組織者。然而也是這樣複雜、備受爭議的身分,讓人們各自解讀她,「統派會認為她是統派,獨派會認為她是獨派」,還有更多是懷疑她女性身分和不識字的人說:「她一個女人,受教育又不高,為何能夠領導我們?」。在陳芳明教授所撰寫的《謝雪紅評傳》裡,對她如此評價道:「如果台灣是一個被壓迫的象徵,那麼謝雪紅是少有的幾位現代政治人物中能夠體驗被壓迫的意義。因為,她同時承受了男性沙文主義、帝國主義、資本主義,以及中華沙文主義的壓迫。」
然而所有故事的源頭,是從一九○一年出生在彰化鄉下貧困家庭的一個小女孩開始。在那個女性名字猶要加上別稱的年代,小女孩「謝氏阿女」自幼父母雙亡,無力撫養的哥哥姊姊把她送到別人家當童養媳,其後又被騙嫁為妾。頗有姿色的謝氏阿女,跟隨所依附的男人張樹敏,在一九一七年前後前往日本神戶,接觸到當時正要開展的社會主義思想。一九一九年,謝氏阿女在五四運動時期的中國上海,認識了俄國十月革命,她見到一張黑白照片,想像著照片中噴濺在白雪上的革命鮮血,隨即她興沖沖跑去刻了一個姓名印章。連字也不認識的她,給自己重新取了名字「謝雪紅」。那是謝氏阿女人生重要的轉捩點,她渴望讀書識字,渴望像她所見過的那些街頭抗議的大學生般,大聲喊出訴求。可惜事與願違,很快便席捲而來的戰火,終究讓謝雪紅沒有念上書,卻讓她意外加入了共產黨,被送往莫斯科受訓,畢業後隸屬日本共產黨組織,準備要在殖民地台灣建立新的社會願景。
(未完)
【二○一一年 台灣文學獎劇本金典獎】
從死亡的一端,來回搬演的一度叛逆激進的劇中人短暫的菁華和漫長的臨終,詹傑似是透過《逆旅》為我們展開了一種台灣的歷史情懷。——周慧玲(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所教授)
*二○一一年台灣文學獎劇本金典獎
*公視表演廳記錄拍攝
*二○一二年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一日/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劇場 首演
*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一日/台北水源劇場
*北藝大年度導演呈現採用劇本
*文化大學畢業製作採用劇本
*台南藝術大學畢業製作採用劇本
一九三○年,女革命家謝雪紅正在自己追求真理的路途上。
一九八○年,嫁做人婦的曹海安正準備書寫一本關於謝雪紅的傳記。
二○一○年,演員VIVI偶然來到醫院,尋找她失蹤多年的母親。
一本陳舊且寫滿批注的《謝雪紅傳》,一位尋找母親的落寞女兒,一位在醫院拍攝生死面容的攝影師,他們偶然相遇,逐步揭開為時間所湮沒的家族秘密,貼近一個女人無可言說的渴慕、寂寞、拘束,以及愛情失落,終而踏上一條無人作陪的路途,以自己凋零生命,重新貼近並註解謝雪紅。此刻,她們終將相遇。
內容摘文
一個名叫謝雪紅的女人
誰是謝雪紅?
她擁有好幾個名字,有時是手足間暱稱的臭頭仔、有時是父母祈求誕下男丁的假女、有時是被賣作童養媳的洪素蘭,其後她的生命去到更加寬廣地方,謝飛英、吳碧玉、Kurcahoba、山根美子,每個名字都代表一段或高或低的人生冒險,最終加總成一個我們難以想像的旅程。
在什麼都無法久留的遺忘世代裡,她最被眾人記得的名字是謝雪紅,是彼時台灣共產黨的創建者之一,被稱作「台灣第一位女革命家」,也是在二二八事件中,率領台中二七部隊對抗國民政府的組織者。然而也是這樣複雜、備受爭議的身分,讓人們各自解讀她,「統派會認為她是統派,獨派會認為她是獨派」,還有更多是懷疑她女性身分和不識字的人說:「她一個女人,受教育又不高,為何能夠領導我們?」。在陳芳明教授所撰寫的《謝雪紅評傳》裡,對她如此評價道:「如果台灣是一個被壓迫的象徵,那麼謝雪紅是少有的幾位現代政治人物中能夠體驗被壓迫的意義。因為,她同時承受了男性沙文主義、帝國主義、資本主義,以及中華沙文主義的壓迫。」
然而所有故事的源頭,是從一九○一年出生在彰化鄉下貧困家庭的一個小女孩開始。在那個女性名字猶要加上別稱的年代,小女孩「謝氏阿女」自幼父母雙亡,無力撫養的哥哥姊姊把她送到別人家當童養媳,其後又被騙嫁為妾。頗有姿色的謝氏阿女,跟隨所依附的男人張樹敏,在一九一七年前後前往日本神戶,接觸到當時正要開展的社會主義思想。一九一九年,謝氏阿女在五四運動時期的中國上海,認識了俄國十月革命,她見到一張黑白照片,想像著照片中噴濺在白雪上的革命鮮血,隨即她興沖沖跑去刻了一個姓名印章。連字也不認識的她,給自己重新取了名字「謝雪紅」。那是謝氏阿女人生重要的轉捩點,她渴望讀書識字,渴望像她所見過的那些街頭抗議的大學生般,大聲喊出訴求。可惜事與願違,很快便席捲而來的戰火,終究讓謝雪紅沒有念上書,卻讓她意外加入了共產黨,被送往莫斯科受訓,畢業後隸屬日本共產黨組織,準備要在殖民地台灣建立新的社會願景。
(未完)